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110句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十句话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10 08:47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

1、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

(1)、可见,王认为良知仅是一个先天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

(2)、既然是自心体认,也就没有地方可以攀缘借力,不能拿前人话头取巧。这是与传统上儒家学子“做学问”不同处。所以这第一句难,又是后三句的基础。世人对这一点不能透过,在后面的三句上难免支离空泛。可知那些妄论“虚无”的后儒何曾真识得“无”来?“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就是针对宋代理学的向外驰求而作出的批评。

(3)、曾经他为了去验证“格物致知”,特意去格竹子,可惜没悟出什么道理还把自己弄得一身病,但他并未气馁,通过这次他明白了借助外物找寻到的并不是真理,因此他决定创办心学。

(4)、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提醒孔子:“你已经领悟了作者曲中的情感了,是不是可以尝试弹新的曲子了?”

(5)、有一个司法官员对王阳明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学习,王阳明回答说,我并没有叫你辞了职,悬空去学习啊,你做司法的工作,就从司法这件事上去学习,也是格物啊,比如,询问案件的时间,不因为什么什么发怒或高兴,不因为自己的喜恶或人情关系而有所偏重,等等。

(6)、第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7)、王阳明笑了笑说:“我从来就没要求你丢下公务来听我讲学,其实你平常的断案就是在修行心学。”

(8)、这种“格物”,使心本体每时每刻都处于纯正的状态,使本体处于纯善无恶的状态,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止于至善”,“格物”的价值旨归为“止于至善”。

(9)、吃过才知道是酸甜还是苦辣,穿过才知道鞋子是合脚还是夹脚!

(10)、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真,静默才是美,生命里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11)、意思在说我们已经辨别清楚,思考缜密,问得详细,而且已经学会了,还在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笃行,这才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12)、致,是至之义。王阳明说:“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之义’,‘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王守仁《大学问》)

(13)、    一种是属于全人类的整体性格也叫种族性格

(14)、“是了,是了,圣人之道,从我们自己的心中去求,完全满足。从前枝枝节节的去推求事物的原理,真是大误,哪知‘格’就是正的意思,正其不正,便归于正心之外没有‘物’,心上发一念孝亲便是‘物’。”

(15)、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16)、3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耶?

(17)、生命中没有信仰的人,有如一个没有罗盘的水手,在浩瀚的大海里随波逐流。

(18)、朱熹则在程颐研究的基础上,上了一个档次,不仅高度重视“格物致知”,还总结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论”。

(19)、不可思议的是,他在钻研这些的同时,还要带兵打仗,帮忙治理朝政。

(20)、◎ 第一个历史背景不能忽视,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产生,是基于朱熹理学到了南宋。

2、王阳明知行合一经典十句话

(1)、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我也倾向于认为,顿悟这种东西浮萍罢了,如果没有根基,顿悟也是白悟,即便真的顿悟,也要反过来老老实实的铺垫根基,你多比别人强的地方在于你可以高屋建瓴,知道去哪里找材料,找线索去搭建自我的根基,但是这个根基是必须的,没有人可以做到凌空矗立,飘然其上。

(2)、第03节:创业者如何明白人生的第一等大事,如何才能够不瞎忙?

(3)、明代的罗钦顺,是当时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他与王夫之,都受朱熹影响,关于“格物致知”,在“尽吾心中之理”方面,有所发挥。

(4)、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5)、这一段话,如果仅仅从文字上见,与先儒说相近。《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则其生物不测。”朱子注: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不过曰‘诚’而已。不所以诚也。诚故不息,而生物之多,有莫知其所以然者。朱子的注解,代表了宋代理学的观点。广征博引,洋洋大观,却完全和自己没有关联。因此,阳明认为理学的方法是差之毫厘而谬之千里,甚至是将学人导向不仁不义,不可不辨。

(6)、孔子说:“虽然我很熟悉这首曲子,但是并没有完全掌握弹奏的技巧。”

(7)、 “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是古代重要的一个概念,很多大儒都对这个概念做出过解释,格的意思就是穷尽,穷尽物理,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这也是王阳明一生追求的。阳明先生对格物的解释就是为善去恶,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事,良知认为能做的,就叫为善,良知认为不能去做的,就坚决不做,这叫去恶,只要按照良知的指引,每个人都能做到”格物致知“,后成为圣人。

