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东西长1万多公里,南北宽超过0.8万公里,几乎跟亚欧大陆相当,但面积才897万平方公里,澳洲就占了将近90%。作为世界七大洲之一,大洋洲却显得与众不同:首先,他的“虚胖”很显眼。一方面,大洋洲东西长达1万多公里,南北宽则超过8000公里,看起来无比的浩瀚,但陆地面积却只有897万平方公里;这是什么概念?世界面积大的一块大陆,就是亚欧大陆,他东西长约1.5万公里,南北宽为9000多公里,长宽看似与大洋洲差不多,但面积却高达5476万平方公里,几乎是大洋洲的6倍。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洋洲太特殊了,是由一块大陆和无数分布在海洋上的岛屿组成;据统计,大洋洲的岛屿数量超过1万个,可以分为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三大岛群,岛屿面积占整体面积的13.8%,仅次于北美洲;咳……北美洲岛屿面积占比居然更高?另一方面,相比面积,大洋洲的人口更加让人意外,才4300万;对比一下,我们的上海面积只有0.6万平方公里,是大洋洲的0.06%,但人口却达到2300万,是大洋洲的53%以上;而亚欧大陆的人口更是超过50亿,是大洋洲的120倍。所以,别看大洋洲面积是七大洲小的,但人家也是名副其实的“地广人稀”。也正因为上面这两点,与亚欧大陆相比,大洋洲虽然看起来体型类似,但却截然不同,如果说亚欧大陆是一身的“腱子肉”,那大洋洲就是长了一身虚膘的小胖子。其次,他的“重点”很突出。提到大洋洲,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澳大利亚,也许还要再加上个新西兰。因为澳大利亚在大洋洲实在太突出了!说面积:整个大洋洲897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就有769.2万平方公里,占比接近90%;说人口:澳大利亚虽然经常被说是地广人稀,但人家人口好歹也有2700,占整个大洋洲4300万人口的65%左右。真的没有哪个国家,在所在大洲的分量,有澳大利亚在大洋洲这么重。而且大洋洲20几个国家和地区,除了澳大利亚之外,也就新西兰人口有510万,新几内亚岛则有约800万,其他20多个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不到300万的样子;看看配图,这些小岛,大多数连名字都没地方标注,而且有很多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也正因如此,我们大多数人在讨论大洋洲的时候,实际上说的是澳洲大陆:比如当我们说大洋洲地形平坦时:除了部分沿海地区海拔超过2000米外,大多数地方海拔低于600米;海拔低于200米以的平原占总面积的30%以上;海拔200-600米的丘陵、山地约占总面积的50%以上;是世界上海拔低的大洲;实际上,我们说的是澳大利亚。当我们说大洋洲气候干燥时: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的地方占总面积的3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500毫米的地方占总面积的28%;有一半以上的陆地面积为干旱地区,整体年降水量只有700毫米左右,只有其他各洲平均降水量的20%;实际上,我们说的还是澳大利亚。即使在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年平均降水量高达12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多的地区之一,而实际上他也是大洋洲的一部分。所以,对不少人来说:澳洲≈大洋洲;顶多再加上个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后,也是关键的一点:看了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它表面上介绍的大洋洲,实际上介绍的,还是澳大利亚。恐怕这也是除了南极洲之外,其他各大洲里的吧。
2、关于南极的知识简介墨西哥和南极文化遗迹交流介绍墨西哥和南极洲看似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位于中美洲腹地,另一个位于地球上寒冷、偏远的地方。然而,尽管相距遥远,这两个地区都拥有丰富而迷人的文化遗产,值得探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研究墨西哥和南极洲之间可能发生的潜在文化交流,重点关注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异同,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学习。墨西哥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的国家,受到几个世纪以来土著、欧洲和非洲的影响。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和托尔特克人的古代文明留下了持久的艺术、建筑和科学遗产,至今仍令人们着迷。殖民时期始于 16 世纪西班牙人的到来,也给墨西哥的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尤其是在宗教、语言和美食方面。墨西哥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是位于墨西哥城外的特奥蒂瓦坎古城。