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不提倡墨家
1、mr:但是,管仲之齐昙花一现。因为其利民又防民,只为齐王室。而美国却好像持久不衰,因为其无王室。(为什么现代不提倡墨家)。
2、这种思想出现在战国时期,但是,在那时就不为各国的掌权者喜好。
3、所以,墨家肯定走不远。但是,我们非要让墨家思想走得远一点儿呢?
4、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类似欧州出现的神权高于皇权的局面。
5、提起历史上墨子我们并不陌生,但若要说“墨家思想”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是很多。
6、若我们今天要提倡墨学,事实上就是要起到一个中间桥接的作用,既保住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同时又能够和西方价值观对话,并转化之。如果当代能把墨学成功地还原或者复兴,重新复活墨家思想在伦理层面、宗教层面、政治哲学层面的价值,这个重要性比马丁·路德、加尔文的新教革命更重要。它相当于是我们国学领域的全面革命,全面地复兴诸子学传统,不仅仅是以儒家为主。
7、在物理方面涉及杠杆原理。在光学方面值得一提,有小孔成像的实验研究。墨子说光源如果不是点光源,由于从各点发射的光线产生重复照射,物体就会产生本影和副影;如果光源是点光源,则只有本影出现。接着,墨子又进行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8、伟大的儒家思想在此时诞生,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等等诸子百家,也是百花齐放,在中原大地上“同台竞技”。
9、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反对当时社会上"强欺弱、富侮穷、贵傲贱"的"非爱"现象。具有不少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墨子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是相对的。
10、第一贻误农时,破坏生产。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
11、许多历史学专家认为墨子的思想核心终是想要建立一个只有善没有恶的社会,这种理想社会的建立对于统治者和人民的要求都太高,双方都不配合。
12、随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对墨家学说进行百般打压,称之为奇技淫巧。(百家争鸣中,儒墨势成水火,儒家和孔子的黑历史一大半都被写记录在《墨子》一书中)其次墨家学派规矩甚多苦苦修行,非大智大仁大勇坚韧者难学其精髓。
13、墨家和儒家明显不一样的是,他们的门徒有着严密的组织。儒家则比较松散,门徒全力从事对儒学的歌功颂德。而墨家的门徒则全力从事于实践墨翟的理想。所以墨家不仅建立了被称为墨家的学派,还建立了墨d——专门从事 墨家学说的行动组织。
14、清代梁启超在《论中国法制史》等著作中曾从政治思想角度,分析了儒墨两家治世之策,他认为,儒家重视“礼”与“仁”,因而儒家的治世主张为“礼治主义”和“人治主义”。而墨家重视“义”与“兼爱”,因而治世主张强调“法治主义”和“人治主义”。也就是说儒墨两家都主张“人治”,都是为社会稳定、天下和谐、百姓幸福,根本目的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传命,为经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理想。
15、这也是墨家在中国彻底消失的原因,这个结局,也是由墨家的性格特点决定的,他们追求侠肝义胆的理想人格,敢于为共同的理想而甘愿献身。
16、儒家崇礼,强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分工,这在墨家看来是强调等级制度;它们也不崇尚用礼将社会秩序化,认为这突出了贵贱差别。
17、所以,墨家不仅主张节用,而且主张节葬。所有人都能厚待自己吗?不能。既然如此,那就大家一起节用。所有人都能厚葬父母吗?不能。既然如此,那就大家一起节葬。
18、除此之外,墨家内部的巨子制度严格,这也使得墨家学说难以有所创新。
19、在墨家,巨子有相当大的权力,墨者要对巨子服从,即使此后入仕为官,仍要遵守墨家的规定。
20、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
