于丹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1、25)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2、13)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于丹
3、7)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于丹(于丹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4、28)成长是内心在历练中逐渐强大,所谓人生的归位是把外在的东西变成内心的力量。
5、物质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要迅速地做出判断,选择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于丹教授讲座心得体会)。
6、于丹老师首先就说:“做人,就要学会自我控制。”于丹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从事有一个小男孩,他脾气暴躁,一天要发火许多次。他的爸爸拿过一块木板,对小男孩说,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往上钉一颗钉子,一天下来,木板上竟有30多颗钉子,小男孩很是惊讶,“我不记得我发过那么多次呀!”他的爸爸对他说:“所以,你要学会自我控制。”在几十天的努力之下,有一天他终于不再发脾气了。他的爸爸首先给予他鼓励,接着让他把钉子全拔下来:“你现在虽不发脾气了,但对人家造成的伤害就如这木板上的洞一样,永远不能磨灭。”接下来,于丹老师讲了有关“孝”,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的主题。
7、同学们,让我们脚踏实地,不说空话地一起实践于丹老师的理论吧,一起加油!篇三:于丹老师的讲座观后感于丹教授说,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了我们的不朽,我们的墓志铭。
8、19)友直、友谅、友多闻:正直的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的人格,没有一丝谄媚之色。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也可以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果决。友谅,这种朋友为人诚恳,不作伪。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我们内心是妥帖的,安稳的。我们的精神能得到一种净化和升华;友多闻,这种朋友见多识广,当你在一些问题上感到犹豫彷徨,难以决断时,他可能给你帮助。——于丹
9、12)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应该使用的地方。——于丹
10、7)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于丹
11、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
12、17)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于丹
13、3)你想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关键是的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于丹
14、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呢? 孔夫子认为,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为什么两个人很亲密却不是相处的佳状态呢?
15、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她是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典中的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先後在我國內地、港台地區,及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巴西、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進行千余場傳統文化講座,得到廣泛的好評,並掀起了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遊園驚夢——昆曲藝術審美之旅》、《于丹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溫美古詩詞》、《人間有味是清歡》、《於丹字解人生》《有夢不覺人生寒》,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國內累計銷量已達600余萬冊,多次再版,已被譯為30余種文字在各國發行,國外銷量已達40萬冊。近年來,于丹教授通過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普及、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掀起海內外民眾學習熱潮。新中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幸邀請到于丹教授,她將以博學的知識、豐富的感情,把中國文化和中國智慧娓娓道來,讓我們跟著她經歷一次“文化之旅”吧。
16、她读《论语》,掀起全世界的孔学复苏,她读《庄子》,以入世的豁达看出世的虚无······
17、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却忽视了心灵的荒芜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18、于教授文辞优美、观点新颖,用博学的知识,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睿智的故事,阐述了对“中国智慧”的独到见解,充分展示了文化之美、智慧之美、哲思之美,让大家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进一步理解了“中国智慧”的独特创造和价值理念。
19、22)一个真正的君子从来不是以他的职业素质谋求一个社会职位为目的,却一定是以修身为起点的,他要从近的、从内心的完善做起。
20、其实,很多时候对一个事情的判定,并不能简单地以应该不应该和好不好来区分。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这件事的性质。 孔子特别强调做事情的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尽力避免的。
21、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积极争取了部分于丹教授亲笔签名限量版,见字如面,于丹教授人美,字更富有艺术性,美玉无瑕丹青秀,笔墨端庄功底优,一横一竖,一勾一提,无不彰显了中国人的处世风格:光明磊落、端庄正直。
22、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了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心得》《于丹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感悟》《于丹 趣品人生》《于丹 重温美古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于丹 字解人生》《有梦不觉人生寒》以及《此心光明万物生》,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仅外文版销量已近40万册。
23、讲座前,于丹教授分别与到场领导合影留念,踏上了陵城的热土,感受到了陵城人民的热情好客。
24、而以德报怨同样不可取。也就是说,你献出太多的恩德,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人和事,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外,还有第三种态度,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的耿介,用你的磊落,也就是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25、9)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于丹
26、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
27、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家国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数先哲们的智慧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要学会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弱势,而后慢慢地去学习,去完善。待到机会来时,才能厚积薄发,展翅鹏飞。当理想得到放飞,价值达到升华,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28、3)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重要?什么事重要?什么时间做事重要?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帮助的人,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于丹
29、2)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仅不谄媚求人,而且他的内心有一种清亮的欢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于丹
30、10)人年轻时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层次时,要学会用减法生活。你的心灵如果被所得堆满,后就会累于得。——于丹
31、6)先要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掌握,先不要超越自己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的事情。——于丹
32、14)《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于丹
33、26)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只有建立自己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34、23)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大的灾害。勇敢有时是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力量。一个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勇敢。
35、27)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
36、因为周围人际关系冷漠,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越来越多了。
37、两个小时匆匆而过,于丹教授的讲座富含哲理、余韵绕梁,她的代表作品国学美文“真善美”系列:《有梦不觉人生寒》和《此心光明万物生》更是凝聚着她的数年心血,不求速度,只求专注。两部作品分别从自我修炼、人生坐标的角度,将于丹私家美文集结成书。
38、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39、什么是生活?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调,努力过着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为生存而活的话,抛弃了理想,放弃了朋友,埋没的亲情,忘却了情怀,那自问和那些茹毛饮血的禽兽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