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61句李清照的词风特点分析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12 10:0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1、李清照的词风特点

(1)、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突出的特点。李清照的“寻常语”,乃是从口语中提炼的,明白省净、富有表现力的诗的语言。“易安体”的特征,就是运用浅近易懂、近于白话的寻常语表达清新的情思。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如梦令》)这几句语言简单朴素,却十分写实,表现了女主人与侍女的一段间断应答,“却”字生动地表现了李清照对侍女漫不经心的`回答的失望与质疑。海棠花怎么会依旧呢?于是,“知否,知否”,“绿肥红瘦!”,这一句对侍女的反语,乃十分平实的家常之言,却生动地使得情景再现,两个人似乎已浮现了眼前,读词的人就像看着她们在说话一样。这就是运用口语的妙处——把生活中的场景表现的惟妙惟肖。这样的作词手法也可以使思想感情一目了然,正如《临江仙》中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十分直白的俗语,了无雕饰,却一笔绘出了她的心情。坦然地,李清照将她所有的思绪都缚在这简单到了极点的两句上,是那么豪爽,那么毫无顾忌,她只想表现自己的心情,然而正是这种表达方式,毫无折扣地叙出了她面对人生曲折、世态炎凉的心境。又如“金尊倒,弁了尽烛,不管黄昏。”这是《庆清朝慢》中的叙情之笔。在整首词赞喻花之后,用如此帅真而不加修饰的言语,表现了她尽情赏花之后的畅快。其中“弁了”与“不管”又体现了她已陶醉于繁花之中,希望自己能同这荣华淡雅、自然纯真的牡丹在一起。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前的少女情怀的流露,然而只用此句一笔勾出。所以用这样的语句,虽无多少雅趣,但十分传神。除李清照这样“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词人的确少有,因此突出了别具一格的词风。

(3)、李清照论词很重视声律,所谓歌词分五音六律、清浊轻重,她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这是由词作为一种乐诗特质决定的。漱玉词讲究声情,喜用双声叠韵,选辞注重声韵美。夏承秦曾举其《声声慢》为例,其中用舌声15字,齿声42字,尤其是未几句,“二十字里齿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倘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张端义《贵耳集》称赏“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曰:…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声声慢》首句连下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张端义谓:“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徐钒《词苑丛谈》谓其音响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李清照善以寻常语度人音律,平淡人调殊难,奇妙而谐律,更是出神人化。以是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

(4)、(20浙江卷)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_!

(5)、宋代李清照词作实力超群,是婉约派代表,更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和杜甫相比李清照早年生活优渥,作品多表现大家仕女玩耍游乐,慵懒悠闲的场景,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等。

(6)、同步课程︱高一语文:柳永《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7)、(200天津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        ,        ,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革命领袖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        。"(《采桑子•重阳》)。

(8)、后期词感情则更加奔放,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来反衬愁的无穷无尽。

(9)、冯至作品《南方的夜》吴刚原创朗读精讲赏析音频

(10)、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11)、苦苦寻寻觅觅,却见冷冷清清,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时节,难保养休息。

(12)、上片写春天里农家的静态之景:绿树环绕村庄,池塘的春水涨满了近堤岸边。少游漫步小园,顿觉满目春光闪烁,有红艳艳的桃花,雪白雪白的李花,金黄金黄的菜花,这鲜明的色彩,浓郁的香味,组成了一幅绚丽多采的“春花繁茂图”。且又充满生机!…?…

(13)、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14)、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⑤盈袖。 莫道不销魂⑥,帘卷西风⑦,人比黄花⑧瘦。

(1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16)、   人物的形象美和生活美,在这美的意境中再现出来,鲜明、真切,如在眼前。“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凄凉意境,令人销魂、断肠。作者以美的语言、美的形象以造成意境美,使读者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纳兰性德怀恋亲人、歌咏自然的小令,清新婉丽,格高韵远,极富情味与美感。他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在塞外风光的描绘中,透露出离愁别恨,一片乡思,于情景交融之中,展现出美的意境。

