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的诗游月陂
1、古诗游月陂
(1)、问: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中“隐”“没”两字的表达效果。
(2)、(20)朱孟震:《河上楮谈》卷二《纪事差误》,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766页。
(3)、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之何处?鼓双楫,浩歌去。
(4)、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5)、——辛弃疾《 水调歌头 即席和金华杜仲高韵,并寿诸友,惟酹乃佳耳 》
(6)、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7)、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8)、问:上片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了怎样的意境,请作分析。(5分)
(9)、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10)、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1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12)、这首诗借( )等意象,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1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14)、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首联写游月陂堤,中间二联从秋色和秋声方面表现主观上的闲静与自然界的幽静合二而尾联写诗人的感触。这首诗写写“静观自得”,作者把秋色、秋声、秋气、秋水描绘得形象动人,意境恬静清新,声韵和谐,对仗工整。
(15)、(7)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16)、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17)、(28)罗少竹本卷二缺一页,与现存明代刻本、抄本相比较,所缺诗为《郊行纪事》《秋千》。
(18)、(参考答案)①、此人由外到内由远及近由静到动(2分),描绘了一幅新月悬空、山悬北斗、夜静江寒、梅影横窗人不寐的景象。(3分)
(19)、估价:HKD5,000,000-8,000,000
(20)、〔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
2、游月陂 程颢
(1)、(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2)、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乾隆三年(1738年)正月,允礼病重,二月就过世了。允礼膝下无子,乾隆爷将他年幼的弟弟弘曕过继给了允礼为子,此时的弘曕只有6岁,而要特别提到的是,果亲王这个封号并不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就是说,每传一代是要降一级的,依次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而弘曕则是不降级,直接继承亲王的王位,也可见乾隆爷对于这位叔叔的礼遇了。
(4)、信马隋城下,行春访旧传。楼台在何处,瓦砾半耕田。远籁悲笳咽,馀花坠靥圆。只留荒侈迹,千古监青编。
(5)、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唐·李白《采莲曲》
(6)、其中就有这首被《千家诗》收录的《送毛伯温》。
(7)、(14)佚名:《秘阁元龟政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3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847页。
(8)、满人入关后,为了保持草原民族游猎的传统,康雍乾三朝天子每年都会组织秋狝,因此清宫内务府设养狗处,专职饲养猎狗。这件清宫玉雕卧犬形态十分的逼真,和郎世宁笔下的宫廷猎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9)、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元·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10)、“水心云影间相照,村下泉声各自来”,此诗句原出宋代程颢(1032—1085)《游月陂》。
(11)、(15)张廷玉:《明史》卷三《太祖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页。
(12)、据《明史》,洪武二十八年(1395),“秋八月丁卯,都督杨文为征南将军,指挥韩观、都督佥事宋晟副之,讨龙州土官赵宗寿”《秘阁元龟政要》记述道:
(13)、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4)、晋鼓吹曲二十二首其十四于穆我皇-魏晋·傅玄
