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140句论语中的名句与感悟怎么写精选好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10-01 12:55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论语中的名句与感悟

1、论语中的一些名句

(1)、白话文释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2)、出自《论语·里仁》。讷,此处指迟钝的意思。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我曾经整天吃不下饭菜,整完都睡不着觉去思考问题,这样做是没有好处的,还不如去学习。

(4)、“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5)、从事物联信息工作的陈永金先生分享了“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等经典名句的学习感悟,分别从修身、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解读了《论语》带到生活中的积极意义。从事外贸工作的沈先生通过自己对“温故而知新”的思考,和大家分享了平时要不断总结,从失败的经历中回头思考,便可在工作中带来成长和收获。

(6)、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7)、译文: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8)、(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9)、出自《论语·公冶长》,孔子说:“烂木头是没法雕刻的,腐土筑的墙是没法粉刷的,对宰予嗨怎么责备他呢?”

(10)、父亲在世时,对父亲恭恭敬敬,看起来很孝顺。可父亲一去世,就推翻父亲在世时一贯的做法,改变家风,这是孝子吗?肯定不是!是对父亲的大不敬,根本就没把父亲放在心里。(当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就善的而言,如果是不善的,那当然可以,如果是非善非恶的规矩,就不应该改了。)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3)、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篇》。艰苦的环境,困难的时刻,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性。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才可能有所成就。

(14)、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5)、不过,孔子对“孝”的高的要求是立身。孔子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讨灭了商纣王,因此孔子赞扬他们的行为是真正的孝道。

(16)、出自《论语·子罕》。意:臆测。不去随意的揣测,不妄加判定,不固执己见,不妄自尊大。

(1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1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9)、译文: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20)、0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论语中的名句与感悟怎么写

(1)、8月25日,嘉兴孔子学堂在景致怡人的私享家花园举办了一场《论语》名句分享会,参加分享会的都是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们。没有请专门讲《论语》的老师,而是每人准备了几句《论语》名句作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感悟。

(2)、《论语》是孔子智慧凝成的结晶,它使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之美。

(3)、译文: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4)、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译文:他用八行八列的乐队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能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

(7)、不凭空臆测,不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8)、此语出于《论语·卫灵公篇》。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9)、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0)、译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11)、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什么样的朋友,很有可能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可以相互提携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反之,择友不善终究会累及自身。

(12)、译文:提拔正直的人,安置在邪曲的人之上,人民就服从;提拔邪曲的人,安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从。

(13)、(论语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14)、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15)、语出春秋·孔丘《论语·述而》。心中想到了仁,仁自然就回来!

(16)、五年级时候,我开始读《论语》。论语中的经典句子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时,我常常把在《论语》中诵读过的经典句子运用到我的作文中来。比如要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马上想到了这一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描绘学习的快乐时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马上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17)、译文:为君子办事很简单,但不易让他愉悦。不按正道去讨他的欢喜,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为小人办事就很难,但很容易让他喜欢。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让他喜欢;等他用人的时候,却吹毛求疵。

(18)、(注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19)、(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闯祸,只是率直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2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论语中的名句与感悟有哪些

(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黑茶到底能不能养生,关键看这六点!概念都是虚的(科普)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译文:君子的过错,如同日蚀月蚀:他犯了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们都仰望着他。

(6)、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7)、译文: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谁能知道未来这个人不如今天的境遇。如果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是没有任何造诣,没有任何的被人熟知的地方,那他就不用在畏惧了。

(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9)、出自《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随时都可以散去。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1)、译文:做饭要做的越精越好,烤肉是越细越好,越香越好。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5)、译文: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16)、出自《论语·雍也》。为人如果不具备质朴,即便再有气质,也就令人生厌,如果只有质朴的本性,而没有气质,也会使人厌烦。只有质朴同气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成为真正的君子。

(17)、就像我学蒸包子,从和面、发面、调馅,到蒸熟,知识都是从网上学的,光学知识确实枯燥乏味,但自己一动手,乐趣就来了。经历过几次失败,昨天终于蒸出了好看又好吃的包子,因为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倍加珍惜,都舍不得吃了,真的是其乐无穷。

(18)、(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从事学习,学业就不会巩固。要把忠诚和信实作为(待人处事的)主导思想。不跟与自己不同道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要不怕改正。”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经典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只要你反复去读诵,去实践,就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4、论语中的名言警句50个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3)、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4)、出自《论语·卫灵公》。小的事情不能忍耐,就会破坏大的计谋。这句话说明,凡事要学会忍耐,只有学会忍耐,才能成就大事。

