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诱惑之蘸碟(1):川菜碟中谍 风味霸江湖蘸碟,在川菜中尤其是老百姓的一日三餐中,虽在桌面上偏居一隅,但却是川人川味巴心巴肝的小灵精。蘸碟又叫味碟,可草根百姓偏喜欢叫它的昵称——蘸水。在巴蜀,蘸水虽小里小气,却在日常吃喝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像连锅汤类、汤菜类、豆花类、炖猪蹄、炖肘子、清炖牛尾汤、清炖牛肉、羊肉汤锅、羊杂火锅等,以及串串香、麻辣烫、火锅类,各种米面小吃像:水饺、烧麦、煎饺、汤包等,甚或哪怕清水蔬菜、白菜豆腐汤、米汤煮蔬菜,都会配上各种不同风味的蘸碟。试想,假若没有蘸水这小灵精,恐怕川菜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菜肴都没得资格上桌。 蘸水,纯粹是城乡人家“尚滋味好辛香”之饮食智慧与吃喝灵性的美味境界。一碟蘸水少则六七样,多则十几样调味料,尤其是豆花蘸碟,堪称为民间调味艺术的杰作。巴蜀之地,尤对吃豆花的蘸料十分讲究。那是一地一味,一县一味,乃至一乡一味、一家一味,七滋八味、风味纷呈。有重辣喜麻的,给味蕾以强烈刺激,像重庆及川东一带其味就浓烈丰厚;有重鲜好香的,给味觉以柔美醇和,多滋多味,如成都及川西平原;还有喜食酸辣的,像泸州及川南一带豆花蘸水便喜好加酸青菜或泡菜盐水和木姜油。总体而言麻辣酸甜、鲜香浓淡、自有韵味、各具芳香。乡村豆花的调味蘸水大多因地制宜,虽简单实惠,所用调料不过四五种,酱油或盐、豆瓣酱、油辣子、青花椒、葱花等,也有用泡菜盐水加剁碎的干辣椒、花椒、加葱花调制的,也有把新鲜辣椒放进柴火灰中煨烤,剁碎后加新花椒、盐水调兑的蘸水,款款都美味得很。乡村人家,讲究些的还有用花生、芝麻、南瓜子炒香打磨成粉团调制的香辣蘸酱,一种是新鲜小米辣擂成的糍粑海椒调制。两种都有股浓郁的鲜美、酱香,麻香、小葱花,那滋味格外调戏胃肠。挑起一坨豆花,在味碟中打个滚,入口立马感觉豆花细嫩绵扎、清香丝丝、回口甘甜、麻辣鲜美、酱香醇浓,很是舒爽,简直就吃得,感动得哭。好了还是打住,亲们已经是口水滴答似春雨,虐人细无声了。川菜调味蘸蘸种类较多,但川味蘸碟总体上分两类:干蘸碟和蘸水碟。其调制方法并不很复杂,大多是根据自家的口味喜好自由发挥,但大体上还是分为:麻辣味、鲜辣味、酸辣味、家常味、鱼香味、香辣味、糟辣味、甜辣味、煳辣味、蒜辣味等。无论何种蘸碟,主要突出的还是辣麻香鲜。其间有红油的香辣、青椒的鲜辣、糍粑辣椒的糟辣、刀口椒的煳辣、泡椒的酸辣;加上大蒜的辛辣、生姜的刚辣;同蘸水调料常用香油的麻香、花生的酥香、芝麻的脂香、花椒的麻香和小葱的清香,形成了千姿百味的川味特色蘸碟。饕客将以两篇文章毫无保留地将十余种各式川味蘸碟的调制诀窍及应用介绍给大家。愿你一碟在手,豪横味道江湖。1、红油蘸碟原料:红油辣椒50克 酱油50克 白糖15克 味精2克 蒜茸20克 芝麻油3克 小葱15克 陈醋5克 芝麻1克制法:将红油辣椒(多红油少辣子)、酱油、白糖、味精、蒜茸、芝麻油、醋装碗内调匀后舀入碟子内,撒上芝麻、小葱即成。适用范围:各种汤菜、水煮菜类的蘸碟,如三鲜豆腐汤、水煮白油菜、米汤菜、耙耙菜、红油水饺、烧麦、煎饺、汤包等小吃。2、香辣豆瓣蘸碟原料:元红豆瓣酱50克、刀口辣椒25克、精盐2克、生抽、花椒油各1克、白糖5克、芝麻油3克、小葱15克、菜籽油50克制法:红油豆瓣酱剁细,菜籽油放入锅内烧热,下入元红豆瓣炒香,加入刀口辣椒末,白糖,精盐,味精,舀入碗内,加花椒油、生抽、芝麻油调匀,后放小葱即成。适用范围:炖菜类,像萝卜连锅子、冬瓜连锅汤、炖猪蹄、炖肘子、清炖牛肉、清炖牛尾等。3、鲜辣豆瓣蘸碟原料:家制鲜豆瓣酱50克、蒜末15克、味精3克、白糖5克、生菜籽油50克、小葱15克、花椒油5克。制法:将家制鲜豆瓣酱加生菜籽油、蒜末、味精、花椒油、白糖调匀,后放上葱花即成。适用范围:适合各种炖菜蘸碟,如炖蹄花、山药炖猪肘、清炖牛尾、清炖牛肉、连锅汤、排骨汤等。4、酸辣红油蘸碟原料:辣椒油50克、精盐1克、酱油35克、陈醋35克、味精2克、芝麻油10克、白糖5克、小葱15克。制法:将辣椒油、精盐、白糖、酱油、陈醋、味精、芝麻油一并调匀,放上葱花即成。适用范围:一些时蔬汤菜,肉汤煮萝卜,白水煮冬瓜、清炒白油菜、蒜茸炒苋菜、春卷等。《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文化学者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图文原创 江湖饕客·向东2021.06.30
