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8,武汉金银潭医院收治新冠患者657人。这时,院长张定宇对大家说:“有个事我不得不说,再不说会耽误大事。”张定宇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高材生。从医学院毕业后,他成为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一名麻醉科医生。出色的表现,让他从普通医生、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一路晋升到副院长。2013年12月,张定宇调任湖北省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2019年12月27日,张定宇接到一个紧急电话,这个电话彻底打破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平静。电话是武汉同济医院打过来的,对方说:“我们有一个疑似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医院无法医治,要把病人转到金银潭医院。”从此,张定宇带领着医院的同事在武汉打响了“抗疫”第一枪。当时对于这个新病毒,市场上也没有任何药,而且极有可能传染医护人员,但带着医者仁心,张定宇和金银潭医院的医生还是迎难而上了。从收治第一例可疑病例开始,仅20多天的时间,金银潭医院已累计收治重症患者657人。在当时,武汉刮起了一股名为“新冠肺炎”的风暴,而金银潭医院因为在救治方面,有重大的成果,因此收治病人多,自然成了世界的焦点。在这个风暴眼中,张定宇作为院长,他身先士卒,每天凌晨2点躺下,不到4点就又爬起来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自己的妻子被确诊了,被隔离在另外一个医院,他也没来得及给妻子打上一个电话。看着身边的同事被确诊了,他默默地擦掉眼泪,继续奋斗在前线。他争分夺秒地守在岗位上,跟死神赛跑,把病人一个个从死亡边缘抢夺回来。自医院开始收治新冠病毒确诊患者以来,张定宇就没有一刻停下来休息过,或许是因为过度劳累,有一次他走楼梯,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来。他知道自己的病情又恶化了。他觉得,是时候应该告诉大家真相了。这天在会议上,张定宇告诉同事们:“医生告诉我,我短只有五年的寿命。现在,我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现场的人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平时看似金刚不坏之身的张定宇,居然患上了渐冻症。他向大家鞠了个躬,说了声:“抱歉了大家。”所有人都湿了眼眶。之前,选择隐瞒同事,是为了不想让他们把自己当病人看,他觉得渐冻症又不是不能行动,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切以病人为重。于是他每天照常如同正常人一样上班。痛苦的时候,他必须单腿站立,把全身重心压迫到一条腿上,连续站立半小时左右,才能缓解。但现在面对这么多需要急救的病人,他很担心万一哪天自己倒下,同事们猝不及防,耽误了治病救人。张定宇的行动和精神,激励了金银潭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在与病毒的大厮杀中,每个人都连续作战、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用生命保卫了武汉人的生命健康。2020年8月11日,习主席亲自为张定宇授予人民英雄奖章。他值得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为人民英雄张定宇点赞!#我在头条搞创作##人物#参考资料:人民网《铁人张定宇,终于可以回家了…》作者:十二月编辑:洛子帅
2、麻醉医生专家介绍#我们一起上头条#刚刚把头条的基本信息完善了一下90后,麻醉医生,河北人在北京,目前在家休息养胎,即将加入宝妈一族。近重回头条,来分享自己的小日常[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送自己一朵花]
