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黄巢菊花诗两首(历史上的黄巢简介)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21 02:21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历史上的黄巢简介

黄巢820年-884年,山东菏泽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气魄恢宏,笔势刚劲,格调雄迈。语调斩截,气势凌厉,对后世许多有志之士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875年响应王仙芝起义,号称“冲天大将军”880年,率军进洛阳,破潼关,入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此诗壮志豪情,所蕴含的胸襟抱负让所有文人学士黯然失色。后被唐军围剿失败,884年战败自杀,一说出家为僧。自题像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前两句忆往昔峥嵘岁月,现在平静如水;后两句英雄迟暮,看日落叹人生飞逝。后来宋江浔阳楼题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霸气十足,但仅限于跟黄巢比,起结果可想而知。从诗中可看出黄巢的为人及生平,他在起义中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黄巢简介#

2、黄巢菊花诗两首

黄巢明明是山东菏泽人,出身盐商,家境富裕。怎么变成河南人了,还家境贪寒?

3、黄巢简介及代表作品

唐朝末年,黄巢历经千辛万苦,考上武状元,春风满面进京面圣,皇上唐僖宗见到他,吓了一跳,“你,你太丑了,太丑了…”。说起黄巢的长相,记载上说:“出生时面容青异,紫铜青脸,身长二尺,鼻生三窍,背上有八卦,胸前有七星”。吓的父母只好把亲生的儿子丢到荒山野岭,这一幕不小心让黄巢的爷爷看到了,晚上就偷偷抱了回来。黄巢父母做盐商生意,贩卖私盐,在古代是一种违法的行为,但又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项目。虽然生意做地很大,但地位还是很卑微,儿子长相丑陋,也丢不掉,夫妻两人商量养在身边悉心教导。让他好好读书,长大考取功名,为家改换门庭。一天,祖孙三代在院子里对诗,以菊花为题,5岁的黄巢一边玩耍一边说“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褚黄衣”。“黄衣是老天爷赐给皇上穿的,你怎么能随便就穿,这明显是要造反啊。”父亲上手就打,爷爷赶忙劝说孩子还小,从提诗一首,小黄巢手双手背后,小步一踱。《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是一首更狂的题菊花,意思是说“有朝一日,我若当了春神,我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开”。菊花和桃花都是百花之一,为什么不能同时开,面对父亲的打骂,黄巢不服,他觉得自己就可以穿黄服。别人说他丑,喊他“黄八怪”. 他也不在意,现在父亲恼怒的样子,他也委屈。小黄巢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终日里,以书为伴,寒窗苦读,在先生的教导下,他博览群书,弯弓射箭,白发白中。时间一晃,小黄巢长大了,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参加应试进士科,为家光耀门楣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科考多年,屡次落榜,他很生气脚下一踹,一个石子腾空而起正好命中一公鸡,鸡嗷了一声死掉了。对呀,自己还有多年的武艺,考个武状元也行,于是他的愿望真的实现了,第一年就考上了。家人高兴啊,宴请宾客,张灯结彩。黄巢仰望天空,长舒一口气,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可以报效国家,报父母之恩了。“走,我这就去面圣,”放下手中的剑,黄巢就和随从出门了。在古代考试结束,一般都要进京面圣。当唐僖宗看见黄巢之后,吓了一跳,指着黄巢就说:“你,你太丑了,太丑了,这不利于朝堂,不利用我大唐的风貌,你,你退下。”就这样武状元的资格取消,改第二名为武状元,一旁的小太监赶紧就宣皇上口谕。路上黄巢想不明白,自己辛苦多年,换来的是这个结果,本以为我大唐皇上是明理人,原来也会以貌取人,就凭皇上一句话,自己没有了用武之地,他心里堵得慌,拿起树枝在地上龙飞凤舞又写了一首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从这首诗不难看出,黄巢特别喜欢菊花,朝廷对自己的不公平,让心中起了杀念。回家后的黄巢,便继承家族的盐商的产业,学父亲经商。没过多久,他也富甲一方,粮田数千顷,盐是朝廷的,即使盐价抬高,他也会公然挑衅,和官兵打打杀杀,后武艺越来越好,渐渐地成为盐商的首领。自古乱世出枭雄,此时唐僖宗昏庸无能,沉迷酒色,天灾连连,民不聊生,黄巢对朝廷的恨意更加深刻。他跟随王仙芝揭竿起义,开始大规模招兵买马,很快攻下一座又一座城,名声越来越大。开启了历史上第一次平民大起义。王仙芝死后,大家推举他当起义军首领,率领大军攻入长安,唐僖宗派出几支军队,进行镇压,均已失败告终。吓得唐僖宗不得不携家带口逃跑,黄巢大肆屠杀唐朝官员,以解心头之恨。黄巢起义经历了十年,公元880年,12月黄巢在大明宫即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他的起义也正式打破门阀士族,和政坛的一些官员们,因为他们操控所有的权利,就是老百姓通过一辈子努力,也不会当官入朝的制度。如果当年唐僖宗知道自己的未来,想必也不会以貌取人,拒人千里。后来毛主席也提起此事,说历史上两次大的农民起义,一个是李自成,一个就是黄巢,正所谓是乱世出枭雄。#寻找故事家##黄巢简介#

