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遥的人生
1、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在离开土地与回到土地两种人生间的抉择,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框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
2、可很快又感到懊悔,高加林认为因为这一吻,自己铁定要被束缚在土地上了。
3、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4、读而乐、乐而余,腹有诗书气自华。各位海狮悦读的书友们,大家好。本期,我们与大家推荐和分享的好书是当代作家路遥的《人生》。
5、可现在接触过城市美好、先进、文明的他,却被高明楼用农村人的愚昧打了一记重重的耳光。
6、书的序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说的是没错,就像黄亚萍的父亲说的“不要抱怨生活,生活永远都是公正的!”
7、我不清楚加林要的是感情本身,还是黄亚萍这个知书达礼的人,抑或这两者都不是他内心深处真正需要的东西。她们也只是加林生活前进附带的牺牲品,加林是要的与感情貌似相关但实质上毫无关系的东西,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进程面前,他并不清楚他所真正想要的爱情、想要的幸福,他暂时被火热渴望的美好的未来、亚萍的知识情趣及前景诱惑,或许还有别的东西冲昏了头脑。在感情上他彻底败给了选择、败给了活生生的现实,他成了那个年代不折不扣的货真价实的牺牲品,感情在他的身上是变质的心酸。
8、就说弟弟的行为,没有任何做的不对的地方,人之常情,可换你是路遥,你难道不会心寒吗?但是,起码路远是路遥人生中温暖的光,也是他人生中后的慰藉。
9、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番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
10、▋当余华、阿城、王朔、方方等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
11、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
12、当路遥年轻时不停地奔波在城市与乡村时,为熟悉的生活即是“城市交叉地带”,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那样的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选择。
13、海狮悦读线下读书会邀请函20份。
14、路遥:《平凡的世界》根本算不了什么,我只是练了下手
15、河中的倒影,波光粼粼,夜幕中的城市撩拨人心,高加林带着屈辱和触底反弹的情感,在河中狠狠地将自己洗了个干净。
16、路遥作为一个颇具名气的农民作家,一生看似光鲜,死前无比凄惨。因为他人生中重要的三个人,都没能陪他走完人生的后一程。
17、路遥: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18、一场充满算计与失望的婚姻,让妻子离他而去
19、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20、这段话的确可以作为《人生》这篇小说的一个注解。
1、△点击书封或者扫码可购
2、路遥的成长过程中,还有一位离不开的人,就是他的亲弟弟,王天乐。如果说,林达是路遥的物质支柱的话;王乐天就是他的精神支柱。甚至当时,路遥还专门给王天乐写过一本书《早晨从中午开始》。
3、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还未完成即在中央人民电台广播。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
4、以高加林的才能,堂堂正正通过考试成为教师绝不是空谈,到时候,他既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又能做到尊重自己的现实情况,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改写他们家族在土地上的命运。
5、可是这些,路遥并没有看在眼里。就是再爱一个人,在长久的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时候,也会心灰意冷的。林达终究是不愿意再忍受这种生活,她向路遥提出了离婚。
6、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
7、可能只为了生活与创作,路遥将所有精力都给了写作,给了家人,却独独忽略了林达。没有沟通,甚至没有交流,这让林达开始无法承受生活之重。从小吵小闹到离婚,便成了林达终的目标。
8、这一年,路遥只有42岁,一个本当壮年大作家,却只带着一腔的不甘与痛苦离开,这一生是何等的寥落与荒凉。
9、高加林进了城市里,是大显身手的机会,同时,遇见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是位现代女性,开放,开郎,活泼,任性专横,对高加林征服欲,对高加林确与黄亚萍有相同性格,相似地方。
10、“我死不了,她就活着!她一辈子揣在我心里……”
11、书中以高加林的命运为线索,抒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跌宕起伏的戏剧化人生,从一个教书先生到回乡劳作,又逢契机到县城当记者,又遭人举报,又再次返乡的过程。
12、加林借以巧珍的感情宣泄对不公平生活的不满与愤懑,但他又借亚萍的感情满足了他对现实生活里仅有的虚荣。他的感情是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同时也是贪婪的。他不满足于现实当下的欲望似乎是很可笑的,若是往深处想一想,就会觉得十分悲壮,当舆论如大海那样指责他深陷罪恶不能自拔时,应该想一想,一天比一天疯狂的欲望对于旧居城市的人尚且可怕,何况从来就是面对一根羊肠小道的加林呢?如果有错,那也是他将城市的幸福当成个人理想追求时,不可避免此选择了与城市的同等的欲望,这是一条生路,每个人都在摸索着前进。
13、准确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点赞前5的粉丝,
14、因此,可以说在这种基本的身份差异之下,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基本对立的概念被凸显了出来。这是一个作为卑贱农民和一个高贵知识分子的对立,普通百姓和达官显贵的对立。
15、高加林好梦难圆,高加林通过拉系到城里工作的事,被人告发了,面对回到养他的土地,他的人生理想和抱负没有了。心里难承受打击难以面对的,面对乡亲们,更难面对巧珍的,加林知道己嫁人妇了,巧珍知道加林回来了,巧珍去求姐姐的公公,村支书一一高明楼,求他给高加林安排去当教师,加林当了教师,德顺爷爷感概地说道:“多好的娃娃啊"!此时加林己经泣不成声,趴在热情的泪在地上大声痛苦,要褪去骄傲,而面对现实,诚心诚意做人,接受了德顺爷爷的话,后懊悔的扑倒地上,反思悔思人生的路,该这么生。
16、时至今日,我们对路遥作品及其个人精神的探讨,不应该停留在现有的一部分上,更应该解读另一部分,达到弘扬主流价值观,更好得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17、▋迟子建:愿能人生望窗外自然老去
18、路遥没有想到,成为工人之后的林虹,很快就给他写了一封分手信。看到信后,路遥当场痛哭失声。这是他的初恋,让他尝尽了苦滋味。
19、读完路遥《人生》一书,首先想到的问题就是选择。
20、“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路遥《人生》开篇引柳青《创业史》
1、在这位老人眼中,一个人,爱过,痛苦过,通过劳动得到快乐,通过分享让快乐得到流传,难道这不是一种幸福吗?