3、麻醉医生简介怎么写2022年4月21日,深二院麻醉师潘传龙医生猝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可这样一个意外,潘医生其实早在7年前就已经预见。在医学界有这么一句话“开刀去病,麻醉保命”。很多人都无法理解麻醉师只是一针麻醉,怎么就在手术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实际上,麻醉师的实际工作远远不向大家所想的这么轻松,在手术的前几天,麻醉师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估,判断其身体状况是否承受的住麻醉剂,手术前、手术中还要反复确认患者血压、心率是否出现了异常。所以麻醉师要尽可能学习各种不同疾病的相关知识,比单科医生知识面更广泛。而且麻醉师在手术过程中要目不转睛地盯着患者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等100多项身体指标,时刻警惕着突发情况,所以麻醉师的消耗是大的。其次,因为麻醉师的稀缺,一名麻醉师在一天往往要跟随七八台手术,工作十几甚至二十个小时,熬夜甚至通宵对于麻醉师来说是家常便饭。数据显示,麻醉科是所有科室中猝死率高的科室,麻醉师也是死亡率高的职业之一。于是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年轻人不敢报考或者应聘麻醉师,导致麻醉师越来越稀缺,死亡率也越来越高。2017年1月9日,石河子人民医院麻醉师在值班中猝死,年仅28岁;同年3月26日,江阴某医院麻醉师在手术过程中猝死,年仅25岁;同年6月28日,浙大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医师陈德灵猝死,年仅26岁;2019年11月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医师江金健心脏骤停去世,年仅30岁。这都是一条条年轻的生命,人们把麻醉师称为手术中的“生命保护神”,那么,谁又来保护麻醉师的生命呢?今年4月21日,深圳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潘传龙也猝死在了他日夜奋斗的工作岗位上,而他在7年前曾发过一个朋友圈,主要内容是说患者因麻醉死亡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麻醉师猝死的概率是万分之二,那么患者因麻醉死在手术台上的的概率是麻醉师猝死概率的十几分之一,所以麻醉师都不怕死,那么患者还怕什么!很显然,潘传龙是在讲述麻醉师工作的不容易,他自己也深知这个岗位的猝死率有多高!但是他依然选择在这个岗位上奋斗,为每一位患者保驾护航!我想,潘传龙医生猝死在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心中也是没有遗憾的。从陈德灵医生的朋友圈我们也能看出,“熬夜加班”一词充斥了他的生活,他曾感叹过“还活着真好”,这句话实在是令人难过。除了猝死率高之外,麻醉师的社会地位也比较低,他们其实更喜欢大家称他们为“麻醉医生”,因为他们跟其他医生一样,是一个医生职位。所以他们渴望人们的尊重,不希望被忽视。还有一点是,麻醉师因为工作强度大,几乎没有任何时间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发表不出学术论文,导致在职位晋升上不占任何优势,发展前景较差。所以,每一位麻醉师都是肩负着重担,顶着压力,冒着生命危险在进行每一台手术。如今,麻醉师短缺的难题仍然没能解决,国内有着数十万的巨大缺口,在2015年时,猝死的麻醉师大多都在30多岁,但两年后,这个数字变成了24-26岁,所以悲剧仍在不断上演。希望我们国家早日能改变这一局面,培养出更多的麻醉师,来分担压力。而我们这些普通民众,在面对医院中辛苦工作的医生时,多一些善意、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微笑,你的理解就是对医生大的尊重,大的支持。#社会##人物#
4、麻醉科医生简介【苦乐人生】初心不改 良心从医.带着当前人们议论的“医生的良心”、医疗服务的不正之风的热点话题,8月11日,我专门拜访了我敬佩的一位从事了40年麻醉工作的麻醉医师朋友——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学科主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劳动模范、内江市践行十爱德耀甜城十佳人物颜渊。与颜渊聊麻醉、聊医生的良心的话题,自然聊到他的人生,所以我情不自禁把颜渊对“医生的良心”的看法、对颜渊从事四十年麻醉工作“初心不改,良心从医”的别样人生分享出来。颜渊1961年5月在宜宾出生,父母均在医院工作。他1982年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麻醉工作。一直在医院长大的颜渊,很体会患者就医的心理、医生对患者应尽的关爱。所以他认为“医生的职责不仅仅是调节、,更多的是帮助、安慰。医学是为了人、为着人的。