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陶渊明金刚怒目之风【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6 11:0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陶渊明金刚怒目

1、陶渊明在归隐之初想到的还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己不限于个人,而是想到整个社会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生意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一个空想,但能提出这个空想(现在指写诗的造境手法,往往写诗的高手,也一定是造境高手)是十分可贵的。

2、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3、◎《中国文艺评论》|“典型”与“形神”:中西文艺理论、美学关于艺术形象认识的差异性解析/李健

4、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5、《五柳先生传》采用正史纪传体的形式,并不注重描述生平事过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乏华彩的段落,其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物,将诗人欣喜若狂的情状主观在读者面前。

6、“金刚怒目”的提出:从鲁迅到冯契

7、在人生理想方面,近代哲学家提出了道德革命的口号,提出了“新人”的理想,就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想。鲁迅对真实的自由人格的精神面貌作了很好的描绘,说这样的人格既自尊,又尊重别人;既为了大众的利益进行韧性的战斗,又完全清除了寇盗心和奴才气。

8、其实陶渊明从来就不信天命,他信自己的判断罢了。

9、*《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2期(查看目录)



10、wyplzg@1com

11、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12、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3、桓玄自恃功高,曾废黜晋安帝而自称为帝,刘裕旋即起兵征讨。其后桓玄兵败伏诛,刘裕趁机独揽朝政,终假托禅江而代晋建宋。这一系列瞬息万变、波橘云诡的政局变幻,陶渊明非但亲睹,还极有可能不由自主地被裹挟其中。

14、以此更为微小之木条,终日不断地口衔远渡,竟想去填平茫茫大海,其准度恐怕连移山的愚公都无法望其项背了。另外还有刑天断首,扰反抗不止,这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斗争精神诗人抒写至此,感情也同笔下的不屈神物一样昂扬激备,达到顶峰。

15、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原创

16、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17、陶渊明自己终归是不甘的。

18、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而这田园生活也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其中的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

19、柳下惠答复他说,一个人终身行直行,思想、行为、做事完全直的,走正路来做人家的部下,在任何一个社会做事,都是一样会有问题,都要吃亏,会被挤下来。如果以歪曲的心思,用手段来取得地位,以得功名富贵为荣耀,并不想为社会做事的,那又何必离开自己父母之国呢?祖宗都在这里,一样可以做事。换句话说,随便在哪里,决不走歪路,而走正路,在任何社会都是一样比较困难的。

20、由于历代层累造成的印象,他俨然已经成为隐逸不仕,孤高特立的代名词。以此反观“展禽亦逝”之论,难免令人感到有些比拟不伦,或许还会认为颜延之对他颇有微词而求全责备。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二、陶渊明金刚怒目之风

1、陶渊明总是说“是我自己的原因,我自己不行,我不适合做官。”

2、二十九岁那年,陶渊明出仕,做了个江州祭酒的小官。不久,他“志意多所耻”,看不惯封建官场种种丑恶现象,又“不堪吏职”,受不了当小官的那种拘束,便解绶归田了。后来,州垦曾召他做主管文书的小官,他也辞不赴命。大约在三十五岁左右,他又为幻想所驱,短时间出来当了桓玄的幕僚。但他很快就认识了野心家桓玄的面目,不久便悔恨地“投冠旋旧墟”了。刘裕灭桓玄后,陶渊明迫于生计,做了刘裕的镇军、建威参军,后来转为彭泽令。做县令才八十多天,到这年年底,郡里的督邮来到,要陶渊明“束带见之”。陶渊明认为这是种屈辱,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愤愤辞官而去。

3、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4、◎《中国文艺评论》|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胡友峰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他善于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融高远又富含理趣。语言精工本色,朴素真率,笔调疏淡,风韵深厚。但陶诗并非只有飘逸悠然、自然冲淡一种风格,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的“精卫衔微木”等。陶诗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的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陶渊明笔下的景物往往被人格化,如青松、芳菊、归鸟、孤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7、(推)4⃣️外国文学史考研复习笔记(彩色版),这份笔记结合郑克鲁、朱维之等多个版本,共67页,包含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精心编排,条理清晰,不需要二次整理,可以直接打印背诵。(名词解释+知识点2份,共10元,也可回复“外国”免费领)

