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蝗虫简介特点(飞蝗)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22 01:3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飞蝗

《蚂蚱》蚂蚱就是蝗虫,是一种普通的昆虫,在农村,从春到秋,总能见到它的身影,似乎也成了山野必不可少的点缀。我老家属沂蒙山的西部,在滕县东五十里处。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蝗灾。蝗虫以植物为食,对农作物危害极大。每逢大旱之年,蚂蚱爆发繁殖。在清朝末年,鲁南大旱,微山湖水接近干枯。蚂蚱迅速滋生向周围扩散,成群飞起荫天蔽日,所经之处,作物蚕食殆尽,树叶肯光,蚂蚱沾落处,泛着疹人的亮光,密密匝匝,让人头皮发麻。有人异想天开,想把蚂蚱变成食物。到了夜晚,在一空旷处,竖一秫秸箔,箔前支口大锅,点火烧开一锅热水。蚂蚱有趋光性,见到亮光,便蜂拥而至,遇箔被挡停留。人们用扫帚把蚂蚱扫落锅中,不久煮熟,用爪篱捞出,稍伴粗盐,白日晒干,以备食用。可是,蚂蚱是热物,食用过多会上火,喉咙疼痛,眼晴红肿。无奈,逢此灾年,乡民大多流离失所,逃荒要饭。建国以后,出现了农药,在消灭作物害虫的同时,蚂蚱也未能幸免。以后,蝗灾未再出现,却也未绝迹。七零年时,我年龄尚小,农村生活单调枯燥。捉蚂蚱成了孩子们的一种热爱。跟随大人干活时,我们常在附近扑捉蚂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有时,为了寻找蚂蚱踪迹,手持木棍,扫动草丛,蚂蚱受到惊吓跳出来。孩子们则兴奋地扑过去,捉住了兴高彩烈,飞走了大失所望。蚂蚱品种很多,颜色各异。有一种通身草绿,头部向上翘起一个尘顶,有些呆头呆脑,很容易捉到,我们叫它“草覆扁”,却干皮无肉。到了深秋,青草变老泛白的时候,捉蚂蚱似乎更容易一些。蚂蚱趴在草丛中,在秋风渐凉的日子里,享受着尚还温暖的阳光,得意之时,它还会抖动一只大腿,来回抽动,摩娑着翅膀,悠闲地发出“嘶嘶”的声音,老远就能听得到。我们认为是蚂蚱在弹“琴”,那琴声不断,挽留着苍白又略有萧煞的深秋。听到“琴”声,我们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寻声而去,蚂蚱受吓飞起,却似乎已不能再飞高飞远。其实,那年龄尚不懂“秋后的蚂蚱,蹦跶不几天”这层意思。今日想来,内心为蚂蚱不免生出一种悲意。草丛里有一种野草,顶端结有似花非花的尾巴,毛茸茸,可收集来编织各种动物造形,很是可爱。早晨,毛茸茸的顶部,会挂满很多细小透亮的露珠,像星星眨动的眼晴。我们把这草叫“鸡毛缨子”。掐下“鸡毛缨子”的上截,把捉到的蚂蚱,从其脖子后背的硬甲下穿过去,穿成一串,蚂蚱干蹬动而脱不了身。我们像提着一挂鞭炮,很拽地大摇大摆,颇有成就感。回家做饭时,取下串上的蚂蚱,掐掉翅膀,扔进灶内,不一会便能烤熟。取出来,掐掉头,小心地抽出连着的内脏,只剩下肥肥的外部,香喷喷,很是好吃。倘若能用油炸一炸,焦黄干脆,更是一种美味。当然,捉的多了也可喂鸡,那鸡吃了好像能多下蛋。那时生活条件差,有位邻居嗜酒,用蚂蚱作下酒菜,半斤白酒下了肚,几只蚂蚱却还没舍得吃完。不过,有一种蚂蚱有毒,浑身墨绿,体型较大,捉时要小心,它带锯齿的大腿很有力,有时能把手弹破,渗出鲜血,它也会从嘴里吐出一些黑黄色液体,染手,脏得恶心,我们叫它“过冬盘”。有时把它的大腿卸下一条,掐住露出的筋,来回拽动,那蚂蚱腿还像活的,拐节处也跟着运动。不过,“过冬盘”万万不可食用。村里一位过门没几年的媳妇,娘家在西乡平原地,不识此物毒性,误食后,差点要了命。1938年,日本人侵占滕县后,我村南的马山头,修建了炮楼,进山的路被卡死了。一小队日本兵设了岗,岗楼附近的山坡上,蚂蚱飞起飞落。他们大概也知道蚂蚱能吃,盘查完毕后,再让过卡的人捉五只蚂蚱送给日本人。后来,几个日本人眼晴上火赤红,像吃过死人似的,很吓人,往后,他们再也不要蚂蚱了。不过,我至今有个想法:如果那时有人专门捉些“过冬盘”送他们吃,也许会不费一枪一弹,可能会毒死那几个“王八蛋”。唉!真的遗憾。而今,又是暮秋,想起当年的趣事,在回忆中也成了一种奢望。心情一如时下的季节,留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2、蝗虫简介特点

