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阂和代沟的意思
1、隔代隔阂
(1)、 值得注意的是:经历同一个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并不只是同一个年龄段的人,而是不同年龄段且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人,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对他们的经验模式的塑造和影响程度、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单纯强调共同经历重大历史事件是不够的,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在哪个人生阶段经历。
(2)、dbq cpy ky ssfd drl bhys
(3)、其中一个孩子从鞋架上拿起一款复刻版本的老鞋——NikeAirPenny并指着后跟的1CentLogo问另一个——“这是什么意思”。他的同伴带着点儿嘲笑的语气告诉他:“这都不知道?!还玩儿鞋呐。克里夫兰骑士啊!”
(4)、狭义主要指父母子女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
(5)、代沟广义上是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
(6)、我们总是蒙蔽在多数人的言辞描述之中,忘记了我们还有感官可以去摸索那些未知的一切,所以终只能看到世人都看得到的风景,却难以走进那别有洞天的画卷之中,找寻独特的风景。同样是一颗心,有的能装下高山,有的能装下大海,有的却只能装下一己悲欢。有大心量者,方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者,方能成大气候。眼下的不如意算啥,无非就是撑大内心的一个过程,看淡它,笑对生活每一天就好啦!
(7)、 50和60年代是一个物质贫困、精神亢奋的时代,50后一代从小听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勒紧裤腰带干革命”等宣教语言长大。对他们而言,春节(过年)是真正的节日,因为有肉吃有新衣服穿,甚至有几块钱的压岁钱(平时的零花钱是以分计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50后们,即使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观的80年代,也仍然由于其青少年时期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而与消费主义无缘。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都是以物质消费、特别是奢侈品消费而非精神需求的满足为认同标准和评价尺度的价值观。这两种价值观不但在物质生活困乏、革命文化主导的70年代难觅踪影,即使在启蒙精神高扬的80年代也未成主流。
(8)、 与此同时,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洛文塔尔曾经研究过20世纪美国流行杂志中传记栏目主人公的变化,并从中发现了20世纪初到40年代美国大众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在他看来,生产性偶像多产生于企业界和科学界,其代表是企业家、科学家等。他们个人奋斗的故事告诉人们底层大众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改变命运实现梦想;而消费偶像则以夜总会和舞厅等娱乐圈的头面人物为代表,他们希望坐享奢侈消费的结果,而轻视生产和奋斗的过程。
(9)、 当然,50后、60后一代也并非完全隔绝于网络新媒介环境及其相关的艺术文化经验,只是他们触网时早已过了曼海姆所强调的代建构的关键年龄。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印刷媒介和文字符号主导的环境中度过的,其审美趣味、感受方式主要是通过阅读纸质书籍、报纸以及听有线广播(均属于相对于新媒体的旧媒体)建构的,与电视基本无缘,与网络更彻底无关,就是电影也难得观看。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看,此类传统媒介的特点与娱乐化、消费化、分众化的网络新媒介都形成了鲜明对比。听相同的广播,看一样的报纸、书籍和电影,在当时是大部分人文化生活的常态。这样,就这代人的多数而言,网络已经很难彻底改造他们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形成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相反,带着沉重的集体记忆,他们更可能使用网络新媒体来表达和交流其青少年时期的“往事与随想”,谈论他们共同感兴趣的、关于那个时代的话题(比如如何看待知青岁月,是“青春无悔”还是彻底反思),而不是沉浸到“二次元架空层”玩80后90后感兴趣的游戏。