(17)、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如前期词《点绛唇》。

(18)、李清照经历了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经历了南渡的流亡生活,反映在她的词作上,往往把北宋昔日的繁华和南宋今日的苟安放在一起,表达深切的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19)、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20)、如《三吏》、《三别》——“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战争给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连老妇也逃脱不了被抓壮丁的命运。

2、李清照的词风特点分析

(1)、李清照(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除诗词外,李清照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漱玉词不重故实,不过多化用前人诗文,而长于以白描手法创造动人的意境。易安的白描与柳永的“细密妥溜”、美成的富艳典重不同,而是“冲口出常言,境界动心魄”。如《醉花阴》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永遇乐》写孤寂失落:“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均以直白之语,写深浓之情,有场景,有人物,有衬映。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闭关帘底,孤苦零丁,将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呈现眼前,栩栩纸背,令人一睹难忘。《漱玉词》的白描,具有浑成、含蓄、宛曲的特点,因而毫无浅易平直之迹。《行香子》煞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虽系以口语描述天象,不免使人联想起人间风云变幻、爱河如许风波,其深层意蕴是领略不尽的。

(3)、下片写重阳节这天黄昏赏菊东篱、借酒浇愁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4)、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仔细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不时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容易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直接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一直到半夜都没有睡着。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5)、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200-1202页.

(6)、下片移步换境,从眼前的小园转向远处的茅堂与小桥。远处是一带逶迤缭绕的围墙,墙内隐现出茅草覆顶的堂屋。墙外呢,在小桥流水的近旁,飘扬着乡村小酒店的青旗。瞻周,又泛现另一番春景:黄莺鸣啼、燕子乱飞、蝴蝶双双。这几句是动静相间,如画翻显,而且那隐现的茅堂和词中掩映的青旗等,进一步引伸出本词的含蕴及读者的无穷遐想。甚至,或会联想到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妙句:“竹外桃花二三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呢?!…?…?…

(7)、《醉花阴》中写时间漫长,用环境烘托出百无聊赖之愁的两句是: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8)、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一作:人似;销一作:消)

(10)、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中,往往能体会到一种高雅之韵。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挣渡,挣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并没有加以精雕细琢,但在意境与心情上却拿捏得准确而到位。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场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这仅有四字之言,便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天边的晚霞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清澈小溪环绕着古老的亭子静静地流淌……这样简约的语言留给了人们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反而比细致刻画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处”也是如此,她并没有说明藕花怎样多,怎样密——个“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现得一目了然。从而也为她“惊起一滩鸥鹭”作了铺垫。然而,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虽仅有一字之差,却使语言更加雅致。一滩白色的鸥鹭从碧绿繁茂的荷叶中起飞,似有一种云烟升空之感,从而使得本句的语言没有破坏前面创造出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之美。这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独具匠心。

(11)、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12)、   爱美是人之天性。美的艺术形式,是沟通人类感情的桥梁。创造美的意境,是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把读者带入美的意境。“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创造了凄凉而又幽美的意境。“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作者通过奇妙的想象,把惜春之情、寻春之意,熔铸在一起,意境极美。苏轼的《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全词绘出暮春景色,在美的意境中,蕴含着伤春情绪。王渔洋在《花草蒙拾》中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13)、李清照的父亲李格官至礼部员外郎,精通经史,声闻齐鲁,为“后四学士”之为人崇尚自然,强调诗文应以“诚”为主,曾受苏轼赏识。母亲王氏,出生名门,也善诗文。李清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小受到文学熏陶,因而培养了她极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使得她在创作过程中,能够灵活自如地描绘出她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而且能将事物的特点表现得细致到位。李清照在十八岁时,嫁与宰相越庭之子、太学士赵明诚为妻。因此在她的生活中,文学气氛愈加浓重,从而使她的词赋语言“更上一层楼”。

(14)、(20北京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生好的拥有是静水流深 吴刚原创朗读音频

(16)、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直抒胸臆,亦以景见情,以物拟人,委婉曲折地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的诗句是: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7)、这首词,猜摸清照或许是受至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意之影响,学步所创,但在构思与表现手法上,清照比孟浩然则更为灵慧愫馨,新颖俏偲,又妍嬿婧嫕。尤其是末尾二句,既简洁凝炼,又形象生动,美不胜收!…?…