2、巴蜀地域简介诗人简介:赵勇,男,湖南省南县人,北宋名臣铁面御史清献公赵抃31世裔孙,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野草诗社会员,竹韵汉诗协会会员,香港诗词文艺协会会员,都市头条认证会员,诗歌中国会员,湖南省建筑工程“芙蓉奖”评选专家组专家,注册建造师,从事机电安装工作。至成都(一)朝闻客鸟促村声,拾缀劳身又启征。滚滚车轮辞北楚,迢迢蜀道赴公程。风吟乡曲潇湘远,脚踏油门尘事轻。危岭凉云休挡路,大江转角是青城。沪渝高速客路青山云脚低,千峰壁立与天齐。南车遥指前行道,轻踏油门向直西。深夜,忽想起今天生日,草成四韵自祝:琐事缠身脑力衰,流晖应景不堪追。人逢暮齿心微感,律动冬灰风劲吹。楚璧蒙尘多客土,赵囊穿底笑阿谁?茫然名利何如是,飘拂寒云夜幕垂。成都罨画池感怀作故名园琴鹤徊,后昆到此久依偎。蜀州多是青光眼,铁面春风吹不开。注:罨画池为北宋名臣铁面御史赵抃在原东亭基础上拓展并命名,园中原有纪念赵抃陆游的赵陆公祠,1987年,当地政府改赵陆公祠为陆游祠,实为无脑之举!作为琴鹤后裔,到此一游,不免愤慨!至成都(二)高敞胸襟手一挥,玄冬朔气透征衣。川音幽韵余麻辣,楚客娱肠纳软肥。曲枕离痕及时擦,南云到此慢些飞。劳身何待坊间语,天府东来觅契机。坊间语指“老不入川”之传言。崇州琴鹤广场先祖雕像前口占蜀道千山路万重,先灵匹马送仁风。濯缨伫望西江水,到此追怀三鞠躬。冬日至杜甫草堂感怀浣花溪水绕柴门,额手凝眸立柱根。塑像弥时藏泣绪,霜头到此吊吟魂。难堪国体秋心动,厚积民膏酷吏吞。回望寒风摇瘦竹,长安路远隔思存。游武侯祠有感殷勤徐步蜀门深,行景迎眸忽感心。轻冷寒松连峻宇,庄严偶像塑贞金。叩庐知遇扶犁手,振履如闻击鼓音。戡乱出师前后表,描红拓本暗尘侵。谒惠陵刻石遗痕先主名,风摇陵柏侧枝横。弯弯甬道飘黄叶,冷冷高丘望楚荆。匡国追奔原野鹿,宸心分鼎锦官城。耳边万籁非凡响,犹似托孤啜泣声。
3、巴蜀火锅简介【唐诗诵读】:引 水 行李群玉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中烟。十里暗流声不断,行人头上过潺湲。:。作者简介:李群玉(807—858年)湖南人。晚唐重要诗人,多次考取功名不第。后漫游荆楚和巴蜀、粤桂之地,一生交游广,官至弘文馆校书郎。其诗笔妍丽,极有才华,死后被赐进士。现传世作品有诗、词二百六十三首。诗赏:作者的这首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首句写竹筒引泉水出洞,“一条寒玉”是对引水竹筒的生动比喻,以突出竹筒给人带来的泠然感受,寒玉秋泉,益见水之清冽。次句写泉水的源头,泉水被竹筒从幽深的泉洞引出灌溉农田,而泉洞外面,常有藤萝一类植物缠绕蔓生,有时会有水蒸汽似的水雾缭绕,此写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后两句写竹筒流水连绵十余里,竹筒引水,一般都是顺着山势,由高而低,蜿蜒而下,有的地段侧从行人头上潺潺流过。竹筒引水,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妙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动事例,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事物。此诗,作者把一个引水工程描写的形象而富含深情,可见其独具匠心。
4、巴蜀科学城中学简介谢咏简介~重庆取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我国每座城市的名字都一定的由来意义,很多都是从古代就已经存在了,在古籍中可以找到。那么,重庆名字的由来是什么?重庆一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具有哪样的含义?现在我们通过重庆名字的来历简短介绍进行了解。(1)谢咏老师: 重庆,具有双重喜庆之意。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 濮、苴、奴、宾、共、(rang)、(dan)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古老的历史文明。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带的大片地区,已形成强大的奴隶制部族联盟,统称“巴”。相传夏禹王分华夏为九州,梁州所属就有"巴"。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巴方"的记载。