这几种蝗虫,如果全吃过算你赢[赞]危急时刻,这些都是食物!如果感兴趣,我们一起来吃“蝗军”!!!这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在我们荒野求生时是极其宝贵的,你吃过几种?小时候经常在野地里抓这些蝗虫,不但可以拿来喂鸡,拿来钓鱼。更多的时候拿来犒劳自己。有时候油炸后吃,更多的时候就地点个火,烧着就吃了。在当时简直就是人间美味!现在很少有机会亲自抓这些东西了,更别说吃了。但是依旧怀念小时候跟小伙伴一起抓蝗虫烤着吃的经历。突发奇想,等天外暖和些,有机会再到野地抓蝗虫,重温小时候的记忆!#应急科普##蝗虫简介#

3、蝗虫的简介

古代发生蝗灾时,为何百姓宁可挨饿也不吃蝗虫?现代人偶有传闻吃蝗虫的,或油炸或煎烤,吃起来嘎嘣脆。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经常闹蝗灾,把古人的田地庄稼都啃光了,为什么古人们不以牙还牙,发动起来吃蝗虫呢?然而关于这个问题,有关专家却表示:“想吃,但千万不能吃”。古时候,很多人都是以种地为生,祖祖辈辈都依靠家里的三分地口粮,延续子孙,倘若遇到天灾,连年粮食欠收的灾情后,便会发生饥荒,饿死不少人。纵观历史,许多天下大变推翻原来政权的事,都在灾情下发生。因此,古代的皇帝都不希望发生任何天灾,以免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地位。然而大自然变幻莫测,是人为改变不了的。随着,年月推移,各种灾情都有可能随机发生,而蝗灾又是其中要命的一种。每当,某地发生蝗虫泛滥的灾情,多是漫天乱飞的蝗虫,铺天盖地的蚕食掉大片的谷物、植物,导致蝗虫而到之处,一片荒芜,寸草不生。然而就算如此,古人们也只能束手无策,根本不敢吃它们。根据了解,在干旱的时段,容易引发蝗灾。蝗虫卵易于在干旱气候中大量孵化,迅速发展成泛滥成灾的蝗群。所以,古代的蝗灾往往和干旱年份联系在一起。有趣的是,有些古人觉得蝗灾是神灵对人间的惩罚,认为是蝗神发怒了,才导致蝗虫入侵,这时迷信的农民不仅没有主动想办法保护田地庄稼,而是联合地方乡绅官员等,进行祭拜蝗神的仪式,在田边、路旁摆置一些祭祀品,以便让蝗虫神息怒。古人都蝗虫视为神灵,那么就更不可能会去吃它们了。不然吃上一顿,岂不是触怒神威,招来更多的蝗虫报复。出于这种忌惮心理,古人们就算想吃,也不敢,毕竟精神枷锁和迷信思想摆在那里,鲜少有人敢跨越。另外,因为蝗虫身体并没有多余的肉,仅有尖锐的硬壳和一副内脏和腥臭的尾巴,这百姓一看就没有了食欲,觉得抓来煮吃,也咽不下。这点和现代路边烧烤摊的不同,今天的蝗虫小吃,跟古代蝗灾的蝗虫品类不同,今日用于食用的蝗虫,大多采用刚孵化出生没几日的幼小蝗虫,其体型都比较小而稚嫩,外壳较脆,经过火烤后,再加上撒一些盐巴辣椒和花生油,就成为了一道特色小吃,虽然没什么蛋白质和营养,但吃起来确实有一种酥脆感。还有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吃蝗虫不好的事例。话说,唐朝李世民有一日,到后宫御花园游玩,纳闷时,发现花园里飞爬着一大片蝗虫。为此,当初生气起来,伸手就抓了一只蝗虫,想都不想就往嘴里塞。旁边的群臣见状,当即吓得满头冷汗,跪拜不停,而有的大臣则前去劝说李世民,说吃蝗虫对龙体不好。没想到,李世民却严厉说道,只希望蝗虫只伤害自己一人足矣,不要去伤害天下的百姓和庄稼。先不说李世民是否在演戏涨威望,通过官员的言语,可以判定在唐朝吃蝗虫是有害健康的,何况蝗虫的硬壳难消化又有刺,稍有不慎就会伤害到肠胃。吃不吃是一个问题,抓不抓又是一个难题,古代蝗灾都是铺天盖地的蝗虫成群乱飞,在没有良好工具和技术支持下,百姓徒手去抓难免是吃大亏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由于数量巨大,还有伤害性,每当蝗虫遮天而来,古人都想避之而不及,每次蝗虫吃光庄稼,老百姓只能干瞪眼,都拿不出办法,就连地方衙门的捕快都毫无对策。当一个地方的粮食被蝗虫吃干净后,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重新长出粮食。但老百姓们都等不了那么久,当蝗虫灾难发生后,这些地方老百姓只能流离失所,选择背井离乡到其他地方去逃荒。换言之,就算是现代的一些国家发生蝗虫灾都束手无策,导致粮食危机,随之引发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那么对于落后的古代来说,一来没有先进科技支持,二则没有有效方法,对于像魔鬼兵团一般的蝗虫大军,自然是彷徨难安,而有些人在粮食吃尽的时候,看着满地蝗虫,想吃又不敢吃,其中原因少不了是对所谓“蝗神”的敬畏,以及迷信的思想所导致。#历史#