(10)、 本文是对以60后为代表的父辈与以80-90后为代表的子辈之间的审美代沟的研究。文章在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人类学家玛格丽德·米德以及文化学者阿莱达·阿斯曼的相关理论基础上,把“代”做了如下界定:特定年龄段的个体由于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位置,经历了相同的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文化潮流,因此具有了共同或相似的社会经验和群体记忆,并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感结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共同或相似的倾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作为父辈的50/60后与作为子辈的80/90后之间存在的一系列的审美代沟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后提出:应该通过重建集体记忆的传递渠道缓解两代人的鸿沟。
(11)、一天的日子就这么闲闲的过去了,温馨的草房,已经为我盛来一窗闲月,半帘清风。我则动手取薪加柴,生火煮日子。一碟鱼香,一盘酸辣,一杯葡萄酒,简简单单,有滋有味。酒至微醺,梦露甘甜,枕着一塌星光,赴一场周公之约。人生有太多不舍,后也就都成了遗忘。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会通达,内心就会通泰,有欲而不执著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就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实安详,云过天更蓝,船行水更幽。早安~人怕的是突然的感觉。有时候,爱得轰轰烈烈,暮然回首,一切都意兴阑珊。有时候,恨得痛彻骨髓,暮然回首,一切都冰消云化。有时候,愁得撕心裂肺,暮然回首,一切都云飞泥沉。有时候,苦得痛不欲生,暮然回首,一切都海阔天空。他走了,春天依旧光彩鲜艳,夏天依旧百花争艳,秋天依旧硕果累累,冬天依旧白雪皑皑,他虽然走了,你依旧健康如故,美丽如初,天真无邪,他并没有带走你的世界,翻开崭新的一页,你的世界因没有他而更精彩,因你是主角!化解烦恼并不是给烦恼找到什么理由,而是去发现内心世界的勇气,在这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去感受,去改变,生活总是刷新着故事,用那些温暖的信念来支撑生活,生活是一种教化,并不是在黑谁,该面对的面对,该承担的承担,活成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否则和幸福真的存在距离。人生在于感悟,生活在于领悟。当你决定要做的事,那么你就去做吧,不要去管别人自以为是的建议和对你想法的指指点点,人生本就在对错中并行,即使结局你的决定是错误的,失望的同时自己也明白得到了什么。三件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有人爱,不仅仅是被人爱,而且有主动爱别人爱世界的能力;有事做,让每一天充实,事情没有大小,只有你爱不爱做;有所期待,生活就有希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拥抱蓝天。
(12)、代沟其实广泛存在于人际交往中,即使是同一代人(年龄相仿)在沟通交流过程中也难免存在心理隔阂或沟通障碍。
(13)、 图片来源于:网络
(14)、(1)指(好工具haocom)两代人之间在人生观、理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隔阂
(15)、由于年龄,经历不同,因而思考方式也不相同,年轻人充满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追求。而父母都是过来人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两种方式之间产生了差异,如果沟通不畅就会产生矛盾,增加了误解和隔膜。
(16)、代沟这个词是很多人都经常挂在嘴边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总觉得父母和自己的代沟很大,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沟通。
(17)、代沟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是无可奈何的,其扩大会加深两代人的冲突,给家庭生活,甚至学校生活带来一些不和谐。
(18)、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调侃,总结一下,那些有可能让穿着者暴露年龄的球场“老爹鞋”:
(19)、有人不在乎穿什么,只在乎赢球;有人只在乎一身的行头,赢不赢的无所谓,出出汗得了,不过相比较来说,更多的Baller还是倾向于二者兼顾的——毕竟有些时候,人的虚荣心和成就感在界线上比较模糊,很难换算得那么清楚。简单来说就是——比赛之前被对手窃窃私语地称赞球鞋;比赛过后又被对手暗挑大指地称赞球技——这样的“待遇”想必很少有人会拒绝吧。