特奥蒂瓦坎是中美洲大、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金字塔和寺庙至今仍令人惊叹不已。另一个重要的遗址是玛雅城市奇琴伊察,它以其精美的寺庙和球场而闻名。墨西哥的文化遗产还体现在其充满活力的音乐、舞蹈和艺术场景中。墨西哥艺术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前哥伦布时代,以其鲜艳的色彩、大胆的设计和复杂的图案而闻名。南极文化遗产南极洲尽管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冰冻荒地,但也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尽管没有任何永久性人类住区,南极洲多年来一直是众多科学考察站和研究站的所在地,每一个都在这片大陆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罗斯岛历史小屋是南极洲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是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在 1911 年不幸的特拉诺瓦探险期间建造的。这些小屋经过精心保存和修复,提供了对早期南极探险家严酷的生活条件和日常生活的迷人一瞥。另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位于阿蒙森-斯科特南极站的南极望远镜。这台望远镜是世界上强大的望远镜之一,已被用于在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进行开创性研究。墨西哥和南极洲虽然看似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其实有很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例如,墨西哥丰富的古代文明和殖民主义历史可以为人类社会如何随时间演变提供宝贵的视角。同时,南极洲独特的科学遗产和极端环境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如何在充满挑战的条件下适应和繁荣。一个潜在的文化交流领域可能是艺术领域。墨西哥艺术家可以从南极洲荒凉、超凡脱俗的美景中获得灵感,并可以利用这种灵感创作新的艺术作品,既反映南极洲的自然美景,也反映人类探索它的经历。同样,南极研究人员可以从墨西哥艺术大胆的色彩和复杂的图案中学习,并可以利用这种灵感来创造视觉上令人惊叹的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图表,以更好地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传达给更广泛的受众。另一个潜在的文化交流领域可能是美食领域。墨西哥美食以其大胆的风味和使用新鲜的当地食材而闻名,而南极洲的美食由于恶劣的生活条件通常仅限于腌制和罐头食品。然而,在南极洲准备饭菜方面仍有创意和创新的空间,墨西哥厨师可以提供宝贵的见解和技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食材和资源。除了这些特定领域的交流之外,将墨西哥和南极洲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也很有价值。通过促进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我们可以开始打破壁垒,促进更大程度的全球团结和相互联系。结论总之,墨西哥和南极洲看似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但它们在丰富而迷人的文化遗产中有着共同点。通过探索这两个地区之间的异同,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为文化交流与合作创造新的机会。无论是通过艺术、美食,还是仅仅通过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加深对构成我们世界的多元文化的理解,都会有很多收获。参考:1.“特奥蒂瓦坎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奇琴伊察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3.“罗斯岛历史小屋 - 南极遗产信托基金。”
3、南极简介阅读答案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还在继续!2019年,澳大利亚变成“人间炼狱”,山火持续了7个月,烧死近5亿动物;今年,巴基斯塔经历了本世纪以来大的洪水,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被淹没,3300万人流离失所,超过1200人死亡;NASA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26年,南极冰川流失达3万亿吨,其中有一半是近5年消失。一群群南极企鹅挤在单薄的海冰上。有杂志预言,如果全球变暖得不到抑制,南极企鹅将在本世纪灭绝;……减碳是目前的可行途径,碳中和的目标在全球大范围内都高度一致。但现实却是,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清晰的碳减排思路。11月6日,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减碳经验分享给全球。