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贾生原文及翻译【文案100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2-26 10:11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一、贾生

1、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2、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3、作者: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解

4、《贾生》一诗文辞锋极犀利,讽刺辛辣深刻,感概深沉蕴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表面上求贤、敬贤,实际上不能识贤、任贤,揭示出在深受恩遇的表象下隐藏着不遇的实质。整首诗用唱叹有致的笔调发抒警策透辟的议论,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

5、贾谊别名为贾生、贾太傅、贾长沙。

6、《贾生》在结构上具有先扬后抑的特点,先正面赞扬求贤若渴的文帝与贾生的才华,以表现文帝对贾生的器重;末尾二句却以“可怜”与“虚”二字转折上文,讽刺文帝崇佛媚道,不顾民生,表达了诗人对贾生的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惋惜,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感。《贾生》的赏析诗人借贾谊的遭遇,表现了诗人对服药求仙、荒于政事的晚唐皇帝讽刺,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先从正面着笔,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而三四句在情感上却有了转折,辞锋犀利地讽刺“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贾生》的全文《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贾谊谋略大概都施行了,

8、《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9、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0、李商隐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用批评汉文帝未能重用贾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不受重用的情绪。

11、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12、《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13、贾珠是大爷,排下来就是二爷了。迎春,她是贾赦和小老婆生的孩子,生母是谁没有交代,只知道是一个姨娘,因为邢夫人曾说过她和探春出身差不多,但她的母亲的品行比赵姨娘强。

14、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15、《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16、“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这里引用了贾谊的典故,李商隐对汉代才子贾谊十分推崇,他曾写过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来借古讽今,为贾谊鸣不平,这里依旧引用了贾谊的典故。王粲是建安七子之据说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李商隐正是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17、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18、古人作诗喜欢唱和,有人喜欢和同时代的朋友唱和,也有人喜欢前代的古人唱和。唱和,可以表达相同的观点,也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

19、贾生李商隐xuānshìqiúxiánfǎngzhúchén宣室求贤访逐臣,jiǎshēngcáidiàogèngwúlún贾生才调更无伦。kěliányèbànxūqiánxí可怜夜半虚前席,búwèncāngshēngwènguǐshén不问苍生问鬼神。

20、自古以来何止上万公卿。



二、贾生原文及翻译

1、托古讽今怀人唐诗三百首情感怀才不遇

2、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3、注释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4、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5、贾生内容上运用了设悬念、对比手法。“可怜夜半虚前坐,不问苍生问鬼神”一句,前句让人知道文帝辛劳,昼夜不眠,但是为的是什么事呢?后半句揭出结果,原来文帝并不是在为了苍生黎民,而是为了一己私欲,此句以苍生与鬼神在文帝心中的重要性对比突出文帝不管黎民死活,展示文帝信鬼神,昏庸不堪的行为特点。不过历史上文帝并非真昏庸,总体来讲是个可取的皇帝,他与儿子景帝开创了“文景之治”,是后来汉武帝鼎盛时期的物质保障。贾谊如此说文帝,一方面是文帝有些行为的确不明智,另一方面也是文人怀才不遇的发泄而已。

6、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7、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为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8、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9、深刻而又辛辣地讽刺了晚唐统治者求仙访道,却不顾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对像贾谊一样怀才不遇的人寄以同情,对命运的坎坷磨难发出自己的慨叹,同时对造成这一结果的上层统治者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讽刺和揭露。

10、《唐人绝句精华》:程梦星《笼注》:“此谓李德裕谏武宗好仙也。”按诗责其不问苍生,则不止好仙为不当,且不恤国事,不重民生,尤非求贤之意,义更正大。

11、贾生作者:王安石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自用其才的标准,对人才的重用才不在官爵的高低

12、《艺苑雌黄》:严有翼曰: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用之矣……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

13、译文:可惜文帝半夜移动坐席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14、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15、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16、谁说汉文帝薄待了贾生?