郭沫若先生对此有诗赞曰:“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从“巴”到“重庆”,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国,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更名荆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就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因渝人赵谂叛诛事,朝廷虑“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二月受内禅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重庆自秦以来,历代王朝都在此设置郡、州、路、道、府等行政机构。辛亥革命后,1921年设重庆商埠督办;1929年设市;1935年5月5日,国民d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d政府西迁重庆,于1937年11月定重庆为“战时首都”,1940年再定重庆为“陪都”。连同远古巴国的建都、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国建都,重庆在历史上就有三次成为国都。(2)谢咏老师: 关于重庆的简称——渝渝,中国重庆市的别称。 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处,古称巴郡、渝州,简称“渝”。据史籍记载,远在公元前12世纪,它就是古代巴国的都城,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国,在此建立巴郡;汉代改郡为州, 设立巴州;以后又先后更名为楚州、巴州、渝州和恭州。 公元1102年,宋光宗被封为恭王, 后在此接到登基的遗诏,自诩为“双重喜庆”, 即位以后就下诏将恭州易名为重庆,并沿用至今, 已有近800年历史。重庆的简称中,“渝”紧跟“巴”之后。据《寰宇记》,本市改名渝州始于隋代开皇元年(公元581)。此后除唐玄宗时曾短期改渝州为南平郡之外,渝州之 名一直沿用至北宋末,长达500多年。李白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野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渝州就指重 庆。之所以名为渝州,这是因为重庆位于嘉陵江之滨,而嘉陵江古名渝水。《寰宇记》记载重庆由“巴”改名“渝”的原因时写到:“因渝水为名。”《合川县志》 也说:三江(笔者:渠江、嘉陵江、涪江)会合以下之水,各有称呼不同,故定嘉(陵江)渠(江)口以下为渝水,重庆古称渝州,今简称渝,即由此得名。由“渝”可代“巴”观之,古渝人似乎可独掌山城帅印;今日重庆,一般可涵括以“巴渝”二字,渝人又屈居老二,与先到的巴人两分天下有其一。综此,均可为古渝人对神秘璀璨巴渝文化的创建之功树碑立传。#巴蜀简介#
5、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简介国内首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将在宣汉落成由巴文化与蜀文化共同组成的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笔辉巴渠获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巴文化专题博物馆、也是巴文化地标建筑,作为达州保护和传承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目前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外装饰装修。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28243平方米,建筑面积11657平方米,总投资约2亿元。博物馆主体建筑3层,建筑高度20.4米,主要包括藏品库区、陈列展览区、综合办公区、文保技术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社会教育中心等,其中展陈面积约3000平方米。据罗家坝遗址博物馆现场管理人员介绍:“目前,罗家坝遗址博物馆主体施工已经结束,室内展陈轻钢龙骨、隔墙封板、吊顶造型等已完工,正在进行墙面粉刷、喷漆、石材安装等工程。