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4岁的邓稼先工作调动,只用了3个“不能说”回应妻子的问题,接着便“狠心”离开了家,一走就是整整28年,回来的时候却是一个直肠癌晚期的病人。1950年,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因其成就突出,美国试图以丰厚条件诱惑他留美发展。邓稼先想到,祖国百废待兴,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便拒绝了美国的优越条件。毕业9天后毅然回到祖国,随即投入到中国的物理研究中。1958年,因国际形势突变,中国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原子弹。钱三强找到邓稼先,问:“小邓,我们要放一个“大炮仗”,打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这个消息让邓稼先激动不已,可是他的激动却无法和妻子分享。回到家,他既激动又为难地对妻子说:“我要调走了。”——“调去哪里”——“不能说。”——“去做什么?”——“也不能说。”——“那你给我信箱号码,我给你写信。”——“不能通信。”“这个家以后就靠你了,我的生命就献给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尽管妻子很难过,但看到邓稼先脸上的坚决和刚毅,她多少明白丈夫要做的是什么了。从那以后,邓稼先就离开了家,这一走就是28年。这28年,他彻底从公众场合消失了。邓稼先带着一帮满怀抱负的年轻人一头扎进了荒凉的大西北,开始了埋头苦干。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物质匮乏,技术落后,没办法为科学家们提供足够的条件,甚至连食物都短缺。在海拔3200多米的高原上,空气稀薄,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常常飞沙走石,连生存都很艰难。在这样的条件下搞科研,难度可想而知,压在邓稼先肩头上的担子更是重之又重。为了早日研发出原子弹,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昼夜不停,白天不够用,晚上挑灯夜战,从没有休息日。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再加上食物不足,缺乏营养,邓稼先越来越憔悴。有一次,他在给青年们讲课时,突然声音中断了,只见他笔直地站着,双眼紧闭,粉笔从松开的手指间跌落下来,掉在地上。“啪”的一声,他被惊醒了,揉揉眼睛,继续讲课。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累得站着都能睡着了。那时,条件艰苦,没有先进的设备,邓稼先他们只能用算盘和笔纸去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1次,要1个多月,算9次,要1年多的时候,常常是工作到天亮。除了在秘密科研院所里日夜奋战,邓稼先经常顶着飞沙走石,亲自去到戈壁试验场。严寒酷暑,他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曾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因此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1959年,邓稼先选定中子物理、流体力学和高温高压下的物理性质三个方面作为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主攻方向。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这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被邓稼先他们攻下了。1963年,原子弹总体计划完成,39岁的邓稼先,颤抖着双手,在上面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1964年10月,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世界。接着,邓稼先等人马不停蹄开始了对氢弹的研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2年零8个月试验成功。这个时间,创造了世界上快的速度。氢弹研究,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1984年,邓稼先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颗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距离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整整20年。在1986年前,新中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邓稼先亲自在现场主持过15次。只是,搞武器试验是有很大风险的,在一次偶然的氢弹试验事故中,邓稼先为了找回氢弹,查出失败原因,他阻止其他人,独自一人前往。由于正处于核污染重的源点,他遭受了严重的钚239的辐射伤害,激活了他体内的癌细胞。28年后,邓稼先回到了妻子身边,此时,他已经是直肠癌晚期了。此时,妻子才真正了解丈夫做的是什么,他把他的全部奉献给了国家。@稻花香里说文史在病房,邓稼先说:“他早知道会有这一天,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这是一份多么纯粹的爱国心,明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依然义无反顾。