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有独钟——梵高的秋天。之前的《画有独钟》介绍了莫奈的秋天,与梵高有什么区别呢?你更喜欢谁的秋天?反正梵高是不会让你宁静的,对吗?
2、画家梵高的简介当代画家陈丹青这样说道:“梵高动人的冤案之一,不是卖不出画;而是在他的时代,没人要他画画。”那么为何在当时没人找梵高画画呢?这并不是因为梵高的性格怪癖,不会与人相处。事实上,梵高是很有交际能力的,身边的好友也不少,比如,法国画家高更以及毕沙罗都是梵高的好朋友,他们还介绍一些画商去买聘请梵高画画,只是梵高习惯了自由,不想被人约束。也正是因为梵高这种爱“自由”的性格,不了解他的人都说他很高傲、性格怪癖,不好相处,都说“人言可畏”,这一传十,十传百的说梵高不好相处,因此,就更没人愿意找梵高画画了。其实,没人愿意要梵高画画的更主要原因是,梵高不会遵从雇主的要求,去画雇主所要求的风格的画作,梵高要画自己想要的画,早期梵高的作品都是情绪强烈、忧郁的农民题材,画商们认为这种极端消极的题材是不受市场欢迎的,毕竟在19世纪的绘画市场,那些富商、有钱人以及资产阶级情调的艺术爱好者,普遍都喜欢古典风格的女人油画;后期梵高的作品,色彩又显得大胆浓郁,厚涂的笔触,富于表现主义特质,这样的画风又让人看不惯、看不懂,更何况,当时的印象主义风格都还没在市场上站稳脚,像毕沙罗、高更、塞尚这些印象主义追随者都还是穷困潦倒,印象派的画没什么人买,然而梵高却创作比“印象主义”还抽象的画作,就更没人可以看懂了,而且还看不惯,认为梵高是“涂鸦”,是在破坏艺术……,所以,在梵高的有生之年,都没人一个人对他说:“嗨,文森特,画个男孩站在海边好吗!或者,画个向日葵给我家里墙上挂挂!”不过,当梵高死后的一个月,有一个富太太就一下子从梵高弟弟手中买了200幅梵高的画,这举动,在当时令很多人疑惑不解。后值得一提的是,不得不承认,是“自由”造就了梵高,也是“自由”弄死了梵高。梵高一生都在艺术中追逐自由。#头条创作挑战赛#
3、梵高的简介资料梵高生前很惨,毕加索比着他,幸运太多了。虽然在刚出道时也是没名气,贫穷。但毕加索聪明的地方在于他请到了一位极聪明的画商。这位画商太会搞销售了,后来这套由下往上的打法被蒙牛牛根生运用得炉火纯青,值得我们共同学习。这位画商来到市内所有的画廊,装作寻找一位名家的画作,画廊老板就问他这位名家是谁,他说叫毕加索,并装出吃惊的样子问道:"我有很多顾客在找毕加索的画,你这里没有?"接着详细地介绍了毕加索的画作在巴黎以外如何抢手,使画廊老板为不知道这样一位名家而惭愧,并答应一定仔细认真寻找。后来,这位画商为进一步吊足人们的胃口,在报上刊登广告,求购毕加索的画作。不久,毕加索的画果然成为抢手货,人们才开始真正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这位画商的精明之处在于,处处为毕加索造"势",扩大其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购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位画商的帮助,这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是否真能成为闻名遐迩的大画家?
