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1、帽堕笑凭纤手取。清歌莫送秋声去。
2、此外“九九”又和“久久”谐音,即长长久久之意,蕴含了人们美好的价值诉求,所以民间也常在该日举行一些祭祖与敬老活动。后来,我国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位“老年节”。
3、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4、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5、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据现存史料及考证,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大数,在数中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6、短歌谩寄乡邻友,写入新笺字字愁。
7、[母亲节]育儿|母亲节“花样”过法,你选哪一个?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10、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11、(78)紫萸香慢·近重阳
12、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13、(59)行香子·天与秋光
14、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15、他乡共酌金花酒,同悲鸿雁天。
16、又是江南离别处,烟寒吹雁不成行。
17、(86)鹧鸪天·和客中重九
18、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19、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梦也不分明,远山云乱横。
20、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1、独掩衡门秋景闲,洛阳才子访柴关。莫嫌浊酒君须醉,虽是贫家菊也斑。
2、廉颇老矣尚能饭体甚健哉不必扶三径归时秋菊在满城近日雨风多何处题诗酬锦句有人送酒对黄花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习射谈经天高地爽佩萸插菊人寿花香重重直上必达凌云路九九登高须防落帽风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3、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指农历九月。授衣假:唐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
5、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6、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7、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8、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9、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10、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11、(69)满庭芳·碧水惊秋
12、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13、今日不登高,我怀念早饭
14、催租败意(满城风雨近重阳)
15、(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6、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17、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18、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9、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20、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1、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2、《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3、《采桑子·九日》——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4、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5、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6、(60)鹧鸪天·甲子重阳
7、(55)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8、在异乡共饮花酒,看到鸿雁天上南来,不禁更加悲伤。
9、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10、自从归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
1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2、清尊红萸佩。两度云岩醉。
13、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14、风雨重阳。无蝶无花更断肠。
15、其实是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
16、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17、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更:再。举觞(shāng):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18、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9、重阳节的诗句古诗:《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20、下楼时,我与面容陡峭者言语
【axxzhouaxxyyflongdd】四、关于重阳节的古诗1一3年级
1、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2、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
3、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4、汉末孔融为北海相,时称孔北海。融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见《后汉书.孔融传》。后常用作典实,以喻主人之好客。
5、赏析: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首联二句概言边塞无事,重阳佳节,众人按照传统的庆祝方式,喝酒登高,一派和熙欢乐之景。“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颔联二句意指封常清治军雷厉风行,又能在和平时期时刻保持谨慎。“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颈联二句是诗人信手描写节日里战士们的欢愉活动,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些笛声、歌声里都蕴含着深深的思乡之情。“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尾联二句是称颂在封常清的英明领导下,边境安宁,因而将士们能在重阳佳节高歌豪饮。
6、重阳节的诗句古诗:《九日齐山登高》
7、江蓠怨碧,早过了霜花,锦空洲渚。
8、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9、 七律(重阳)晚秋九月又重阳,碧玉霞云透日光。九九运来鸿福至,登高气盛阔重阳。欲祈神峰挥作笔,丹枫研墨绘重阳。东篱亦染青黄色,祝愿父母都健康。
10、20首六言诗,每一首都美成了一幅画!
11、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12、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13、(65)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14、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15、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16、长按或扫描关注,互动互助互学
17、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8、(60)行香子·天与秋光
19、其实是因为菊花在秋季九月开的为绚烂,而重阳节正值金秋,所以古人会在重阳节这一天饮酒、赏菊赋诗。东晋诗人陶渊明爱此事了。
20、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axxzhouaxxyyflongdd】五、关于重阳节的古诗二年级
1、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3、思往事,泪盈眸。共嗟日月去如流。
4、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5、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6、我坐在枣木墩上,看飞鸟轻啄楝树果。
7、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8、一堆好词里挑一个汁液多的做为细软迷惑众生
9、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0、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11、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12、维南有崇山,恐与川浸溜。
13、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14、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隐泣云泉。
15、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1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17、这些文章你可能感兴趣,点击标题直接查看——
18、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19、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
20、去年同醉流霞。醉中折尽黄花。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