(15)、这种大碗的功用,至今仍然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主流说法是用作宣德宫廷的赌具,因此,这种碗也有人叫做筛子碗。宣德皇帝在位时期称得上是明朝的盛世,而宣德帝也留下了诸多“贪玩”的故事,留待今人凭吊了。
(16)、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17)、(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18)、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 《声律启蒙》过堂抽中刘屿、来贺,均顺利通过。过堂后学习新的内容,今天读上平十四寒第三段。对子作业:连壁。
(20)、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3、游月陂诗的意境和感情
(1)、(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22)朱元璋:《明太祖集》卷胡士萼点校,黄山书社1991年版,第455页。
(3)、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4)、明代诗的编入,虽然只是两首,但是却改变了《千家诗》编选格局。在这种编选意图的驱动下,标明诗歌次序的“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字样逐渐从《千家诗》中消失。在随后的《千家诗》修订增加中,七绝一共增加11首(王建《宫词》、夏竦《廷试》、杜常《咏华清宫》、李白《清平调词》、杜牧《江南春》、高蟾《上高侍郎》、李白《客中行》、贾岛《三月晦日送春》、韩愈《题榴花》、杜牧《泊秦淮》、钱起《归雁》),七律增加10首(贾岛《早朝大明宫》、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岑参《和贾舍人早朝》、沈佺期《侍宴》、崔颢《黄鹤楼》、杜甫《秋兴》四首、陈抟《归隐》)。虽然大体上人们依据四季为序编排诗选,但是已经有意识地注重社会活动实质,而有时为了内容的需要对原来的时间顺序故意改变。这表现在增入新诗作的时候,并非按照原来的季节顺序增加,明显的一个例子是上卷七绝中属于“秋景”后一首的晁说之《打球图》(第19首)被列入原本属于“春景”的位置,成为通行本第一卷七绝的第10首。诗中四季景象编次观念打破之后,一些反映古人社会生活场景而又无法用节令来分类的名篇佳作进入了《千家诗》,如王建《宫词》(“金殿当头紫阁重”)、李白《客中词》(“兰陵美酒郁金香”)。如此一来,总体而言,《千家诗》以诗歌中景象的季节分类为顺序编排,同时又融入了古代士人生活的各个场景,扩大了所反映社会生活的范围,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客观上成为一部反映古人四季生活场景的诗歌类百科全书,有助于它的推广流行。
(5)、看来,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在杨文南征前,写诗相赠,拟题目的话,题目应该是《送杨文征南》。《千家诗》中的《送毛伯温》与这首诗相比较,虽然字句有改动,但是整体上看是一首诗的改动。毛伯温为明世宗朝人,曾任兵部尚书。据《明史》,嘉靖十七年(1538)年“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讨安南莫登庸”因而,明太祖不可能给毛伯温赠诗。从这个意义上看,万历朝盛行的《千家诗》似乎给人们开了一个大玩笑,将不同时代的人捏合在一起,出现明太祖激励百余年后将领的历史叙事。
(6)、(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步骤二)。
(7)、乘风好去,长空,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8)、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9)、〔简析〕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10)、今天,我们首先重点来为朋友们介绍一件十分特别的藏品,它的背后,是一位有故事的人。
(11)、接下来开始抽签过堂。然后继续学习七虞第二段:
(12)、问: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3)、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
(14)、…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
(15)、(6)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16)、(参考答案)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17)、颈联“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即中的“闲”、“静”二字进一步写自己心境的从容自得。移情于物,明明是自己心境“静”、“闲”,仿佛大自然界的万物也是“闲”、“静”的。蓝天白云倒映于绿水碧波之中,是因为“闲”,淙淙的泉流之响,是因为树木的幽静。“泉声静自来”可直译为“泉声自静来”,是“鸟鸣山更幽”的逆向思维。观水面闲云之影、听林下流泉之声,这对程颢来讲当然是惬意的,不同于俗人为名利奔走,因事务而缠身。
