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143句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的吗?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11 08:52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1、三国演义是真实的故事吗

(1)、东汉末年,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连年征战中的背景下,官渡之战,这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由此爆发。

(2)、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公。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

(3)、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4)、长坂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赵云只是三义写成,实则战功平平。五虎将?苦果苦吧。

(5)、居住在河北边界,关羽千里寻兄时与之相遇。生有二子:关宁(亦不见史实)、关平(实为关羽亲子)。关羽临行之时,收其次子关平为义子,后关平随关羽征战四方,威名远扬。

(6)、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7)、石麟教授依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数十种文献,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进行细致准确的历史考证,厘清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书中另附陈文新教授国家精品视频课《历史的三国与“演义”的三国》,旨在揭示“演义”的三国与历史的三国同与不同的内在逻辑。图书采用分栏对照批注的形式,眉目清晰,方便阅读,是一本适应当下需求的全新的《三国演义》批注本。

(8)、确有此事,但并非诸葛亮遗计,而是司马懿心虚。“死诸葛走生仲达”的依据是《汉晋春秋》,但是作者又加了工。《汉晋春秋》的记载是:诸葛亮死后,蜀军秘不发丧悄然撤退,司马懿有所发觉,驱军追赶。两车相近时,蜀军长史杨仪命蜀军“反旗鸣鼓,欲向魏军”,司马懿“不敢逼”,只好退兵。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却成了蜀军推出一辆四轮车,车上端坐着诸葛亮木偶像,司马懿疑诸葛亮未死,故而退兵。

(9)、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10)、《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11)、两军在大兴山相对。后副将邓茂被张飞以丈八蛇矛给刺死,程远志本人也被关羽以青龙偃月刀给劈为两半。

(12)、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文丑则是死于乱军之中,与关羽无关。 

(13)、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14)、记载连环是曹操之决策,庞统未曾参与过赤壁之战。

(15)、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16)、苏轼诗词描述:“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个少年英才,怎么可能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呢?三国志正史描述周瑜是一个气度恢弘的人,可惜操劳病死,英年早逝。

(17)、另一方认为书中实际上并未正面直接明言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只是以丰富的气象学知识预测到会有东风,因此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只是装腔作势装作使用法术,同时震慑江东。

(18)、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19)、据《三国演义》记载:“刘备在徐州被曹操打败以后,跟关羽和张飞失散了,独自投奔河北袁绍。曹操使用计策夺取了徐州的下邳,程昱献计,将关羽逼到绝处,大将张辽前往土山说降。关羽提出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只投降汉献帝,不投降曹操;二是刘备的两位夫人要受到赡养和尊重;三是一旦知道兄长刘备的下落,就立刻去投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曹操爱才心切,就答应了关羽的全部要求,汉献帝还任命他当偏将军。”但在《三国志》中记载“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禽羽以归”的意思就是被生擒,并不是投降,更不存在提条件的可能。

(20)、黄忠战关羽:纯虚构,并无关羽义释黄忠的故事。正史中,关羽嫌弃黄忠老,又怎会有“义释”。

2、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1)、《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演义》,为了顺口,流传中去了一个“志”字。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4)、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虚构的。

(5)、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虚构庞德抬榇死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6)、据野史记载,在章武三年(223),也就是讹传刘备驾崩的那一年,孙尚香闻讯伤心不已,望着西边痛哭流涕,后投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她的贞烈,为她立了一座庙,名曰“枭姬祠”。京剧、汉剧、蒲剧、川剧、徽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都有《别宫祭江》一剧,剧中孙尚香讹闻刘备死于伐吴兵败之役,痛不欲生,乃入宫辞别其母,赴江边望西哭奠,祭罢投江而死。另有一种说法是孙尚香回吴国后,另嫁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吴国的辅国大将陆逊。

(7)、关羽麦城凛然拒降: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8)、文学作品在罗辑相投的情况下可以虚构情节(特别小说),这是文学作品的属性。

(9)、三国志记载的第一次单挑是吕布和郭汜,当时董卓独霸朝纲后恶贯满盈,被王允和吕布联手杀死,王允从此掌握朝政,吕布也接手了董卓的军队。当时投降卡不的郭汜以为等待自己的将是大好前程,但想不到吕布居然要夺走他的兵权,于是他率兵反抗吕布。当时在长安城下两军对峙,吕布策马到阵前邀郭汜单挑,郭汜应战。两人几个回合的交手,郭汜被吕布一枪刺下马,后郭汜的亲兵把他就走。但尽管吕布赢得了单挑,不过他还是面对不了西凉铁骑,长安城很快就被攻破,他也率众逃离长安。

(10)、(4)傅士仁:“与羽有隙,叛迎孙权。”(《三国志·杨戏传》)