(5)、语出春秋·孔丘《论语·阳货》。君子勇武无义便会去作乱。小人勇武无义就会做偷盗的事情。

(6)、出自《论语·雍也》。为人如果不具备质朴,即便再有气质,也就令人生厌,如果只有质朴的本性,而没有气质,也会使人厌烦。只有质朴同气质相结合,这样才能够相得益彰,成为真正的君子。

(7)、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译文)有子说:“诺言符合义的原则,才可以实践诺言。恭敬符合礼的原则,才可以免遭耻辱。依靠自己的亲族,也就可靠了。”

(9)、让我们热爱经典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10)、译文: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未来的岁月还可以迎头赶上。

(1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12)、出自《论语·述而》。君子心胸坦荡,而小人会经常局促不安。

(13)、(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4)、出自《论语·颜渊》。内心中没有愧疚,那还有什么好担忧与害怕的呢?

(15)、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论语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19)、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20)、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zhì)?”

5、《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译文:做官的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译文: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指不过问别人的事情。

(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7)、(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出自《论语·述而》。孔子在办丧事的人身旁,从来没有吃饱过。这是源于服丧者心怀恻隐之心,并不是饭菜不和胃口。

(9)、语出春秋·孔丘《论语·为政》。先把事情做出来,然后再去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随后再说出来。

(10)、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四》。孔子说:“早晨得到了真理,即便当晚失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12)、(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4)、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1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7)、译文:睡觉时不要直挺着象死人,在家闲住时不要象正式场合那样严肃。

(1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9)、出自《论语·八佾》。礼仪与其是奢华的,还不如是节俭的。践行礼仪关键在于心诚,而不在于形式。

(2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1)、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学而》:“泛爱众而亲仁。”尊重教师并且重视他的思想学说;要广泛地爱护众人,还要亲近众人中有仁德的人。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

(4)、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5)、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志存高远,乐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简朴,又有何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格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8)、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意思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9)、出自《论语·学而》。礼存在的作用,是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由于人与人之间有可能发生冲突,如果人们不讲求礼仪,这样便会时常存在战争,因此需要用礼仪去化解矛盾,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10)、(译)孔子说:“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是一件美事.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1)、分享会由嘉兴孔子学堂负责人竹韦红首先开始。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竹韦红解释说:对于子贡的问题,孔子认为理想的社会就是“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大同社会。《论语》里的“贫富”不单单指财富方面,只要人与人之间能产生差异的地方,无论是学识、智力、财富,还是社会角色等等,都会出现“贫富”。而儒家思想在承认人们之间差异的前提下,倡导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启示是,无论贫富,都应该“乐”而好“礼”。

(12)、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所谓“读万卷书行路”。为了书读而读书,读得越多越容易变成书呆子。

(13)、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15)、(译文)孔子说:“处于上位却不宽容,向人行礼没有敬意,面对丧事毫不悲伤,我还有什么期待呢?” (论语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6)、出自《论语·子罕》。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样才能断定他之后不如现在的人呢?

(17)、(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3)、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译文: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5)、译文: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

(6)、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卫灵公》。信,这里指小信。君子坚守正道,但不拘泥于小的信义。

(7)、“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来自央视十套《讲述》栏目组的张烨导演说,“我引用这句充满哲理的话来表达我和女儿参加孔子学堂分享会的喜悦之情。”正在读书的女儿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平时的默默无闻勤奋学习,到厚积薄发考出好成绩,终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8)、出自《论语·子罕》。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样才能断定他之后不如现在的人呢?

(9)、出自《论语·里仁》。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想到有没有利可图。可见,小人为了私利无所不为,而君子则重义轻利。

(10)、课间随意翻阅书本,不觉被里面的内容牢牢吸引了,这本书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难懂,论语中的经典话语加上一个个小故事,变得生动形象,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每当夜晚难以入眠时,我便捧着它细细品味,细读之中,也读出了一点点自己的心得。

(11)、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4)、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5)、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6)、译文:君子不因为一个人说的话有道理就提拔他;也不因一个人品性不良就不注重他所说的话。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里仁》

(1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9)、出自《论语·卫灵公》,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

(20)、白话文释义: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上一篇:112句励志短句论语精选好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