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的吗【文案72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05 16:22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1、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2、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3、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部金戈铁马、异彩纷呈的历史活剧。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创业之主,以及三方的谋臣武将,个个超群绝伦,他们在暴风骤雨般的激烈斗争中展示人生抱负,不失时机地建功立名,创造了一个时代……

4、正在北方激战正酣时,南边的东吴也发生变动,东吴的领袖孙策在一次打猎中,中了仇家许贡门客的伏击,身中数箭而亡,江东政权交给了当时仅有十九岁的孙权。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5、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

6、张松献地图:刘备入蜀后,拉拢法正与张松,并询问蜀中的兵马粮钱等情况,于是张松绘制了《西蜀地形图》。

7、而《三国演义》中刘备的第一位谋士徐庶所指挥的“火烧博望坡”之战,实则是刘备本人指挥的,与徐庶并无关系。

8、马腾讨董卓:马腾和董卓等是一路人马,不但没有参加讨董联盟,而且还帮助董卓镇守长安。

9、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假,没有此事。刘备呢?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10、鸟儿不羁非凡鸟,花儿常开是好花---张大拙画新彩瓷

11、东汉末年连年战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为了换取粮食,估计女人、女孩很容易变成廉价的物品出售。而且当时人民流离失所,出现全国性的大逃亡,路上“捡”到女人的现象估计也比较常见。在那个易子而食都不奇怪的时代,把自己“捡”来或廉价买来的所谓的“妻子”杀了割肉待客又有什么不可能?大不了再去捡或买个“老婆”。

12、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3、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14、至于士仁、麋芳二人,以后也不见史书记载。他们本是一些平庸之辈,投吴后没有什么建树,默默无闻,史书也就没有记载他们的必要了。另据《蜀记》:魏将庞德之子庞会,随钟会、邓艾伐蜀(在公元263年),因为庞德被关羽杀害,庞会为了复仇,诛灭了关氏全家,所以关羽没有留下后人。

15、现在这本《三国十二帝》不仅能让读者了解有意思的三国史实与三国人物,更在许多层面,用历史人物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去接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告知我们其中的人生哲理。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善读历史,感悟人生。

16、(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17、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18、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9、诸葛亮用兵如神:诸葛亮擅长内政治理,用兵并不是强项。

20、这件事情就是刘安把自己的妻子给杀了,用他妻子的肉来招待刘备,而且还骗刘备说是狼肉,结果等到第二天刘备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三国演义》里描写刘备的反应是“不胜伤感、洒泪上马”,继续赶路去了,后来在半路上就更有意思了,刘备遇到带着军队赶来的曹操,曹操听说了刘安的事情,就派人给刘安送去了一百两黄金。

21、黄忠战关羽:纯虚构,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老,又怎会有“义释”。

22、《三国演义》中的“三英”即指刘备、关羽、张飞哥仨,实际上吕布是被孙坚所打败。

23、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部金戈铁马、异彩纷呈的历史活剧。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创业之主,以及三方的谋臣武将,个个超群绝伦,他们在暴风骤雨般的激烈斗争中展示人生抱负,不失时机地建功立名,创造了一个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有实现一统天下的壮志,但又全都是失败的英雄,三分归一成就了司马氏。话说三国,到了结局不免是一曲挽歌。《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歌说得妙极了,正可以借来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歌曰:

24、《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25、东汉末年,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连年征战中的背景下,官渡之战,这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由此爆发。

26、袁绍、袁术兄弟一门过去四世有五人位列三公,出身于士族大家的他从小便有着匡扶汉室、讨伐逆贼的志向,与《三国演义》中相比,初期的袁绍比曹操、刘备更像是历史的主角。

27、《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小说把中国的人心推入黑暗的深渊,使中国人原是纯朴、平和的心灵发生变形、变态、变质,变得愈来愈可怕。——刘再复

28、《三国演义》的卷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被毛宗岗父子引用而来。小说的开篇便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题,概述了从先秦时期到东汉桓灵二帝的历史。

29、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以及正说历史的关系呢?下面且听作者张大可来辩一辩。

30、罗贯中在《演义》里用的很平常的笔调写了这么一个残忍的故事,不管是作者,还是故事里人物的态度,都表现出对女性生命极大的漠视,还有严重的性别歧视。甚至都不把女人当人,而是应急的事物一样,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应该被严厉批判的行为。

31、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32、《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33、由于“凡三往,乃见”这一大前提史实是真实的,其中的细节描写不过是遥情想象,这等虚构,不是子虚,而恰恰是补充了史实,因此,它不是虚构,而是艺术真实,补充了被史料省略了的实际上理应发生的事实,只是略显夸张而已。

34、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35、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36、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37、一千八百多年后,当年猎户刘安所在的一带,出现了一个叫董志明的男人,还有他被扒光牙齿、剪掉舌尖,狗链锁住的老婆,以及他的八个孩子。他二十多岁的大儿子,似乎已经继承了家庭的光荣传统,成为董志明的翻版。作为一个有力量的成年男子,自己亲身母亲被如此践踏、摧残,都可以每天淡然面对,你能指望这样的人有健全的人格?指望这样的人到社会中能对他人的不幸有任何悲悯?