(8)、龙岗悟道可以说是王阳明一生的一个转折点,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学理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密不可分的一个统一整体,未有行而单说知是不对的,未有知而单说行也是否定的。

(9)、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10)、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11)、知行合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12)、    所以你不能直接就跳到那个本体上面去,因为直接跳上去,就很虚,你没有根基,一两句话说完,你没有支撑,你现在就可以读几个佛经,然后一个“无”解决问题,寻求解脱,但是很没有力量,虚无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说的,唐三藏也要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可以,不然他执着个什么呢?直接放下取经执着,解脱,反正“无”不就了事了。

(13)、《平凡的世界》走心的20句话,总有一句让你热泪盈眶!

(14)、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

(15)、王阳明自小就立志为圣,但他的父亲却认为他太狂妄了,竟说出如此大话。可事实证明王阳明从立志开始就一直在行动,从未止步。

(16)、天理,或者道是无善无恶的,无我之意,先天无我;善或者恶,是人心动后的产物,是后天有我之意。通过致良知,实现内心自律,是可以了解善或者恶,善是符合理的,恶是不符合理的,在自律中,我们为善去恶,也就是格物致知的意思,通过致良知一样也能实现。

(17)、    所以这两种对四句教的理解方式,实际上就从基本轮廓表现了心学的博大精深,它的系统性直接体现在包容性上面,这是王阳明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已经进入极高层次的标志。

(18)、正因为孔子花费了超出常人的数倍时间和精力,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才弹出如此炉火纯青的曲子来。

(19)、对圣人而言,这个意在本体上是无善无恶的,在起用上是有善有恶的。虽有随境起用,而其真心实未有动;虽随顺世间一切喜怒哀乐,但不以私心而生爱恨分别。对俗人而言,因私欲遮蔽真心而起执著分别,随着现象世界颠倒追逐。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名言:“不是风动,不是铃动,是仁者心动。”一个“动"字,点破凡圣的境界差别。所以善恶不能只从表面上去看。“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楞岩经》)

(20)、关于亲民,朱熹认为是新民,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在灵魂上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那样,苟日新,日日新。每天给自己的心灵洗个澡,给自己的心灵照照镜子,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理。

3、王阳明名言十句(精读)

(1)、    心,意,良知,格物,这四类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它代指这个世间万物的每一个类别的特性,放到人身上,就是人的性格,心也好,意也好,良知也好,格物也好,都是性格,格物就是找出物的性格,特性。

(2)、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3)、朱熹说,“格物致知”,在于“即物穷理”。就是必须通过事物的具象,而深入认识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理”。

(4)、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5)、通过一个表格能清晰的对照学习心学的学说思想。

(6)、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7)、阳明针锋相对地指出:见得自己心体,就无时无处不见此天此道。"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什麽是“实见”?不是从眼耳鼻舌身感知,而是由心灵智慧开启,无所不见而又实无所见。什麽是“不假外求”?不假文辞,也不由口说,而是以禅宗的方法向心内寻求悟入,一朝打破桶底,才得真解。如《传习录》记载,汝中一日“忽见满街都是圣人”,还只是个初见自心的消息。

(8)、也就是每个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君子,成为圣人,整个社会就可以变得很美好。那么,怎么才能让个人变成君子,变成圣人,儒家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体系,体现在四书五经里。

(9)、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10)、朱熹把这一套教育聚焦在“格物致知”,认为通过格物致知,就可以“去私欲,存天理”,达到至善的境界。

(11)、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12)、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13)、做了或许还有一丝成功的机会,不做却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14)、   因为他的一生,他已经用行动发现自己的心就是光明的,平宁王,战江西,福建,山东叛乱,灭广西西州、思恩叛乱,剿广西八寨叛乱,封爵之时,因嘉靖的”大礼仪“之争,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权臣大搞政治清算,王阳明亲写辞赏奏疏,为当初出身入死的下属呼喊正义,为自己的直属上司王琼立言表功,以王阳明的学问,难道会看不懂当时的局势吗?当是时,内阁首辅杨廷和借新老政权交替不稳之时所进行的政治清算已经完成,王阳明的老上司吏部尚书(主管人事任命)王琼已经下狱几乎身死,而那些在平定宁王中的跟随王阳明的功臣则恰恰都是杨廷和打压的对象,也因此王阳明所受封的伯爵也变成了一纸空文,并遭贬黜,这导致尔后嘉靖曾几次封禁心学,然而心学生命力太强,越封禁反而发展的越迅猛。