4、梵高人生故事简介董宇辉谈梵高:一个从小不被家人喜爱的孩子,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他用一生进行偿还。他从小得不到家人肯定,从小爸妈羞辱讽刺他,从小爸妈让他恨不得尽早离开家。那时候他个头又小又贫穷,又遭人冷眼,又被人看不起,流离失所。那时候他看到一个身材高大的女孩叫尤金,那是房东的女儿,他都配不上她,所以他对爱情特别渴望,对周围人的认可特别渴望,对友情也特别渴望。他从 24 岁开始真正画画,在 26 岁之前的人生,几乎好的年纪,他所经历的就是父母的仇视,孤独无尽的贫穷饥饿,然后被人冷眼和嘲笑,然后反复奔忙,只为有那么一口饭吃,遇见心动的女孩,却不敢去说。这就是梵高的人生。他的内心应该充满了无比的黑暗。但即使身处在阴沟里的人,后来也选择去相信光明,相信美好。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只要自己认真,只要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这个世界就会善待他,一切也会变好。他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画向日葵,那么大,那么旺,那么盛,一大团,就像阳光一样,就像火焰一样,肯定能给他温暖和力量吧。董老师珠玉在前,小编瓦砾在后,说说梵高的爱情和向日葵。梵高的一生经历了四段感情,但这四段感情却都没有结果。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像真正的爱情般地唤醒我们去面对生命的本质。然而,就在他热情面对他所谓的生命本质──爱情时,命运之神却不眷顾,以至于他人生中的四段恋情,让他前半段的创作生涯,作品灰暗、尽是深褐的笔触。梵高的初恋发生于20岁那年。他爱上了房东太太的女儿尤珍妮。尤珍妮母女的亲切,让梵高沉浸于幸福感,但尤珍妮其实早已名花有主。尤珍妮的拒梵高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大到改变了他的性情。他从原本的开朗个性,变得消瘦、冷淡,经常沉默不语。在初恋遇挫8年后,梵高遇见了表姐凯伊。新寡的凯伊带着4岁的儿子住进他们家,母子俩常和梵高一起到原野里作画,他单恋表姐并向表姐求婚,这样超越姐弟的情谊,让凯伊无法接受而断然拒绝,并因此离开了梵高家。29岁,梵高遇上了妓女克雷西娜,大家都叫她喜恩。喜恩是个怀有身孕、面容憔悴的女人,而且有个5岁的女儿。梵高不但收留了她,还照顾起她的女儿和母亲。由于贫困的煎熬而争执不断,再加上家人极度反对,于是在一年的同居生活后,梵高离开了喜恩。梵高后一段恋情来自于邻居的女儿玛葛。比梵高大10岁的玛葛温柔娴慧,常陪伴着他去写生。他们论及婚嫁,只是双方家长都不赞同,玛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而服毒自杀,虽然后来在梵高的抢救下获救,但这段恋情终究无疾而终。梵高一生经历的这四段感情,虽然都没有好的结果,但爱情唤醒他去面对生命的本质,而伴随着感情的释放,也让他的作品风格开始走出一条个人的道路。向日葵的意象是太阳,画向日葵,其实就是画太阳。向日葵的意象在他脑海里有着新的形式和色彩。“在蓝天下,向日葵盛开的橙色、黄色和红色花朵,穿上了令人惊艳的盛装,在透明的空气里,它们看上去幸福、可爱。”梵高被向日葵阳光般的花朵深深吸引,这花朵的生命力与灿亮色彩,带着纤细而繁复的花萼叶片,亮得似乎要将画布燃烧起来的鲜黄色彩,几乎要令观者张不开眼睛,而鲜黄中还有黄色的笔触与色调,仿佛叫人怀疑自己的双眼是否在一片黄色当中又看见了黄色的叠影与错觉。向日葵的花瓣终于开了。梵高饱蘸颜料,转动手腕,将扭曲的黄色和橙色一笔又一笔地施加于画布。平底锅大小的花卉,以其呈放射状的小花那破云而出的阳光般的光晕,以及色彩斑斓、浓密锦簇的圆形花心,开启了他狂热的想象力。在强烈的蓝绿色的背景下——一种地介于酸性绿和庄严蓝之间的色调,他勾勒出三朵巨大的花朵。他以一系列猛烈的小笔触,将它们那些旋涡状的花心转化成补色的色轮:黄色的花瓣配上淡紫色的花朵,橙色的花瓣配上钴蓝的花朵。在一阵激烈的挥洒中,花卉在石灰绿的花瓶上垂下大量柔软的叶子,在新画室明亮的光线里闪闪发光。另一阵同样的笔触,则画出了另一些叶子。