在生命的后时光,邓稼先要求再去看一眼天安门,望着长安街,他问:“30年后,人们会记住我们吗?”舍小家为大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我想说,不管过去多少年,中国人都会记住你的。外国曾口出狂言:“没有外国的援助,中国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如今,我们的国家拥有强大的武器,面对世界列强,毫无惧色。临终前,邓稼先牵挂的还是国家:“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中国能够挺起脊梁,傲立世界,不得不感谢邓稼先这些隐姓埋名,埋头苦干的科学家。致敬邓稼先!@稻花香里说文史 【关注我,与你一起回味旧时光的故事】[比心]
2、邓稼先的个人资料及简介英文1986年5月,邓稼先拍了一张令人心痛的照片,他对着镜头温柔笑着,但嘴角却有擦不去的血迹,这张照片拍摄于病房外,他已经癌症晚期。这时候的邓稼先,由于身体长期受核辐射,肝脏已经破损,甚至骨髓里也被查出有放射性物质。他的全身经常出现大出血,每天要吃大量的止疼药,可依然止不住身体的疼痛,疼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每隔一个小时,医生就要给他打一针镇痛剂,但也仍然阻止不了病魔的肆虐。当时,远在美国的张振宁得知他住院,专程从美国回来探望他,两个人站在病房外合影留念。面对镜头,他脸色苍白,浑身疲惫,嘴角有血,可依然笑得灿烂温柔。这位伟大的老人,此时已经走到生命的晚期。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64岁。去世之前,他还心心念念中国的发展:"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1924年,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邓家是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邓以蛰是清华大学教授,和杨振宁家是世交。日本侵华,北平沦陷,邓稼先带着当时生病的父亲辗转到昆明,一路看遍战火中的人间悲剧,当时他在心里发誓,一定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绝不让中国再遭受如此磨难。邓稼先到了昆明西南联大之后,4年苦读,大学毕业后,他又去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刚到美国的时候,邓稼先生活艰苦,他没有太多的钱,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但这根本不影响他学习的热情,2年时间里,就修完了四年的学分,26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被人称为“娃娃博士”。当时,美国当局重视邓稼先,为了让他留在美国,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但邓稼先根本不会被美国的利诱所动,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1950年8月,刚拿到博士学位的邓稼先,迫不及待地回国,然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做一个大炮仗,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是否愿意参加?”当时,邓稼先听到后,瞬间热血沸腾,他清楚国家要做的这个大炮仗是什么。当时中美断交,中国受到外部环境的威胁,为了加强国家安全,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研发原子弹。钱三强所说的大炮仗,就是原子弹。邓稼先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他没有跟任何人透露消息,包括他的妻子许鹿希,他只是说:“我要调动工作,离开很长一段时间。”然后,他就和所有参与原子弹研发的工作人员,跑到茫茫戈壁,彻底从人间蒸发。那时候,中国和苏联断交,大批苏联专家撤走,研发原子弹根本没有成功的经验,完全要靠自己摸索。而且,当时西方国家也嘲笑中国,说中国没有西方国家的帮助,二十年内别想有自己的原子弹!原子弹的研究,资料少,设备差,环境恶劣,几乎所有的科研人员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几乎是争分夺秒,没日没夜地干。邓稼先经常感慨:“一个太阳不够用啊!”他们根本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累得实在熬不住了,睡一会,换其他人顶上,然后接着干,一群科学家熬红了双眼、累白了头发。终于,经历重重困难,1964年10月,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又快速投入到氢弹的研发当中,只花了2年零8个月,氢弹爆炸。氢弹的研发,美国用了7年多,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苏联用了6年多,中国只花了2年零8个月就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先后爆炸后,引起国际社会舆论哗然,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中国不依靠西方人的技术,独立自主就能研发出原子弹和氢弹,于是就有了很多阴谋论。甚至杨振宁都不相信。1971年,杨振宁回国,他去见了邓稼先。