4、黄巢简介及诗

公元883年6月,黄巢从长安败退到陈州,随即包围陈州,但多次攻城未克,遂在城北扎营,打算做持久战。没有了粮食,黄巢就地取材,他纵容士兵,掳掠百姓,当粮食吃。还设立专门的营寨,来加工这些“粮食”,美其名曰“舂磨寨”。公元884年4月,围城近一年,朝廷派李克用的“乌鸦军”,前来救援陈州。黄巢见势不妙,遂解围而去,逃往汴州。李克用率部紧追不舍,大破黄巢军。黄巢慌不择路,聚集余众,逃往兖州。5月,天降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黄巢的营帐被大水冲走,刚想重新扎营,却听说李克用已杀到,便又领兵向东北方向的汴州狼狈逃去。黄巢抵达尉氏时,派尚让率五千名骁勇骑兵进逼大梁,守卫大梁的朱全忠力不能支,向李克用告急。李克用马不停蹄,追赶黄巢,终于在中牟北面的王满渡终于追上。乘黄巢军在黄河上渡过一半时,李克用奋力进击,将黄巢军一截两段,大破之,杀死一万余人。黄巢军随即崩溃,元气大伤。更加令其伤心的是,其部下大将尚让,此时率领部众倒戈,投降李克用。黄巢渡过黄河,已成惊弓之鸟,不敢停留,遂越过汴州,继续北逃。李克用像一只公牛,看见了红布,盯死不放,又拍马追击到封丘,再次大败黄巢军。李克用此次俘获到黄巢的小儿子以及黄巢的车驾、衣服、器具、符印等物品,得到黄巢军掳掠的一万名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少,一律释放,将他们打发回家。黄巢勉强收集残兵败勇,只有一千人,一口气也不放喘,东逃兖州。李克用一马当先,追赶到冤句,此时能跟得上他的骑兵,也只有数百人。他们日夜不休,倍道兼行二百余里,因干粮吃光,不得不返回汴州,想带上补给,再返身去追赶。谁知,在汴州,李克用差一点丢了性命。李克用来到汴州,朱全忠为了感谢他的救援之情,坚持请他进城,安顿在上源驿住下,就地设宴,大鱼大肉,好酒好菜,执礼甚为恭敬。然而,李克用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对朱全忠颐指气使,指手画脚。他借着酒劲儿,对朱全忠说:老朱,这次没有我老李出兵救你,恐怕在大梁,你就成了尚让的俘虏了吧?哈哈哈,现在,尚让老儿倒成了我的手下败将,已然归降于我了,怎么样,来来来,我与你老朱连干三杯,权当给你压压惊!朱全忠原名朱三,从小就是一个泼皮无赖,哪受得了这种挑衅,听心中自是愤愤不平,但毕竟是老江湖了,在酒场上他对老李还是言听计从,并无少许颜色变化。到了黄昏时分,酒宴结束,李克用的随从全都喝醉了酒。宣武将领杨彦洪与朱全忠密谋,用车辆堵住通路,发兵围攻上源驿,准备将乌鸦军一锅炖了。李克用这时候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幸亏有亲兵薛志勤、史敬思等十余人在外面进行搏斗,拼死保护李克用。侍从郭景铢扶着东倒西歪的李克用,藏到床底下,又用凉水泼在李克用的脸上,告知他发生事变,李克用这才睁开朦胧双眼,拿起弓,摇摇晃晃地站起来。不一会儿,浓烟烈火从四面扑来,朱全忠这厮是要烤乌鸦吃呀!然而天不绝老李,这时候,天突然电闪雷鸣,下起滂沱大雨,顷刻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趁着朱全忠的定武军阵脚稍乱,薛志勤搀着李克用,率领几个亲兵翻过院墙,冲破包围圈,借着闪电,依稀辨别方向,夺路而逃。宣武士兵把守着桥梁,薛志勤等人奋力战斗,才得以过桥,史敬思殿后,英勇战死。李克用用绳子缱下城墙,才得以逃离汴州。在李克用尚未回到大本营前,先逃回来的亲兵向李克用的妻子刘氏报告:汴州城内发生事变,李将军凶多吉少!刘氏见过世面,足智多谋。只见她不动声色,立刻喝令侍卫杀死来人,又暗中召集大将,加以安抚和约束,用以稳住军队,准备把军队撤到安全地带,再稳扎营盘,等待李克用。不想,到天亮时李克用已经回来。老李喝了几口水,啃了一大块牛肉,突然拍案而起,要立即率领军队,前去收拾朱全忠。然而,刘氏却安抚他说:将军,稍安勿躁,如果这时擅自发兵进攻,朝廷不知实情,天下谁能分辨其中的是非?这样一来,就给了他老朱以口实,在朝廷那里,他倒打一耙也是有可能的。这事应从长计议,第一步应该向朝廷申诉,这样可以师出有名。李克用依言而行。领兵离去,只送信去,将朱全忠打骂了一番。然而,朱全忠仍然厚颜无耻,他回信说:我也喝醉了,前天晚上的兵变,小弟我真的不知道......我现在才查明,这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与杨彦洪自行策划的。现在杨彦洪已经服罪而死,请你体察其事,多加原谅。李克用憋了一肚子恶气,返回晋阳。随后老李上奏朝廷,状告老朱这厮恩将仇报。但当时正值乱世,唐僖宗只有和稀泥,让他们哥儿俩个都消消气,为大唐继续剿匪云云。这才有了唐朝后期,李克用与朱全忠的长期争霸战。老朱是先胜后败,老李是先败后胜,这是后话,且听慢慢分解。

