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解释: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4、米稀饭,饮水,曲肱和枕,享受它。不公平,富有,昂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关于孟子的名言有哪些)。
5、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6、解释:仁的实质是侍奉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
7、清庙: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孙《疏》正义:《诗》有《清庙》之篇以祀文王。
8、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战国时期·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
11、解释:如果人人爱自己的亲人,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6、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17、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1、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周朝末期,各国战争不断,主张合纵连横,阴谋诡诈,恃强凌弱,侵略抢夺。君主选择人才均以其是否擅长运用权智谋做为上等标准。于是先王大道衰微荒废,异端学说纷纷兴起,像杨朱,墨翟等用放荡悖理的言论来干预时政、蛊惑人心者亦不在少数。
24、(译文)(诸侯卿相)如果实行仁政,就会有荣耀;如果行不仁之政,就会遭受屈辱。
25、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7、(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9、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才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去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而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30、先王,谓二帝三王。具体指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
31、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2、解释:有了至诚的心意而没有感动别人,是没有的。不真心诚意,要感动别人也是不可能。
33、懂得恭敬的人不会侮辱旁人。懂得节俭(克己)的人不会侵犯旁人。
34、(译文)贤能的人,一定是自己先明白了再使人明白;今天的人自己还在糊涂却硬要叫人明白。
35、(译文)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
3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7、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8、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高峰。
39、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1、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它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去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42、解释: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女,推广开也去爱抚人家的儿女。
43、解释: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使百姓富足
44、解释: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
45、好的东西,不会都属于你,舍掉其中一个,才能得到另外一个。选择,是人生的必行之路。
46、解释:有作为的人(实际是指有志成为仁人的人),就比如挖井一样,贵在持之以恒,如果挖井都挖到九仞还没有见到井水,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停下来,要是停下来,就前功尽弃,那个挖了这么深的井就还是一口废井。所以,行仁也是如此,对于仁德的践履是终身之事,生命之中任何时候停下来了,都意味着前功尽弃。
47、解释:上面(当官的)没有了礼法,下面(老百姓)又没有很好的教育,就会导致贼人多,国家灭亡就快了。
4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49、(50)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0、解释: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5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5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5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55、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5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7、(译文)富贵不能乱了我的心,贫贱不能改变我的志向,威武不能屈我的节,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58、解释:如果不用圆规和角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和方形。
59、解释: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怎么能赶上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