接下来,将组织工人继续抓紧抓实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各项建设工程进度,全力以赴,尽早完工。罗家坝遗址位于宣汉普光镇进化村,总面积103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70万平方米,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遗址地处秦、楚、巴、蜀交界地,是我国规模大、保存完好规制等级高的巴文化遗址,也是国家文物局“十四五”时期专项保护的145处大遗址之一。罗家坝遗址也是我国研究巴文化的重要基地,与金沙遗址、成都商业街古蜀船棺葬遗址一起并称为“继三星堆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至1999年到2021年,罗家坝遗址经历了6次考古发掘,揭土5000余平方米、清理墓葬140余座,出土青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各类器物3000余件。据悉,罗家坝遗址博物馆建成后,将对外全面展示罗家坝遗址出土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为宣汉深度包装巴文化品牌,加快巴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巴文化精髓,着力打造全国巴文化高地提供综合平台,对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相信宣汉确立的全国巴文化高地美好蓝图,将从罗家坝这片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大地上徐徐展开!满满的期待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早日建成开放!#文物##考古##达州头条#
6、重庆巴蜀中学简介川菜诱惑之辣椒酱:(1)一酱当先 风味眼下,正是辣椒摘收的时节,辣椒由青转红,大量上市,因此也是家户人家忙着宰辣椒做辣椒酱的佳时候。无论是豆瓣酱、各种辣椒酱,都是巴蜀人家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或烧菜、炒菜、拌菜,或佐餐、或调味、或打蘸碟、甚或是夹馒头、锅魁、吃手摊子凉粉等,硬是好吃得很。辣椒酱纯粹是民间的,故而依各家口味,显得是七滋八味、风味纷呈,也广泛用于川菜日常烹调。辣椒酱在四川,无论是城乡人家还是酒楼饭馆,都根据不同用途而调制成很多种,像香辣酱、鲜椒酱、蒜蓉辣酱、豆豉辣酱、泡椒辣酱、麻辣干锅辣酱、火锅辣酱等,饕客这里将为亲们一一介绍。1.香辣酱调制精解:传统制法一,鲜红辣椒去蒂、洗净、晾干水分,然后加姜米、蒜米和辣椒一起剁细,加适量盐、生菜油调匀,装入缸钵或坛子内密封腌制两天,再倒在盆中晾晒,中途要搅动翻露,到表面呈灰白色时,再装进缸钵,加花椒粉、胡椒粉、五香粉、少量白糖、白酒或醪糟汁,搅合均匀后,再加进生菜油淹没过辣椒,然后密封腌制两三天,一揭开盖,那股香味,保管你口水滴到脚背上。另外,还可加用豆豉酱,乡村多用姜豆豉或水豆豉剁茸先用热油炒香,再加进辣椒酱里拌匀,风味更加浓郁。若是在里面加上晒干发霉的胡豆(蚕豆)瓣子,那就成了香辣豆瓣酱。传统制法二、乡里人家还有用黄豆或花生做香辣黄豆酱与花生香辣酱。鲜红辣椒制法如上,黄豆则需先清水泡涨,入锅煮熟,若是青豆则要先泡、去皮,再蒸熟,晾凉后剁成碎粒,亦可用搅拌机搅成茸,将剁细的辣椒、黄豆茸装入瓦盆中,加适量川盐、八角粉、花椒粉、白酒、白糖、味精,再加适量香油搅匀,后倒进生菜油搅合均匀,装入缸中腌渍一周后即可食用。香辣花生酱,则用剁细的鲜红辣椒(鲜青椒也可)、辣椒面、油酥花生仁等制成。先将油酥花仁压成碎末,然后锅烧热,用菜油、化猪油烧热后,下姜米、蒜米炒香,再放入辣椒面炒香,然后加进鲜椒末、花仁末,下适量川盐炒和均匀,撒勺熟芝麻,起锅盛入容器、再淋适量香油搅匀即可。香辣酱配方及制法原料:郫县豆瓣50克、辣椒面50克、豆豉50克、酥花生米150克、白芝麻20克、大蒜25克、生姜15克、白糖25克、五香粉15克、酱油15克、调和油500克、花椒油5克;制法:1、将郫县豆瓣、豆豉、大蒜、生姜分别剁成细末;酥花生米压成碎末。2、锅内放色拉油中火烧至五成热,放入大蒜末、生姜末炒香,下入郫县豆瓣、豆豉小火炒约3分钟至香;再放入辣椒面、白糖、五香粉、生抽炒出香味后加入酥花生碎、白芝麻、花椒油翻匀即成。重要提醒:1、炒制香辣酱料时火候不宜过大。火力过大容易将原料炒焦,而产生焦味。时间炒得过短郫县豆瓣的香气出不来。2、辣椒面好自己用几个辣椒进行调配、炒制、加工成辣椒面。成菜效果、风味会更具特色。《四川省志•川菜志》编委会副主编 川菜文化学者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图文原创 江湖饕客·向东2021.07.07.