38、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

39、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40、无特别记载应为自愿(在三演所编造的关羽投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二皇嫂”,但这是与史实不符的。根据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后,屯兵小沛,命关羽守下邳。

41、现在,陈寿被这位亲戚一说,不禁也徬徨起来。他想,诸葛亮一生励精图治,公而忘私;而且南征北战,百战百胜,的确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按理说,应该实事求是地把这些写出来。可是,自己一家人的遭遇又使他在感情上对诸葛亮有些别扭。而且,如果照实写了,亲戚们也不会原谅他。到底该怎样写呢?他心里很乱,所以干脆停下笔来,想理清自己的思绪。

42、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43、(2)黄忠:听说黄忠为后将军,愤怒地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三国志·费诗传》)。

44、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45、貂蝉:存在置疑,但王允的确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46、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47、三国演义为了显示刘备的地位,把他塑造为继承汉室正统的君主,而为刘备编造了一份完整的十八代家谱,排一排刘备就变成了皇叔,而这个称号正是刘备用来对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法宝。史实上,刘胜的儿子刘贞,因为没有按朝廷的规定献纳酎金,而失去侯爵资格,后来又经历战乱及政治纷争,早已家世式微,族谱不明,只知刘备是汉室之胄,辈份不得而知。

4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49、广告黑鲨一键重装系统,无需光驱或U盘,无需电脑基础知识,操作省心,0费用,0丢包,极加速!

50、这部书取材于三国时期里面的人物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里面的故事都成了经典。但是里面还有一些虚构部分,比如:赤壁之战,是周瑜火烧联营,可书中写的是诸葛亮火烧联营,

51、对于战前的部署,《三国志》中周瑜在此战的作用远远超过诸葛亮等人,可以说正史中的赤壁之战是周瑜的一场个人秀。

52、(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53、王学泰先生说得很对,这些人的行为都脱离了中国正常的、主流的伦理价值体系(不仅是脱离了中国的主流,而且是世界的主流)。但王先生把这类道德异化的人群只限定为“江湖游民”阶层却是片面的。其实一个人群并不一定要变成社会脱序的游民,才会发生道德异化。即使是老老实实、世代固居的“石民”,只要他们处在极端封闭、偏狭、贫穷、闭塞中,他们的道德与是非观念也会发生异化,会形成一种只属于他们的道德、是非观念。我用异化这个词未必准确,因为他们可能一直都是这样,不曾变过。他们的这套价值体系与外面主流世界格格不入,但在他们的村庄里却人人都认同。中国所谓几千年文明,可能并没有对这些闭塞的土地产生过太多教化影响。这在我前不久的文章“凡是封闭的地方都具有反社会性”中有论及。

54、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羽是忠义的化身,曹操是权奸的化身,这几个人物虚构较多。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现在有人做了文本对照的计量分析,有63%言之有据。

55、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并无记载,但裴松之注引《世语》说:“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看来历史真的很残酷。

56、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而不是真正的历史小说。

57、长坂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只是三义写成,实则战功平平。五虎将?苦果苦吧。

58、张大可,1949年生,重庆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先后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从事中国历史文献和秦汉三国史研究,在这两个学术领域发表论文100余篇,已出版学术论著《史记研究》《史记论赞辑释》《三国新注》《司马迁评传》《三国研究》《三国》断代史等。主编高校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等。有六部专著或省市级哲社优秀图书奖。

59、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60、《三国演义》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加工而成的,里面发生的主要事件都与《三国志》中记载的基本相同,但也存在虚构成分。

61、《三国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

62、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63、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64、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65、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

66、到后来所谓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其实蜀汉军队在诸葛亮率领下真正到达祁山的,只有第一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而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便在五丈原病逝,没有“六出祁山”一说。

67、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68、草“船”借箭:无此事,实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公瑾。

69、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70、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有借鉴的实际意义。但为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完整,往往有细节的虚构,并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以突出作者所要宣扬的精神。

71、例如诸葛亮有北伐的壮志豪情,却饮恨以终。即使是取得了成功,却转眼成为陈迹,即“是非成败转头空”,当下的光鲜成为他日的故迹,也叫人悲从中来。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