(20)、 除了价值观的变化,同样重要的是两代人生活的媒介环境的不同。大概没有人会否定新媒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在造成父子两辈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差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与作为父辈的50后、60后不同,80末-90后一代属于典型的网络新生代(80年代前期出生的群体在童年时期主要接触的是电视,青少年时期才开始即大量转向网络,这个差别值得注意),是伴随网络游戏长大的一代(由于独生子女人际交往空间的狭隘,加上应试教育枯燥乏味,热衷网游似乎在所避免),这对其感受世界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不理解网络游戏等新媒体在80末-90后一代审美、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根本重要性,就不能理解他们的审美趣味。玄幻文学的流行、对架空世界的沉迷,显然都与80末-90后一代所处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有紧密关系。
2、隔阂与代沟
(1)、引《十月》1981年第四期:“现在有一个新名词,叫做‘代沟’。据说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意思是指两代人之间有一条鸿沟。”
(2)、品类和系列也是如此,即使只是在字体上做出微调,对于鞋子如数家珍的Sneakerhead们也能很快通过细节,为鞋子做出较为准确的“断代”;接下来的属于代言人和科技的标识,就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3)、剩下这类就比较没道理了。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有时会有一些人上脚元年的一些中高端鞋款在外场实战。重要的是——品相居然像刚刚买的鞋子一样新!由于其中大多数款式,在当年并不属于品牌主推,价位也相对适中一些,折扣也会狠一些。所以多为从来没有被复刻过的“孤品”Sneaker,认知度也没有一些经典系列和球星签名鞋那么广,只是在刚刚推出的时候,流行了那么一阵儿而已。
(4)、老一辈人和咱们这些新兴人类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经历,历史发展了,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任务必然有所不同。一个人由青年到老年,生理上的变化也必然带来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变化。
(5)、比如说,现在的野球场上,一般情况下看不到,或者说很少能看到搭载React“油包”,Hexalite(蜂巢),a3Structure,Icon“魔球”,ZigTech以及Bounce等缓震科技的球鞋了。而翻回头来看,他们中哪一个刚刚推出的时候,不是被品牌和受众不遗余力地宣传和体验?尽管让曾经的那些科技“速亡”或渐渐陨落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过眼云烟般的共性肯定是毋容置疑的。
(6)、一般情况下,Sneaker上面的Logo和字体所代表的对象有以下几种:品牌商标;品类标识;系列标志;专属代言人Logo;球鞋科技和材质标识;品牌广告宣传口号……而这些五花八门的标识信息,所属的时间段,是比较容易识别的。
(7)、所以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没有隔阂,有的只是更多的语言。
(8)、广义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代沟主要存在于一般成人与年轻人两代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9)、 张颐武和麦家对80后作家比较含蓄的微词,在有些批评家那里就变成了尖锐的批判。比如有人这样概括80后作品的特点:语言别致、词藻铺陈,但内容空洞乃至无病呻吟。他们一方面能写出“月光如潮水,好像真的在流动”“风是黑色的,鸟在悲鸣”这样华美感伤的句子,仿佛把忧伤而纯净的语言风格发挥到,但别致的语言、华美的辞藻无法掩饰内容的空洞与思想的苍白。
(10)、 以曼海姆的代理论为基础,我把“代”概念界定为:特定年龄段的个体由于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位置,经历了相同的社会重大事件或社会文化潮流,因此具有了共同或相似的社会经验和集体记忆,并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情感结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等方面表现出共同或相似的倾向。在这里,我把带有转型、变轨意味的社会文化潮流,如中国大陆1990年代开始的消费主义、新媒体浪潮,也纳入“重大历史事件”的范畴。
(11)、随着emoji表情的广泛使用,年轻一代为它们赋予了不同于创作者初衷的意义,而循规蹈矩的中年和老年一辈则坚守着这些表情符号的官方含义。
(12)、有木有戳中你的内心,请关注深圳青年订阅号,更多精彩等着你~
(13)、记得原来有部风靡大江南北的香港功夫片——陈嘉上导演,李连杰主演的《精武英雄》。其中有一个段落很有意思,也经典。我们今天的球鞋话题,就从这个电影桥段开始。
(14)、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代沟主要存在于一般成人与年轻人两代人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15)、同样的,子女跟父母很多观念,思维以及看问题的方式上的差距,也是由身体机能所决定。身体机能的变差,使得父母只能被迫的放弃追求更高层的需求,所需求的东西不一样,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代沟”