(18)、译文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19)、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20)、(3)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

3、李清照的词风特点有哪些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3)、靖康之乱,使李清照生活发生了巨变,丧夫之痛,游离之苦,使她词风变为凄恻悲怆,往日曾写到的那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活泼消失了,“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里的那种逸兴不见了。后期的李清照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被迫从闺房和书斋中走出来,踏上了逃亡流徒的道路,由于国破、家亡、夫死的凄凉身世深刻地影响了她的思想,她的创作风格突变。“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等的作品不仅反映个人的不幸,而且带有深沉的家国之痛,她将个人的愁思愁绪与伤时伤乱的家国之痛触为一体,委婉凄戚,孤独、愁闷,读之让人凄怆欲绝,写出婉约词的忧伤绝唱。在《清平乐》这首词中,用"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来慨叹独自一人逃亡,流落他乡的苦闷心情。

(4)、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5)、她爱诗,爱酒,爱春花秋月。她写雨,写风,写悲欢离合。岁月悠悠,如江河流逝。黄花莫比美人瘦,美人不堪永世忧。只有文字珠玑,让世人铭记。铭记,一位女子的诗性人生,花一般绚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6)、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成就了李清照词的独特风格——李易安体。她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

(7)、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8)、后,聊一下美词的韵律: 一首词不仅要有绘画美,还要有层次美和音律美,本词中作者动作和情绪起伏变化,很富于节奏感,体现了层次之美。唱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极富音律美。词人把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瞬时的景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个极富立体感的生活画面,展现了绘画艺术之美。如此活灵活现的画面,仿佛永恒于天地,定格于人间。借景抒情,融景于情,情景交融,渗透了作者无限的野逸之情。正所谓“少年情怀,怡然自得”。

(9)、“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10)、颇欣赏李清照早期作品中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首词是通过作者与侍女寥寥数语的对话,委婉曲折地表达了易安惜春怜花的心情,反映了她少女时的悠闲、且风雅的生活情趣。

(11)、(200山东卷)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12)、(20山东卷)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

(13)、宋徽宗靖国元年(1101年),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了,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结为伉俪,赵明城也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赵挺之官至微宗宰相之位,而他却自幼爱好金石书画,同是一个才华横溢、诗文俱佳的青年,夫妻二人志趣相投,文学修养颇多一至,经常一起唱和诗词,一起整理古籍,共同收集和研赏金石珍宝,陶醉于艺术境界里,真可谓“金石姻缘””,开始了人生旅途上美好、值得回味的一段岁月。爱情是人生美好的一章,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甜美的爱情使得新婚燕尔的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在诗作中大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一个新婚女子特有的真挚缠绵的柔情。

(14)、这首词是李清照重阳佳节寄给丈夫的,词中描写了她孤寂凄清的处境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曲折地表达了词人闺中的寂寞和离愁,展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流露出她对爱情的向往。全词委婉含蓄,温和优美,明以写景为主,暗写相思之意。从“红藕相残”的秋景中,隐约透露出作者愁闷的心情:送别了丈夫,不免有些失落感,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离愁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又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把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描写得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恨跃然纸上,使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挥之不去。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于消失;它刻骨铭心,象游丝一样萦绕于心。女词人一路写来,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现,时露时藏,于词中的结尾处突然出现,如群山的高峰,爆亮的灯蕊,令读者震动、深思。李清照对这种感情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从中可见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温柔、善良、细腻的特点,也有作为文化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

(15)、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16)、其实这是时代文风所决定的。这种对诗和词不同功能、不同气质的认识不仅仅是李清照如此,在那个时代实则是主流。欧阳修的诗,和他的词也是完全不同,对比同样鲜明。

(17)、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

(18)、授课地址:长春清华路君子大厦(同志街与清华路交汇)

(19)、当然杜甫也有被誉为“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0)、后期词的风格特点-以对比的手法抒写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4、李清照的词风有何特点

(1)、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