17、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18、指对厄运的忧愁悲叹,自伤不幸。典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代贾谊被贬谪至长沙三年,有鹏鸟飞落在他的座位处,贾谊认为是不祥之鸟,以为自己寿命不长了,作《鹏鸟赋》自况。元.柳贯《题瀛洲仙会图》诗:“贾生赋鹏语夫道,后有达者当大观。”

19、汉文帝登基,听闻河南郡治理有方,擢升河南郡守为廷尉,吴公因势举荐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21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轻。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让讨论时,贾谊每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20、(1)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深夜。表面看来文帝求贤若渴,可是,他殷殷询问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但又有何用?(意对即可)(2)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意对即可)。



三、贾生

1、才调:才气。 译文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2、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3、《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以人名为题目的一首诗,它的译文是:汉文帝求贤,宣室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无人能及,可惜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计民生。

4、《贾生》一诗文辞锋极犀利,讽刺辛辣深刻,感概深沉蕴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反跌手法的巧妙运用。

5、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

6、《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7、在寓讽为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谊实亦自悯。

8、贾谊被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但李商隐独具慧眼,独辟蹊径,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讽刺晚唐幻想成仙、荒于政事的帝王。诗歌欲抑先扬,发出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议论。

9、《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10、贾生①(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②。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③。

11、比起那些地位很高却建议不被采纳的人,贾谊已经是幸运的了。

1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3、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

14、贾探春,贾政与赵姨娘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香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探春这个人物真的很不简单。她虽为贾府的三小姐,但是由于侧出,可以说出身并不高贵。而她的气质绚烂夺人,令人侧目。一个“敏”字,自是对她高贵人格的好体现。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出场的描写“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探春是个“才自精明志自高”、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她的诗号是蕉下客。

15、贾生才调更无伦的读音,贾jia三声,生sheng一声,才cai二声,调diao四声,更geng四声,无wu二声,伦lun二声。

16、《贾生》一诗文辞锋极犀利,讽刺辛辣深刻,感概深沉蕴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反跌手法的巧妙运用。从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表面上求贤、敬贤,实际上不能识贤、任贤,揭示出在深受恩遇的表象下隐藏着不遇的实质。

17、(作者)李商隐(朝代)唐

18、《贾生》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贾生》作者唐代李商隐,全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译文: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19、译文: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赏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原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20、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空自。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axxzhouaxxyyflongdd】四、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1、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很久不见贾生,自以为已经超过了他,今天见到他,才知道还是不如他。”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

2、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李商隐评传》)

3、这是首咏史绝句,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贾生:指贾谊,西汉的政论家和辞赋家,曾多次上书汉文帝,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巩固中央集权,又曾提出抗击匈奴、重农抑商等主张。

4、贾生李商隐〔唐代〕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5、此句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原文如下: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此句翻译: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

6、王安石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和流传广度都不如李商隐的,可见拍马屁的诗不如抒写愤懑的。

7、虽然爵位高建议却被废,

8、《贾生》中诗人对贾生的评价是:虽然贾谊有安邦济国之才,但是怎奈他生不逢时,未遇明主。“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的遭遇,何尝又不是李商隐的遭遇呢。而贾谊与李商隐,真的是一对隔代的知音。

9、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贾谊出生于洛阳,少有才名,师从荀况学生张苍。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对他器重,在贾谊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10、赏析:《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此诗是一首咏叹贾谊故事的七言绝句,但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该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原诗: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1、《贾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但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该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12、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13、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为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谊实亦自悯。

14、而王安石同样以贾生自比,王安石变法,受到了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他的变法并没有取得成功。王安石觉得汉文帝没有亏待贾谊,就像宋神宗没有薄待自己。但一个人的雄才大略是否能施行,并不是全靠皇帝的赏识。

15、贾谊,汉族,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

16、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贾生应该是指汉朝时期的贾谊,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与屈原并称为“屈贾”。贾谊少有才名,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歉疚抑郁而亡。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