(16)、M·米德曾提出,六十年代出现的“代沟”是人类历史上两代人之间“第一次公开的痛苦的大决裂”。她还预测:“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年正在赢得还不为人所知的新的,亦即用子女楷模的方式来理解未来”。
(17)、所以两个人之间的沟通,看待问题的角度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应该去合理看待这样的现象,代沟总会存在,它只是一种两个人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并不是两个人之间完全没有沟通的必要。
(18)、同时也有利于营造一种不同代人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因而西方学者提出了“反向社会化”概念,即“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这一现象的出现意味着传统的基本社会化方式的转型,一种单向的训导过程正在被一种双向的交流过程取代。
(19)、在快节奏的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无形中加剧了代沟的形成。互联网为多元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平台,曾经的“三岁一代沟”早已不作数,在当今社会,即使是处在同一年龄段,也会因为所处圈子的不同而出现隔阂,例如饭圈、电竞圈、动漫圈都形成了属于他们的独特文化和圈层语言。正如吴冠中先生所说:“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的,而是以思想来划分的。”
(20)、 在曼海姆看来,代是由个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的,这点与阶级相似。阶级是由特定个体在特定社会的经济和权力结构中的共同位置建构的,因而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论有关个体是否意识到或承认这个事实。这样,阶级就不同于具有明确共同目标的有意识组织(如政d),也不同于自然形成的群体(如家庭)。与阶级类似,代的统一性是由社会整体中位置相似的个体组成的,而位置的相似性只能通过结构来界定(故曼海姆称自己的研究方法为形式社会学),它又被称作“代位置”。代位置的基础虽然是自然或生物性质的(如出生在1950年代),但不能仅仅通过它来解释或界定社会学意义上的代,否则就落入了自然主义的窠臼。换言之,作为社会文化分析范畴的代不能从“生死的生物节奏”中直接推导出来。“如果不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存在可确定的社会结构,不存在基于特定连续性的历史,那么代也就不是一个社会位置的现象,而只有出生、成长和死亡。”
3、关于代沟隔阂的句子
(1)、长辈与晚辈,生长的年代所处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不同,在各自的生活圈里活动,接触的人和事各有不同,思想和行为形成一定的差别。
(2)、大概十几年前吧,有一次笔者去到一家远近闻名的折扣店看鞋。在满是打折标签的Nike品类鞋架前,听到了两个初中生样子的男孩之间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
(3)、关于Sneaker的“术业有专攻”,您可以参看各种形式鞋店的“品类”划分,
(4)、何为代--时代:(1)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时期(2)指一生中的某个时期
(5)、 以出生年代为标准的代际界定因为有明显的机械生物学倾向常受诟病。由于多数人约定俗成地认为80后就是1980-1989年间出生的群体(有例外但不多),90后就是1990-1999年间出生的群体,这种以自然出生时间为标准的划分难以避免地出现机械论倾向:1980年出生和1989年出生的年龄群体,相互之间没有差别吗?生于1990年和生于1989年真的属于两代人么?如此等等。但是,如果剔除其机械生物学成分,而从社会文化意义上宏观地加以理解,“80”后的说法基本上是符合“代沟”概念创始人玛格丽特·米德的本意的,这是因为198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末出生这个自然年龄的标准,与我们下面要论述的文化社会学的标准,在当代中国的特殊语境中恰好是大致重合的。
(6)、 新鲜传媒(FreshMedia)2011年发布的《互联网下的90后——90后大学生数字化生活研究报告》显示:在受访的1600名90后大学生中,所有受访学生都接触过互联网,普及率为。每天接触网络的学生比例为7%,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始于小学或更早的占1%,始于初中的占1%,8%的90后大学生拥有微博。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社交网络平台发展报告》披露,截至2017年年底,10-39岁的群体占网民的73%,其中20-29岁的网民(90后为主体)占比高,达到30%,10-19岁(00后为主体)、30-39岁(80后为主体)占比分别为6%和5%。据此可以推算,50后和60后的比例一定小得多。