在现场,阿里巴巴集团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主席陈龙拿出三件双11“绿色宝贝”,向世界介绍正在进行的绿色双11,与阿里巴巴近年来的绿色实践。一瓶服务器冷却液,一本回收的废旧纸箱做成的笔记本,一份绿色低碳的液体洗涤剂的团体标准……这些背后是什么深意?原来,那瓶服务器冷却液是我们下订单时候,让发热的服务器冷却,不用额外耗能;用废旧纸箱的笔记本是菜鸟驿站用“快递包装换蛋”的活动召回的,箱子反复使用到不能再用,就会做成笔记本;后那个团体标准,是阿里和其他单位一起起草的洗涤剂的更加环保的标准,邀请行有余力的生产厂商能够一起生产更环保的产品。从去年到今年,一个中国一年一度的大型购物活动都开始加入到绿色减碳行动中来。去年双11,天猫上线了绿色会场,今年,天猫双11的绿色低碳友好商品达到163万。预售开启截至到11月2日,有188个低碳商品成交破千万,2个低碳商品成交破亿。被阿里高管戴珊在双11发布会上说到,“让消费者的生活更美好,为社会带来多一份的暖意、善意和绿色”,天猫双11正在付诸实际。中国的减碳经验告诉全球,减碳需要社会、企业、个人的共同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减碳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4、南极简介100个字为什么科学家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来钻探南极冰柱?这个问题的答案源于我们和地球淡水资源的关系。淡水是我们生活和工作所必需的资源,但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城市化等因素都给淡水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南极冰帽则是世界上大的淡水贮备之一,由于它包含了大量的淡水资源,科学家们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淡水资源的重要性全球各大城市、企业和社区均依赖于淡水资源。水不仅用于饮用和洗涤,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能源等方面。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许多地区已经面临了淡水短缺的挑战。在未来数十年,这种情况将会变得更加严峻。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淡水短缺仅仅是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问题。但实际上,淡水短缺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由于气候变化和湖泊干涸等原因,淡水短缺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南极冰柱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南极冰柱储存着大量的淡水资源。科学家们通过钻探南极冰柱来了解南极地区的古气候和气候变化趋势,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与南极冰层变化相关的信息。此外,南极冰柱对全球气候形成和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南极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考察和研究并非易事。科学家们需要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忍受极寒的天气、强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从南极冰柱中获取样本需要远超我们想象的物力、人力和时间成本。但是,这些努力可以促进我们更好地认识潜在的现实问题,并寻找全球范围内佳的淡水资源管理方案。科学家们采样冰柱后,可以通过分析其年轮和化学成分等数据来了解冰层的年龄、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地球生态系统发展的历程。由于南极冰帽中的冰层记录了数百万年的自然历史,因此,对其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能够促进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环境变化的规律性。一个主要的方面是,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地球的温度正在上升并导致气候变化效应。若南极冰层融化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从而引起全球洪涝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大。考察南极冰层对于促进我们了解和应对如此全球性的问题有着明显的意义。除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和现在的气候变化趋势和洞察未来的风险之外,采集影响南极冰层变化的各种因素也重要,包括大气层CO2含量、太阳辐射水平等。