5、唐朝黄巢简介

杀人狂魔黄巢。他一生残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不帝后赋爵的作者就是黄巢。当年黄巢就是从我身后丹凤门进入皇宫,在这里杀李唐皇亲宗室,自立为大齐皇帝。我现在在这个位置就是千宫之宫,唐朝的皇宫,大明宫。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宫,它曾经见证了大唐的盛世辉煌,但也数次被破坏被烧,后却化为灰烬。曾经在这里见证了大唐王朝的兴衰,也在这里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其中就有吃人狂魔黄巢他是大唐的掘墓人,他才华横溢。三首诗流传千古,却因为长相被顶替了状元。他一生残暴,但却拔掉了祸害中国六百年的毒瘤,黄巢是典型的富二代。公元820年,黄巢出生于山东菏泽曹县,一户盐商家中。当时走私私盐是暴利的行当。小时候的黄巢学习天赋极高,五岁的时候,黄巢就写下了《题菊花》。长大后的黄巢满怀信心的多次参加科考都未中榜,在后一次科考后,因为长相出众被顶替,愤怒的黄巢留下了一首《不第后赋菊》,拂袖离开。公元874年,王仙芝起义,黄巢召集几千人迅速响应,黄巢的加入也让这个队伍迅速扩展到了数万之众。但王仙芝并不是一个有长远目光的人。他带义军高歌猛进,打的唐军不断撤退时,想要接受朝廷抛过来的橄榄枝,但被黄巢阻至,未能获得手下支持。而后黄巢和王仙芝分道场,王仙芝也因为没有安扶好手下,只能与李唐王朝继续战斗。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黄巢顺势接替了王仙芝的位置,并被义军推举成为首领。号称冲天大将军,一代大魔王就此崛起。从安徽打到福建,又从福建打到湖南,整整12个省。大半个唐朝都被黄巢搅得是天昏地暗,唐喜宗不顾朝中大臣连夜逃往四川。公元880年,黄巢攻入长安城,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齐,受战火摧残的老百姓以为天下太平指日可待。但殊不知皇朝却是一个真正的恶魔。登上帝位的他,并没有去安抚民心和朝堂上的大臣,而是先去罢免了三品以上所有的官员,并且头颅这些大家族的人,至此消灭门士族。拥有权贵的黄巢开始贪图享乐。属下在长安城中不断作乱,黄巢不但不加以管教,反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温柔乡中。在黄巢毫无人性的统治下,他的心腹将领,朱温也倒戈唐军在被安排去追杀唐喜宗时,却带着军队返回向长安扑来。而此时已失去民众支持的黄巢,也在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节斗士朱全忠两位的打击下,终败下阵来。黄巢大势已去。在公元884年,被自己的外甥林言所杀。此时的他65岁,一代杀人狂魔就此陨落,为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买单。

