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100句古诗《菊花》的诗意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03 11:24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菊花古诗的诗意

1、菊花古诗的意思

(1)、《中华古诗词100集》013 古风二首之一

(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

(3)、元稹(公元779—831年),字微之,生于今河南洛阳,中唐的代表性诗人。十五岁及第,授校书郎,几经宦海沉浮。与白居易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并称“元白”,有《元氏长庆集》。

(4)、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

(5)、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6)、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

(7)、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甸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物上,处处关己。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如匹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翻官之事。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小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其次,本诗在用典上也有独莹之处: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囊无晦涩之感。如四两句用陶渊明与罗含的典故,如同己出,与自己的诗境水***融,浑然一体。实在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8)、小曦说:“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9)、那时,身无寸功的黄巢就已经把自己看成是可以改天换地的一代枭雄,经天纬地的一朝圣主了,甚至连自然界的花开花谢都由他来做主。

(10)、郑思肖是宋末诗人、画家。他身上突出也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他对大宋王朝的永不磨灭的忠心。这种忠心首先就体现在他的名字上。郑思肖原名郑之因,但南宋灭亡后他就改名思肖。为什么叫“思肖”呢?宋朝的皇室姓赵,如果你会写“赵”这个字的繁体字就会知道,“肖”是“赵”的组成部分。

(11)、“知诗人”是要了解作者的,或作者创作这首诗的背景;

(12)、行藏:谓出仕即行其所学之道,或者退隐藏道以待时机。后因以“行藏”指出处或行止。

(13)、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14)、《菊花》的魅力,在于诗人以极其平实的语言,从看似平常的题材,感悟出无尽的诗意,诗作通篇只说眼前的菊花,没有一字关涉志向、品格,却反而让人感悟到一种无以释怀的心绪。

(15)、“解诗题”即了解诗歌标题的意思,很多古诗从标题中就能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6)、〈菊花〉诗的末联「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与本诗末联所抒发的感概,可以说同中有异。在〈菊花〉诗中,笔者曾经说到,李商隐对于升君白玉堂一事,已觉无望,却想到自我毁灭,成为菊花酒,这样便可以浮在用黄金铸成的鹦鹉杯,升上用白玉砌的殿堂。这种感情,虽嫌激烈,却毕竟带有升上殿堂的愿望。到本诗,那些激烈的感情淡化了,苦竹、椒坞、微香、涓涓泪、寒雁、暮蝉、细路独来、清尊相伴,一片叹老嗟卑的味道,甚么火气也没有了。其殆晚年的自叹之作欤!

(17)、陶渊明回归到山水田园,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充分表现了这么一种脱离樊笼后悠然自得的状态。

(18)、第象征着一种坚守不弃,知恩图报。大凡花朵过了鼎盛时期就会衰败坠落于地,就是鸟儿长大了也要离开原来的巢穴。而菊花就不是这样,它枯萎了也要紧紧地抱住枝条,不肯松手。

(19)、——唐·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20)、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

2、古诗《菊花》的诗意

(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所以“思肖”意思就是思念赵宋王室。再来看郑思肖的字忆翁,同样是表示不忘故国;郑思肖还有一个号,为“所南”,“南”是南方的南。所以这个号同样是表示他心向南方,思念故国。不仅如此,他日常坐卧,都要向南背北,每逢岁时伏腊,他都望南野哭而再拜,表示对大宋朝廷的怀念。

(3)、884年黄巢与唐军“殊死战,其众殆尽”,其外甥林言见大势已去,“惧追至并命”,于是便乘机杀了黄巢及其兄弟妻子。黄巢从子黄皓在进攻湖南时,也为当地土豪邓进思所伏杀。

(4)、您看此文用   分  秒,转发只需1秒哦~

(5)、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6)、此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披甲胄,手擎长剑,带领革命军,气冲霄汉的英雄形象。

(7)、朱元璋的《咏菊花》:“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8)、(左岸风文学)程毅飞| 一株草,守望五月的乡村

(9)、人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10)、菊开的季节一向是桃花、杏花所不耐的。军妓严蕊所指“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自然不属于菊花的神韵。袅袅春风里,含苞怒放的应该是那些至柔至弱的妩媚东西,被盈盈春水所滋养,被如丝燕草所纠缠,蜂飞蝶舞、春光融融,远不是清冷的菊花所能消受得了的。