21、国人缺乏逻辑意识,这是学界共识。道家提倡不辩,没有逻辑学基因。中国诸子百家,有逻辑学基因的是墨家,初步构建了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逻辑学体系,可以说打下了一片地基。后来,名家探讨了一些逻辑问题,但名家对逻辑学的推进不多。依时间算,墨家也在名家之前。如果说墨家辩学在逻辑体系构建方面还不够理想,那名家就连继承墨家打下的地基都谈不上。翻阅两千年中国古代思想史,竟无一人传述墨家辩学,留下传世著作,这就是中国何以逻辑学不能昌盛的重要原因。
22、所以,中国只是世俗国家,却从来不是一个宗教国家。
23、先放下杨朱不表,单说墨家,为什么墨子创立的墨家后也会灭绝呢?墨家创始人是墨翟,一般称之为“墨子”。墨子是活在孔子与孟子之间的一个人的,在春秋到战国的转折时期。
24、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后,墨家的衰微更加明显,整个学派几乎被埋没两千年,直到近代才逐渐被人提起。
25、因而墨子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儒家学派的大家庭,自己创建了新的思想学派,就是后来的墨家。
26、墨家的思想其实是接近现代公民社会与市民社会的思想。
27、比如顾如曾提出:形式逻辑是简单易用。但过分抽象丢掉了一些信息。而且缺少边界。西方集合论,是把边界(端)包含在内的。A集合,包含了A集合的边界那些端点。在墨家看,那些端点需要另作研究。。这只还是一个方面,只考虑了静态下的概念边界问题。南方再举一例,墨家辩学里面提出的一些逻辑问题可有趣了。比如“且出门,非出门。止且出门,止出门也。”这种命题里面涉及的逻辑问题太复杂,不是亚里士多德那个时代能解决的。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静态的,他还没有考虑到动态发展的事物。以上所说,可见墨家辩学不等同于形式逻辑,而有其价值。从墨子关心的初始问题出发构建学说,使墨学水平的某些方面超越西学。这一点是可以期待的。
28、耀邦同志三事,太平凡简朴了,你肯定不知道!
29、墨家所提出的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大都是出于对当下社会问题的考虑。
30、第重视科技脱离时代。作为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视科技的学派,墨家的科技思想难能可贵。
31、从当时社会所出现代表性学说和思想看,道家清高、阴阳家重世界常理、法家追求为统治者服务、名家不关心民生……等等。而儒家和墨家在众多诸子说中,都是民生和人伦。儒家所持的“六艺”则代表了当时重要文化力量,所提倡的“仁义礼”观念符合了当时混乱社会需要,不仅统治者需要,百姓也需要。而当时的墨家,也承认儒家思想有“当而不可易”之处,所以“非儒即墨”的社会观念,既说明两种思想关系的紧密。同时也说明,儒家文化霸主地位在当时已被社会承认,墨家更像是辅助补充。
32、同时,墨子也没有提供死后天堂可以补偿现世苦痛的想象自洽。所以,他只是艰苦了现世人生,而没有憧憬死后来世。
33、墨子之后再没有一个代表人物,所以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墨子之后,墨家分为三大派系:相墨氏,邓陵氏,相夫氏。这三个派系对墨子思想选择性的继承,却没有发扬光大。
34、第墨学还能够帮助我们参与到宗教对话和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在民国以来,很多知识分子致力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能够跟西方“民主与科学”相通的思想资源,他们发现墨家的思想、资源,无论从建制上、组织上、思想上、义理上,还是科技成就上,都和西学更加接近。在这个过程中,大量地涌现了拿中国的墨家思想和西方的科学精神、基督教相提并论、互相比较的著作和言论。比如说,有的学者就把墨家的“兼爱”和基督教的博爱相互比较,后得出来的结论是墨家的“兼爱”甚至比基督教的博爱更加伟大。同时,也有把基督教的止战精神和墨家的“非攻”精神相比较,他们看到墨家所提倡的不承诺放下武力的和平主义精神比基督教单纯的不抵抗原则更有全球伦理特性,也更加地能保护弱国的利益。这些都是墨家能有办法帮助中国文化和世界上不同文明、宗教对话的一些显见案例。
35、看起来是不是很机智的样子?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兼爱非攻,虽然大家都不争了,但是我没了,家也没了,亲戚也没了,国家也没了。儒家讲的是止乱定分以养人,养人才是目的,要以人为本,止乱定分,制定礼乐都是为了养人。
36、这种精神一方面能为他的前行提供强大动力,但也是墨家学说排他性强的原因所在,墨子很难接纳不同的意见,更不用说批判自己的学说了。