(18)、末联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他认为人世间有些事,说不上有什么来由。繁杂而无头绪,不值得去认真计较。人生待开怀时且开怀,只要逢上佳节,约上几位知交,重游月陂堤,相陪举杯痛饮,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
(19)、 第二节课学《千家诗》。今天读朱熹的《春日》,王安石的《元日》,和苏轼的《上元侍宴》。《春日》《元日》与我们上次课学的《春日偶成》,都是仄起平收式。比较这三首诗的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爆竹声中一岁除”,“云淡风轻近午天”,第二个字“日”、“竹”、“淡”,都是仄声字,后一个字“滨”、“除”、“天”,都是平声字,且为韵脚,所以是仄起平收,另外还有三种七绝调式:仄起仄收、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但是我们分为平起式和仄起式两大类来学习。今天回家要背熟新学的三首诗,标注平仄、韵部、入声字,并且归纳两字词语。
(20)、邻居回答说这家主人又去山里了,每每要等到太阳西斜时才会回来。
4、程颢《游月陂》
(1)、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乡村的傍晚。山:想象一下,傍晚太阳下山了,远看就像整座山衔着太阳。这幅图映到了池塘里。古诗里写的古人的居住环境都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牧童:放牛的儿童。短笛:牧童骑在牛背山,随意吹着短笛,表明他很自在。
(2)、乾隆即位后,授允礼总理事务大臣,并特赐亲王双俸,免其宴见叩拜。允礼向乾隆帝密疏,请求免除江南诸省民欠漕项、芦课、学租、杂税、乾隆允之并谕曰:“果亲王秉性忠直,皇考所信任。外间颇疑其严厉,今观密奏,足见其存心宽厚,特以宣示九卿。”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上课后先由首座带大家指读《千字文》学过的内容,至“勒碑刻铭”。这次课接着往后读,新学内容是: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寔宁。共十句。
(5)、林亭自有幽贞趣,况复秋深爽气来。——李隆基《过大哥山池题石壁》。
(6)、上节课万老师带孩子们读了十句,但是今次课孩子们都要求从头开始教。所以本次课所学内容为: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共18句。
(7)、今天除了背熟这一段之外还有一项作业,把上平一东第一段和第二段中两个字的词语找出来,并标上平仄。
(8)、王世贞(1526~1590)在《弇山堂别集》卷二十记载:
(9)、(4)刘若愚:《明宫史》,《明宫史金鳌退食笔记》合刊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页。
(10)、0028清乾隆/嘉庆白玉雕仿古鹰熊如意八卦纹盖盒
(11)、山河千里在,烟火一家无。壮甚睢阳守,冤哉马邑屠。苍天如可问,赤子果何辜。唇齿提封旧,抚膺三叹吁。
(12)、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
(13)、〔简析〕(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14)、(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15)、那么秋天到底有多美?描写秋天的诗词名句都有哪些?下面我们不妨分类列举,伴着诗词佳句,悠然走进秋天,慢慢欣赏秋的绚丽多姿,细细领略秋的万种风情。
(16)、说到“雅”瓷,这次的香港邦瀚斯真的称得上是四爷彩瓷开会了。
(17)、这块玉雕山子,一眼标准的清宫廷造风格,整块玉雕采用的是俏色制作,我们所见巧色浮雕仙山云台,山间瀑布溪流,祥云出岫,雕两仙童分别立于山崖及云头之上,其中一童子手捧葫芦,祥云从葫芦中涌出,云中蝙蝠飞舞,另一童子手捧提篮,仰头承接空中的蝙蝠。显然是“福寿山海”、“接福祝寿”的美好寓意。
(18)、(参考答案) 表现手法: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2分)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2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2分)
(19)、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20)、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古诗鉴赏答题技巧。
5、游月陂诗歌鉴赏
(1)、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3)、(21)黄瑜:《双槐岁钞》卷一《御制逸诗》,魏连科点校,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页。
(4)、值得一提的是,盖罐盖面为青花绿彩绘五爪正面龙,和腹部纹饰明显不同,当为当年清宫中后配的,尽管有此缺憾,也可见在当年清宫之中,对于这样的官窑作品就十分珍视,还特别为缺失的盖子补配。
(5)、0030清乾隆白釉雕缠枝莲纹如意耳瓶(一对)
(6)、坐觉清秋归荡荡,眼看白日去昭昭。——王国维《浣溪沙》。
