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假醉。弟弟赵光义忙拿来龙袍,披在他身上,把他推上皇位。可大辽打来,赵匡胤却站出来:我帮你。历史上的权力交替从来不顺利,皇权的继承者昏昧不行,朝里重臣太多也不行,废长立幼更不行,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千古一帝秦始皇,13岁就能登基,年龄太小了也会让朝廷混乱,比如7岁的柴宗训。赵匡胤起兵抵御契丹和北汉时,军队半夜在陈桥驿驻扎休息,此时的赵匡胤还是周朝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偶然听到部下议论朝政,便心生一计,被部下推上了皇位。赵匡胤的部下说刚刚登基的柴宗训只有7岁,虽然表面上是皇帝,但这个小娃娃手里根本就没有实权,宰相范质都没查明情况,就叫我们出去卖命打仗,回来也不一定能论功行赏,没准还得被重臣忌惮。就和当代打工人一样,对情况越聊越不爽时的众人开始讨论干脆拥立赵匡胤为帝,再继续征战,这样有赵匡胤的提携,咱们也都是开国功勋,不白辛苦这么一趟,将军们一听,纷纷点头同意。这些话一五一十的被赵匡胤听到,赵匡胤早就体会到权力的滋味了,而且7岁的皇帝确实也无法治理朝政,同时也给了自己夺权机会,比起抵抗北面的契丹人,先夺权显然更重要。于是赵匡胤和幕僚赵普连夜商量如何夺权,毕竟自己出兵在外,皇朝交替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搞不好的话新政权就算成功建立,也稳不住,该怎么让自己成功篡位呢?当然,根据赵匡胤本人的想法,在兵变前他还是得装成毫不知情的样子,后完全是被众人拥戴的,也是为了于是他让弟弟赵光义和赵普事先准备好一件龙袍,打算套路一下众将士。原来赵匡胤的套路就是喝酒,实际上赵匡胤十分善饮,堪称千杯不醉,众将士听到赵匡胤要请大家喝酒吃饭,自然纷纷赴宴,酒过三巡,不料赵匡胤突然醉倒,众人把准备好的龙袍披在他身上,赵匡胤干脆就“勉为其难”的认了自己是皇帝。这就是宋朝的建立雏形了,当然,后来宋朝百万兵马不敌辽国,让辽朝存在了两百多年,这也得多亏赵匡胤帮了个“大忙”。陈桥兵变后,本来北上的部队突然掉头回师,面对手握兵权的赵匡胤,很自然的交出了权利,而赵匡胤也没有落下一个千古唾弃的骂名,堪称历史上少有的成功政变,全程不流血就结束了周朝的五代统治。而说赵匡胤帮了大辽,是因为周朝一直视辽为心腹大患,赵匡胤提兵北上陈桥也是为了抵御大辽,但赵匡胤登基后,制定的是一个先南后北的政策,先攻伐南方,再取北方辽国。先南后北即使在宋朝,也是被诟病的一个战略,但无论如何,南方执行的还算顺利,但等到北伐时才发现,辽国好像比自己还强,多亏赵匡胤的“懂王”行为助长了辽国的胜利和发展。赵匡胤或许是怕下一个陈桥兵变出现,所以宋朝的时候一直比较重文轻武,武将甚至没有调兵权力,赵匡胤更怕将军和士兵之间关系太好,还得派个监军监督武将打仗。因此宋朝时武将只能掌兵,打仗时无论胜败都得按照赵匡胤的方略走,也不能随便出击,战场上情况多变,将军们连基本权利都没有,在优势时错失良机就算了,一旦战略失败,将军自己不能做主,就会造成许多无法挽回的情况而真正毁掉宋朝军力的是赵匡胤要让军队做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个离谱的做法,军队里彼此都是陌生人,是杜绝了他们兵变的念头,但军队配合上只能说是稀烂。虽然赵匡胤本人军事实力很强,部队的装备也精良,但军队打起仗来却节节败退,只要被冲破一个点,将军们不敢私自做主,对手下们又不熟悉,军心溃散的快。赵匡胤先南后北的战略,也给了北方许多发展的机会,这群游牧民族并非只会弯弓射大雕,而是在文化上吸取各家所长的强大民族,等赵匡胤和赵光义时期北伐时,他们发现大辽国土已经超过了宋朝。赵光义继位后只能用用经济制裁的办法遏制辽国了,而宋朝百万大军敌不过辽国也是离不开赵匡胤当初的治军思想。参考资料:《宋史》#历史开讲##分享历史五千年##把地球的故事讲给宇宙#
2、赵匡胤全传2023晋豫行(108)——河南巩义永昌陵在永定陵管理人员那里我了解到永昌陵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陵墓,虽然我已经疲惫累了,但还是坚持去了永昌陵。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开国皇帝。他曾是后周王朝的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执掌兵权。公元960年,他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称国号“宋”,建立了宋王朝,定都汴梁。宋太祖死于公元976年,葬于西京河南府宋陵陵区,陵名永昌。在巩义的宋陵中,永昌陵是地面遗迹保存较好的一座宋陵。虽然这座陵墓地面遗迹都在,但目前尚未重建,现以开放状态呈现在一片荒野之中。如果不是因为位于路边,有一块棕色旅游标志牌,恐怕很难被路人辨认出这是一座皇陵。这里目前属于宋陵保护区,有专门人员在此驻守。从陵园遗迹可以看出整座陵园的“轮廓”,陵园四面中央各辟一门。四门外各置石狮1对。陵园有南门、乳台和鹊台,陵园南门与乳台间是神道,神道东西对称列置各种石象生,由南向北依次是华表、石象及驯象人、瑞禽、甪端各1对,石马及控马官、石虎、石羊各2对,“藩使”3对,文、武臣4对。陵园四门外有石狮,南门石狮北有武士,南门内陵台前有宫人。因为陵园暴露在野外,有些石像已经损坏。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这里的虎、羊和人像都偏于喜像,不知当时雕刻石像的艺人出于什么心理。一个宋代的开国皇帝,其陵墓就让它如此在荒野之中凌乱,其“待遇”还不如永昭陵和永定陵的皇帝,这是什么原因呢?据永定陵管理人员说,除了永昭陵和永定陵现在已经完全保护起来,其余的皇陵基本上都是野外散放状态。看了永昌陵后,我大概知道了巩义宋陵其他陵园的状态,本想着再去永熙陵看看的,走了一段路后感觉体力不支,只好放弃了去永熙陵的想法,在路边叫了一辆滴滴直接返回了宾馆,结束了这次巩义的行程。明天早上准备离开巩义,前往八大古都之一——安阳。
