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歇后语10字
1、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和俗语
(1)、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2)、众所周知,张飞是一个粗豪的汉子,而绣花是一种细致的手工活,把张飞和绣花放在一起,这不是有粗有细吗?根据书中描写张飞本人确实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书中描写在定军山张飞久攻不下,便设计每天佯装喝的大醉诱魏将张郃,张郃根本想不到张飞这样的鲁莽汉子也会用计,果然中计深夜带兵劫寨中伏被活捉,张飞一举收服定军山。用来形容人说话做事表面好像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3)、这句话不仅有夸赞张飞之意,也有调侃之意。张飞是一个强悍的人,五大三粗,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他有万夫莫敌之勇,所以用“人强货扎手”来描述他的形象。刺猬:哺乳动物,头小,四肢短,嘴尖,全身灰褐色,头部、背部和身体两侧有硬刺,遇到敌人,身体就缩成一团。通常用来比喻某人拥有真实、过硬的本领,但又不好惹(有时表现为盛气凌人的样子。)
(4)、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苦肉计。( )
(5)、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6)、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进而爆发了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7)、东汉末年三国争霸时期,孙权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公,乔公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8)、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9)、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10)、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谁? ( )
(11)、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中, 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
(12)、 今天,为大家带来《三国演义》名著中的歇后语,熟读它的朋友,看了就懂,懂了就乐!
(13)、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4)、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就能理解这个意思了。请先看这张图10秒钟。
(15)、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 )
(16)、历史上,关羽在被徐晃击败后被层层紧逼,因军士涣散和援军不发等问题无奈来到麦城再做打算。不久后关羽主动请降,被孙权谋士看出是诈降,终潘璋截断关羽所有退路,关羽及关平(关平是关羽的亲儿子)被吴将马忠生擒。
(17)、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
(18)、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19)、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0)、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2、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十条
(1)、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 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 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 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2)、出自《三国演义》中曹操误信蒋干盗书和引荐庞统,侧面导致赤壁战败。
(3)、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4)、3马谡用兵——言过其实;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6)、历史上,早在公元208年就因“欺君之罪、不从征罪”被拷问致死。
(7)、以下是我们共同完成的部分图表,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也邀请客人一同制作:
(8)、9张飞讨债——声势凶;张飞上阵——横冲直撞;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9)、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指周瑜之计,谎说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吴蜀联姻以抗曹,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以索回荆州,而刘备依着诸葛亮之计,到东吴竟然得以成婚,并连带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现在用来比喻想占便宜却没有占到,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10)、之后,我们一有时间就把三国里面感兴趣的人事物故事等制作成图画、图表、关系图、思维导图等等,比如他把大将的兵器都画出来,把各个国家的大将和谋士都列举出来等等。
(11)、据《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曹操曾下过三次求贤令,他在求贤令里明确提出了“唯才是举”的观点,欲以此证明:在用人问题上,关键是看才能;只要才能卓越,即便德有不足,甚至“不仁不孝”,也要毫不犹豫加以任用。
(12)、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13)、指说话做事表面好象粗鲁、随便,实际上却是审慎、细心。
(14)、前几日有一老同学对我说,都说多读书自然有用,可是我却觉得我年少时读了很多书却没什么用啊!我一时愕然,没想到有这样对读书的评价。但是老同学一定是真心而说的,我禁不住思量了很久。
(15)、6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6)、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17)、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18)、赤壁之战结束后,蜀国为了夺取西川,派大将关羽镇守要地荆洲。吴国为了夺回荆洲,设鸿门宴招待关羽。关羽熟读兵书,久战沙场,便将计就计。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单刀赴会。关羽不仅应邀赴了宴会,更是挫动了吴国的锐气,打消了收回荆洲的念头,比喻关云长不畏凶险,勇猛精进。
(19)、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20)、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说的是东吴大将黄盖想要假装投降曹操,为取得曹操信任,周瑜、黄盖表演了一场“苦肉计”:由周瑜把黄盖痛打了一顿。
3、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和成语
(1)、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
(2)、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 国、 国、 国。
(3)、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董卓借口惩除宦官,进兵京城。途中,他救起落难的新立少帝和陈留王。到了洛阳以后,为了独揽朝廷大权,董卓又废掉少帝,令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董卓自为相国,专断朝政。后来,曹操和袁绍起兵反对,董卓又挟持献帝从洛阳西迁长安,并自为太师,残暴专横到了极点。比喻某人没安好心。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4)、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5)、赤壁大战前夕,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6)、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7)、我们出门旅游的时候拜了很多的关帝庙,在很多饭店商店也有供关羽的,他就很惊讶的问我为什么。我问他,你见过吕布的庙吗?吕布武艺那么高强,后世怎么没有人拜他,而那么多人拜关羽呢?随后,我就给他讲桃园三结义的“义”,是中国人为推崇的做人品质。这对他影响很大。有时候我问他,你想做关羽还是吕布啊?他马上就会改变做事的方法。
(8)、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歇后语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现将有关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录如下:
(9)、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阿斗的江山—————白送
(10)、叶圣陶先生说:“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这句话正是我多年以来的读书感悟,一定要经历了精读的过程,才能更好的泛读。因为,精读让自己熟知了作品的主要脉络,这样再拿到一篇新文章时就知道从哪里找主题、主角、主要情节等,才能一目十行,而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本书。
(11)、历史上,鸡肋诱因确有和演义相似之事,不过还加上了杨修是袁术的外甥的因素。
(12)、历史上,原型为赵云空城计成功身退,相似的还有文聘空城计和曹操空城计。
(13)、借鉴《三国演义》中关于败走麦城,一代名将终陨落。
(14)、我们将于6月4日#姜子牙歇后语特辑#中公布正确答案!
(15)、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16)、他平时不喜欢绘画,逢画必画火车飞机,其他的都没兴趣。于是我就和他在家画“袁氏大旗”,他看到很多大将身后有一杆旗帜,也兴趣盎然地去画。
(17)、历史上,刘备年轻的确和母亲在做贩履织席的工作,不久后师从卢植。
(18)、这是植根于国外文化的儿童文学无法比拟的。我和儿子在长江边上,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寒冷的夜晚在家里边活动四肢边和爸爸学唱“要学那猛张飞呀,当阳桥头勇!”哈哈大笑;三国给了我们很多乐趣。
(19)、字仲达,东汉末期河内温孝敬里(今河南温县西)人。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曹操称魏王,立曹丕为太子,司马懿被任用的太子中庶子。
(20)、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
4、关于三国的歇后语10字左右
(1)、《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_________。(人名)
(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本指魏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的野心世人都知道。现在用来指野心明显,人所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