见面寒暄之后,他问邓稼先:“听说有美国科学家帮助中国研究原子弹?”邓稼先说,“无论氢弹、原子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那瞬间,杨振宁饱含热泪。杨振宁问邓稼先,你主持研发原子弹和氢弹,拿到多少奖金?邓稼先伸出两个指头说:'20块,原子弹10块,氢弹10块。'杨振宁听后,动容。虽然,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我国核武器研发工程的突飞猛进,但核试验却处处危险。1979年,在一次核试验试验中,一颗原子弹并没有按照预设爆炸,核弹头遗失在戈壁滩,邓稼先和同事去寻找,当找到核弹头的时候,邓稼先说:'你们还年轻,让我来。'由于多次近距离接触和辐射,他的身体遭到重创。从此之后,他的身体越来越差。1985年,他被检查出了直肠癌,身体因为核辐射,出现大面积的溶血性出血,疼痛,他要靠医生每小时给他一针镇痛剂止痛。他先后住院363天,动了3次手术。在生命的尽头,他仍然牵挂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强忍着病痛,和于敏一起完成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终年62岁,临终前,他说,"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3、邓稼先先生个人资料“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临终前,他挺着虚弱的身体,发出铿锵遗言。这就是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他为祖国核事业生,为核事业si,践行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衷诚。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邓家祖屋。父亲是当时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936年他考入北平崇德中学。1940年日军入侵北平,一家辗转到达云南昆明。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学习四年,47年赴美国研究生考试,第二年考入普渡大学,仅用一年就获得博士学位,当时26岁,放弃美国优越条件,1950年10月回国。一到北京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彭恒武教授一起,进行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建设,开始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在这一领域发表了多项世界领先学术论文。1958 年秋,当时主持中国核工业部的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要严格保密,能不能去。邓稼先义无反顾同意了。他当晚就向妻子许鹿希说,要调动作。“调哪儿?”。“这不能说”。“做什么工作?”,“不能说”。“那留个信箱,我给你写信”,“不能通信”。妻子一下明白了,这是紀律。他只说了两句话,“家交给你了”,“我的命交给国家了,死了也值得”。从此离别他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隐姓埋名,一别28年。1958年8月,挺进大漠深处。1959年6月,苏联专家撤离,一张纸片都没留下。邓稼先和他的战友们克服了资料少,设备差,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神密的古罗布泊建设成了个核实验基地。邓稼先调到新筹建的核实验所理论研究部当主任,负责核武器的理论设计,亲自领导了15次核实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选对了主攻方向,为中国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62年6月,邓稼先和同志们做出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63年2月,进行了成功模拟試验。当年9月,又承担了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1964年10月16日颗原子弹爆炸炸,一举打破了西方阵营的核垄断。原子弹爆炸两年零八个月后,1967年6月17日颗氢弹实验成功。当时中国国力薄弱,但是却创造了造氢弹世界蕞快速度,法国用了8年6个月,美国7年3个月,苏联6年3个月,中国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成功的背后藏着邓稼先和战友们多少不为人知的辛苦。79年核弹空投实验出现意外,核弹未爆,邓稼先坚持自己亲自寻找,蕞后找到并抱回,坦然告知大家“平安无事”。其实那次境遇,他已严重受到核幅射。由于长期处在核幅射环境,他不幸患了直肠癌。但一直坚持工作在第一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实验成功。他早已忘记的病情,自豪写下,“红云冲天照九宵,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也是他蕞后一次参与核实验。1985年7月30号因直肠癌加重,国家强行让他住院。1986年7月17日,国家、、朱光亚、蒋心雄前往解放军总医院,向邓稼先颁发“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七五”期间,d中央国务院授出的第一个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称号,授出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直肠癌大出血shi世,享年62岁。