(7)、 一代人对于重大社会事件的共同经历和分享记忆,是形成代的关键因素。文化记忆理论的创始人阿莱达·阿斯曼这样概括曼海姆的代理论:“每一个特定时代的群体都要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总体态势和核心经验的激发和影响,不管喜欢与否,一个人总是和他的同辈人共享着特定的信念、态度、看待世界的视野、社会价值、阐释模式等等。这意味着个人记忆不仅在时间范围上、而且在其处理经验的方式上,都要受到更为广阔的代际记忆的激发。”正是这种共享的信念、态度、看待世界的视野等制约着个人记忆,并使得一代人与此前或此后那代人相区别;而代沟一词所指即为不同代人在文化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鸿沟。
(8)、 概言之,对50后、60后以及部分70年代初出生的70后而言,“文革”、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对他们的影响大,超过了消费主义和新媒体浪潮。消费主义和新媒体浪潮卷来时,他们已经30多岁,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趣味已经基本形成(除了个别例外)。而对80年代末和90出生的一代人而言,其大共同点是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但都在人生关键年龄经历了90年代初开始的消费主义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浪潮,后者对他们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出生的群体,既在少年(70年代出生)或儿童时期(80年代初期出生)经历了改革开放,又在更加重要的少年(80年代初出生)或青年时期(70年代出生)经历了物质主义和新媒体浪潮,因而呈现出明显的跨代际或代际混杂的特点。
(9)、▲有的品牌因为不再涉足某些领域,本身便自带“老爹鞋属性”。
(10)、 性别美标准的差异更是戏剧性地表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审美代沟。在价值多元、诸神纷争、女性主义思潮流行的背景下,相当数量的80末-90后一代其性别审美趣味呈中性化趋势。他们拒绝父辈的性别观念和审美标准(比如健壮刚毅的男性气质和温柔含蓄的女性气质),在性别美方面喜欢标新立异、追求另类,其突出表现就是对中性打扮的热衷。2005年的“超女”冠军李宇春凭借超酷的外形使得中性美、性别倒错(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大行其道;2006年的“加油好男儿”中受欢迎的向鼎以其甜美、乖巧柔顺的头发和漂亮的衣服赢得了90后青少年的追捧。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影视剧中还是现实生活中,女生言行举止大大咧咧、在打扮上喜欢短发、穿宽大的裤子,男生则细声细气、温柔妖娆,以至于有人惊呼“娘炮文化”时代的来临。
(11)、▲如果将来2K5复刻,那必将又掀起一阵腥风血雨般的回忆杀。
(12)、 在文学艺术和美学研究领域,代概念之进入学术讨论始于1990年代的文学评论界,一开始唱主角的是“60年代出生作家”。从新世纪开始,这种关于代的讨论从文学界扩展到文化界,成为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个研究热点,甚至成为大众媒体的热门话题,且主角换成了“80后”。此后,关于代的讨论基本上围绕“80后”这个关键词展开,其所聚焦的是80后一代与其父辈(50后、60后)之间的代际鸿沟。更晚出现的“90后”“00后”等概念,则是在“80后”概念流行之后被“追认”出来的,可以视作“80后”这种认知与言说方式的惯性延续。(也有人把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群体合称为“80后”)。关于80后与90后之间,或50后与60后之间的差异,不是没有人谈论,但是要少得多。这样,关于代沟的话题为什么会以“80后”为核心得到建构,这种建构是否有学理的(而不是生理的)依据,就成为我们讨论代沟问题的入口。
(13)、每一个阶段社会都在发展,环境都在变化,而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由于电子产品的应用,而年长者疏于学习,获得的知识造成了不平衡,如果统称为代沟,虽然武断,但是年龄差别造成的平均差异,还是明显。
(14)、即使是鞋名和科技都没有明显的关于“老爹鞋”的透露,在一些其他的细节上,也可以鉴别出你和你脚上的鞋,究竟是不是当今这个时代风华正茂的宠儿。球鞋上的各式各样的Logo和字体设计,就是这样的蛛丝马迹。
(15)、是的,没有人会每次打球,都把身份证贴在脸上……但你脚上的某些鞋子,却在起着类似的效果。以年份为球鞋命名的现象,早已普遍了,而且各个品牌,和各个品类的鞋子都有。有时候,即使一双鞋的元年款式并不是以年份或时间命名的,可等到复刻的时候,也会被有意或无意,官方或坊间地在鞋名上加入它的年份。这种情况多了,相应年龄段的穿着者们,便也自然而然被笼统地划分出了大概的“批次”。
(16)、当然,这里必须要说明的是,鞋名上的年份肯定不能准确地衡量每一位穿着者的岁数。事实上,喜欢老鞋的年轻人;或是随时更迭新款的老鞋迷都有的是。这些鞋子,只是可以大略地划分出一个平均的年龄区间,毕竟每个人的青春岁月都是的,更多的人平时也更青睐于和自己同年龄段的事物。
(17)、古人说的话能够流传千百年的,自然就会有着它的道理。或是符合大多数时代的思想观、或是满足了人们道德上的概念等等。
(18)、代沟广义上是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理隔阂。由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在所著《代沟》中提出。
