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宋仁宗赵祯简介读音(宋代赵祯皇帝简介)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23 02:39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宋代赵祯皇帝简介

一天,宋仁宗上完朝匆忙回到寝宫,因为头痒得厉害,他直接将帽冠摘了下来,对着身边的人吩咐道:“朕头痒得厉害,赶紧叫梳头的宫女过来!”宋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乍一提起这个名字,可能有一些人反应不过来,但如果说他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必然恍然大悟。宋真宗时期,美人刘娥备受宠爱,宋真宗多次想要册封其为皇后,但刘娥无儿无女没有由头,正巧宋真宗在宠幸了刘娥的侍女李氏后,李氏怀孕,并且生下了宋仁宗,宋真宗虽然将李氏册封为妃,但却将宋仁宗交给刘娥抚养,并立为太子。虽然刘娥待宋仁宗不错,但是宋真宗后期疑心重重,一直担心臣子拥立小太子,将他的权利架空,甚至起了想要杀掉宋仁宗的想法,幸得众人劝阻他才放弃,但这件事给了宋仁宗极大的心理阴影。在宋真宗临死之前,他仍疑心不改,虽将皇位传给了13岁的宋仁宗,但是下诏让刘娥辅佐新君,代处理朝中大事,直到11年后,刘娥去世,宋仁宗才真正开始自己的亲政之路。纵观历史,无论是汉朝的吕后辅政,还是唐朝的武则天掌权,造成的结果大多是新君无能,但是宋仁宗却是个例外,亲政之后知人善用,励志变革,让宋朝的经济、科技、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这一切除了与宋仁宗的能力有关,更与他的仁慈有关。嘉佑年间,苏辙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在考卷之上有一题让他们给当今的皇上提意见,很多考生只写一些好话与官话,但是苏辙的考卷却与众不同。只见上面写道:进京的路上,我听闻百姓说宫中美女众多,皇上整日只知纸醉金迷,既不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也不跟朝臣们讨论治理国家的大计...考官们见了苏辙的考卷,一个个气得火冒三丈,认为苏辙是无中生有,肆意诽谤,迅速将苏辙的考卷递到了仁宗那里,请仁宗治苏辙的罪。仁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苏辙对自己的批评,并没有生气,反而对着身旁的考官说道:“朕设立这个题目,就是希望有人有敢言敢说,苏辙虽然身份卑微,但却敢于直言,应该给他一个功名。”宋仁宗除了对臣子、读书人仁慈之外,对于身边的侍从们也宽容,某次他下朝回来,由于头痒难耐,急急地叫宫女来给他梳头。梳头宫女拿着小梳子快速跑到了仁宗的身边,为仁宗梳起头来,仁宗感觉舒服了一些,便拿起手中的奏折看了起来。梳头宫女因为平日里颇受仁宗的喜爱,一边梳头一边问道:“皇上看得是什么折子?”仁宗道:“是大臣们建议减少宫中侍从和宫女的折子。”梳头宫女听了这话,颇为不满道:“这些大臣们自己家里有歌女舞女的,每年还不断增办,怎么好意思管皇上的后宫之事!”旁边当值的太监听闻此话,轻咳一声以示警告。梳头宫女这才如梦初醒,以她的身份询问国事,还在背后议论群臣,完全是宫中大忌,她赶忙跪在仁宗的面前,不断磕头认错道:“皇上,是奴婢说错话了,请皇上饶奴婢一命。”仁宗让宫女起身,说道:“朕知道大臣们是为朕考虑,你也是为朕考虑。”随后,仁宗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清理了一批侍从和宫女出宫,而那位梳头宫女也在名单之中,如此一来,也算是保住了宫女的性命。正是因为宋仁宗的仁慈,才让他当政期间,朝中人才济济,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宋仁宗的过度仁慈与宽容,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新政改革的事情上。宋中期,土地兼并与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宋仁宗亦察觉出此点,在庆历三年时,任用范仲淹等朝臣大力开展“庆历新政”。但是在新政实行的过程中,由于触及到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受到了接二连三的阻挠,范仲淹找到了宋仁宗的面前,希望由宋仁宗出面对贵族官僚们施压,但是宋仁宗却犹豫不决。他既想让新政能够顺利进行,又不愿意得罪那些贵族官僚,后在两方之间摇摆不定,终不仅导致新政半途而废,还导致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可以说,宋仁宗虽然是个仁君,但却不是一个明君,他缺少当机立断的勇气,也缺少破釜沉舟的气概,这使宋仁宗时期的改革大多以失败告终,是宋朝发展中的一大遗憾。参考文献:《宋史》作者:z编辑:一一#故事##头条创作挑战赛#