(1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12)、郑思肖还把居室题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这种种用心良苦,都可见他的耿耿忠心。

(13)、⑨畴匹:报畴。畴与“酬”通。潘岳《西征赋》:“畴匹妇其己泰”。

(14)、与别的花儿不同,菊花即使凋谢了花瓣也不会落下来,而是顽强地留在枝头,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多以菊花自喻,用菊花来比喻自己的傲骨。宋末诗人郑思肖,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宋亡后,他不忘故国,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表现出了坚贞的民族气节。这种气节同样也是狂放的。“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他的这首《画菊》诗,即是对自身风骨的真实写照。

(15)、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的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渲染爱菊的气氛作为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顿,迭宕有致,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16)、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真情、令人怀恋、品格高尚的含义。

(17)、在古代借菊喻情的诗文中,不管诗人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但骨子里总透射出一种狂放的情绪。古代诗人中,爱菊花的,当数陶渊明了。人们为熟知的当属他的《饮酒》诗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借菊花表达情愫,其气度与菊花傲霜独艳的品格如出一辙,他虽辞官回家,隐居在世外桃园中,寄情山水,与菊为伴,“采菊东篱下”,但心境仍然是狂野高远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你看,这是何等的境地!

(18)、郑板桥也写过一首《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的这种坚守和菊花一样,都是一种正义和仁爱的体现。

(19)、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20)、①菊:据《正德琼台志》卷八土产记载:“菊品多,叶相似而色不同。其著者,黄有大黄、小黄。簪头白,有大围二寸许者名兔儿;粉施花瓣细卷者名鹅毛;花瓣粗卷者名万卷书红,有大红小红胭脂粉红。紫绣球杂色有心绿如粟累,花瓣红黄色者名十样锦。心绿瓣黄者名销金;心黄瓣白者名金盏银台;亦有黑色者名墨菊”。苏东坡尝称:“岭南气候不常,菊花开时即重阳,不须以日月为断,十月初吉菊花开。今观海南尤然。”

3、菊花的诗的意思

(1)、以百花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形象地显示了农民革命领袖果决坚定的精神风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2)、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3)、《中华古诗词100集》25范仲淹《江上渔者》

(4)、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5)、第一句“待到秋来九月八”,诗人不写“九月九”(重阳节)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是写自己已经迫不及待,希望革命风雨早日来临。

(6)、第三句“冲天香阵透长安”,“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

(7)、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

(8)、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黄色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

(9)、若所有教师都跪着教书,学生未来会站着生存?四名学生课堂上喝酒,是什么让老师不管不顾?

(10)、这首古诗《菊花》是唐朝诗人黄巢的作品,其中的“九月八”是指重阳节九月初这个地方为了押韵说成是“九月八”;其中的“我花”是指菊花;其中的“杀”是指凋零的意思。

(11)、末尾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来了:「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泛,指以菊花浸酒。「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岭表录异》一书中写道:「鹦鹉螺,旋尖处屈而味如鹦鹉嘴,故以此名。放上青绿班,大者可受二升,放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白玉堂」一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两句中的后一句。此处暗指朝廷。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12)、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13)、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14)、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15)、河南鹤壁、河南唐河、湖北京山、湖北沔阳、湖北随县、河南信阳、河南潢川、湖北安陆、湖北黄冈等地,所过之处大肆烧杀抢掠,路上几乎没有活人。人数也迅速发展到30万人。

(16)、877年,王仙芝在攻打洪州时候,兵败被杀。黄巢被推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878年,黄巢巢攻打叶城、阳翟,欲进攻东都受阻。879年挺进岭南。

(17)、班级里前10名的孩子,都来自这4种家庭,早看早受益

(18)、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19)、唐人郑谷为僖宗时的进士,人称郑都官。他与黄巢是同时代人,想必黄巢的大名对郑谷而言也一定如雷贯耳。据史书记载,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奔西蜀。可见郑谷同样有着一副傲骨,不像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等人,在大军压境时,竟然不顾自己的身份,亲率文武官数十人至灞上迎接黄巢。这首咏菊诗可能是郑谷归隐山林后创作的,但对菊花明艳高洁独具神采的描述,与其风雅工丽的诗风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样的咏菊之作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无论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还是范曾大的“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他们咏物的题旨,无非是寄寓文人自命清高的思想,但在黄巢的如椽巨笔下莫不顿然失色。