37、南方在野:你说的是职业伦理。职业行为必须依据公义,这个没什么好讲的。但这个公义也不是自以为是的东西。必须有法律或合同依据。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是墨家辩学基本要求。
38、按照孟子的看法,你墨子就是禽兽啊,连人都不算,还谈什么大道。你的这套主张,根本无法实现。
39、我们可以在这里有个朋友圈、在那里有个朋友圈,拥有好多个朋友圈。但这些朋友圈在规模上都是小群体。
40、 墨家思想的“全球性”和“当代性”值得挖掘
41、正是因为这种神秘感,让后人对墨家充满了很多遐想。比如,墨家思想,怎么就突然神秘的消失了呢?再比如,如果皇帝使用墨家思想治国的话,中国会如何如何。
42、自己家有口饭吃,是给自己的孩子吃,还是给一个陌生人吃呢?很多人想都不想,认为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吃。而墨家认为,不应该存在人我之别和亲疏之别,应该给别人吃,给陌生人吃,饿死自己的孩子也无所谓。亲疏之别,也被墨家消解掉了。
43、墨家强调平等,但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与集权倾向。我们不妨引一段《墨子·尚同》的原文做证明:是故里长者,里之仁人也。里长发政里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其乡长。乡长之所是,必皆是之;乡长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乡长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乡长之善行。”则乡何说以乱哉。察乡之所治者何也?乡长唯能壹同乡之义,是以乡治也。 乡长者,乡之仁人也。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以国治也。 国君者,国之仁人也。国君发政国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必以告天子。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天子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天子之善行。”则天下何说以乱哉?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这三段的大意是:天下之所以治理不好,是人们各自的意见太多;如果一个“里”的人,都听从里长(由选出的贤人来担任)的意见,那么这个里就能治理好;同样一乡是如此,一国也是如此。
44、例如秦朝时期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朝时期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因为两朝社会中占据上风的主流思想学说的观念不同。
45、用今天的话说,墨家思想是诸子百家中天然的符合当今“中央八项规定”的一家,为什么不倡导墨家思想,而把一向奢靡腐败的儒家重新提出祭拜呢?
46、后期又凭借着战乱频发的战国时期的大背景,这个精于研究器械制作的思想学派吸引了许多关注,亦或者是因为在诸侯争霸的社会中,人们的包容性更强。
47、并且他们否定阶级的存在,不愿意与统治者合作,所以也没有办法获得统治者的信任。没有政权支持的情况下,甚至被统治者猜疑的情况下,自然会受到排挤和打压。
48、否则我们现在也不会只能想起来儒家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主要的流派了。然而墨学的特殊之初还在于它初是起源于儒家思想。
49、尚同: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天志:掌握自然规律。
50、但秦始皇时期可是焚书坑儒,大有要完全扫除儒家思想的意思,这个时候看起来应该是墨家思想有利的发展机会了。
51、但齐国田横在去朝见刘邦途中自杀,消息传回齐国田横门客中的墨家弟子皆自杀追随,自此墨家精英损失殆尽,传承尽失。(此事大大震撼了当时汉朝思想学界)民国时期徐悲鸿在抗日战争中画了《田横五百士》表示决不当亡国奴,抗日到底的决心。
52、节用,节葬的价值观。他反对将宝贵的生命虚度在漫长的服丧期内,让每个人多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他反对王公大臣养三妃六妾,让天下的女子享受人间的幸福,这显然又为统治集团所追捧的儒家所不容。
53、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灾犹未去也。