8、柳下惠主要活动年代在鲁国庄、闵、僖、文四朝之间。被孔子称为逸民,又以其德行被视为儒家心目中的贤人:“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论语丶卫灵公》)。曾作过法官,坚持“以直道事人”,被多次撤职(见《论语丶微子》)。“不羞污君,不辞小官”(出《孟子丶万章章句下》)。即不以侍奉坏君为可耻,不以自己官职小而出世。

9、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蔚然大观。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研究方法也成为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一笔重要的遗产。特别是在20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受众多,影响大。诸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展开了讨论,并建立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为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参照。然而,在梳理这段历史时,诸多学人对冯契的美学思想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不仅使得我们对20世纪下半叶美学发展的认知存在盲点,还使得冯契美学的当代意义被忽略。事实上,在当代美学发展的路向,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立足中国立场,紧扣中国问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史话语体系”这一议题上,冯契已著先鞭。

10、比如在《论语·微子》篇中开列过一份“逸民”名单,还引述了孔子的相关评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柳下惠、少连,降志辱安俟;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比起卓立不羁的佰夷、叔齐来,柳下惠等人只能采取自贱自污的方式来待人处世,尽管其言谈举止尚能恪守法好并预先筹划周详,但也仅此而已。

11、在《归去来兮辞》中,他也提到了归隐的原因是“心为形役,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他自述的角度我们看得出来,他没有明说当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总是强调是自己主观的原因而归隐。

12、jīngāngnùmù成语释义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成语出处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感情色彩中性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形容面目威猛可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近义词张牙舞爪,青面獠牙反义词温文尔雅,低眉俯首;成语例句而对金刚怒目的座山雕和他手下的一大伙土匪,杨子荣镇定自若,侃侃而谈。

13、陶渊明的诗歌以平淡自然见长,却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豪放之作。

14、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15、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16、译文: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17、来源:南开大学报2016年9月30日第1312期03版

18、宋代朱熹《朱子语类》:“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19、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20、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三、陶渊明金刚怒目的一面

1、译文: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2、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3、更值得注意的则是《五柳先生传》,文章开头就耐人寻味地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共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而据许慎《淮南子丶说林训》高诱注也说,柳下惠“家有大柳树、惠德,因号柳下惠”,展禽得名柳下惠的缘由,竟然也与此相同。陶渊明在运思落笔之际,或许即受此启发而涉笔成趣。

4、曾任江州祭酒、建成参军、镇军参军、澎泽县令等职,末一次出任为澎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诗125首,文12篇。

5、柳下惠作士师,等于所在管刑法的官,勉强比作现代的司法部长或高法院院长。他三次上台,三次都被罢免下台,于是有一个人对他说:你先生何必一定要在鲁国做事,出国去吧!你自己的不要你,何必一定干,到别的说不定有更好的地位。

6、精卫、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两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形象。诗人借对这两个形象的咏叹来表达他对于时事的愤激之情。有人说,陶渊明“浑身静穆”,对时事毫不关心;有人说,陶渊明尊崇上帝,不敢歌颂与帝斗争之神,这是个误会。

7、我以为是《咏荆轲》。该诗写得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写出了荆轲刺秦的悲壮历史内,全然不似陶渊容明田园风光和隐士面目。读后令人顿觉有英雄之气充沛而上,令懦夫变勇士。此外,《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一首也有如此风格。

8、正因如此,扬雄《法言丶渊骞》在提到诸如柳下惠这样避世于庙堂之上的“朝隐者”时,就直接了当地批评道:“古老高显,饿下禄隐。”意即自古以来人的都尊崇安于穷困而声名显扬之辈,鄙薄贪求禄位却标榜隐逸之徒。近人汪荣宝《法言义疏》认为扬雄之意,“虽柳下惠,亦非君子所当耿法者也”;可清深得其旨。

9、“金刚怒目”是对陶渊明一部分诗歌作品的称谓,形容陶渊明的诗歌风气面目就像四大金刚一样的勇猛无比,让人产生敬畏之情。陶渊明诗歌中具有“金刚怒目”风格的是五言诗《咏荆轲》。