3、赵匡胤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渡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民(昭宪太后)。赵匡胤在后议时投奔框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腐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超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国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米朝或北宋。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匡胤,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针对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的问题,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调整文武关系又在进行统一战争的同时。改革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自其开始的逐渐成型的重文轻武偏重防内政策,对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有所影响。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谥号英武圣文法德皇帝(后定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今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4、赵匡胤小说北宋皇帝传!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正式建立大宋朝!而公元1127年,金朝大军攻破开封,俘虏徽、钦二宗,历经167年、9位皇帝的北宋正式落下帷幕,今天就带大家数一数这些风流皇帝!一,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年在位)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17年,南征北战,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建立大一统的王朝。而后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为后来大宋三百年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二,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赵匡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在“斧声烛影”的历史谜团中登上帝位。宋太宗即位后,他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国策。三,宋真宗赵恒(997——1022年在位)赵恒是宋太宗的第三子,早年特别受到宋太祖的喜爱。太宗去世后,继位为帝。宋真宗继位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后来在寇准的劝说下甚至御驾亲征,使得宋军顿时士气大振,终挫败辽军于澶渊,达成“澶渊之盟”,为北宋带来了百年和平。在位后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加深。四,宋仁宗赵祯(1022——1063年在位)这位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里的那位太子。十三岁继位,由当时皇太后刘氏垂帘听政。二十四岁开始执政,在位四十余年。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公元1043年,赵祯任用参知政事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企图遏止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及“三冗”现象,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统治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五,宋英宗赵曙(1063——1067年在位)仁宗早年无子,赵曙是宋仁宗继子,由曹皇后抚养。