2、宋仁宗赵祯简介读音

宋仁宗--赵祯历史上早被称为“仁宗”的是北宋的第四代皇帝赵祯,古典戏剧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就是这位(当然狸猫换太子是虚构的故事)。他1023年登上皇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享年53岁,在位41年。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这位“宋仁宗”是真正无愧于“仁”的称号。这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好”的一个皇帝。所谓“仁”,个人的理解就是真正的以民为本,重视老百姓,尽量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大多数宋人眼里,“仁宗盛治”远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由于有宋仁宗的开明统治,这个时期的北宋是经济文化繁荣,名人辈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小康社会”。宋仁宗期间,群星璀璨,唐宋八大家,两人出在唐,六人出在宋。而出在宋朝的六人,均出于他当政时期。这六人,可以说是个个名声显赫。时至今日,有谁不知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的大名呢?可以说宋仁宗将“仁政爱人”推上了一个,为后世帝王树了一个榜样、立了一根标杆。

3、赵祯皇帝

【永昭陵】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赵祯没有封狼居胥的霸主伟业,但他重文息战、察纳雅言、体恤黎庶的圣者仁心在封建帝王里旷古未见,配得上“仁宗”的庙号。永昭陵也是宋陵中国家批准复原的皇陵。

4、赵祯简介是谁的儿子

1063 年,一个好人去世了,京师开封成了一座哭城,百姓焚烧纸钱的烟雾弥漫了开封城上空。他就是宋仁宗赵祯,一向自视甚高的乾隆都把他当做偶像。作为皇帝,乾隆佩服三个人,一个是他的爷爷康熙,另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再一个就是宋仁宗赵祯。宋仁宗“天性仁孝”,对人宽厚和善。1022年宋真宗逝世时,年仅 13岁的赵祯继位,由皇太后刘娥临朝听政,带赵祯一起处理军国事务。1033年皇太后刘娥去世,赵祯开始亲政。宋仁宗在位几十年,对下属宽厚以待,让百姓休养生息,使宋朝达到一个发展的高峰。他知人善用,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稳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他被誉为“千古第一仁君”。他造就了一世繁华,被认为是史上“成功的皇帝”。他执政的时代,也被誉为“文人好的时代”。唐宋八大家里,除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其他六人都活跃于宋仁宗时期;中国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火 药、指南针,都出现于他那个时代。他当政期间,朝廷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他能得到这样的盛誉,取得这样的成绩,正是一个“仁”字成就了他。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来看看宋仁宗赵祯的“仁治”是多么深得人心。011057年,苏辙与其兄苏轼一起参加进士科举考试。苏辙年轻气盛,在答卷里写道:我在路上听人说,宫中美人数以千计,整天歌舞饮酒,纸醉金迷,皇上既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们商量治国安邦的大计。考官们认为苏辙一派胡言、恶意诽谤,应该严惩。宋仁宗却说:朕设立科举考试,本来就是要欢迎敢言之士,苏辙一个书生,敢于如此直言,应特与功名。苏辙仅凭道听途说,便敢妄议朝政,且矛头直指皇帝,即便是在“康乾盛世”,也难逃被灭九族的命运。宋仁宗却不以为忤,反而认为应该“特与功名”。历代君王成百上千,哪一个能够如此宽厚包容。02当时,成都有个老秀才,献了一首诗给成都太守,有“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之句。成都太守看后吓得直冒冷汗,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煽动谋反吗?简直是大逆不道,死罪啊!太守便绑了那个老秀才,押送京城,请朝廷制裁。这种有煽动谋反嫌疑的,历代都是掉脑袋的大罪。宋仁宗却不以为意,就事论事地说:这是老秀才做官心切而不得,所以利用做诗来泄泄愤,没必要治罪,他想做官,就满足他吧。结果,这个老秀才不仅未被追究,反而被授予司户参军的职位,感恩不尽。03有一次,宋仁宗在外散步,时不时回头看看,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在看什么。回宫后仁宗对嫔妃说:“快倒水来,朕渴坏了!”嫔妃觉得奇怪,问皇上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宋仁宗回答说:“朕屡屡回头,但没有看见他们准备水壶,要是问的话,就有人会被处罚,朕就耐住口渴,回来再喝水吧。”04据《宋史》记载:一天夜里,宋仁宗批阅完奏章,已经是深夜,又累又饿,他想喝一碗羊肉汤。对一位皇帝来说,这应该不是个问题吧。但在宋仁宗这里,它还真是个问题,所以他憋了一晚上都没吭声。皇后知道后觉得好笑,你想吃说一下不就行了嘛,还硬是饿了一个晚上。宋仁宗严肃地说:宫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什么东西,只要皇帝皇后索要一次,就会成为惯例。昨晚朕如果要了羊肉汤,御膳房以后就会天天杀只羊备着,一年下来就会杀掉 300 多头羊,因此啊,朕宁肯饿一次,也不干这种劳民伤财、涂炭生灵的事。从以上小故事可以看出,宋仁宗和其他君王的确不同,他既懂得“仁治”的真谛,也以实际行动做到了“仁”。仁者爱人,没有爱就没有仁。他的仁心,甚至连敌对的辽国君王都能感知到,所以对他的死而感到痛惜,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当然,宋仁宗能够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仁君”,能被一生清高的乾隆皇帝所佩服,他的“仁治”精髓绝不是以上几个小故事就能佐证的。他的仁德、仁治所涉及的范围、所触达的深度对历史的影响是更为广泛和久远的。

