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95句关于赞美劳动的古诗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04 11:20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关于劳动的古诗七言绝句

1、五一劳动节的古诗

(1)、根据诗歌內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2)、《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3)、在初唐时代,整个诗风沿袭齐梁,律诗开始成熟,绝句律化也在这时期开始完成。当时的诗人似乎还没有十分注意这种有远大前程的体裁,所以产生的数量不很多,也没有专以七言绝句擅长的作家。但这并不等于说:初唐的七言绝句没有它的特色。概括地说,它的这一时期的特色就在于它处在一个成长期中,在形式上,它尚未完全律化,诗人们既不十分注意声律严整,对偶工致;在构思上,也没有力求用意深刻,出语惊人。他们在用这一诗体写作的时候,往往随情涉笔,并不刻意经营,而自具浑朴自然之美。这种特色,到盛唐以后,反而由于它的成熟而减少了,好像一个成年人不能再回到他的童年一样。

(4)、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柳市镇,方斗岩村)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年长。由于一生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未果,所以一生都为布衣。

(5)、雷震,南宋,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6)、                                         。

(7)、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8)、《饮酒》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9)、《咏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忙?

(10)、《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五言绝句。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11)、除了上面所述及的诸大家外,在这一时期中,王之涣、岑参、高适、贾至等人,也曾写出过一些精彩的七言绝句。其中个别的作品,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甚至是突出的名篇。

(12)、第一首诗中的孩子勤劳、天真;第二首诗中的孩子天真可爱,自得其乐;第三首诗中的儿童悠闲自在、无忧无虑。

(13)、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抄》七绝凡例说:“初唐七绝,味在酸咸之外。‘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这是很有见地的话。他所引的王勃《蜀中九日》、杜审言《渡湘江》、张敬忠《边词》,的确是并不着力,而意境自然,风格超妙。它如杜审言的《赠苏书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都是传诵人口的;而王翰的《凉州词》,则被王世贞《艺苑卮言》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作品之一。可见七言绝句在初唐时期,虽然“风调未谐”(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语),而别具韵味;虽然作者不多,而颇有名篇。这一时期的作品,是唐人七绝诗的良好的开端,为后来的许多专家杰作的出现准备了优越的条件。不但在推动七言绝句的发展方面有它的功绩,应该加以重视,即就本身而论,也仍然是有它的价值的。

(14)、《行路难三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思想上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愿独善一身的矛盾。正是这种无法解决的矛盾所激起的感情波涛使组诗气象非凡。

(15)、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16)、《悯农二首》唐·李绅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家望晴》唐·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7)、《稚子弄冰》从稚子的心理出发,重点描写“脱冰作戏”。

(18)、《观刈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9)、王维在盛唐诗人中,地位仅次于李、杜。他的诗无体不备,也无体不工。由于他的世界观和生活实践的限制,其成就虽不能和李、杜并论,但仍不失为诗坛重镇。他描写自然景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人们所称道,这里姑且不论。七绝方面,他好的作品多数是反映诗人少年时代青春的活力和对于生活的热爱的。他抒写了自己的壮怀和豪气,表现出他对于政治的抱负和追求功名事业的雄心,如组诗《少年行》;而在另一些篇章中,则流露了对于亲属友朋的深情厚意,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兼有爽朗、缠绵之长,乃是我们读了王维七绝诗以后的主要印象。

(20)、《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诗人陶渊明斜川之游,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在词中表达了对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2、关于赞美劳动的古诗

(1)、“横”坐不是规规矩矩地坐着,表现了牧童的天真顽皮之态。如改为“骑”则没有这种效果。

(2)、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3)、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自然景象,后两句写农家的繁忙。诗歌意境深远宽广,讴歌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诗意: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丝穿起来,提在手中当钲来敲。 

(5)、《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6)、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7)、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8)、二十馀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9)、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  浑身解数

(10)、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                                         。

(12)、南宋台州黄岩的戴复古对翁卷充满了仰慕之意。这位诗人喜欢翁卷的诗,但一直无缘见面。翁卷的一生,为了诗歌和生存游走四方,因此,在温州、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也都有戴复古追寻的足迹,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竟然在湖南与翁卷陌路相逢。