7、重庆巴蜀简介所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成都有着天府之国千百年来积攒的底气,让这座城市“巴适”又“安逸”。蜀地文明缘起于此,它便成为文化恣意生长的沃土。#成都头条#·【展出介绍】走进四川,怎么能不了解四川历史呢?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坐落于浣花溪畔。在这里,书画、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超过35万件馆藏文物,描绘出多姿多彩的四川历史画卷。·1. 远古四川——史前时代的四川展示了远古四川在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到古蜀文明开篇的文明。2. 古代四川——先秦时期、魏晋至唐五代时期展示了先秦时期的四川文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蜀,和川东、重庆峡江地区为中心的巴,两大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化”。魏晋至唐五代时期4.29刚开放。3.张大千书画馆收藏了张大千先生的各类作品,先生画作享誉天下,四川博物院的藏品号称富甲一方,尤其是敦煌临摹画。4.四川书画精品展呈现了四川历代书画大师的精品5. 工艺美术馆展出了精美的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刺绣等工艺精品6. 四川民族文物馆展出了部分民族的用品、服饰、宗教法器等7. 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展示当时厚葬风俗的产物8.万佛寺石刻馆、藏传佛教文物馆·【必看藏品】1.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瓶、人面形玉佩2.青铜面具:三星堆出土3.西周象首耳卷体夔纹铜罍4.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带盖铜鍪、带盖蟠虺纹铜浴缶、“邵之饮”鼎、虎钮錞于、铜甑、带鞘铜双剑、虎纹铜戈等5.汉代说唱俑(真品藏于国家博物馆)、抚耳俑等6.五代前蜀王建兔首龙身钮镒宝、王建玉大带;五代后蜀残石经(上过《国家宝藏》)7.唐代“石涧敲冰”七弦琴8.万佛寺石刻9.清代痕都斯坦玉花卉纹盖碗、雕漆山水人物开光葵花式盒、雕漆涂金锦地五龙图盘、象牙雕萝卜等10.张大千作品:仕女休憩图轴、临摹初唐璎珞大士图轴等·【参观指南】四川博物院门票:免费,提前预约(周一闭馆)地址:成都市浣花南路251号交通:地铁5号线青羊宫站(B出口),需步行900米#美好旅行地#
8、重庆巴蜀中学舒义海简介开明王朝的都邑不会叫“新都”新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新都历史文化”“公元前七世纪左右,蜀王开明氏在此营建了开明王朝的都邑。为了有别于杜宇氏的旧都,新建都邑遂名为‘新都’。”新都在线则说:“新都建治于春秋末期,为古蜀国三都之一。开明氏政权在新都军屯营建都邑,为区别于杜宇氏在郫县的旧都,遂名‘新都’,距今约2800年历史。公元前376年,新都建县。”在新都对其“历史沿革”的宣传介绍中,许多媒体,大都是类似的说法。新都区明代古城墙可是,在古蜀国时期,新都并没有“城”,更不存在所谓“县”。在《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文献资料中,提到的古蜀时期疑似为“城”的地方有:郫、广都、成都、瞿上。1995年以来,在新津、郫县、温江、都江堰、崇州等地考古发现了宝墩古城、郫县古城、鱼凫城、芒城、双河古城、紫竹古城等8座史前古城,证明在三星堆、金沙遗址之前的成都平原,早就有了具有古城性质的古蜀人的中心聚落地。虽然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证明古蜀时期存在大量的“城”,但其中并没有与“新都”有关的“城”。