(15)、第一层(3到5段):中国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16)、宋代是谈论格物致知比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马光,曾专门作《致知在格物论》,畅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解释格物致知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犹?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他批评郑玄说:“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司马光强调要抵御物质生活的引诱,认为这样可以保持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不为物欲遮蔽自己的聪明才智。

(17)、我们以男女结婚为例,当男女双方意向结婚时,在此意向之时,即有一种意念伴随,这个意念就是行动的主意,能够主宰人的行为,因此可以把“格物”解释为:有意向时,要使意念保持纯善无恶,由意念发出的行为才会纯善无恶。

(18)、简单地说,王阳明讲的心和良知,指的是本源性的东西,《传习录》里王阳明有一个比喻,说良知就是树的根。我们为什么要找到并实现我们的良知,就因为它是根。

(19)、“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王阳明

(20)、这段话是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格,王阳明认为,这里的格,不仅有认识、探究的意思,更为重要的是,格就是端正自己的内心的意思。所以,王阳明提出了自己心学上的为著名的四句教,你理解了这四句话,就懂了什么是格物致知,就懂了王阳明的心学,就懂了做人的大道。

4、王阳明格物致知四句话意思

(1)、致良知,知行合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2)、王阳明开始的时候,也信奉朱熹的方法,但在一次“格物”的实践后,他对于这种从事物上去探究寻求“道”的方法产生了怀疑。

(3)、宋明理学对“格物致知”的发挥,在后世也有人表示反对。例如颜元就公开批评朱熹说:“朱门一派,口里道是即物穷理,心里见得,日间做得,却只是读、讲、论??其实莫道不曾穷理,并物亦不能即,半日静坐,半日读书,那曾去格物”。(《习斋记余?阅张氏王学质疑评》)颜元主张格物要亲自动手,实地去做,不能离物而空洞地“穷理”。这样的格物致知,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4)、比如王阳明,他认为,心的“良知”是天地造化的根本。就是说,“心”在本体论方面是事物的源泉。

(5)、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6)、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7)、他说,“格”,为至为尽;“物”为事。“格物”,是“即物而穷尽事物之理”。“致知”,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8)、理学各家对本体论、认识论等哲学重大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大大深化了中国古代的理论思维水平,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9)、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高理想——平天下。

(10)、因此知行合一要依附在切实的事物上,一旦离开反而毫无边际,甚至会无从下手。

(11)、这一主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其核心仍然是“致良知”。阳明心学的精髓就是以“良知”为核心价值的道德自觉精神,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包容精神,强调“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12)、 “四句教”,是阳明先生总结的关于心学核心的精华,只要懂了这四句话,心学的核心内容就算掌握了。

(13)、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14)、王阳明就先从竹子上入手,但对着竹子观察了一个礼拜,后一口鲜血呕出,昏迷不醒。经过这个事王阳明开始怀疑朱圣人的说法,经过后来出入佛道,在到“龙场悟道”。

(15)、孔子很开心地找到师襄子,他说:“我终于明白了作曲人的为人如何了,他应该是志向高远,能够统治四面八方的诸侯,历史上只有周文王姬昌才是如此之人。”

(16)、回过头来看四句教,王阳明担心自己的弟子未来把心学和禅学搞混在一起,特别做的总结性说明。

(17)、明末清初的颜元,则对“格物致知”各种理论作了一番总结,认为,“格”就是“手格猛兽之格”,即亲自动手去做;“格物致知”,就是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强调了认识和习行的结合。

(18)、“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19)、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

(20)、宋代朱子理学成为主流。朱子主张穷致物理,所以阳明先生早年也曾经和许多儒生一样,对着院里的竹子拼命用功,甚至累出病来。龙场悟道以后,才发现原来格物致知应该在身心上用功。“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因此阳明所说的格物,与朱子不同,不再局限于有形的物体,而是对意识行为(心体起用)的发端处搜污剔垢、去私存公。