(11)、周瑜智算蒋干:实蒋干赤壁后游说周瑜不成。历史上的蒋干没有说服周瑜,就回来了,称赞周瑜雅量高致,并没有中计,而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几年以前。

(12)、鸟儿不羁非凡鸟,花儿常开是好花---张大拙画新彩瓷

(13)、Myloveaffairwithhistorybooks

(14)、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16)、《三国演义》是一部成功的演史小说。演史小说,目的是普及历史,要人们记住历史,敬畏历史,给人以借鉴,宣扬某种精神。

(17)、三气周瑜,既生瑜,何生亮这些都是虚构的,在历史上不存在,这也是为了拔高诸葛亮,其实周瑜是个气量很大的儒将,而且周瑜在当时的名气远远大于诸葛亮,犯不着妒忌诸葛亮。

(18)、孔明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19)、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0)、《三国演义》在吕布死了以后,也未对貂蝉作交代。关公月下斩貂蝉,大多史学家认为是虚构。如果是真事,关羽也太不配做男人了。

3、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1)、(6)廖立:在丞相掾李邵、蒋琬面前评论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凭恃英勇的名声,带兵没有章法,简直是主观蛮干。”(《三国志·廖立传》)

(2)、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乌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3)、读完《三国演义》后,我又去看了看历史年表,发现在蜀国灭亡后,吴国又与晋国斗到了公元二八零年才灭亡,可《三国演义》只用了一回就写完了这个故事,虎头蛇尾。蜀国是主角无疑,但东吴你也不能就敷衍一下吧。这直接影响了故事的完整性。

(4)、不能说全是虚构的,至少很多战役的胜负以及一些战役使用的计谋是真的,但三国演义仍

(5)、六出祁山:诸葛亮伐魏五次,只有第一次和第四次到了祁山。

(6)、孙权使人劝降,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7)、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8)、袁绍的骑兵主将文丑和刘备率五六千骑兵相继追来。曹操的军士想上马,曹操不许,直到袁绍的骑兵越来越多并分散开来劫掠物资。这时曹操让军士上马,曹操手下不足600军士跳上马冲击敌军。袁绍军战败,文丑阵亡。

(9)、(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10)、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11)、《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从这段记载来看,没有“屯土山约三事”,关羽是战败后被擒。

(1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了刘备,并未发生过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3)、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黄忠没有参加过夷陵之战,而是夷陵之战前就病死了,关于黄忠之死《三国演义》也是虚构的。

(14)、而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公(指曹操)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这就是说,在关羽离开曹操之前,刘备已奉袁绍之命到了许都南面的汝南郡,与刘辟等领兵攻打许都附近地区,扰乱曹操的后方。关羽得到刘备的消息后,自然只能由许都南下以归故主,而绝不可能北上河北去寻找刘备。因此,他根本不会去“过五关”,也就不会“斩六将”了。

(15)、徐庶进曹营:曹操南征,刘备和诸葛亮、徐庶等南逃,乱军中,徐母被俘,于是徐庶告别刘备,进曹营。

(16)、刘备南征荆南四郡,四郡守望风而降,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并未发生战斗。

(17)、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18)、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19)、小说的突出必需有人物对立面,刘备与曹操一忠一奸。

(20)、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4、三国演义的故事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呢

(1)、《三国志·关羽传》说关羽“亡命奔涿郡(郡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市)”那么,他作为山西人,为什么亡命到了河北呢?史书并没有交待。三演中,关羽自述说∶“因本处势豪仗势凌人,被吾杀了。”

(2)、关兴复仇:据《演义》所写,关羽死后,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关羽之子关兴和张飞之子张苞,都为其父复了仇,与史实并不相符。在《三国志》以及裴注所引诸书中,都没有关兴参加夷陵之战和擒获,处死仇人的记载。另据《三国志·潘璋传》:潘璋在夷陵之战中为孙权立了战功,拜官平北将军、襄阳太守,死于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在夷陵之战后还活了十多年。马忠是小人物,他的下落史书绝载。

(3)、《三国志》记载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而《三国演义》竟用重笔描写,在第三十七回和三十八回两个回目中,从年底到来年的阳春三月,“凡三往”,洋洋洒洒五六千字,许多情节都为虚构。

(4)、三国时期,群雄纷争,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因此,也出现了十二帝,但这些皇帝结局都不同,曹操、刘备、孙权堪称帝中佼佼者,但也有刘禅等一类的无能之辈,本书详细地描写了这些皇帝的在位状态及其终的结局,这在写三国史的书稿中,并不多见。对人们了解三国的历史有参考作用。并且该书也不是讲说三国演进的过程,而是三国鼎立是如何形成的。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部金戈铁马、精彩纷呈的历史活剧。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创业之主,以及三方的谋臣武将,各个超群绝伦,他们在暴风骤雨版的激烈斗争中展示人生抱负,不失时机地建功立名,创造了一个时代。曹操、刘备、孙权都有实现统一天下之志,当又全都是失败的英雄,三分成就了司马氏。