研究冰柱中这些数据可以为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和灾害事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此外,研究南极冰柱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政策与措施,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地球上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南极环境并科学家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十分重要。由于该地区相对孤立和环境脆弱,救援工作困难。国际条约关于南极地区的治理和环境保护规定了一系列准则,用于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并人类活动不会对其造成破坏。这些准则涵盖了各种问题,包括物种生态平衡、垃圾处理、交通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并对运营在南极地区的机构和个人施加了监管。除了国际条约之外,南极科学界也通过制定规范来维护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使命。例如,科学研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必须研究的社会和环境影响是可持续和透明的。此外,许多机构和研究组织还积极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旨在宣传南极地区的重要性,并向公众介绍有关该地区的科研成果和采样工作。优化采样方案和增强安全意识不仅有助于保护南极环境,而且可以更好地为研究提供条件。采集到的数据是淡水资源管理、气候变化预测等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 然而这些数据需要经过正确的处理和解读后才能发挥大的价值。因此,必须在考研样品时其的质量以及重要性和科学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阶段也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定,并终形成有价值的应用程序或解决方案。科学家们在南极进行冰柱采样研究时必须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问题,并遵守国际条约和行业准则。南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同时以高质量的数据为基础建立解决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淡水资源的管理方案以及其他有关问题,并为全球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科普##南极进行冰柱采样研究#
5、南极长城站简介《聊聊前往南极旅行的几种方式和线路》南极旅行的沿途不是景点,而是登陆点、南极动植物、海峡海湾,岛屿,冰舌或冰架,科考站等…#旅行# #旅游# #南极# #探险# 2021-2022南极季已入尾声,中国旅行者因为配合Covid-19,除少数境外华人外,整体缺席,无论2022-2023终是否可以顺利出行,从今天开始将介绍关于南极旅行的方式,并会选出一条普通游客身体都可以承受的成熟线路进行系列介绍,预计涉及52个地点(或登陆点),欢迎持续关注阅读!2021年11月21日开始在“大江讲拉美”专栏“百问南北极”中已经发布五十篇文章,内容主要包括:“极地开发与环保”三篇、“南拜访季节”五篇、“极光的魅力”三篇、“企鹅”十一篇、“鲸鱼”六篇、“海豹”六篇、“南极鸟类”八篇、“南极探险家”八篇。后续会选择南极四岛线路可能涉及的五十二个地点逐一分篇介绍一路途径之地,至少在栏目涉及的文章数量上达到设置栏目名称时预想的低文章篇数,当然后续还会持续这个话题,也会在可以前往时记录更多的视频和照片分享给各位小伙伴!当然也不会忘了北极,这个系列写完就会写北极的。19世纪末欧洲国家开始一股极地探险热,其中著名的斯科特和沙克尔顿长眠于南极,夏科和阿蒙森在北极附近遇难,以上历史人物终的归宿给公众造成极地探险是高危险性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们不是旅行者,他们是挑战极点或有特殊任务时遇难的,今天的探险船和商业旅行是十分安全的,去极地旅行从本质上讲就是一次探险船旅行,甚至不乏年过八十的老人也可以一睹地球上人迹罕至的极地景观。飞往南极洲目前前往南极主要是依靠探险船,少部分人因为旅行时间有限或担心德雷克海峡的风浪会选择在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搭乘小型飞机出发,约2.5小时抵达南极半岛的乔治王简易机场,在登上附近的冰级船开始南极旅行,这种旅行大的缺点是受南极着陆点气候影响可能无法起飞,甚至在连续无法起飞后被取消行程,此外飞行的风险系数还是比探险船要高,关于随身行李限重也有明确要求,这点主要会影响携带专业摄影器材的旅行者,整体行程要安排的相对宽松有弹性,避免无法起飞错过回国或下一段旅行。冰级探险船前往南极洲乘坐冰级探险船前往南极洲,主要涉及阿根廷乌斯怀亚正南600海里的南设得兰半岛、南极半岛、昂韦尔岛区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南1,220海里的罗斯冰架和罗斯海;南非以南1,400海里的南极洲东北角毛德皇后山脉;以及大西洋的南奥克尼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和福克兰群岛(英阿争议岛屿)等亚南极岛屿。