(13)、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14)、相同之处:都写儿童自在快乐的生活状态,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

(15)、“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16)、释义: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17)、范成大,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高。他与杨、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吴船录》等。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卖痴呆词》等。

(18)、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19)、《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描写了自然景物变化和牧童的活动,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表现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以及对悠然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0)、释义: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3、关于劳动的古诗七言绝句竖着写

(1)、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原诗》),以及“以议论驱驾,而神韵不乏”(施补华:《岘傭说诗》)的特点。这位诗人喜欢用典故,并且很会用典故,他的七绝诗也往往利用典故来展示他的感情,因而是比较难懂的。他另外有些作品,用意虽深婉,而语言却明白,就更为我们所爱好了。如悼念亡妻的《嫦娥》、讥讽统治者不懂用人的《贾生》,构思就很曲折(它们还不是李商隐七绝诗中难懂的),而《夜雨寄北》、《离亭赋得折杨柳》,却又曲折又浅显,更使人荡气回肠。

(2)、涩滩的流水嘈嘈不休,两岸山上到处跑着猿猴。

(3)、①前两句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4)、《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5)、翁卷考功名只参加了一次就放弃了,所以,他一生为了生存,也为了诗歌游走四方,在温州市郊、江西、福建、湖南及江淮等地生活过。翁卷在江西抚州也住过一段时间。赵汝的《南宋群贤小集》中,有一首诗《翁灵舒客临川经从访之不遇闻过村居》。

(6)、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7)、前两句诗主要对稚子进行了动作描写,“脱”“穿”等动词生动表现了稚子弄冰的动作。

(8)、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  浑身解数

(9)、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

(10)、《田园作》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远离尘嚣、恬静朴素、高士为邻的田园生活,及书剑无成、空老家园的感怀,表现了其渴望仕途进取与保持独立人格的内心矛盾冲突,抒发了他胸怀大志而无人举荐的悲愤感慨。该诗抒怀言志,一气浑成,语言质朴而多用偶句,格调冲淡却有壮逸之气,故能给人以味久弥醇之美感。

(11)、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

(12)、                                                                           

(13)、作者描述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景色和渔民捕鱼的心态,形容生活艰辛。青黄不接的春夏之交,米只剩下一斗了,幸好能维持一下。

(14)、       ——从古诗中查证“吾”的读音

(15)、场景: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慢悠悠地走着;他的手里还拿着一支短笛,有模有样地吹着自己编的小曲,虽不成调但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从中体会到孩子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

(16)、翁卷,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柳市镇,方斗岩村)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年长。由于一生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未果,所以一生都为布衣。

(17)、杨(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18)、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19)、磬(qìng):                                          。

(20)、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4、关于劳动的古诗七言绝句三年级

(1)、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2)、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3)、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细雨在微风中如烟似雾,杜鹃在声声啼叫。

(4)、2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①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诗的前两句用昼和夜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6)、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四月的乡村正是农忙季节,村庄里男女老少谁都不会空闲。采桑养蚕的活儿刚刚干完,紧接着又要忙着插秧种田。

(8)、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9)、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这首诗有几个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欲夺故予,反跌有力;叙述反诘,唱叹有情;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10)、向来谈到唐诗,都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这一古老的分法,有它相当合理之处。关于初、盛、中、晚的分法,一般是以高祖武德元年(618)到玄宗先天元年(712),约九十余年,为初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到代宗永泰元年(765),约五十余年,为盛唐。由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敬宗宝历二年(826),整六十年,为中唐。文宗大和元年(827)到昭宣帝天祐元年(904),约七十余年,为晚唐。从前引施先生所制的表中可以看出,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一样,在四唐中数量是一直上升的,而其中初唐七言绝句占全部七言绝句总数百分之一强,盛唐占百分之六弱,中唐占百分之四十一弱,晚唐占百分之五十一强。这当然不能说明七言绝句的质量愈来愈高,但可以证明它的数量愈来愈多,这一诗体愈来愈为诗人们所乐于使用。