54、但是墨家思想中提倡的"兼爱、非攻、尚贤"的理念,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政治行为以及其要实现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理想是完全相悖的。
55、《红楼梦》后面的文本已经找到,其实这是一部“反清悼明”的作品
56、杨朱一听墨子这么说,马上又来劲了,大概是被墨子又毛骨悚然了一把,针锋相对的反对墨子说,人啊要有自知之明,要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照我杨朱看,你墨子不过就是个缺乏公德心的城市飙车族,你不仅自己飙车,你还想带着天下人一起飙车,我看你还是歇歇吧。
57、他们的理念虽然很好,但是从当时的历史阶段来说太理想化了。这一点也是区别于儒家的地方,儒家承认现实存在的一切,提倡用道德仁义来感化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58、在d的十五大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之后又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将其纳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之中。
59、实际上墨家从墨子和他的学生以后便开始衰微,到西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政策提出后更甚。
60、在机械制造方面更是精巧细致,在军事、农业与手工业等方面都实用。但是,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在孔子儒家看来,只是器具的层面,即孔子所谓的“君子不器”,在儒术独尊之后,自然是被社会歧视的对象。(以上关于墨子的研究资料均来自于百度百科资料)
61、孟子对杨朱的痛恨在于杨朱把道的无为思想发展到了,如果说孔子主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尚且还有一个古可述,也还有一个古可信,必要时还创造几个概念模糊的词汇,编一部诗集,修订一下鲁国简史《春秋》,也并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不作不述,而这个杨子还真是很彻底的不作为。完全放任自己。
62、在儒学与墨学互为竞争的过程中,儒学显然居于主流地位,他的蓬勃发展限制了其他学派,当然也包括墨学。
63、南方在野:墨家没有“无私”的表述。也无? 烈背景语境中的无私教义。只有上天兼爱天下,天下人应不相害兼相爱交相利之表述。如果想将两者等同,就需要论证两者的底层逻辑,行为模式,行为标准,要达到的行为功效。看看两者能不能划等号?即使就字面而论。兼,乃一手执两禾,即兼容,兼既包括你和他,也包括我在内 。故墨经上说“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之中,爱加于己。”面向这个文本,是否等同于“大公无私”?千万不能抛开文本,随意加载那些时髦的价值观。当然也有些人觉得某某好,于是将自认为好的价值观,加载到墨家这里来。牵强附会一番。自己认为某某好。墨家肯定这样认为。这是两回事。你认为某某好或不好。构不成墨家主张某或不主张某的充要条件。这里面先要么面向文本,对墨家思想或墨学价值做实事求是的描述。这是谈论的根基。现在官墨一些人,说话没有根基,一切说话只基于牵强附会。历史上各派人物都有殉义的 。但理由千差万别。关键是背后的底层逻辑。还有一个配套制度的问题。如果要问,墨家难道不赞赏那些“大公无私”的行为吗?若这个行为是自觉自发的,墨家当然赞赏。但是这里面的底层逻辑,配套文化理念是不一样的。有能力,而且能够行出“大公无私”“专门利他”“不计得失”的事迹的人,墨家也是赞赏的。墨家将这种道德品行称之为“任”。这是一种基于个人修炼的贤者和义士。对于这种人不惜赞美之辞。当然也是墨家文化里面所提倡的。但墨家的配套制度是“赏贤罚暴”“赏功罚罪”“劝善阻恶”。而完全不同于那种强制性的道德高标。自以为是的制定一些道德高标,强制普通人去做到,做不到就惩罚,这个不是墨家所主张的配套制度。如果这样做,就从根本上颠倒了劝善阻恶的墨家政治学的基本原则。如果不注意到墨家主张的底层逻辑和配套制度,就可能得出完全反向的结论。缺乏哲学基本功,不修墨家辩学,只知道附会意识形态的人,不配称之为墨者,也不配搞什么墨学研究。只能让人耻笑。
64、一。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与儒家思想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