5、格物致知

(1)、别想太多,行动起来再说。纵然华丽的跌倒,也胜过无谓的徘徊。

(2)、这也是我把知识星球取名为《杰哥学霸圈》的原因,

(3)、第三层(11到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4)、他四处寻觅良师益友,想要学习如何成为圣人,尽管失败多次,也没有阻止他成圣的决心。

(5)、王阳明认为“格物”是内在的格心,由内而外。他训“物”为事,是“意之所在”,因此“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王守仁《大学问》)又“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王守仁《传习录》)

(6)、第07节:王阳明对弟子的四个忠告是老板蜕变为企业家的不二法⻔;

(7)、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8)、陆九渊认为在文字没有形成之前,圣人们如何去学习、去格物了,当然是从自己内心出发了,所谓六经注我,不过如此,一举奠定了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开端。当然用西方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分类,是无法充分描述我国理学和心学思想的。

(9)、朱熹的儒学前辈程颐,已经将“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来论述了,只是还不是高度重视。

(10)、第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11)、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

(12)、心即理、致良知、知性合这三个关键句子,基本代表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

(13)、7)去山中贼容易,去心中贼难。私情,私欲,都是心中贼。闲思杂虑也是。

(14)、所以,这一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不一样的。朱熹的格物致知要求人们勤学苦练,至于能不能成功地格物致知,这个就不知道了,你不成功,那肯定是你不够努力。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你不要去格物了,你只要返回你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行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的中的北派,强调苦修,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相当于禅宗中的南派,强调顿悟,你用心参禅,也许有一天将会获得大顿悟和大自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思想,也受到了禅宗思想的影响。

(15)、把自己的学问归结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6)、书中介绍了颜钧、何心隐、李贽几个明朝后期的心血继承人的事件,再次阐述心学的强大生命力,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日本军神,田下隆盛的门生东乡平八郎正是通过一心不动摇,坚持俄军会从对马海峡经过,并终战胜俄海军,打破了白人不能打败的口号。

(17)、比如中国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是尽孝是良知,敬就是敬父母的行为,孝敬就是知行合一的行动。格物就是孝敬父母是否真正在良心,本身行动就可以得到证明,也就是格物致知。

(18)、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完全掌握技法了,可以试试新曲子了。”

(19)、大家都说要遵循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但能够身体力行的并不多。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实实在在地践行过:有一年,我跟一位钱姓友人一起讨论通过格物致知来做圣贤,决定先从自家花园亭子前面的竹子格起。我的朋友对着竹子想穷尽其中的理,结果用尽心思,不但理没格到,反倒劳累成疾。于是我自己接着去格竹子,坚持了七天,结果同样是理没有格出来,自己反生了一场大病。并以此认为自己和朋友没有做圣人的能力。自从我在贵州龙场驿大悟儒家圣贤心性之道后,方才明白“无心外之物”的道理。所谓“格物”,无非是反躬内省,逆觉体证,挣脱种种束缚(超越一切)后的直下醒悟即是。

(20)、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人麦华陀倡议下,中国学者徐寿和英国学者傅兰雅在上海创办了“格致书院”。成为当时西学东渐和中外人士研讨西学的中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风俗的转变。

(1)、"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

(2)、    然而当你进一步思考发现,性格这个东西只在人的身上体现,而性格又是有所发展的,那么性格实际上就分为四个层次:

(3)、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4)、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

(5)、但从宋代理学的程颐开始,则将其上升到联系“本体论”的“认识论”高度。

(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7)、在三纲领之外,《大学》继续提出了修炼人生的八个路线图。这八个路线图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分别代表了我们人道德修养的八种途径和路线。其中,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简单,比较容易懂,而格物致知四个字,历来的儒家学说的解释语焉不详,这也给了我们新的阐发空间。

(8)、对于非精神世界的事物,可以看看《实践论》,采纳了孙中山的“知难行易”,以实践为第一性,将认识定义为依赖和从属于实践,并且摒弃了“致良知”,而强调不断地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中,循序渐进的提高认识的高度,和实践的深度。

(9)、王阳明广收门徒,宣传他的思想主张,史称“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他的著作有《王成文公全书》三十八卷行世,被学术界评价为中国封建中世纪社会后期出现的早的启蒙哲学。

(10)、“理一元”和“心一元”,就是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学说的大区别。一朱熹和王阳明,分别是宋儒和明儒之翘楚。他们的理论,皆根源于先秦的儒学。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