以下是南极冰级探险船航线:09-12天南极半岛线路(适合大部分旅行者):阿根廷乌斯怀亚出发经德雷克海峡,穿越南极辐合带到达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可能在南极大陆登陆,沿途可欣赏冰川、峡湾、科考站、企鹅、海鸟、海豹等;19-22天南极四岛线路(适合大部分旅行者):包括英阿争议岛屿马尔维纳斯群岛(阿),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这条线路有机会观测到跳岩企鹅、王企鹅海豹等南极物种;10-11天威德尔海和南极半岛线路(更适合摄影旅行者):这条线路配备直升机,前往雪山岛观看帝企鹅栖息地,以及到达布朗断崖,那里是南极大陆北部风景优美的地方,是阿德利企鹅栖息地、也分布了巴布亚企鹅以及筑巢的雪海燕;33天半全航-南极西南海岸线之旅线路(费用高时间长):阿根廷乌斯怀亚出发经德雷克海峡,穿越南极辐合带到达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之后沿南极半岛西南沿岸南下,中途会经过一些至今未能标注出可供航行使用正确海图的区域,抵达罗斯海,也是当年众多探险队向南极点发起挑战的登陆点区域,可以欣赏壮观的罗斯冰架,巨型冰山,不同类型的企鹅,探险家遗留的小屋,途径新西兰亚南极岛屿后在小镇布拉夫下船;与之对称的还有一条从澳大利亚出发反向的南极东南海岸线之旅线路;66天南极全航线路(费用高时间长):顾名思义就是围绕南极洲转一圈,如果海况和冰情允许,可以到达所有的峡湾、冰川、冰架、海岛等;徒步南极点,高阶体验感强的南极旅行(适合愿意花钱受罪的极少数探险者)高阶体验感强的南极旅行方式莫过于搭乘飞机从南非前往南极洲大陆(Witchaway Camp),之后徒步前往极点(South Polo),继续徒步至Union Glacier Camp搭乘飞机前往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完成旅行,这是真正的南极探险旅行。关注《拉美日记》,了解拉美文化和传统!感谢阅读,欢迎关注和转发,未经笔者授权,请勿复制转载。
6、南极旅游由于冰雪覆盖,南极对人类仍有太多秘密。一个神秘巨型空洞曾引发了很多外星文明爱好者的猜测,此地可以容纳一架大型的运输机,而且有关空域可能已被列为禁飞区。1946年,二战结束不久,美军调动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南极大陆展开名为“跳高行动“的军事考察,一艘航母在战列舰和数艘驱逐舰、补给舰的伴随下,运送了40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南极登陆,后来因为恶劣的气候而草草收场。在这次行动中,3名美国士兵命丧南极。上世纪90年代,一位俄罗斯宇航员曾拍摄到空洞的画面(下图2、4),面积的确不小。从它的构造推测,洞穴不太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似乎有过外力加工的痕迹,更加奇怪的是传说空洞的下方是一个神秘的类似仓库的空间。一些科技迷希望通过卫星地图查找端倪。当他们把鼠标放到南极地区时,却出现了意外。在空洞的位置,卫星图片似乎做过手脚,有明显人为修改的痕迹。这个发现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兴趣。难道是有意在掩饰什么信息。美国退役飞行员布莱恩,详细地向外界介绍了他在南极基地工作15年的传奇经历。他回忆,南极上空有很多禁止飞行的区域。其中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在执行任务期间曾经遇到一架移动速度极快的不明飞行物。而此飞行物出没的区域正是本文提及的神秘空洞附近。还有一名美国前海豹突击队员曾爆料,他在一次南极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无意之间在一座冰川下面发现了巨大的八角建筑。据坊间传说,俄罗斯一个文件中曾透露,在南极洲发现了一个神秘基地,该基地所呈现一种高度现代化建筑群,人类没有必要在此修建城市。美国一份文件也透露:美国军机一路跟踪UFO,后在南极腹地消失不见了。到现在为止,南极空洞的消息并未得到官方确认。小道消息都是以个人名义泄露出来的,这似乎给我们造成一种消息并不可靠的感觉。似乎有人不想让我们知道南极空洞有关消息。但是如果完全想要遮盖住地外文明基地的事实,那么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操作。关于空洞的形成主流科学家是这样解释的,冰盖形成时内部会有一定数量细小的孔洞,加上冰盖下方还可能存在比海水浓度低的淡水,导致冰盖间会形成一种渗透的压力。淡水在渗透压作用下自下往上流动,进入了冰盖孔洞内,使得这些冰开始融化,孔洞也越来越大。所以卫星上看起来像是巨型空洞。南极是一个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殊的地方,也是一个比较容易隐藏秘密的理想地点,不论是谁,如果在南极建造基地,就很难被外人发现。近科学家在南极雪里面发现了特别罕见的同位素铁60,一般这种物质只会出现在太空的一些星际尘埃里面。神秘的南极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空洞的真相还不得而知,其他南极迷题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一定会解开南极洲的神秘面纱,到那时可能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不知大家相信外星文明和飞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