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文案57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08 16:2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

1、  这样,我们得出第六个结论:写诗要按部就班地构思,偶尔可以用双关、借用,但不要总想着别出心裁。如果真想幽默一下或者技巧一下,可以选择写对联。

2、楹联原指挂在或贴在楹(堂屋前的柱子)上的对联,后来扩展到门框上的对联甚至其他地方上的对联。

3、  中国古代没有语法的概念。中国早的一部语法学专著是马建忠于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作者不但熟悉中国古籍和传统语文研究,更精通拉丁语、希腊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西方语言,于是中西合璧,把西方的语言学成功嫁接到中国,成功地创立了第一套汉语语法体系。

4、(汉子联评之十七)变雅声中滩声永——郭嵩焘题汨罗屈子祠联赏读

5、  对仗这个词和含义起源于古代的仪仗,皇家和达官贵人出行、祭祀等活动都可以见到的,出场时左右两两对称,所以叫对仗。文学上的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法,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6、据考证,以对仗句为主体的律诗,孕育脱胎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乐府诗中,两汉时就有对仗句的萌芽,魏晋时对仗句逐渐增多,南北朝时对仗句开始成为主体。因此,可以得出律诗直接来源于南北朝时期对仗句的结论。对联,实质就是单独运用的对仗句。而“单独运用”的载体是丰富多彩的,贴于柱上谓“楹联”,书于门上谓“门联”,记于文中谓“文联”,谈于说笑谓“话联”,刻于石壁谓“岩联”,挂于客厅谓“堂联”等。谭嗣同在《石菊影庐笔识》中,记载了南北朝时期刘孝绰及其三妹刘令娴的两副对联:“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谭嗣同说:“此虽似诗,而语皆骈俪,又题于门,自以为联语之权舆矣。”“权舆”就是起始开端的意思。这也说明,对联同律诗一样源自于南北朝时期的对仗句,并不只是一种猜想。起码说明,对联不是来源于律诗。

7、许慎《说文解字》“楹,柱也。从木盈声。”《玉篇》“楹,柱也。”《广韵》“楹,柱也。孔子说梦奠于两楹。”《诗·小雅》“有觉其楹。”《春秋·庄二十三年》“丹桓宫楹。”

8、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9、它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过去分为古体诗、近体诗、现在又有了现代诗。



10、  这样,我们得出第五个结论:把对联写好,终身受用,因为联律是不会变的。

11、楹联为什么叫楹联?我们不妨从文字学角度探究一番:

12、  楹联,是古典建筑的眼珠和灵魂,没有配以楹联的任何园林建筑,都是缺乏文化底蕴的表现。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社会上古建筑的大量修复,以及仿古建筑的大量涌现,对于楹联作品的需求量也是越来越大。许多景区自发开展了面向社会的征联活动,各级楹联组织也经常受邀为一些古建园林编撰楹联。

13、八异:诗歌创作基本是个人行为,是面向自己的;而对联创作主要是非个人行为,是面向社会的

14、  首先是律诗句式,这是五言和七言句子常见的格式,每两字一个节奏,后一个字单独一个节奏:

15、  我们开始分析一下诗词的对仗句,这里集中讨论异,因为同我们都基本了解了,就不用多花费时间。我们知道,对联的对仗句式,一定要严守前面提到的“四项基本原则”的。但诗词的对仗,却会因其体裁的特点,不一定要严格按照对联的“四项基本原则”句式,而在诗人有意无意之间,“创作”出独有的对仗句式来。

16、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

17、(汉子联评之十五)两行联语一生情——高考前读朱硅题浙江学政署联有寄

18、楹联为旧时贴在庙宇、寺院,殿堂的楹柱上的对联,一般为刻制,可长期存在。

19、什么叫对仗?《辞源》云:“诗赋等的对偶,也叫对仗。”“诗文以类排比,字面音节,两两相对,称对偶。”《辞海》云:对仗“指诗文词句的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可见,对仗就是对偶,就是字面音节两两相对的语句。这个定义,适合于一切对仗,不仅适用于诗,而且也适应于赋,当然同样适用于对联。就是说,联、诗、赋等虽然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所运用的对仗在修辞学定义上是统一的、同一的。可惜的是,上述辞书中只说“诗赋”、“诗文”而无视对联。其实,明确列出对联来给对仗下定义,才会使人们更容易领会对偶、对仗的真正含义。