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赵曙为帝之后,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六,宋神宗赵顼(xū)(1067年——1085年在位)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变法虽然在前一阶段取得胜利,但守旧势力的攻击并没有停止。于是,神宗开始左右摇摆,勉力维持新政。公元1081年,西夏皇室内乱,神宗以为有机可乘,遂出兵五路伐夏,结果因粮草不济,无功而返。公元1082年,又听徐禧之计,筑永乐城,西夏发30万大军围攻永乐城,战败。宋军两次战败,神宗希望攻夏雪耻、节省“岁赐”的计划彻底破产。 公元1085年,宋神宗赵顼忧郁而逝,享年38岁。宋神宗是宋朝比较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七,宋哲宗赵煦(1085——1100年在位)赵煦十岁即位,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d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d。新d执政后,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后来新d内部分裂,使新法大受影响,d争愈演愈烈。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公元1100年,年仅25岁的赵煦病逝。八,宋徽宗赵佶(1100——1126年在位)宋徽宗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和昏君。他吟诗咏赋,能书善画,宋人说他文采风流胜过后唐李后主百倍。他对玩乐特别嗜好,声、色、书、画,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乃至蹴鞠等等无所不喜好。凡能投其所好的人,不论朝中大臣、宫廷宦官,还是市井流浪汉,都能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在宋徽宗统治的20多年里,奸臣蔡京、童贯、梁师成、李彦等人受到重用,这些人都势力滔天,广结d羽,排除异己,贿赂公行,甚至公开标价卖官。正是宋徽宗二十多年的腐朽统治,把广大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热的苦难深渊,使得国内民众起义四处爆发,削弱了国力,终酿成了“靖康之祸”!九,宋钦宗赵桓(1126——1127年在位)公元1125年,金朝分两路大军进攻宋朝,宋徽宗不认真备战,结果金兵从河北长驱而南,直逼京师。这时宋徽宗才慌了手脚,急忙禅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桓,自己逃到南方去了。宋钦宗继位后不久,听信谗言,罢免了当时抗金名将李纲,结果金兵围攻汴京,却无力抵抗,城破被俘。
5、赵匡胤为什么传位给弟弟赵匡胤身为一名武将,他的武功水平怎么样呢?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大唐灭亡20年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后唐、后汉、后周的将领,因此赵匡胤从小受到家庭熏陶,酷爱武术。他曾拜访名师,练就了“太祖长拳”和“腾蛇棒”等绝技。在枢密使郭威的带领下,赵匡胤在后周成为名将。据《宋太祖本纪》记载,赵匡胤少年学习骑射时不小心撞在门框上,被人们以为头破血流,但赵匡胤却再次站起来,追赶马匹,并没有受伤,可见他具有强大的抗打击能力。赵匡胤凭借自己的武艺和勇气,在军营中逐步崛起。郭威建立后周后,赵匡胤先后担任滑州副指挥使和开封府马直军使。公元954年,北汉、契丹联军入侵,柴荣御驾亲征,双方在泽州高平(今山西高平)交战。赵匡胤在战斗中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局,北汉军队大败。这场战斗后,赵匡胤的地位更加稳固,被提拔为殿前都虞候。公元959年,柴荣发现一只装有“点检作天子”木板的皮袋。由于柴荣已经病重,他让赵匡胤接替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并成为他信任的人之一。同年,柴荣去世,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趁着抵御契丹、北汉入侵的机会,率领军队北上,并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进行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对于支持他的人,赵匡胤授予了许多封赏。#赵匡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