17、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

18、贾生的称呼早出自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生”是一种古代称谓,是古代对读书人的通称。此外《贾生》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贾谊,汉族,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19、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

20、是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释):贾生:贾谊,时称“贾生”司马迁将屈原与他的列传合为《屈原贾生列传》。参见刘长卿七律《长沙过贾谊宅》等诗。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才调:才气。苍生:本指草木苍苍然丛生之处,后借指百姓。(赏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对汉文帝求贤臣而又不用贤臣的之所长,只热衷于鬼神之事而不关心苍生之疾苦予以讽刺,“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对贾谊不得施殿展治国安民的的抱负深为惜。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axxzhouaxxyyflongdd】五、贾生才调更无伦

1、汉文帝求贤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的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机只问起鬼神之事。

2、诗选取汉文帝向贾谊夜问鬼神事加以生发,以议论为主干,意在抨击统治者貌似求贤而不知任用的荒唐。“不问苍生问鬼神”可谓是神来之笔,诗人的愤慨之情油然而起。晚唐的皇帝服药求仙,荒废政事,不问民生疾苦,比汉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前三句极写汉文帝对贾谊的重视,“求”、“访”、“虚前席”,刻意写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形象,然“不问”与“问”一出,诗意陡然一翻,意境全新,对汉文帝(即统治者)的否定便显得格外有力。

3、王安石这首《贾生》虽然没有点明和李商隐唱和,但实际内容确实如此。

4、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5、深刻而又辛辣地讽刺了晚唐统治者求仙访道,却不顾民生疾苦的社会现实,对像贾谊一样怀才不遇的人寄以同情,对命运的坎坷磨难发出自己的慨叹,同时对造成这一结果的上层统治者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讽刺和揭露。《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从而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表面上求贤、敬贤,实际上不能识贤、任贤,揭示出在深受恩遇的表象下隐藏着不遇的实质。

7、中心思想是:《贾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生的遭遇,书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8、《诗薮》:晚唐绝……“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皆宋人议论之祖。间有极工者,亦气韵衰飒,天壤开、宝。然书情则凄怆而易动人,用事则巧切而工悦俗,世希大雅,或以为过盛唐,以眼观之,不待其辞毕矣。

9、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很久不见贾生,自以为已经超过了他,今天见到他,才知道还是不如他。”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

10、首句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

11、《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全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xuānshìqiúxiánfǎngzhúchén,jiǎshēngcáidiàogèngwúlún。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kěliányèbànxūqiánxí,búwèncāngshēngwènguǐshén

12、《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13、出自:唐·李商隐《贾生》

14、汉文帝在宣室中因求贤征询贾谊的政治见解,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

15、xuānshìqiúxiánfǎngzhúchén,jiǎshēngcáidiàogèngwúlún。

16、汉文帝在宣室咨询被放逐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可惜汉文帝深夜在虚席上向前移动靠近他,不是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17、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

18、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公元848年(大中二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

19、(评析):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20、贾生痛哭原蛇足意思是说贾生忧国忧民,只不过是画蛇添足。这是民初知名学者黄浚诗作《十二生肖题句》中的一句。贾生是指西汉时期的学者贾谊。20多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后被人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不久又任梁怀王太傅。当时,匈奴强盛,侵犯汉边界;天下刚安定下来,各项制度缺陋不全;各诸侯王骄纵犯上,甚至叛乱。贾谊多次上书文帝,为匡正时弊而出谋献策,说:“我分析当前政局形势,可为之痛哭的有一点,可为之流泪的有两点,可为之长叹的有六点,至于不合理的有害的方面,更是难以普遍列举了。”后以“贾谊痛哭”为典,或咏志士仁人忧国忧民,内心悲愤;或指感情激切地向君王上书陈事。这一句可以理解为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原来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上一篇:满城尽带黄金甲诗句意思【文案100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