20、  其次是用变通的方式来拓宽对偶修辞的应用,如“互成对”就是用同义连用或反义连用的词相对,可以不论彼此之间的词性,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就是以“天地”来对“有无”。再如“借对”,“沧海、黄河”,沧借为颜色字“苍”。

21、    由以上联例可以看出,各类建筑楹联的内容,也与该建筑的形制关系不大,而是与建筑的名称、功用、周边景观以及历史典故有关。同时,还与题联者的身份地位,存在很紧密的关系。

22、《笔意集》(张兴贵楹联作品集2017年度)

23、诗,什么是诗:诗是一种用高度精练的语言,形象反映自然和社会生话;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截。

24、  诗钟有比对联更加严格的评判标准。同样是嵌字,那么如何判定到底是诗钟,还是嵌字对联呢?这就要引入钟眼的概念。钟眼,就是在诗钟创作中与题字组合而成词汇的那个字,往往以名词为佳,限制在实词范围内,这个字就称为眼字。给出的诗钟题字因是随意拈出,往往小类不工,因此就要求眼字必须小类工对,且以有来历为佳构。张西厢在《闲话诗钟》中举例《千·雪》一唱如下:千眼西方般若佛,雪肤南内太真妃。“千眼”出自佛典千眼千手观世音,“雪肤”出自《长恨歌》(唐·白居易)“雪肤花貌参差是”。题字“千”与“雪”不相称,而以“眼”“肤”成对,则构成钟眼工对。《燕山钟韵》载陈茅作品《雨·来》五唱:半夜钟声来客枕,一天雪影雨征衣。“来”是动词,因此与之相对的字也应为动词,而“雨”本为名词,在该诗钟中,“雨”用做动词,因此构成了动词的工对。

25、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

26、  先谈谈对称。对称美贯穿于古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各个方面,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戏剧等等,以及文学(诗词、对联、章回小说等),甚至哲学。这在世界艺术史上,明显。不但在艺术上,而且还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至城楼宫室、宝塔亭台,细至高拱的门窗、衣服的对襟、女士的耳坠、直至与我们中国人日日饮食相关的工具——筷子,无不存在对称的美。还有,在自然界,如银河系、地球、山体、河流、树木、动物以及我们人体、分子结构……都可以说是“对称无处不在”。

27、昔年先帝爷在藩邸之时,圣祖爷曾赐他一副楹联,上书‘戒急用忍’四字,后来这副字先帝爷转赐于我,便是养心殿东暖阁里挂的那副。

28、  在古代中国,关于对仗方面的专著,明代有一本书叫《对类》,是当时读书人学习对法的范本。针对汉语一形一音一义的特点而进行分析、教学。但经过几千年演变,到了如今,现代汉语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它的词汇已比古代汉语大大拓宽了,许多意思已经不能用单音节的“字”就能够完整表达的,加上外来词在汉语中越来越多地使用,而外来语中大量是双音节词甚至多音节词。这样一来,“字”的基本表意作用就被“词”代替了。所以,现代汉语是以“词”作为基本的语言单位的。

29、  不管什么句式的节奏,一个节奏不论是一字、二字或三字,其后一个字称为节奏点。上下联的同一节奏点,必须平仄相对,而同一句内的前后相邻节奏点,应尽量做到一平一仄相交替。

30、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31、律诗的对仗,在词性要求上是十分严格的,除上下句相对部位用语必须词性相同外,甚至还有一些细化要求,如名词相对,要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动物名对动物名,植物名对植物名,方位词对方位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对联在对仗上的词性要求较之于律诗则要宽松些。语法上古已有之的词性互用,律诗允许,对联自不必说。即使是一些明确的不同词性之间的对仗,对联中也时有所见。如北宋名将宗泽墓联:“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撑”是动词,“尚”是副词。再如一副贺冯玉祥五十寿联:“为民族存正气;是抗战之前驱。”“存”是实词,“之”是虚词。由此可见,联律与诗律在词性对仗上,总则相同,细则有别,诗较严格,联较宽松。

32、  按照对偶基本规律构成的句子,我们可以称之为对仗句。而对联,通篇都应该是对仗句式的。但除了对联之外,诗词和赋体文,都存在了不少的对仗句子,因为对仗和韵律,就是汉语言文学的精髓。