10、分散逐风转,此已身。

1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12、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13、不过陶渊明本人对这两段经历并不讳言,在桓玄手下任职时写有《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既眷恋家居生活的悠游自在,“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又悲又叹仕宦生涯的艰辛劳苦,“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随后转投刘裕麾下,又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同样感概“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1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15、我认为陶渊明的归隐也是一种装傻的行为,在黑暗的世界里(有机会做恶而)拒绝作恶,本身就已经是另一种“兼济天下”了,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强求别人,何况他内心已经十分煎熬。

1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7、◎《中国文艺评论》|寻求看待美学现象的历史框架和理论框架/张法

18、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逶迤过千城。

19、关于真善美三者关系,冯契认为,“美是以真和善为前提,美和真与善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如上所述,审美在真理性认识、道德评价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这就表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并不意味着其在重要性上逊于二者。与之相应,先生通过对于荀子所提出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分析指出,“‘全’是指的认识,‘粹’是指纯粹的品德,‘全’和‘粹’是真和善,再加上礼乐的培养,就成为美。”单纯的真和善是不够的,只有再加主动的礼乐陶冶,才能成为美。这就说明,审美不仅与真、善相关联,实际上还标记着认识和道德更高层次的状态。

20、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axxzhouaxxyyflongdd】四、陶渊明金刚怒目式作品

1、|古典文学|诗词|古文|国学|

2、译文:在东边高地上种植禾苗,禾苗生长茂盛遍布田野。虽然劳作辛苦有些疲倦,但家酿浊酒还满可解乏。傍晚时分驾着车子回来,山路也渐渐地变得幽暗。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孟子虽将伯夷和柳下惠并称为“百世之师”(《孟子丶尽心下》),不过细究起来,两人还是大有区别。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很有兀傲日旷达而清介自守的气概,柳下惠却“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公孙丑上》),不免有些低声下气而与世俯仰的窘迫。

5、前些时回到了外公的老家,河北省顺平县的一个叫寨坡的小村子。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那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那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那里没有水,那里没法种粮食……没有水,他们把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桃树。桃花开时,那里就是桃源深处。

6、“善万物之得时,感悟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里面。仍然可以看到他归隐后透露出来的隐隐的忧伤。比如看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春天景象,他会感伤自己年华逝去,人生苦短。从曹操的《短歌行》来看:

7、陶渊明在诗文中也曾提及柳下惠,只是不够直白显豁,很容易被人忽略罢了。比如《汉书丶董仲舒传》,谓鲁国国君准备讨伐齐国,事先曾向柳下惠征求意见。柳下惠在劝阻之后,“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而至我哉?’”

8、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9、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10、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1、他对于个人的处境无怨无艾,也无所求:“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同出《孟子丶万章章句上》),即自已被遗弃,也不怨恨;自己贫困,也不忧愁。认为去处行丛都不必认真计较:“援而业之而业。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同上),意即牵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住。叫他留住就留住,是因为他感到并没有必要离开某个地方。

12、中国深情的九首宋词,再忙也要背下来!

13、归隐田园后,陶渊明的日子是异常穷困的:“寒馁常糟糠”,“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有时竟至乞粮而食的地步。这时,他虽然也有“贫富常交战”的思想斗争,但斗争结果是决计不变退隐的意志。饱学艰辛的陶渊明,对农民的生活、思想、感情,有了深切的了解和体验,使他知道了“衣食终须记,力耕不吾欺”的重要道理。这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4、论冯契“金刚怒目”说:

15、从二十元岁初涉仕途到四十一岁终辞官,十三年间,陶渊明三次出仕,三次归隐,经过了一段曲折过程。后,现实终于使他看到“世与我而相违”,感到仕宦道路,毕竟不是自己的前途,因此“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决心功名一抛,与官场决裂。

16、提及晋末诗人陶渊明,你会想到什么?