6、唐朝诗人黄巢简介

884年黄巢身死,20多个姬妾被俘。唐僖宗在四川举行了献俘仪式。他站在高楼上责问:“你们世受皇恩,为什么从贼?”一个女子抬头辩道:“陛下都逃到了这里,凭什么来责备我们这些女子?”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被迫造反的英雄,他们大部分都有两个共同的特征:出身寒微,父辈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经常受到地主的压迫,外加上朝廷腐败国家动荡,后起兵谋反。但是有一个人却不一样,他就是黄巢,父亲是做贩盐生意的,这在古代是相当有钱,从小黄巢就衣食无忧。黄巢小时候就能写诗吟诵,五岁的时候即可张嘴成诗,当时附近的人都认为这个小孩日后一定可以考取功名。但是现实却给他了沉重一击,黄巢在科举考试的时候屡次名落孙山,这让黄巢一度怀疑自己。后来,他开始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对朝廷的不满,并走向了反叛的道路。公元874年,黄巢联手王仙芝一同在濮阳计划谋反,他对外宣称自己是天补均平大将军,被地主欺压许久的百姓们全部放下锄头,一呼百应。很快,黄巢就集结了几万大军。黄巢和王仙芝打算用土匪的方式,也就是以流窜的方式逐个攻破城池,很快,山东、河南相继被他们收入囊中。不过,在攻城期间王仙芝阵亡了,但是他告诉大家要以黄巢为首,因此黄巢就成为了的领袖,并自称冲天大将军。黄巢的谋反之旅在前期可以说得上是顺风顺水,有如神助,接连拿下不少地盘。随着战斗的胜利,军队人数越来越大,他们先后攻破浙江和岭南,而后又拿下了广州。收复广州后,黄巢大肆屠杀,许多外国教民和商人被杀,人数足足有20万之多。公元880年,黄巢手下已有80万人,向北前进,势如破竹。其实当时许多地方藩王是有能力阻止黄巢进攻的,但都不想损失自己的实力,大多放水让黄巢过去。于是,黄巢没有阻碍的入驻长安。黄巢造反初期对外的宣传口号是完全为解救百姓而起兵,要严惩那些地主和官员。所以,黄巢带人进入长安后开始大肆抓捕那些有钱之人,然后进行大规模屠杀,黄巢还将他们的女眷据为己有,收纳为妾,据记载黄巢的妻妾有三十人之多。黄巢走到皇宫,登上了属于他的宝座,他自封为帝,国号为大齐。但是此时的黄巢已经不再是那个为百姓着想的有志青年,现在的他手握大权,享受着荣华富贵,早就不在乎和他一起奋斗的穷苦百姓了。黄黄没有和百姓平分财富,而是和之前的帝王一样自己独享,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在黄巢入住长安之前,唐朝皇帝唐僖宗就带着人逃到了成都。那时的唐僖宗只有19岁,但却在皇位上呆了七年。虽说贵为皇帝,但掌权的却是宦官田令孜,唐僖宗称他为“阿父”,由此可见田令孜权力之大。唐僖宗并不是无能之辈,可以算是一个全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连骑射也是不错的。但碍于阿父田令孜的强势,以及唐朝后期充满着腐败和交易的官僚体系,唐僖宗无能为力。但是不管怎么样,祖宗留下来的江山是万万不能丢的。唐僖宗来到成都后,立刻调集各路藩王,只要是能干倒黄巢的一律重赏。在唐僖宗的威逼利诱之下,黄巢的下属朱温带头策反,领着许多人投靠朝廷。唐朝的各路人马也全部汇集在一起,准备给黄巢后一击。其实,黄巢能走到长安城纯属瞎猫碰见死耗子,藩王谁都不出兵,想着谁愿意管谁管。没想到真让这傻小子打进了长安,于是各大藩王都拿出真实力,所以黄巢的灭亡是迟早的事。为了保险起见,唐僖宗又请了沙陀部落帮忙,四万骑兵跟着唐朝大军包围了长安城。因为大军截断了送往长安城的粮食,城内没过多久就断粮了。无奈之下,黄巢弃城而逃,后被斩杀于虎狼谷,黄巢的妻妾皆被俘虏。为了庆祝胜利,唐僖宗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忽然,唐僖宗看到了黄巢的妻妾们,叫人停了下来。唐僖宗望着这些“叛徒”。大声呵斥道:“你们都是官宦之家的女子,世世代代享受着大唐带来的恩典,到了国家生死存亡之际竟然会投靠反贼,你们可知羞耻?”这时,一个女子突然抬头反驳道:“黄巢入住长安时,陛下可曾抵抗?还不是逃到了成都,连大唐的军队都抗不住,我们这些弱女子又能做什么?”唐僖宗听完不知如何反驳,恼羞成怒之下将这些女子全部斩首。刚刚那个女子在赴死途中一直昂首挺胸,怡然不惧。作者:xmz参考资料:《资政通鉴》《旧唐书》#历史开讲#