2、文章的标题下面紧接着就是“献给我的弟弟王天乐”这样一句话。就这简单一句话,也足以看出兄弟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只是,亲情也会变质。
3、路遥的女儿叫做,但看着名字也能感觉到路遥对女儿的喜爱。
4、虽然说路遥在这个家里念书也很不顺利,小学之后,又经过不少波折才得以继续读中学,读高中,甚至是大学。但这相比自己的原生家庭却是幸运得多,毕竟原生家庭那么多孩子,是不可能供他上学的。
5、这是我与路遥心灵相通的地理环境。
6、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商品经济的活跃打破了农村的僵持与保守,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开始对一直困守在土地的农民产生强烈的诱惑。特别是在青年心中引起巨大的骚动,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世界产生怀疑与不满。
7、大地的胸怀是无比宽阔的,它能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8、现当代文学网读书群:469077691
9、▋苏童说这是他笔下动人的爱情故事
10、路遥创作《人生》之前,已经在油印小报《延川文化》和山西省文学刊物《延河》上先后发表过多本短篇小说。
11、《人生》就是在城市的场景中展开,似乎一切都处于城市的控制下,甚至乡下人天生就应该在城里人面前低人一等。这种强烈的等级观念、城乡差异在小说中被强化。
12、读懂路遥,必须与他心灵相通,和他进行跨时空对话,悟出他当时想说而受时代局限不能直接表达的话,方能悟其思想,得其精髓。
13、大量的“马战胜”平步青云,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除了不做人事,什么事都做。这又是谁之过?
14、无休止的猜忌与抱怨,让兄弟反目成仇
15、来到大伯家,路遥便挑起了在家里干的那份活,什么放羊、割草、下地、背粪,哪一样都不在话下。不过,大伯与大妈对路遥很好,在他应该上学的时候,竟然东拼西借为他报了名。当年,大妈早早叫路遥起床,亲切地说着:"孩子,上学去吧。"
16、思想主题:事实上,高加林对土地逃离与回归的人生历程,正揭示出路遥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生命的两难抉择。在守望土地、生命接近自然性存有野性美的同时,也要承受来自恶劣自然环境、封建陈规陋习和城市人高傲所带来的深重痛苦和屈辱。悲苦不仅来自物质层面,更主要来自个性压抑、理想受阻和精神苦闷。寄身城市,固然生活环境大为改良,为实现个人理想提供了广阔天地,但也根容易滋生克南妈式的小市民心理、黄亚萍式的极端利已主义、张克南式的人格萎缩,让人倍感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当巧珍第一次到县城去见高加林,一进加林的办公室,巧珍就向加林的怀里扑来。加林赶忙把她推开,说:“这不是在庄稼地里,我的领导就在隔壁……你
17、▋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个人能为爱等待多久?
18、《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至1982全国中篇小说奖;《人生》作品简介: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
19、书友们,慈怀新书正在热卖中
20、终,路遥离婚了,在他去世前的三个月。离婚之后,林达没有去看过路遥一次。可能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与长年的抱怨中,她的心已经死了吧。路遥对此百般不解,可他永远不知道自己给了林达一份什么样的婚姻。
【axxzhouaxxyyflongdd】四、路遥的人生读后感悟
1、▋你知道《百年孤独》的经典开场白,影响了多少中国作家吗?