(11)、在晚唐诗人中,温庭筠、韩偓、郑谷、韦庄的七绝也是有名的。在白居易等的影响之下,这时还出现了一些通俗诗人,如罗隐、杜荀鹤、胡曾等。他们有些七绝诗句,在长期流传中,都变成了古代社会上通行的成语,如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杜荀鹤的“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赠质上人》)就是。胡曾的《咏史诗》,为后来讲史所常引用,《三国演义》中就引过他三首,可见其通俗性和为各阶层人民所熟悉的情况。这些现象,说明了通俗诗在社会上流行之广,也说明了七言绝句是当时流行的诗体。

(12)、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3)、杨(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主要作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14)、释义: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火辣的阳光。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15)、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16)、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17)、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有“诗佛”之称。

(18)、刘克庄批评“四灵”说:“永嘉诗人极力驰骤,才望见贾岛、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对翁卷却另有评价,他在《赠翁卷》中说:“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

(19)、白天在田里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男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织之事,却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的树荫旁学着种瓜。

(20)、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在后台留言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5、关于劳动的古诗七言绝句加上诗名和诗人

(1)、①前两句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快乐的儿童形象。“脱”字形象传神,写出了孩子取冰的样子。

(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繁忙的劳动场面引出儿童学种瓜的可爱场景。

(3)、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4)、傍    (     )①靠近        ②并排

(5)、场景: 清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从铜盆里取出冻好的冰块,用彩色丝线穿上,提在手中,当作银钲来敲打。当孩子们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美妙的声音时,忽然冰块儿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唉,太令人失望了!从中体会到孩子自得其乐的盎然情趣。

(6)、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国家。唐朝继承了中国1700多年的文化积累,慢慢走向成熟。唐朝之前的一段时期和唐朝后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这正应了一句老话“国家不幸,诗人兴” 总之,唐朝时期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气上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文化发展比较快,所以诗人也就比较多,在这个动乱时期,社会表面现象便是人民生活困苦,因此涌现出一大批同情劳苦大众题材的诗歌,如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7)、翁卷以其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给后人留下一份难得的精神文化遗产,也为他自己在那个多事之秋的南宋获得了一丝丝生存的精神慰藉。

(8)、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9)、翁卷的生卒时间,有关资料均无记载,乐清人。康熙《温州府志》记载:“翁卷,一字灵舒,乐清柳川人。诗名《西岩集》,一名《苇碧轩集》。”翁卷有两个弟弟,翁卷是老大,二弟叫永年,很多人认为永年是长兄。翁卷的三弟叫翁仿,可能早年夭折。翁卷有两个儿子,分别叫翁井和翁隽。

(10)、诗意: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11)、    作品散见于《湖北青年报》《武汉晚报》《楚天快报》《长江商报》《浩然诗刊》《襄樊日报》等报刊。出版有诗集《怡情天地间》。

(12)、《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13)、首先,可以谈到李益。他在当时是以七言绝句负盛名的,许多作品曾被画为屏障,谱为歌辞。为了得到他的新作,乐工们甚至不惜以贿赂求取。由于早年功名失意,他曾北游河朔,依靠藩镇。历时十年的军中生活,使他创作了不少以边塞、军旅生活为题材的七绝诗。如写士兵思乡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写行军艰苦的《从军北征》、写边塞荒寒的《听晓角》、写中原扰攘的《上汝州郡楼》等,都是精警夺目的杰作。这是李益七言绝句中有成就的一部分,它们成功地透露了中唐以来唐帝国日渐衰微的局势和作家个人的身世之感。管世铭说:“李庶子出手即有羽歌激楚之音,非古之伤心人不能至此。”这个评语很正确地指出了:李益的七绝中的悲壮声情,是特别感动读者的。

(14)、元稹、白居易的七言绝句也是值得称道的。他们的诗以浅显通俗见长,在七言绝句方面,也保存了这一特点。对于当时政治社会的重大问题,他们写得很多,但却几乎全是用七言古诗来写的。尽管如此,这两位诗人以七绝诗描写的对于家庭朋友生离死别的悲感和其他日常生活,仍然真挚恳切,一往情深。如元稹的《六年春遣怀》、《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得乐天书》,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同李十一醉忆元九》、《舟中读元九诗》等篇,都写出了自肺腑中流出的深厚感情。白居易的七言绝句,特别流畅宛转,比元稹的成就更高一些。

(15)、先秦:佚名《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上一篇:72句夏天的古诗 三年级精选好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