(19)、 依据米德,广义的代沟指的是老一辈和年轻一辈在思想方法、生活态度、行为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重大差异或隔阂;而狭义的代沟把范围缩小到父(母)子(女)之间。米德继承的是著名社会学家曼海姆对“代”概念的文化社会学(相对于生物学)理解。虽然大陆学术界常常从纯纪年角度以10年为单位谈论代,但文化社会学视野中的代或代沟,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年代概念或生物学概念,而是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建构的分析范畴,它的奠基人就是社会学家曼海姆。
(20)、父母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父母叫欺骗,互相忽悠叫代沟。
4、隔阂和代沟的意思一样吗
(1)、▲ZoomFlight96的鞋名就在提示着你,那一年是奥运年。
(2)、而且,像ZoomFlight2KHuarache2K或AirJordan2010这样,截止到目前都和“复刻”没什么缘分或浅尝辄止的实战“老爹鞋”,它们出现在一众球场“老油条”脚上,的确更加合情合理。
(3)、 曼海姆自己主张的是文化社会学的方法,曼海姆认为,代是一个“集体事实”(collectivefact),而不是“具体社会群体”(concretesocialgroup)。“具体社会群体”是有具体的实质性联系、通过明确的目标有意识组织起来的小群体,它的基础可以是自然生命(如家庭),也可以是“对理性意志的有意识运用”(如部落、教派等)。前者是自然形成的社群(如家庭成员因为出身缘故形成一个群体),后者是有意识、有共同目标的联合体。曼海姆认为这两者都不是代。
(4)、 对80后、90后的文学创作,目前来自父辈评论家的有代表性的批评是:题材狭窄、自我中心、脱离现实、戏说历史等等。这样的概括并不十分全面,但也确实能够作为代际审美特征的标志而与父辈形成对比。80后喜欢的文艺类型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聚焦自己成长经验的所谓青春文学,表现的大多是校园生活,关注自我,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一类是热衷营造“架空世界”的玄幻、穿越类作品。这两类作品都具有强烈的去历史化(或者更准确说是戏说历史,因为它们的背景或题材常常也取自历史)和去现实化倾向,偏爱“小时代”的小微叙事而对大时代的宏大叙事不感兴趣。
(5)、▲那次我在外场看到的那双AirUltamaxUptempo,品相只在这双网友藏品之上,不在之下。
(6)、 关于玄幻文学,我曾撰文做过这样的分析:“‘玄幻文学’的两个关键词分别是‘玄’和‘幻’。‘玄’为不可思议、超越常规、匪夷所思之意;‘幻’为虚幻、不真实。‘玄’和‘幻’都突出了和现实世界的差异。人们常常把玄幻文学所建构的世界称之为与现实完全不同的‘架空世界’,在这个世界,没有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玄幻文学不但不受自然世界物理定律、社会世界理性法则和日常生活常识规则的制约,而且恰好完全颠倒了这些规范。”因此,绝大多数50后、60后出生的父辈们很难进入这个“架空世界”,当然也对这个世界不感兴趣。
(7)、代沟主要存在于一般成人与年轻人两代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并不是不可避免的。
(8)、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摩斯密码”在年轻人的世界里,一方面是因为这些缩写在打字中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方面即阻止长辈的破译,以便安心社交,精准社交。
(9)、即便是在当下的时代,善良本身还是值得让人去坚持和崇尚的美德。有人说:善良的人总是要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是不要忘记也要比其他人更容易赢得真心。
(10)、 90后一代价值观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个人和自我的高度重视。它并不简单等同于自私自利,也包括对自我价值、自我实现、自我表现的关注。与50后一代表现出来的无我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狠批私字一闪念”)相比,今天的青年所关心的集体事务、公共事务,更多是与自我利益密切相关的,这“反映出青年人对公共性、社会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主要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他们不愿掩饰和压制自我,而是乐于表现自我。在自我取向方面,青年人与其父辈之间显然存在一定的代沟。"
(11)、▲Hug科技陪伴T-Mac完成了35秒13分壮举,但却没能延续下去。