7、黄巢简介资料大全

唐末天下大乱,造反大军的黄巢带领四十万大军跑到梁山想要挖开乾陵,然而半座梁山被铲平,造反军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在哪里,黄巢只能悻然作罢,在此留下40米深的“黄巢沟”。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黄巢曾作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表达自己的志向,后来他果然成为大齐的开国皇帝。在中国上千年的文明进程之中,秦朝的建立正式开启了中国封建史的开端,上千年的封建统治至此开始。在此之后,君主专制统治影响了中国上千年,而正式开启这个时代序幕的则是秦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尽管秦朝在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十几年,并没有成为秦始皇想象中万世相传的王朝,但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后世之人也将其称为“祖龙”。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后世褒贬不一,对于始皇的评价暂且不论,始皇所留下的痕迹一直流传至今,比如秦兵马俑的出世震撼了整个世界,而这仅是秦始皇陵外围的一部分,他的主体墓穴一直不为人知。秦始皇陵的位置在现代已经得到彻底的确定,但为何至今没人敢挖呢?当德国专家用核磁扫描之后,揭开了这个原因。在历史所遗留的众多史料中,对于秦皇陵的记载各有各的记载,在司马迁对秦始皇陵的记载中,曾描述道“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这些记载无一不是在描述秦始皇陵的宏大以及其中宝物储量的丰富。也正因如此,自古以来有无数的盗墓贼都想要盗取这位始皇陛下的陵墓,但无一成功。关于史书中对于秦始皇陵的记载,究竟是否真实可信,还是需要以事实为依据来证实。对于我国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史书中对其宏大的描述无疑不是在引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我国的考古学家也毫不例外。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考古学家们忍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在国家的安排下开始对这个号称“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的秦始皇陵进行勘测。而这次的勘测结果不仅使得考察的考古学家们大为震惊,紧接着更是引起了整个中国考古界的震动,无数的考古学家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对秦皇陵探查结果上。而通过这次考察,专家也有了许多重大的发现。考古学家们围绕着秦始皇陵的考察,实际上相对于秦始皇陵整体而言,仅仅只占据了极小的一部分,秦始皇陵真实的样貌一直不曾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对于这座充满了传说的秦始皇陵,考古学家也是擦拳磨掌,但紧接着的考古事故使得他们不敢再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只能停止挖掘行动。从秦始皇陵外围出土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每一个去看过它的人无一不震惊于他们的整齐威严。但实际上,初出土的兵马俑并不是现在这个模样的,而是色彩鲜艳,身上不同部位、衣服的颜色色彩分明。但在出土之后,因为接触空气从而迅速的氧化褪色,这次事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损失,也是世界文明的一次重大损失。正是因为有了兵马俑事故的教训,专家们意识到了已有的考古技术的落后,因此秦始皇陵的挖掘便至此停止。单单皇陵的外围就有兵马俑这样的奇迹,专家们对于始皇陵的内部一直没有停下自己的好奇心,虽然不能够挖掘始皇陵,但他们开始尝试利用一些先进的仪器来对始皇陵的内部进行勘测,为此他们从德国请来了专家,开始用核磁技术来对秦始皇陵进行扫描,而这次的扫描结果,也使得专家们平息了继续挖掘的念头。根据德国专家的核磁扫描,他们发现了秦始皇陵内部存在着热量异常的情况,也就是在秦始皇陵内部的温度竟然比周围的温度要高,如此怪异的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好奇,经过他们的探讨考察,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那就是哪怕过去了上千年,秦始皇陵内部的,仍然还在运行。除此之外,通过核磁扫描,专家们发现了秦始皇陵中还存在着一部分数量不明的水银,在司马迁的描写中曾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秦始皇在自己的墓中放置众多的水银,一方面用这些水银充当河流,另一方面这些水银有毒易挥发,可以有效地防止盗墓贼。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专家们不敢随意地挖掘秦始皇陵,因为一旦始皇陵被挖开,水银挥发,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民造成严重的影响。在秦始皇陵的内部,还在照旧的运行,还有着水银的存在,再加上现代考古技术的落后,专家们无法能够完好无损地将文物挖掘出并且水银等不会影响周围的人,因此直到现在,秦始皇陵还在那里,没有人敢进行挖掘。事实上,这种做法也是目前国际上所提倡的,并不鼓励人们主动地去挖掘先人的陵墓,只有时机成熟或者陵墓被毁需要抢修的时候,考古学家才进行挖掘,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的保护好文物,避免出现类似于兵马俑这样的事故。参考资料:《题菊花》