医生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延长患者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只有饱含人文的医学精神,才能用真情、用爱帮助患者,实现医学的本质属性。”谈到“医生的良心”,颜渊说:“良心从医,就得加强人文医疗,提升关爱情怀。良心从医,就是医疗安全,医疗安全取决于医疗质量。”颜渊2000年担任麻醉科主任,他认为:只有加强学科建设,科室医疗质量才能得到提升。良心从医、患者生命至上,这既是初心,更是使命!针对医疗服务的不正之风,颜渊2000年当科主任开始就明确宣布:科室不允许任何人违反人文、伦理收取任何费用。任何科室同事,不允许收红包,否则,只要发现,职称下降,奖金下调。他自己带头廉洁自律,凡是患者家属送了红包给他,他都把这个钱交住院部收费处,等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房时,将收费处开的收据交给病人家属,同时讲:感谢你对我们的信认,但尊重患者是我们永不改变的初心,我们永远患者“安全、舒适、满意”。他从担任科主任起,明确在科室讲:我的奖金只能在科室排名五位后。这既是人品,更是价值观决定的。他对科室特别强化服务理念和尊重患者,当时在科室明确指出:“麻醉科是患者托付生命的安全驿站,身心舒适的温馨家园”,所以他倡导科室“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一切,为了一切患者”。颜渊特别强调:麻醉医生要在安全、舒适的临床麻醉中精致发挥,追求尽善尽美,避免为患者和家属带来身心上的痛苦,这不仅是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担当,更是麻醉医师为国家和社会负责的具体表现。颜渊为了使科室人员有精湛的医德和医术,以更好的医疗技术、能力服务患者、回报社会,他颜渊从2011年至今已用用其获得的29万元科技进步奖,作为科室教学基金,用于对年轻人培养的资助,送年轻人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香港玛丽医院、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日本东海大学八王子病院进修学习。临床工作千变万化,颜渊带头并要求科室临床医师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不把临床工作任何特殊病案照搬书本经典。例如:如何避免巨脾中的血液丢失?2000年,颜渊主任设计了《去甲肾上腺素脾动脉注射用于巨脾切除在体血液回收的临床应用研究》,不仅使脾内血管强力收缩,脾内血液回到体循环,而且巨脾缩小,手术范围扩大,从而提供了良好的手术环境,避免了输异体血。这个课题,对科室创建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时代表省卫计委来医院主持评比的省医学会方勇秘书长说没想到科研已进行的这么深入。国内麻醉界学者刘进教授认为:巨脾这个科研已领先任何一个医院。在地市级医院把临床科研搞得这么好,完全没想到。颜渊坚持良心从医、开拓创新,以临床科研提升和完善医疗、教学质量,科室目前是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他曾一次获得内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四次获得内江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次获得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三次获得内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颜渊主任在2002年就是“内江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后来又先后评为内江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首届内江市十大健康卫士、内江市突出贡献人才、四川省劳动模范、内江市“践行十爱.德耀甜城”十佳典型人物等等。工作在幕后的麻醉医生常被称为“隐形医生”。颜渊的言行、颜渊的成绩,证明他做了四十年的手术“幕后英雄”,是病人及其家属和社会各界心中的有良心的医生!2019年,他在内江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言后,市委主要领导赞扬他说:“颜渊同志是内江市知识分子的典范,人生观突出。价值观高尚。他的人生追求就是改变现在沉醉于钱、权、利现象典型的榜样!”市政府主要领导赞扬说:“颜渊同志是有道德、有情怀、更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是我们内江的骄傲!”