(12)、 而作为50后的子辈(有些则是孙辈),80末-90后一代的审美趣味几乎与消费主义同时降临,宏大的革命叙事和启蒙叙事均已告退,他们对父辈(或祖父辈)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及其社会文化、文学艺术(无论是革命文化还是启蒙文化)普遍隔膜,当然也不感兴趣。他们不但不爱听爷爷奶奶讲述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也讨厌爸爸妈妈唠叨悲喜交加的知青岁月,甚至包括父母们刚刚参与和经历的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他们的审美趣味更多地指向神幻世界而不是现实世界,当然也不是硝烟弥漫的革命历史(他们更喜欢穿越到前革命的古代),他们热衷于飘在空中的、把历史空洞化和虚化的“穿越文学”“装神弄鬼”的玄幻小说、修真小说,升级打怪小说/游戏(或打怪升级小说/游戏),或自我中心的、文字优美、情感轻盈的青春文学;他们沉浸在远离现实的二次元世界,可以连续几天几夜玩得废寝忘食,不知今世何世;他们津津乐道的什么cosplay装扮,在父辈们看来可能又丑又怪。
(13)、那时,在我脑海里的,或许只是这样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你真的喜欢某个事物,那么它就值得你跨越年龄的代沟,去了解它每一个时期的面貌,特点和故事。
(14)、代沟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其广义是指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在思想方法、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兴趣爱好方面存在的心理距离或心里隔阂;狭义指父母子女之间的心理差距或心理隔阂。
(15)、然后,它容易看那怎么跨接年轻和老谎言在他们的对于代沟的态度。
(16)、虽说只有一年多没见了,但是他内心还是觉得和他的兄弟们有了代沟,有了一条难以逾越的天堑。
(17)、“代沟”又推动家庭内新的代际关系格局的建构。
(18)、按理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需求层次。但随着人年龄不断增大,许多人开始不断对自己需求的追求,而这也就是我们认同的差异。
(19)、 依照上面的理解和界定,结合当代中国的特殊语境,我以为把50后与80后作为具有标志性的父子两代人——不仅是生物意义上的,也是文化意义上的——并论述他们的审美代沟是合适的。就本文涉及的代际而言,1960年代的“文革”和知青运动,1970年代末开始、1980年代达到高峰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运动,以及1990年后出现的消费主义和新媒体浪潮,属于当代中国具标志性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潮流。相应地,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在其人生的关键时期经历过这些事件/潮流,就成为代际划分的关键依据。据此,我以为当今中国为典型的两代人,大致可以以1980年代末为界划分为广义的父辈与子辈:
(20)、有时候,即使一个人面相生得再显小,再“少性”,再“鹤发童颜”,他打球时脚上穿的鞋子透露出的那些信息,也能让你不必抬头,就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段位”的老炮儿。
5、隔阂和代沟的区别
(1)、以篮球鞋为例:一边是复刻版本,甚至“战损”元年的AirFlightZoomFlightZoomFlightCrazy97和Huarache2K4;另一边则是“一水儿新”的Hyperdunk20Hyperrev20或者Explosive2017……哪边是如花美眷,哪边又是似水流年,很明显了。
(2)、国际上大火的emoji表情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用社交软件聊天时必不可少的元素,大家借着这些鲜活而有趣的小黄脸来使我们的日常交流更加亲切和自然。然而由于对表情所表达的情绪的不同理解,常常产生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
(3)、可能有些朋友会说了,复刻或是搭载旧科技的新款鞋子都好理解,只是那些元年的“古董鞋”真的能实战吗?笔者这就要现身说法一下了——前一阵子入手的一双老鞋——曾经由AntawnJamison代言的adidasa3BBall。如你所知,这双鞋诞生于2002年,是第一双搭载a3缓震的篮球鞋作品。而时隔16年,这双鞋居然还能穿上场实战!真是双坚强的“老兵”啊。
(4)、 曼海姆把12-25岁视作代形成的关键年龄,因为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的经验模式(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等)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我倾向于更加宽泛一点的限定,并把它理解为一个约数,也就是一个人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约当5岁-35岁左右。早于这个时候的婴幼儿因年龄太小而不能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他们多是社会历史事件的懵懵懂懂的旁观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而晚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在经历某次重大社会事变时已经形成自己稳定的价值观,这种事变对他的影响同样不是决定性的。