8、黄巢之乱简介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黄巢起义,是指公元878年至884年,是唐代末期由黄巢和王仙芝为领导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李自成起义”并称为三大农民起义。唐朝末期,唐僖宗在位。这位皇帝可以说除了正事不行,其他样样精通,音乐书法斗鸡马术无一不精,尤擅马球(唐朝流行的一种运动,骑马打球)。这位皇帝要是说不聪明吧,他会这么多花样,要说他聪明吧,他就不该让宦官当政,所以总的来说,算是一位昏君,毕竟国家大事才是真格的,其他的都无关紧要。就像评价大臣,下笔虽有千言,但胸中实无一策,这能算好官儿吗?所以,唐僖宗一心好玩儿,朝政由宦官把控,本来就已混乱不堪,恰逢连续几年大旱,河南山东等省份颗粒无收,百姓已经没法活下去了,偏偏朝廷还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后农民忍无可忍,终于在各地都爆发了起义,其中影响大的就是黄巢起义了。黄巢这人,家庭条件挺好的,今天来说至少是小康之家。民国下台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长曾经给杜月笙写过“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用在黄巢身上也很贴切------当时唐朝时官盐交税甚高,黄巢他们家里就是贩卖私盐的,所以养了不少人,毕竟那时候不太平,家里有个保镖门客什么的,十分正常,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黄巢家境的殷实,没钱咋养那么多人呢。后来,黄巢赴长安考取功名。平心而论,黄巢是有才学的,不过等考完了试,笔试成绩还不错,但就是没有高中。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唐朝社会动荡,科考制度几乎成了笼络封建贵族阶级的手段,朝廷迫切的需要士族门阀的经济支持,换来的就是士族门阀享有特权,世代为官,把持朝政,根本不给寒门子弟一点机会。黄巢几次考试,均以失败告终,愤怒之下,大手一挥写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后,打包回到老家,准备继续贩卖私盐生活。谁知连年大旱,灾民无数,饿殍遍野,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此时黄巢积极收拢灾民。在第二年的时候,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两支队伍并入一起。起义之路并不顺利,起起伏伏。不过黄巢此人颇有游击风范,打得过我就打,打不过我就跑,几经转折,面临着王仙芝被招安未遂,分路起兵等等,终还真的让他打来了。公元881年,黄巢立都长安,定国号为“大齐”,但是在第二年就被唐军反攻,兵败如山倒,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杀人太盛,不得民心。黄巢一路打过来,杀了一路人,只要稍有反抗便立即屠城,军粮不够时便以人为食,据说当时每天有上万人被磨碎以充作军粮,真是丧尽天良。况且他还带有极强的报复欲,他认为当年科考不中,主要原因就是这是士族门阀的封建贵族把控了科考,他们都是家境显赫,仅仅是由于门第好便可直接当官,正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非统治阶级的明显区别。所以黄巢无论走到哪,只要对面是贵族门阀,一律毫不留情全部杀光,有相当多的士族如颍川崔氏一族,几乎全部被灭族。也正因此,没有了士族门阀控制的科举,才逐渐走向了“寒门子弟亦可入朝为仕”的正规道路,而危害了中国将近600年的由士族门阀互相连接所形成的利益集团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一点上,黄巢在这件事上所产生的后果,确实是对历史的进步有着推进作用,哪怕他的本意仅仅是出于报复。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分享历史五千年##古代史#

上一篇:湖北省荆州市简介(荆州古城墙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