(5)、投稿指南  公开征集啦!------艺术家介绍,展讯,及各类文章

(6)、诸葛亮的空城计在历史上很有名,但是根本不存在,没有这样的事,完全是虚构的。

(7)、在《三国演义》第八回说司徒王允想要谋刺董卓,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养女叫貂蝉,王允使了一个连环计,公开貂蝉献给董卓,暗地里又送给吕布,让董卓和吕布反目,而貂蝉为了替国除害,舍身取义,极力配合王允,终于让董卓和吕布反目,导致吕布杀了董卓。

(8)、单刀赴会——此事属颠倒黑白,实乃鲁肃单刀会关羽,“单刀”是指军士之佩刀。 

(9)、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的经典,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范例,可谓是家喻户晓。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10)、诸葛三气周瑜:周瑜当时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11)、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兼有史笔与文笔之长,章学诚七实三虚的直感,可为定评。罗贯中以讲史为主,以警世为用,所以读《三国演义》,不带几分历史眼光,以戏说观之,则不得要领。同理,正说三国,如果以《三国演义》为靶子,以戏说眼光看演义,同样犯错误。

(12)、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

(13)、在民间,关老爷也依然备受恭拜,其原因很简单:人们认可小说中所描写的这种忠、义。尽管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徒有虚名,甚至还有移花接木之嫌,武圣的整个高大形象却早已深植人心。“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更是让人们为他的光明磊落而折服。 

(14)、徐庶之智:徐庶在正史上记载太少,无名过客而已。

(15)、《三国演义》: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16)、清代乾隆年间,有一侍卫被擢拔为荆州将军,家人皆大喜祝贺,唯此人不乐反哭,众人奇怪,问原因,此人答道:荆州这地方,连关公关爷爷尚且守不住,现在派我去,明明是害我呀。

(17)、马超战张飞: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李恢劝降。

(18)、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

(19)、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没有关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记载,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20)、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5、三国演义故事是不是真实的

(1)、落凤坡落凤:庞统进攻雒城时中箭死去,并非死于落凤坡。

(2)、(3)糜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私人关系不和),叛迎孙权。(《三国志·麋竺传》)

(3)、《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华雄出场就领了盒饭,出生地,出生年月,外貌长相等情况,都没有明确的记载。

(4)、先主取零陵,贤荐上将邢道荣迎敌。后贤从道荣计,引伏兵袭先主军,为张飞生擒。诸葛亮放其归,贤回零陵见父度,备述亮德,劝父投降。

(5)、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演义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6)、孙策之死:实乃遭刺客暗算,伤重不治。在攻打陈登的途中亦是单骑轻出,不过更夸张,只有自己一个人去打猎,无巧不巧被许贡(死于孙策之手)的三名家客给盯上,即使孙策骁勇,但脸上一箭,受创极深,虽有黄盖等人后来极力抢救但仍回天乏术。

(7)、麦城凛然拒降——事实上是关羽诈降,在城头虚插旌旗,从别门撤退,被吕蒙算到,半路截杀之。 

(8)、◆三国史研究专家作者从历史角度专业点评那段是是非非的历史!

(9)、在《三国演义》描述的引导下,张飞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渐渐地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的、整天大喊大叫的暴将形象。但其实在赤壁之战前,鲁肃到当阳找刘备时,见到张飞惊道:"我江东有周美郎,不想冀州也有此等美姿颜者”。而且在许多史书、与绘画方面的书籍都有提到张飞擅长绘画与书法,尤其是草书。在张飞擒严颜的故事中,张飞想到了用替身来假冒自己,后一举拿下严颜的办法,可见张飞并不是一个丝毫不通谋略的人,而是粗中有细,虽勇猛却不鲁莽。

(10)、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1)、这则载录于《竹叶亭杂记》中的趣闻,不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三国演义》对后人精神世界影响之深么,都已经让这位老兄拎不清文学与现实了。

(12)、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13)、刘贤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他的身份是刘表辖下零陵太守刘度之子。父亲是刘度,曾经被诸葛亮抓住后又放回。

(14)、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15)、乔国老应是“桥国老”,还有和乔玄并不是同一人。

(16)、(1)马超∶听说马超归附,对其不服,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三国志·马超传》)

(17)、实华雄死于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18)、(7)潘 :“亦与关羽不穆(不和)。”(《三国志·杨戏传》)

(19)、鸟儿不羁非凡鸟,花儿常开是好花----张大拙画瓷

(20)、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1)、◆基于史实,介绍曹操、刘备、孙权等十二帝的成长历程。