临终前,向妻子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英雄走了,他的精神,他的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1999年,国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4、两弹元勋邓稼先事迹资料有很多人看过邓稼先院士的这张照片,但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嘴角未擦干的血迹,虽然照片中的他面带微笑,但其实在那个时候他全身都在出血,并且止都止不住,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打一针镇痛剂!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放话中国人经过日军哨岗须鞠躬,还在读小学的邓稼先不想鞠躬,每逢遇上便绕路走。哪料,日军攻下一座城市后,竟让日伪拿着纸旗到学校,让学生拿着纸旗到街上列队,为日军呐喊庆祝。邓稼先心想,这不是我们挨打了,还要为施暴制说:“你真英明吗”?他压制不住心中的愤怒,两三下撕掉日军纸旗,扔到地上奋力地踩踏。在旁的学生纷纷效仿,随后一哄而散,哪料,日伪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日军,日军颇为恼怒,想要抓住带头的学生。为此,邓稼先被转移到大后方,随着年龄的增长,邓稼先意识到:“一个弱国,备受欺凌,他的国民是没有平安可言的。”于是他努力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数学和物理,心想只有把国家的科技搞起来,才能免受外国的欺负。不久后,邓稼先赴美留学,就在他取得博士学位的第九天,他拒绝了导师前往英国深造的邀请,毅然选择响应国家号召,回到祖国。1958年,钱三强找到邓稼先,开门见山道:“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样?”彼时,邓稼先知道“大炮仗”的潜在意思,就是研制原子 弹,但他已经和妻子许鹿希结婚还生下两个孩子,更知道任务的重要性。于是他支支吾吾道:“我可以吗?”钱三强看出了他的犹豫,慢慢安抚他的情绪,告诉他既然上级选定了他,自然是相信他。他曾经艰苦求学,不就是为了给国家做些贡献吗?于是他咬紧牙关回到家跟妻子说:“我调动工作了,今后恐怕照顾不了这个家了,一切全靠你了。”闻言,许鹿希疑惑不已,委屈道:“去哪里工作?”“不能说。”“去做什么工作。”“不能说。”许鹿希眼眶湿润恳求道:“那日后有空总能常写信回家吧。”谁料,邓稼先仍然说:“可能不行。”邓稼先看着失落至极的妻子,缓缓说道:“我只能说这是回家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只能尽力做好它。”许鹿希听完明白了丈夫工作的重要性,便没有再问,她心想工作顶多三五年也完成了吧。她万万没想道,他这个工作一做就是28年。邓稼先刚到核试验物理基地就遇上了难题,中方邀请苏联专家,以与美国、英国等国正在谈判禁止试验核武 器为借口,提出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 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后来,甚至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一下子,重担落到了邓稼先一个人身上。没有资料、模型,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邓稼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急切需要找到大的主攻方向,然后好找帮手。很不容易得到一次机会回家,和家人吃饭,他一个人坐在阳台思考,妻子喊了他几次,他都毫无反应。不过妻子也习惯了,自从他接受了这个任务后,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上面。好不容易找到了主攻方向,可是由于国内核物理开班晚,几乎学生都没有基础。于是邓稼先为他们补充基础知识,带领学生推导公式,成了年轻人的定海神针。一转眼三年,计算的草稿纸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满满一整个库房,罗布泊也如愿升起了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 弹实验成功。“原子 弹有了,氢 弹也要快”上级向邓稼先等人下达命令。邓稼先又率领团队投入到氢 弹的研究当中。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又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这又是邓稼先科学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可是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一次核试验中,点火之后,天空中没有出现蘑菇云,在试验场的众人面面相觑。核 弹去哪里了,邓稼先忧心重重,他不顾上级阻拦,亲身前往寻找核 弹的下落。原来因降落伞质量不过关,高空投弹后降落伞没有打开,导致核 弹直接摔在地上,没有出现蘑菇云。邓稼先看着弹坑周围的钚-239(珍贵的材料),心痛不已,竟蹲下身体不停翻动泥土,反复呼喊:“我的钚-239啊。”尽管弹坑周围辐射严重,可是邓稼先还是不顾危险,三次进入弹坑区调查。