33、格律诗,除排律外,无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前者四句分别为20字和28字,后者八句分别为40字和56字,这就是所谓“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对联则“副无定句,句无定字”,句数、字数多少不拘,少则一字,多则上千言。这个篇幅长短、字数多少的不同,影响甚至决定着联和诗在创作自由度上的差别。一首格律诗,每句字数相等,排列整齐,句与句之间的平仄安排不是相对就是相粘,在词汇选择上限制较大。对联则不同,由于没有句数和字数的硬性规定,不仅在文字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而且每边句与句之间一般也没有平仄相对相粘的限制,因而活动空间要大得多。

34、仄起平收。所谓“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末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末一个字必

35、  清代李渔曾独创有两种颇具个性化的联板,一是用木板裁为蕉叶形状的“蕉叶联”,一是用竹子制作的“此君联”。《闲情偶寄》介绍“此君联”时说:“截竹一筒,剖而为外去其青,内铲其节,磨之极光,务使如镜,然后书以联句,令名手镌之,掺以石青或石绿,即墨字亦可。以云乎雅,则未有雅于此者;以云乎俭,亦未有俭于此者。不宁惟是,从来柱上加联,非板不可,柱圆板方,柱窄板阔,彼此抵牾,势难贴服,何如以圆合圆,纤毫不谬,有天机凑泊之妙乎?”由此来看,前述“抱柱联”的出现,应该也是受到了“此君联”的启发。

36、客家人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战乱、徙迁的悲欢离合,更对祖国这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历代出现过不少楹联名家和学者。

37、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38、  要想在楹联创作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对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点:

39、对联,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式发展而来,主要的特点是“对”和联。分为上下两联,由字数相等的对偶句组成。字数的多少没有限制,少的联三四个字,多的可达几百字。

40、  在这副对联中,上下联的结句就是用四个字对三个字的。句式是这样划分:

41、对联包括春联。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又称为楹联或对子。对联包括的面很广:春节贴,喜事贴,丧事贴,山门挂,寺庙挂,单位挂,甚至要刻,要铸,长久保存……

42、  这里的“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既是排比对、也是个不等对。

43、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便愁云雨又难禁。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沈。晓也雁行低度,不会寄芳音。

44、(清官御史对联之二)打虎英雄赵启霖——赵启霖及其联墨鉴赏

45、春联的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46、  总体来说,要掌握对联的平仄运用,需要熟悉以下四点:

47、  下面这些诗句就是语句对仗,但却也(末字)押韵的。

48、(清官御史联墨之四)早将白水自明心——江春霖书法对联鉴赏

49、  因作用不同,对联的类型也丰富,主要有:

50、  《古诗源》里的中国早期诗歌,句式长短不齐。《诗经》以四言为主。到了《楚辞》,变化就多了。乐府,多是五言诗,唐代律绝古风,又有五言、七言和多言之分,可谓百花齐放。再到后来的词、曲,甚至现在的旧体诗,与《诗经》相比,几乎变得面目全非。而对联的基本形式不变。我曾挑选了几副明代、清代、民国和当代对联,让大家排序。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排对顺序。现在的“三柱联”是一种创新,但它还是要两两成对,组成两副对联。

51、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

52、  所有律诗包括排律在内,对仗的平仄匹配,实际上只有两种相对句式。以七律为例: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仄平对平平仄仄平平仄;一种是以平平仄仄仄平平对仄仄平平平仄仄。由这种平仄交替所形成的句式称为律句,违者称为失律。对联,当然也讲究当句的平仄协调,但不完全同于律诗。对联的平仄句式,既可以是律句,也可以是非律句。一般认为,五言、七言等短联,采用律句较好。但总的讲,不必用律句来束缚对联的创作。因为,对联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长短参差不齐,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非得句句按律句安排。再说,对联具有不同于律诗的语言特点,既可以用诗的语言,也可以用散文语言,还可以用俗语、谚语、成语、既定语、口头语甚至俏皮话,它们不可能句句由律句组成。所以,对联平仄匹配句式,相较于律诗要灵活得多、丰富得多。

53、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54、  这里的“沧”借同音字“苍”,以颜色对“蓝”。

55、词有词牌名,词牌名就是它的格式,用以人们往里添词。词牌很多例如:《西江月》《沁园春》等等。

56、  诗词有同声落脚的对仗句,这种句子如果忽略末字的读音,其余都工整,甚至往往连小类也工整相对。根据诗词相应的规则,其中有的对句还是押韵的。我们来看王安石的《千秋岁引》这首词中的两句,是工整的对句:

上一篇:劳动节手抄报内容50字左右【文案24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