(2)、貂蝉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3)、《三国演义》历史画卷的再创作,读后感不能与正史相提拼论,若以正史去对待小说作品,其故事情节不能成立。

(4)、连环计:史载有貂蝉之人,吕布与董卓争夺一婢女而起,并无指出是有人用计。

(5)、《三国演义》第95回说到马谡街亭大败,司马懿率领大军杀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城中已无军队,诸葛亮干脆把城门大开,在城头弹琴,城下还有老兵扫地,结果司马懿看到这个情况,不敢进攻,几十万大军瞬间撤退。

(6)、《三国演义》中的“三英”即指刘备、关羽、张飞哥仨,实际上吕布是被孙坚所打败。

(7)、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8)、投稿信箱 1013102739@qq.com

(9)、关索:只出现下民间传说野史中,乃虚构人物。

(10)、孙坚之死:孙坚死于砚山。由于单骑轻出,只带几名随从,遭黄祖设伏以落死及流矢射死。

(11)、人们熟知三国历史,大多来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一部演史小说,演史情节多有虚构,但它又不同于时下的一些戏说电视剧,任情所为。

(12)、周瑜是整个三国中悲哀的一个,英年早逝不说,死后还成为了加持诸葛亮智慧形象的牺牲品。真为他叫屈,为他唏嘘不已。 

(13)、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14)、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卓的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再说那时他们三人只是兵长,根本也就没有资格且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吕布实为孙坚所击退。

(15)、温酒斩华雄——事实上,华雄是江东猛虎孙坚所杀。 

(16)、导语:三国迷心中有各自的武将排名,有的认为关羽天下,有人认为马超胜过关羽,还有的觉得甘宁才是真正的猛将。武将之间单挑决斗让人拿来举例,并证明该武将的战绩和能力。但其实我们所知道的比如三英战吕布或者是裸衣斗马超这些故事都是杜撰的,正史上只有四次关于武将的单挑,而且也没有演义里面写的如此喧哗,勇猛的马超在单挑时还差点被人杀了。正史记载的这几次单挑分别都有谁呢?差点斩杀马超那个小将又是谁呢?我们往下看。

(17)、刘备并没封什么五虎大将,只不过上面五人的军职是高的,关羽(前将军),张飞(车骑),马超(骠骑),黄忠(后将军),赵云(翊军将军,低),而且自从关羽伐魏,建安二十四年到章武二年短短四年间,关张马黄都死了。

(18)、青龙偃月刀:关羽的兵刃是长矛,其实吕布的兵刃也是长矛,张飞的兵刃并非丈八蛇矛,而是一般的矛。

(19)、实乃刘备所为,因督邮拒见刘备,刘备大怒下鞭打督邮。

(20)、========================================================

(1)、现存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

(2)、也有说诸葛亮斩马谡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根本没见到诸葛亮,就直接被王平送到牢狱里了。

(3)、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且“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4)、215年,刘备占据益州后拒绝归还荆州。孙权一面命令吕蒙强行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一面命令鲁肃守巴丘,防备关羽增援。吕蒙陷三郡后,关羽果然南下,被鲁肃堵住。鲁肃以大局为重,为了说服关羽以维持联盟,邀请关羽到约定地点会谈。谈判前,鲁肃的部下担心对方会设下“鸿门宴”,不同意他冒险去见关羽。但是,鲁肃从大局出发,毅然决然地去见关羽。

(5)、不过《三国演义》本属小说,此段诸葛亮神坛作法借东风一事,后世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是书中诸葛亮以法术借来东风,作者编撰以塑造丰满其神机妙算的人物形象;

(6)、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7)、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8)、只有真实的历史,才能有借鉴的实际意义。但为了人物形象的生动完整,往往有细节的虚构,并集中在几个人物身上,以突出作者所要宣扬的精神。

(9)、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

(10)、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11)、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12)、刮骨疗伤:此时华佗已经死了两年了,因此并非华佗所为,似乎只是一般的军医所为。

(13)、《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14)、其实魏延才是受害者,被马岱诛杀:魏延与杨仪不和,相争失败、兵败被杀。

(15)、史书上没有记载刘关张三人曾经在桃园结义过,但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的兄弟感情是真的。

(16)、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17)、应为长坂,赵云只是护送刘备家小撤退,没有七进七出此事。

(18)、《三国演义》第50回,说到曹操在赤壁大败,逃回北方的路上,被关羽率军挡住,曹操搬出往日恩情,说动关羽,关羽于是放了曹操。

(19)、正史上,是马超私自写信给刘备请求投降,并无二人大战。

(20)、这次战斗诸葛亮用智慧火困司马懿一家,可惜苍天助曹不助汉,在这大火围困到司马懿一家时,忽然天降大雨让司马懿逃脱。

(1)、桃园三结义——《三国志》上只是说他们恩若兄弟。 

(2)、《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是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3)、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