即使在新繁水观音、新都褚家村等地都发现了商周时期古遗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新都马家战国木椁大墓,出土文物中甚至有被认为是蜀王印的印章(倘如是,则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代蜀王),却毕竟没有发现与“城”有关的证据。即便有蜀王墓,那也是葬地而非行政权力所在地,何来“新建都邑”且命名为“新都”之说?更何况,“新都”两字,明显是中原语系及文字。学术界公认,古蜀国有自己的语系及文字,大量出土的巴蜀图语就是证明。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古蜀后,因为居民主体改变了,加之秦文化的强力推进,曾经辉煌过的古蜀文化及文字遂逐渐湮灭。正因为如此,西汉学术领军人物扬雄在《蜀王本纪》中才断言:“是时人萌(民)椎髻左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2]扬雄何出此言?就是因为当时已经没有人知道古蜀文化了啊!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独独存在“新都”这样称谓的“开明王朝都邑”?再说,就是对近二十来年在成都平原发现的古蜀时期大量的具有城市性质的史前古城遗址,也仍然可以肯定,它们不是“县”而是“城”。原因很简单:在秦统一巴蜀之前的古蜀国,还没有“县”。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秦穆公被《史记》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写的《国语》在提到秦穆公九年(公元前651年),晋公子夷吾(即稍后的晋惠公)与秦国使者公子絷交流时,有“君实有郡县”[3]之语。这是对秦国设郡县的早记载,也是中国历史上早关于郡县制的记载。“郡县制”是后来商鞅变法的一项主要内容。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后,确立全国实行郡、县二级制,分全国为36郡,郡下设县。唐代柳宗元的《封建论》明确说:在先秦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度,有百害而无一利;而从秦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则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古蜀国是秦国早统一的地区,也是秦国早将郡县制推行到关中以外的地区。按照史书的记载,古蜀国是在公元前316年被秦征服的。秦在征服古蜀后,即在蜀地推行秦国的郡县制,原古蜀国地域改设为蜀郡;在蜀郡之下,设立了成都、郫、临邛这三个县。这在《华阳国志·蜀志》是有明确记载的。即是说,在公元前316年之前,在原古蜀国区域内是没有“县”制这种行政区划或者机构的;那么又何来“新都县”?从成都、郫、临邛这三个县的名称来看,它们都是秦文字也就是中原文字,这与“新都”的名称是一致的,而不可能是古蜀文字。由此看来,说“公元前376年,新都建县”,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至于说“新都建治于春秋末期,为古蜀国三都之一。开明氏政权在新都军屯营建都邑,为区别于杜宇氏在郫县的旧都,遂名‘新都’,距今约2800年历史”,就更没有根据了。新都县设置于何时?《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明确说:“新都县:汉置。隋改曰兴乐。寻省。唐复置新都县。”[4]应该说,这是有依据的。新都县闻名于世,是在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华阳国志·蜀志》载:“新都县,蜀以成都、广都、新都为三都,号名城。有金堂山。水通于巴。汉时五仓,名万安仓。有枣,鱼梁。”刘备集团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占领成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即“蜀汉”)。成都是国都,当然是“名城”,那时还没有温江县,与成都县近的县就是新都县、广都县、郫县,而新都县、广都县在“蜀汉国”期间都是重要都邑。“万安仓”是当时大的粮仓,设于新都县,足证此地的重要性。《华阳国志·蜀志》说新都县“多名士,有杨厚、董扶。又有四姓:马、史、汝、郑者”等居住于此,授徒(仅杨厚即“授门徒三千人”)于此,也说明了新都县在两汉三国时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