17、来源: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

18、白描这个手法是我国传统水墨画的技法概念,其实跟素描差不多意思,在文学手法里它指用简练的,不事雕琢的语言,避免浓丽而繁复的辞藻,用有力的笔触塑造形象的表现手法。

19、作为一个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客,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20、陶诗还善于将兴寄和自然美融为一体。他笔下的景物既是有象征意义的意中之景,又是生活中泊实有之景。如《拟古》其七“日暮天无云”中所写“云间月”、“叶中华”,便既是月夜春景,又是对人生美好酣畅的短暂时光的比喻。如青松、芳菊、归鸟、弧云,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也是诗人高洁性格的象征。

【axxzhouaxxyyflongdd】五、陶渊明金刚怒目式作品分析

1、颜延之在诔文中回忆道:“自尔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阎邻居。”《宋书》也说:“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可知两人过从频密已在渊明归隐园田之后。尽管就双方当时的身份而言,一官一隐,差异悬殊,但并不影响两人的交谊。

2、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多,成就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3、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各自的艺术特点:

4、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

5、◎《中国文艺评论》|专访张世英先生:中西文化与美学的走向

6、陶渊明(约365一一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

7、陶渊明想通过出仕实现自己的志向,现实生活却使他碰了壁。这是因为,他所处的东晋王朝不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极其尖锐激烈,而且门阀制度极盛,政治腐朽黑暗。按照当时推行的九品中正”选举法,人材的录用晋升,全凭门第家世的高低,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官场里,大贵族、官僚、地主们勾心斗角,倾轧残杀,污浊不堪,对待门第卑微的下僚辄趾高气扬作威作福。处于这种世态,陶渊明自然不可能得到施展才智的机会。他不得不用一次又一次的消极退隐,来表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反抗。

8、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9、冯契言:“哲学家的新境界既然是从哲学史总结出来的,是哲学史论争的辩证的综合,那么,哲学史的辨证发展过程也就成了哲学家的新学说、新境界的论证。”无疑,冯契的研究也具有如此特色。具体到“金刚怒目”说上来讲,从先生的论述来看,其认为“金刚怒目”传统渊源有自,且随着历史的演化,其所呈现的审美形态也不断地丰富起来。而这种丰富形态的背后有着一种逻辑的演进,呈现出了它的基本审美意涵。

10、这篇诔文稍后被梁昭明太子萧统选入《文选》,唐李善注仅指出展禽即春秋时鲁国大夫柳下惠,并未再予深究。柳下惠在后虽以“坐怀不乱”而著称,但颜氏取意显然并不在此。寻绎早朝文献中有关柳下惠的零星记载,其言行几手都与政事息息相关。然而在称道他能以直道事人之时,各家也多存慊于心之意,甚至不无惋叹同情。

11、中国文艺评论网微评投稿邮箱

12、隐逸、静穆、自然、平淡、恬静……

13、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14、魏晋时期,不管是竹林七贤的阮籍还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或者隐逸诗人陶渊明,这200年间,知识分子经历了长久的黑暗。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越是黑暗动荡的社会越是容易产生各种思潮,比如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15、同样,渊明亦是传真不传伪。有人说他活了63岁,有人说他活了51岁,52岁、56岁、59岁,甚至还有人说他活了76岁。或许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弄清一个人的生平是读懂作品的前提。没错,但这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难道只留下一首作品,我们就不去读了?那些所有佚名的作品就无法打动任何人了?我觉得,从文学角度讲,知人论世只是文本阅读的拓展。就像很多人喜欢李商隐的《无题》诗一样,作品影射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直接的感动。

16、西方有句名言:“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陶渊明,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桃花源。但即使这一千个桃花源怎样不同,我想这片土地上总是会开满桃花的。

17、(推)2⃣️浓缩版古代文学冲刺,有框架逻辑图,根据要点答题得分的类型,还没重点的小伙伴可以拿来做重要参考,甚至背诵笔记。(1份,单买10元,或回后台回复“古代冲刺”领取)

18、扪心自问,颇多自责。而从后两句看,渊明仍然称许柳下惠为“仁者”,很能设身处地体谅其处境之艰难不易。清人陶澍注《靖节先生集》认为这反映出渊明对柳下惠仰慕,也体现了他“和光同尘”“道合中庸”的处世之道。

19、(强强推)3⃣️古代文学考研框架汇总大全「干货)共2份pdf,不做介绍了,点击蓝字进去看(20元,也可回复“古代框架”免费领)

20、平民化的人格,首先意味着实现这种人格的是平民,一般人通过努力都可以实现之。相比之下,“羚羊挂角”传统注重艺术的自律、对于现实的超越,这无疑只对于少数人才有可能。因而,“金刚怒目”的人格指向就具有了更加普遍化的特征。

上一篇:荀子拼音gouzi【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