(20)、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

4、《菊花》诗的意思

(1)、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2)、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3)、由于他采用避实就虚的战术,880年攻占了潭州(治今湖南长沙),九月攻占洛阳。十一月进攻长安,十二月,登基称帝,进入太清宫。

(4)、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5)、用国画来表现菊花,见菊之形,菊之色,更见菊之风骨。

(6)、吹帽:晋代孟嘉于九月九日赴桓温龙山宴会,风吹帽落,而孟嘉不觉。桓温命孙盛作文嘲之,嘉挥笔作答,其文甚美。见《晋书·孟嘉传》。后以“落帽”为重阳登高的典故。

(7)、要说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一生中也作诗36首。

(8)、⑶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9)、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产量居首。

(1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菊花是在百花之中是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的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11)、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12)、《中华古诗词100集》017柳宗元《江雪》

(13)、你方唱罢我登场,农历九月,秋高气爽,菊的绽放,让这个百花凋落的季节重新恢复了新的生机。

(14)、翻译成白话是:柔弱的筋骨肌肤散放着幽幽的淡香,金色的花瓣如晚霞般泛着霞光。菊花是能够延年益寿的药,她在百草摧折的时候,才开始开花。

(15)、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6)、这首诗的作者是元稹,诗中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

(17)、公元884年,泰山狼虎谷里有一位顶天立地的好汉轰然倒下了。一柄喷放菊之清香的青锋宝剑仍扦插于罅岩间;曾经金黄蔽野,冷香贯云的菊花应声凋零,萎顿如一地黄泥。从此,秋菊不再孕含杀气,菊花也不再妄存思想。唯剩“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的诗意了。 

(18)、——唐·崔元翰《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19)、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20)、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

5、菊花古诗诗意视频

(1)、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2)、胡铨被贬谪崖州,时值重阳,州长官向他征诗,然海南气候不同,菊花至节未开,深知身居异乡对度节观光亦不不感兴趣,只是敷衍应酬而已。记得当年在京城每年重阳菊花盛开,赏花赋诗好不热闹,于是思归京都为国效劳之心情顿时涌现。这首诗表现胡铨时逢佳节倍思家国之感情。

(3)、两个黄帝都是农民起义造反的带头人,朱元璋写诗借鉴一下先帝的诗,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先人的历史文化本来就是“古为今用”的。

(4)、中国咏菊诗多,其风韵、光彩与菊之神韵、品格交相辉映,令人分不清何谓诗之韵味,何谓菊之芳香。

(5)、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6)、第象征着隐逸超脱,淡泊名利。因为菊花不爱热闹,它不与百花在春天争艳,而是退却到秋天,在落木萧萧的气候中开放,馨香馥郁,不希求人知道,经受得住孤独与寂寞的考验。

(7)、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8)、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9)、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10)、《中华古诗词100集》26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1)、不久,唐僖宗招降王仙芝,封他为“左神策军押牙”,王仙芝欲放弃斗争,但黄巢恨朝廷没有赏赐自己,于是责骂王仙芝,义军也强烈反对,于是继续起义。

(12)、投稿注意事项:各位作者在邮箱投稿时,请按照正规格式投稿,不要把文字粘贴在正文里,要选上传附件再进行文档上传,照片选择照片上传就可以了,这样上传稿件可以大程度的保存作者原稿文档的样式。谢谢理解!

(13)、《中华古诗词100集》21 王翰《凉州词》

(14)、《中华古诗词100集》27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5)、d、当发表作品涉及二个以上作者时,稿酬分配方法为:

(16)、第还象征着一种憔悴忧虑,悲伤愁苦。因为菊花的形态,特别是它的花瓣一丝丝瘦长,在枯萎时更是软绵绵的,这就像人们在思虑憔悴时那种有气无力的情形。

(17)、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18)、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一个隐者,他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彭泽县令不做了,回到他的老家,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亲自参加体力劳动。

(19)、诗人为什么如此着迷地偏爱菊花呢?四两句说明喜爱菊花的原因:“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在百花之中是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无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者,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回答了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在金色的秋天和金色的余晖中,围绕着金色的篱笆流连,流连于金色的菊花,流连于转瞬即逝的金色时光。满目金色中他想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唤起对一种已经逝去的金色存在的诗意追怀。

上一篇:77句蜡笔小新朋友圈模板精选好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