就是因为这样,冷静过后的邓稼先主动前往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尿里有很强的放射性,白细胞功能不好,肝脏受损。于是医生劝他留院几个月,妻子看丈夫平时从不主动体检,太反常了,便询问缘由,哪料,邓稼先平静地说:“尿检不太正常”,随后又回到罗布泊。回到罗布泊后,邓稼先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后来他甚至需要人搀扶才能走上指挥车,但得知他情况的人除了医生没几个人。后来,随着核试验成功,邓稼先也离开了罗布泊,回到了北京开始住院。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为大出血救治无效去世。临终前,他拉着爱人许鹿希的手问道:“三十年后,人们会记得我们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仅是30年。邓稼先是我国核武 器事业上的一位带跑者,是一个大写的人,更是我们的骄傲。正是因为他的付出,我们才不再受欺负,我们应当铭记他,不仅仅只是30年。
5、邓稼先妻子许鹿希个人资料1976年,毛主席与世长辞,身处美国的华人为毛主席举行了追思会,其中杨振宁为华人代表需要上台致辞。而杨振宁在追思会上,饱含热泪地说出了12个字,让世人为之感动。那么,这12个字到底是什么?1974年6月,杨振宁回国,他本来打算去看看毛主席,但得知毛主席身体不适后,就打消了与之见面的想法。直到28号下午,他和等人见面,才发现毛主席的处境很糟糕。于是,他恳请向毛主席转达他的问候,并在获得对方的同意后不久,便返回美国。1976年春天,杨振宁再次回国,这一次他依旧没有见到毛主席,而且也没有问出有关毛主席身体的具体情况,之后他便回到了美国。然而在他回到美国的几个月后,他就在电视上看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这一瞬间,他的眼泪夺眶而出,以至于很长时间他都无法从这种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后来,美国的华人为毛主席组织了追悼会,作为追悼会的代表,他眼含热泪地进行了陈词,并且在悼词的后说了12个字:“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位巨人!”在场的人听到这句话后,纷纷鼓起了掌。至此,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毛主席作为伟人,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而杨振宁对毛主席的感情则令人动容。既然说到杨振宁对毛主席的感情,那就必须要说到他们之间的渊源,而对此,我们要从杨振宁回国探亲开始说起。1917年,中美关系有所缓和,于是杨振宁赶紧申请回国探亲,这是他阔别了20多年第一次回到祖国。这一次,他把自己的行程表列了出来,邓稼先就是行程表上他要去拜访的第一个人。邓稼先是他好的朋友,他很想念他。在和邓稼先见面后,他祝贺了邓稼先研制并爆炸出了原子弹,之后两人就回国发展、科研问题等闲聊了许久。同年7月28日,宴请了杜聿明夫妇和杨振宁夫妇。杨振宁第一次见到杜聿明的时候称其为杜先生,而则马上表示:“叫什么杜先生啊,应该叫岳父。”正因的这句话,宴会上的气氛,活跃了起来,杨振宁还感慨说这才是家的气氛。1972年6月,杨振宁又一次来到中国,这次是来探望他的家人和朋友。后来在7月2日,他和会面,他们就中国的教育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杨振宁离开以后,立即改正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杨振宁对中国的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杨振宁第三次回到中国则是在1973年5月,主要是为了参加自己父亲的葬礼。在参加完父亲的葬礼后,杨振宁在中国停留了一段时间,并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同年7月12日,杨振宁第四次回到中国,他这一次回国,是想要面见毛主席。其实对于这一想法,他并不觉得会实现,但是没想到的是,在7月17日的下午,毛主席接见了他。杨振宁在毛主席面前很紧张,为了缓解他紧张的情绪,毛主席便很热情地请他坐下谈谈。后来,毛主席与杨振宁就物理学方面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谈了好几个钟头。两人就像是相见恨晚的朋友,聊起天来忘记了时间,一直到有人提醒,他们才意识到原来时间已经过了那么久了。杨振宁觉得天色已晚,便向毛主席告别,而此时的情景也让杨振宁每次回国都要向毛主席问候其身体情况。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毛主席想要起身站着,但此刻毛主席站不起来,需要被拉一把。于是杨振宁就拉了毛主席一把,毛主席这才站了起来,站起来之后他走路并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走得很慢,这让杨振宁感觉到很心酸。临行前,毛主席还特意感谢杨振宁为世界做的贡献,而杨振宁也衷心地祝愿毛主席身体健康、万寿无疆。至此次会面结束,杨振宁与毛主席再也没有见面,可谓是初次相见,也是后一次相见。而再一次见到毛主席则是在电视上,电视发布了毛主席逝世的新闻,杨振宁悲伤不已。后来,杨振宁除了评价毛主席是人类历史上的巨人外,还这样评价过毛主席:在艰苦的路上,毛主席领着我们前进,在伟大的牺牲中,毛主席走在前面。五十年来,他是中国的一盏明灯,是中国的舵手……如今,这位中国的舵手已经长眠在他热爱的土地上,但他永远不会被世人忘记,我们将会永远铭记他,并且我们终将带着他的精神一直走下去。#邓稼先的个人资料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