4、蝗虫和蚂蚱的区别

在历代史书记载当中,蝗灾是令古人颇为头疼的灾害之一,大批的蝗虫腾空而起,一时间黑压压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令人望之不禁绝望。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不过,对于向来信奉“人定胜天”的古人来讲,躺平从来都不是必选项。在咱们印象当中,古人的捕捉蝗虫应该是图1那样,人们拿着罩网,一个一个地去捕捉蝗虫。然而,善于研究的古人,却另辟蹊径地开发了不少花式捕蝗方法,比如说图2中的“人穿式”,古人在与蝗虫作斗争的时候,发现蝗虫不仅喜欢啃食庄稼,还“性喜迎人”。#历史冷知识#于是让两个幼童迎着着蝗虫,将蝗虫引入人们设置的埋伏圈中,这个埋伏圈两面被人们罩上了帷布,一面开口通往地坑方向。“用幼童在围中迎面奔走,则蝗扑人跳跃。如此数次,则悉入坑内。”蝗虫一旦进入此处,便不由自主地向着人们所张设的开口方向跳去,随后纷纷堕入挖好的土坑之内,而土坑旁边有专人负责铲土,掩埋。从引虫,到导虫,后到埋杀,一条龙。

5、蝗虫的简介20字左右

蝗灾是农民的噩梦。已知大的蝗虫群数量达数万亿只,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吞噬整个国家的庄稼。北美历史上有记载的大的蝗灾之一,艾伯特蝗虫群,发生于1875年。它是以医生艾伯特·蔡尔德的名字命名的,他测量出蝗虫群的大小为198000平方英里——大约相当于加利福尼亚的大小。这个蝗虫群可能由多达12.5万亿只蝗虫组成的,重达2750万吨,如果这是真的,这将使它成为有史以来大的动物聚集群体。

上一篇:衡阳张云峰(张云峰简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