他在桌面上重重地画上火焰般的红色和橙色,然后用调色板上所有的颜色画斜线,再使其显得光洁无比。他画的向日葵需要一种比颜料管里的黄色更黄的色彩——一种粗糙的、明亮的、“野蛮的”黄。他向调色板搜寻恰到好处的绿色,让它变得响亮,或者诉诸一种深层的补色,使它发出爆裂的声音。这本《梵高传》介绍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本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5、梵高的名画星空简介周杰伦新专辑《伟大的作品》致敬了多少,伟大的作品呢?名录如下:周杰《伟大的作品》相关人物作品介绍1、歌词中 莎玛丽丹,法式生活艺术殿堂代表的百货公司,包含时装、奢侈品、高级珠宝腕表、饰品及设计师精品。2、1920年,取义1920年代,西方各种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的年代。3、MV画面中第一个出现的是玛格丽特,指的是雷内·马格丽特,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代表作《苹果》。歌词里体现。4、不是烟斗的烟斗,指的是玛格丽特的作品《这不是一个烟斗》。5、脸上的鸽子没有飞走,指的是玛格丽特的作品《人类之子》。6、MV画面上翘胡的人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 达利。7、融化的时钟,达利的作品之一《永恒的记忆》。8、《龙虾电话》,达利的作品之一。9、达利后面一个出场的是常玉,中国近代画家,中国早期旅法画家流亡在域外的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代表作《青花盆与菊》,周杰伦的魔术,寓意着常玉画的这幅作品。送周杰伦的画是寓意着常玉爱画的裸女、曲腿的女性,背景是《五裸女》、《曲腿裸女》10、“马蒂斯的海岸”,马蒂斯,法国画家,“小船静静往返,马谛斯的海岸”,这两句指的应该是马蒂斯《开着的窗户》这幅画作11、梵谷,即梵高,《星空》代表作之一。12、孟克桥上的呐喊,挪威画家,爱德华 蒙克,20世纪初的代表作,《呐喊》。没有孟克桥,但画作里人物站在一座桥上,后人便称之为孟克桥。13、MV画面中郎朗,不用介绍了把。钢琴家。14、MV画面上那个画家,是莫内,即莫奈,法国印象派画家。后续歌词里也用了印象这个词。15、自画像,莫奈一生画过两幅自画像16、日出在印象的港口来回,莫奈代表作《日出 印象》。17、MV画面中,画着的莲花,代表着莫奈的代表作《睡莲》,歌词里也有睡着的花叶18、停在康桥上的蝴蝶,《再别康桥》,徐志摩的代表作。徐志摩,中国作家。蝴蝶,是冰心描述徐志摩的(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19、给周杰伦的一张纸《巴黎的鳞爪》,徐志摩的代表作,后续歌词也体现了。20、歌词里的“飞往午夜河畔的翡冷翠”,指的是徐志摩代表作《翡冷翠的一夜》。21、MV中周杰伦后变咖啡,寓意着徐志摩喜欢喝咖啡(事实上也是如此)22、徐志摩看到常玉的曲腿美女画作后,在白纸上写“宇宙大腿”,是存在的,徐志摩戏称常玉的画是宇宙大腿。图片是自己截取的,侵删!都是网友们发现的,如有不足,欢迎补充[虎][虎][虎]
6、梵高的简介英文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为世界名画,人人都啧啧称奇,但我感觉附庸风雅者多,读懂的少。之于绘画,年轻时爱好过一阵子,什么梵高,门采尔,拉斐尔,达芬奇,毕加索等等名人的画作,看介绍,有功夫就临摹一下,说心里话,就是为了给自己贴标签,根本欣赏不了。其实,蒙娜丽莎并不适合现在的审美观,她没有眉毛,大脸盘,头发也没有造型,俨然普通妇女一个。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深藏着伟大的意义。在达芬奇之前的西方绘画,都是平面式的,没有立体感,是达芬奇把光线的透视效果引入绘画艺术,不得不说是个革命性的创举,开创了立体绘画的先河。再者,那个时代意大利女子以剃掉眉毛为美,与我们现在的审美观截然不同。现在,我也仅仅是停留在这个欣赏水平上,没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