5、麻醉医生简介宣传麻醉医师真的重要!外科医生再高明的手术都得依靠麻醉医师才能顺利完成!#麻醉医生简介#
6、麻醉医生简介模板美医师团队——中国援赞比亚第19批医疗队队员王贵罗做一名新时代白求恩精神的践行者王贵罗是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麻醉科医生。他小时候读到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的故事时,就梦想着能成为一名像白求恩那样的医生。将近不惑之年时,他终于有了践行白求恩精神的机会。2016年10月,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援赞比亚医疗队。经过为期半年的培训后,他与27名队友一起飞越一万多公里,开始在赞比亚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工作。学习语言 扫除障碍他和其他6名队友被分派到赞比亚大的医院——赞比亚大学教学医院(简称UTH)工作。它拥有开放床位2000余张,本国注册医师280位。虽然在国内进行了很多语言实境训练,经过了培训,但是到了赞比亚这个真实的语言实战场时,才发现大的障碍还是语言。非洲英语的独特发音,经常让人瞬间石化。因为语言是开展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王贵罗在工作中留心当地医生常用或习惯用的词汇、表达方法,并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提醒自己多使用。下班后,他反复训练自己的语感。经过一个月边工作边学习的适应过程,他终于可以和赞比亚的同事们用英语有效沟通,工作也渐渐顺畅起来。挑战自我 攻坚克难经过快速了解、熟悉并适应当地情况,王贵罗很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中,但接下来又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医疗条件差、医务人员不足、贫穷落后、传染病肆虐等原因使赞比亚出现了很多特殊的病例。作为麻醉医生的王贵罗感到震惊:必需的麻醉用药、器械匮乏,没有硬膜外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仅有腰麻穿刺针,心血管活性药物仅仅是肾上腺素和利多卡因,而没有硝酸甘油、多巴胺、麻黄碱、艾司洛尔等药物。这里的麻醉药屈指可数,临床工作中麻醉方式和药物也就没有过多的选择。很多病例,王贵罗在国内很难遇到或者不可能遇到,如巨大、罕见的肿瘤患者,数不胜数的脑积水、脊柱裂患儿,术后大比率感染患者,还有诸如脊髓空洞症,富尔尼坏疽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让人叹息。而这些更激发了王贵罗尽自己大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当地医疗卫生水平发展贡献的决心。王贵罗和另一位队友刘军医生承担起许多疑难繁重的工作,像神经外科手术、脊柱外科手术、小儿外科手术以及各种急诊外科手术。尽管条件有限,病种千奇百怪,他们没有退缩,没有抱怨,并且高度重视病人,凭着高超的医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圆满并创造性地完成每一例麻醉,得到了赞比亚医生的信任和赞赏。有一次,一位头呈橄榄球状的小儿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无法面朝上仰卧,因此无法置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当地医生束手无策。见此情景,王贵罗迅速将毛毯折叠成20cm厚的垫子,放于患儿身下,使患儿能够头枕手术床仰面朝上,顺利地完成了气管插管。还有两次,王贵罗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时查出一患者右侧胸腔积液肺不张,以及患者血糖过高至入室后低氧血症,及时暂停了手术,避免了若手术就可能出现意外的危险情况。传授技术 传递友谊王贵罗不但单独完成自己的麻醉工作,也时常帮助赞比亚医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并传授他们必要的麻醉技能。一次,王贵罗参观一个印度麻醉专家做麻醉,全麻诱导后,患者血压骤然从120/65mmHg降至50/30mmHg,血氧饱和度一度测不出,给予副肾效果不佳,等待手术的外科医生都屏息静气,看着不知所措、一筹莫展的专家,站在一旁的王贵罗迅速地对病人的情况作出合理判断。根据该患者为腹部肿瘤患者,巨大肿瘤并至梗阻性黄疸、大量腹水,腹部膨隆明显,很可能是因麻醉诱导腹部张力骤降后肿瘤、腹水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不足致低血压。于是,王贵罗将患者右髋部垫一枕头,使患者左侧卧45度,奇迹出现了,患者的血压很快恢复,全场响起掌声,所有医生都竖起大拇指,为王贵罗喝彩。为方便气管插管,王贵罗从国内带来了可视喉镜,来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问题,还适时地把相关技能传授给当地医生,不但赞比亚医生不停地称赞他,病人也跷起大拇指夸赞中国医生棒。当问及援外感受,王贵罗说,相比较而言,南阳的医疗条件确实先进,可身在此中却浑然不觉。当看到赞比亚缺医少药的状况,深深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当赞比亚医生听他介绍中国的情况,并表示想要到中国学习时,他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来源: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