(5)、由于年龄,经历不同,因而思考方式也不相同,年轻人充满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追求。而父母都是过来人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两种方式之间产生了差异,如果沟通不畅就会产生矛盾,增加了误解和隔膜。
(6)、 大部分50年代出生,在青少年时期(大部分是在10-20岁左右)经历了1960年代的“文革”和知青运动,在青年时期(大部分在20-30岁左右)经历了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既是“文革”的弄潮儿,也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对他们同时具有决定性的塑造作用。
(7)、是的,在野球场上打球的旁人看来,球鞋和上脚球鞋的Baller之间,难免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契合感。然而对于对外开放性质的外场,在这里打球的人们不单篮球水平良莠不齐,比赛风格迥异,而且年龄段也是大相径庭。而就像两代人之间难免出现隔阂和代沟那样,你脚下的球鞋本身也携带了一些暴露你年龄的特质。
(8)、在多年以后,上脚这些“冷兵器”时代的“老兵”,把它们带回篮球场;或者是借着Shox,TunedAir,或Pump等科技的“回潮”,让自己脚下的跑鞋也“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Sneakerhead,至少是有复古科技情结的一批人。
(9)、但每次在球场上看到那些球鞋领域的实战“老兵”,我的目光都不禁会被它们吸引,脑海里闪过一丝敬意,对鞋,对穿鞋的人……也是对电影中船越那一招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先声夺人的迎头痛击。
(10)、由于身体和社会的发展造成的主流文化的变化,审美观也呈多样性,如果发生不理解,就赌气式的归纳为代沟,虽然青春期和代沟根本不沾边。
(11)、 下面,来图说90后的代沟表现有什么不同——
(12)、▲从开始到后来,Pump科技漫长的时间跨度,了它的平均性能水准。
(13)、 当今中国父子两代之间触目惊心的鸿沟首先体现在交往沟通的基本工具即语言符号方面。作为50年代生人,笔者对此有切身体会。在一次课堂上,笔者让一位学生(90后)讲讲现在的网络粉丝文化现象。结果她在黑板上写下了“屌丝”“三分”“七分”“土肥圆”“黑木耳”“粉木耳”“二次元”“三次元”等词汇,以及其他很多奇奇怪怪的非文字符号(地球人看不懂的所谓“火星文”)。它们由汉字、日文、韩文、字母符号、汉字拆分后的非正规符号等组合而成,随着网络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追逐时尚而大量使用,这种“文字”(网络流行语)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不同,不讲常规文法。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故意使用乱码及错别字的其他网络语言(利用了简体中文的输入方式和汉语的谐音、近音字现象),比如“男盆有”(男朋友)、“粉可爱”(可爱)、“你素谁”(你是谁)等。看着这些让我一头雾水的“密电码”,我觉得有些悲哀:如果连年轻人所使用的基本符号都不认识,所谓两代人的交流岂不是对牛弹琴、鸡对鸭讲?在他们的心目中父辈或许简直就是文盲。
(14)、 早在玛格丽特于上世纪60年代末出版《代沟》之前,曼海姆就于1928年发表了《代问题》这篇重要论文。此文至今仍被誉为关于代问题的“原创性理论研究”,文章把代研究分为实证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主义两种。
(15)、本期主要讲述了,“代沟”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奥
(16)、球鞋科技让我们大开眼界,无论哪一种新科技的诞生和消亡,都是值得书写的。而且科技上的更新换代,某种程度上看应该是“不论成败”的。因为即使是存在时间再短,再中庸平常,再昙花一现的球鞋科技,都是源于一种提升装备性能的初衷。所以,从球鞋科技上识别球场“老爹鞋”,甚至大叔级Baller也算是一种较比简单的方式。
(17)、 ZQSG XSWL NSS NBCS ZQSG
(18)、代沟是每一个年龄层次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不同的产物,在一起交流时候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代沟总是会给人一种距离感,我们生活中直观的代沟就是年龄的差距,所带来的代沟。因为年龄所给我们带来的是阅历的不同,经历的不同,环境的不同。
(19)、这样混乱的辈分的好处就是项毅和这对父子俩都没有代沟,可以随意的交流。
(20)、 曼海姆特别谈到了人生的童年阶段和童年经验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童年时期形成的“早期印象”对于以后的意识、经验具有型塑性意义,“在这之后的所有经验都倾向于在这种初的框架中获得意义”。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经验之间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而是“第一印象”“童年经验”成为形塑和融合后来经验的胚胎或母机。
(1)、而这种妥协会被很多人当作是自己与父母间大的差异,因为自己与父母所追求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