5、赵祯简介资料大全

一口气带你了解赵曙的一生。一口气带你看完宋英宗赵曙的一生。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原名赵宗实,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宋仁宗赵祯养子。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八年(1063年)赵曙即帝位。赵曙即位之初由于生病便由曹太后来垂帘听政,一些宦官不断向曹太后说赵曙的坏话致使两宫嫌隙萌生,关系颇为紧张,后经大臣调解,两宫之间的矛盾得以逐步缓和。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治平四年(1067年)赵曙因病驾崩于宫中福宁殿,享年三十五岁,在位4年,谥号为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永厚陵。#赵祯简介#

6、宋朝赵祯皇后简介

赵祯(原名赵受益,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即宋仁宗,出生于东京开封府,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宋朝第四位皇帝(公元1022年-1063年在位),为宋朝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即位。庆历三年(1043年)开展“庆历新政”。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仁宗盛治”。嘉祐八年(1063年)崩逝,享年五十四岁。

7、赵祯皇帝简介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7]),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生平事迹: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2]。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才开始亲政。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其间,辽朝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任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企图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在东京福宁殿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长的皇帝。全谥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又作‘濬’)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永昭陵。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统治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他善书法,尤擅飞白书。有《御制集》一百卷。《全宋诗》录有其诗。对华夏贡献:政治庆历新政赵祯针对宋中期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于庆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军事西北战事:宋夏之战,宋军先胜后败。宋、夏终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自此后,维持了近半世纪的和平。平定岭南皇祐四年(1052年),广西僮族首领侬智高举兵反宋,军队席卷广西、广东各地。赵祯任用狄青、余靖率兵南征。皇祐五年(1053年),狄青夜袭昆仑关,于归仁铺之战大败侬智高。侬智高遁走,后不知去向。编修兵书:《武经总要》康定年间(1040年-1041年),赵祯命丁度与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40卷。此书为部规模宏大的官修综合性军事著作,对于研究宋朝以前的军事思想重要。其中大篇幅介绍了武器的制造,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也很重要。文化搜集、整理书籍赵祯在位期间,曾多次关心图书馆文化事业。景祐中,鉴于三馆秘阁藏书多谬乱不全,诏翰林学士王尧臣、史馆检讨王洙、馆阁校勘欧阳修等人进行编次和整理,于庆历元年(1041年)成《崇文总目》66卷。该书为北宋一部重要的官修目录。经济纸币发行赵祯执政时期,由于长期的和平局面,使宋朝的经济快速发展。天圣元年(1023年),宋廷设益州交子务,正式发行交子(中国早的纸币)。人物纪念:王安石:“仁宗在位,历年久……升遐之日,天下号恸,如丧考妣,此宽仁恭俭,出于自然,忠恕诚悫,终始如一之效也。”苏轼: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文天祥:“康定间,欧阳修以言事出,未几即召以谏院;至和间,唐介以言事贬,未几即除以谏官;仁祖之所以主直道者如此。

