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名言
1、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这样就远离怨恨了。
4、·大道之行也,大下为公。(出处)《礼记·礼运》(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
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7、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0、(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1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13、解释: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4、·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个人的习性却相距很远。
15、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8、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20、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
1、孔子语录: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2、·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只有女子(指美色)和小人是难以教养的,亲近了就会无礼,疏远了就会报怨。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6、解释:“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8、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品质多于文采,就会粗野;文采多于品质,就流于虚浮。
1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1、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12、(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理解自己。
1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5、(语意)他的聪明别人可以学得来,他的愚蠢别人却赶不上。
1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8、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2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1、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2、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孔子《论语》
3、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5、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6、(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处)《论语·述而篇第七》(译文)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
8、·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君子崇尚义。君子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惹乱子,小人只有勇敢而没有义就会成为强盗。
9、·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还有毛病不改,他这一生也就改不了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1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1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16、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17、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18、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在家排行第故也有人称为孔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19、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axxzhouaxxyyflongdd】四、孔子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解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4、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5、《论语》一书是孔门教学的实录,其中记载了孔子关于启发教学的至理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出处)《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译文)人都没能侍奉好,还谈什么事奉鬼呢?
9、(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10、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1、·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4、·君子谋道不谋食。(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费心思去求衣食。
15、(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7、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18、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1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孔子《论语》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论语》
【axxzhouaxxyyflongdd】五、孔子名言英语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4、知耻近乎勇。——孔子
5、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7、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 《论语》
9、(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10、·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出处)《中庸》(译文)道不离开人而存在。如果有人离开人去修道,那他修的就不是道了。
1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1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1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要依靠道德治理。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7、(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1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孔子
20、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