2、路遥在《人生》中写道:“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遇到生活刁难时,愿我们都能心中有爱和热情,给予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和力量。
3、路遥的《人生》总共二十三章《人生》,中篇小说,是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中篇小说奖。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4、林达为何要如此决绝离开路遥呢?这恐怕才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说法了。当年,路遥上高中时便与一名叫林虹的知青相爱了,而且,在林虹面前,路遥却是自卑的。
5、高加林垂头丧气地走回到大马河桥上,却遇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刘巧珍。
6、他不是能在黄土上劳作一辈子的农民,他渴望的是在大城市里高谈阔论,受人瞩目和尊敬的感觉。
7、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8、而有的人的生下来的交通工具是双脚,就像高加林一样,他的父母一生都被困在土地上,辛苦劳作。
9、在中国近现代作家中,就有这样一个满怀遗憾悔恨离开人世的,他就是路遥。
10、当然,并不是读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生平的人就能读懂路遥。
11、▋那些只有张爱玲才能想得出的天才比喻……
12、▋全鲁迅先生年谱,留一份收藏!丨许寿裳作
13、一个曾经衣服笔挺整洁的翩翩少年,如今变成了一个挎着蒸馍篮子的地道庄稼人。
14、雷达:路遥作品的审美灵魂和当代意义
15、每个人的人生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就能评判的,尤其是牵扯到了感情之后。比如路遥,从林达的角度来看,他就是一个凤凰男,不是一个好丈夫,毁了林达的一生;可是仔细想想,他想为自己谋份出路,难道也是错的吗?
16、高加林曾想过如果他可怜的父母从没有用艰苦的劳动所得供养他上学,命运让他当农民,他也许会死心塌地在土地上生活一辈子!
17、八集大型人物记录片《路遥》第六集
18、那个时候,我国计划生育还没开始,路遥是家中大的孩子,后面还有三个弟弟三个妹妹。一大堆孩子围着几分薄田,那日子可真凄苦。说句现实的话,养不活孩子在那个时代一点都不丢脸。
19、可这样的甜蜜还是被打破了。随着传出的风言风语,高加林再一次感到沉重和痛苦。
20、他的精神处于活跃、有生气的状态中,他的内心时时刻刻充满了一种骄傲自豪的感觉。
【axxzhouaxxyyflongdd】五、路遥的人生说明什么道理
1、路遥思考并理解了这一现象,在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他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选择。早在大学读书时,路遥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并对新中国的文学成就进行了一翻巡视。
2、没有时间看风景却成为别人的风景——重读路遥《人生》《早晨从中午开始》《平凡的世界》有感
3、当然,爱是双向的。他对女儿的爱,没有白费,也没有错付。也是一直念叨着父亲的生日,甚至早就准备好了生日礼物,就只等着送给路遥了。
4、读过路遥作品,了解路遥的人都知道:“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路遥精神。”这是对他献身文学,用生命进行文学创作的高褒奖。
5、现当代文学网考研群:532479167
6、路遥的妻子叫林达,两个人相恋六年,关系好。林达作为北京下乡的知青,在别人都回城之际,却毅然留下来守在丈夫身边,便可以看出他们关系的不一般。
7、而在乡村,农民不仅要按时按量向交纳粮食,在很长的时期内只能有限度地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并且,农民还要完成规定的各种税费。
8、马云曾在访谈中感慨道:
9、▋民国女作家萧红全珍贵老照片,都在这里啦~
10、……情长纸短……。道一声珍重,切莫丢掉了初心❤️,——否则即是遗忘了自己,并聊剩骑马找马走囧途末路,——出关边塞……
11、马云曾经说过:“路遥对我的影响大。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12、送上本期同名书籍《人生》2本,
13、▋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14、作家路遥,生于1949年12月2日,逝于1992年11月17日。
15、在书中,主人公对爱情的选择出现了岔路口,一边是村里爱恋他的姑娘,一边是即将要去南京发展的播音员女同学,一面是痴情百依百顺的女人等他的归途,一面是锦绣前程和志同道合的爱人。但生活中总有许多选择题放在我们面前。只是高加林心太大,他是一个迫切想摆脱农民身份的理想主义者,急于跳出农村这个桎梏,所以当他有了更好的机会时,他动摇了!他终究是放弃了和巧珍的爱情,在前途面前,他选择了黄亚萍,抛弃了大字不识的巧珍,未能抵挡住诱惑,也促成了他后来的悲剧人生。
16、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17、路遥在《人生》里,提出了当时社会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做出抉择?
18、他在文中是这样回答的:青年人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生活。
19、路遥虽说一生都对妻子无爱,却对女儿有情。到死,放心不下的也是路远。病重卧床的时候,路遥为了不在女儿心中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虽然日日都要说一次路远的生日,却也还是强忍着四年,没有与路远见过面。
20、终于,路遥在病床上签下了离婚协议书。路遥在弥留之际是否有期待过妻子的回心转意,这已经不得而知了。我们只知道,林达签完离婚协议书之后,便如脱笼的小鸟,头也不回的飞走了,甚至连自己的女儿也不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