8、宋仁宗赵祯的简介

1063年3月,宋仁宗突然崩逝。宰相韩琦力推皇太子赵曙即位。赵曙听到要当皇帝的消息,当场精神失常,更离谱的是不肯为父亲仁宗皇帝送葬,这是为何呢?原来,赵曙并非仁宗赵祯的亲生儿子。赵祯的后宫嫔妃众多,每年都有龙种呱呱坠地。可公主们接二连三的降生,皇子却不见一个。韩琦和欧阳修等朝臣提议:“陛下可从宗室中选取一子入宫抚养,一来为了招弟;二来也可早做准备。”当时赵祯还算年轻,认为自己肯定能生出皇子。只是,为了以防不测,也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他还是吩咐大臣们去寻找合适的人选。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有二十二子,十三子赵宗实天性纯良,钟爱读书习文,在一众宗室子弟中脱颖而出。重要的是,他出生时曾天降异象。赵宗实临盆之际,整座宅邸都充斥着红光,贵不可测。对于年幼的赵宗实而言,莫名其妙的就离开了疼爱自己的父母,去冰冷深邃的皇宫投奔素未谋面的堂叔,他显得拘谨。当然,赵宗实本身也不是纨绔子弟,平日里的穿着朴素。衣柜里尚算华丽的服装,只有朝廷发的那套朝服,赵宗实对这份衣服十分爱惜,只有重要场合才穿。他很懂得尊师重道,每次上课时都会事先洗漱而后穿上朝服,恭恭敬敬的向先生行礼。先生说道:“公子大可不必如此。”赵宗实却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对于皇位,赵宗实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很清楚,自己或许只是个过渡,等仁宗有了子嗣,他就会被扫地出门。庆历三年,豫王赵昕呱呱坠地,久居深宫的赵宗实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当然,仁宗对他也很好,封其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赵宗实是个淡泊名利之人,对于那些身外的官职、金银并不在乎。他父亲去世后,曾借过财物的宗室子弟纷纷前来归还。可有很多人,借的金,还的是痛。下人禀报后,赵宗实淡淡地说:“这就是我的啊。”不过,赵昕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韩琦等人再次提议让赵宗实入宫,赵宗实称自己要为父亲守孝,暂且不能从命。嘉祐七年,赵祯已经对自己和妃子们不再抱任何希望,他只好接受赵宗实继承皇位的事实。弥留之际,赵祯宣布将赵宗实立为太子,可赵宗实听闻连连推辞。潭王宫教授周孟阳、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大臣,一批又一批的前去劝说赵宗实接受诏命。实在不愿当储君的赵宗实,决定装疯卖傻。他当着大家的面,忽然全身抽搐,直愣愣的盯着大家,一阵胡言乱语,而后又径直冲到街上,蓬头垢面的冲进了河里。韩琦看穿了赵宗实的心思,亲自前往劝谏。“如今陛下抱恙,又无子嗣。团练大人若不接受,难道忍心看着大宋江山无人继承?”韩琦语重心长的说道。赵宗实左思右想,答应入宫,临走前还不忘嘱咐下人:“收拾好我的屋舍,等陛下有了子嗣,我再回来。”赵宗实不愿意当太子,不愿意当皇帝,其实很好理解。首先,他本人淡泊名利,并不热衷于复杂的权力斗争;其次,仁宗从未拿赵宗实当过亲生儿子,只是把他当作过渡,赵宗实不愿意再被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当然,赵宗实与父亲赵允让感情甚笃,不愿意放弃家族身份。这个原因,直接导致赵宗实不肯为仁宗送葬,还引发了后来的濮议事件。仁宗出殡之时,朝堂上就赵宗实出席葬礼的身份争论不休。大家都认为,赵宗实当以孝子的身份出席,可赵宗实觉得,他只有一个父亲,那就是赵允让。后,还是韩琦出面劝说,称赵祯对赵宗实也有哺育之恩,是他的养父;赵祯位居九五,是天下人的君父;赵宗实是赵祯的侄子,赵祯无子,侄子就当担当孝子之责。一番劝说,赵宗实终同意披麻戴孝,为赵祯发丧。嘉祐八年,仁宗赵祯崩逝,赵宗实改名为赵曙,在曹太后的诏命下即位。治平元年,韩琦等人上书请求讨论赵曙生父的名分问题,即赵曙究竟应该认赵祯当爹,还是赵允让为父。这场讨论一直持续了18个月,部分大臣认为,赵曙继承了赵祯的皇位,所以应当追认赵祯为皇考。可赵曙却觉得,他是赵允让生的,也是赵允让养的,不应为了本就不在乎的皇位,而数典忘祖。终,在韩琦、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赵曙取得了胜利,认赵允让为皇考。#头条创作挑战赛##赵祯简介#

上一篇:心经简介与图片(心经详细介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