(7)、万历年间,两首明诗在《千家诗》中的出现,本身就蕴含着编纂者的社会认识与对盛世的期待,他借流传甚广的《千家诗》表达自己意图。这两首诗进入《千家诗》体系,打破了《千家诗》原有的编纂体例,拓展了《千家诗》内容的呈现空间,为世人所接受。此后不久,七言《千家诗》增加七绝11篇,律诗10篇,出现了七言《千家诗》的定本,影响了王相五言《千家诗》的编选方式。帝王诗的署名方式,在当时是可取的,可是在后世变得不可理解。明太祖与毛伯温的不同时代并置,是当时人们对于该诗争议的产物,也是时代风气所致。如果排除了认知错误的话,《千家诗》的这种处理应该还有借古喻今的因素在内。后世在解决这个矛盾时,或者从作者角度考虑,将万历本上的“毛伯温”改为《送杨文南征》,出现《送杨文南征》《赠毛伯温南征》并存现象;或者认定《送毛伯温》的作者是明世宗,从而将万历本中明太祖赠诗的介绍删去,补上“明世宗”字样,这就是清后期《千家诗》署名明世宗的原因。
(8)、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宋·范成大《鄂州南楼》
(9)、(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步骤一)。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步骤二),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凄怆之情(步骤三)。
(10)、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11)、从诗歌内容上看,七律“冬景”共六首,即刘克庄《冬景》(又题《初冬》)、杜甫《冬至》、林逋《梅花》、韩愈《自咏》、王中《干戈》、杜荀鹤《时世行》。韩愈《自咏》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大臣遭遇贬谪,“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委婉地道出诗人一心为国却遭贬谪的愤激,表达了为国除弊的决心,但也显示出大臣遭到排斥;王中《干戈》云:“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鹡鸰音断人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写出了战乱不断、身世凄凉、郁郁不得志、在社会中无所依托等复杂愁绪,以及对太平盛世的向往。杜荀鹤《时世行》又作《山中寡妇》《时世行赠田妇》。诗通过描写一位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寡妇饱受战乱赋役之苦,反映了唐末战乱频仍、赋税沉重、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对民瘼的关心。在人们看来,人才得不到重视、国家动荡不安、民生凋敝,似乎存着某种必然联系,这个逻辑链条的终端,通常是渴望君王平乱,再现和平盛世。总体上看,从《自咏》到《时世行》,在内容上恰巧展示了一幅大臣弃之不用,国家衰败,民生凋敝景象。帝王诗《赠毛伯温》则是一首奋发向上的诗篇,编选者将它选入,或许是隐晦地表达了对于君王平乱、实现和平的期盼,《赠天师》则是一首和平祥瑞的诗篇。编选者本想增加新的七律类目,但是鉴于这两首诗与前面几首诗在内容上呈现出的某一引人遐思的连贯性,他便果断地终止了增加新诗的举措。这种打破四季分类的处理,在万历朝被认为是合理的,在以后的时光里,为人采纳。
(12)、估价:HKD800,000-1,200,000
(13)、 蒙日班 (2017年9月10日星期日13:50-15:20)
(14)、(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1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16)、万老师给大家讲什么是对仗。对仗首先要字数相对,其次词性要相同,再次讲究平仄和字义的对应。一字对很简单,平仄相反。如“沿对革,异对同”,平对仄,仄对平。“沿”,沿袭,因循。“革”,更改,改换。两字意思相反。两字对,第一个字可平可仄,第二个字必须相反。如“白叟对黄童”,仄仄对平平;“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中“池中”对“门外”是平平对平仄。这和汉语的二字拍有关,两个字为一个节奏单位,偶数字和后一个字是关键字,平仄必须相反,如:
(17)、(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以左军左都督杨文为征南将军,韩观、宋成为左右副将军,刘真为参将,帅师讨龙州。
(18)、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19)、秋山苍苍秋云黄,鸦浴咸池忽扶桑。——宋·白玉蟾《将进酒》
(20)、万老师讲了“池中濯足水”的典故,“濯足水”,用来洗脚的水。《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1)、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夕阳垂地大江流。
(2)、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
(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望阙台》
(5)、晨起独孤坐,瓶泉待煮茶。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独喜忘时事,谁知改岁华。多君能过此,人里似山家。
(6)、——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7)、思晴好,日影漏些儿。油菜花间蝴蝶舞,刺桐枝上鹁鸠啼。闲坐看春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