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八年,重游大国重器三峡大坝!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地处长江干流西陵峡中段,是当今世界上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于1997年对外开放,2007年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值得一提的是,三峡大坝对所有中国游客免费,对外国游客收取门票!景区拥有坛子岭、185平台和截流纪念园三大景点,分布于南北两岸,景点之间有观光车接驳,车费35元。坛子岭海拔262米,是观看三峡工程全景的佳位置,不仅可以领略到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还可以观看到三峡双线五级船闸;185平台是“零距离”接触坝顶的必去之处;截流纪念园是一座集游览、科普、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主题公园,在这里将整座大坝尽收眼底,不禁让人心潮澎湃!#武汉头条##城市观察员##三峡大坝简介#
2、三峡大坝简介100字三峡神门景区简介:三峡神门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小峰河村,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东出口北岸,距世界旅游名城宜昌市城区44公里,与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仅1小时车程,是晓峰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是世界地质标志“金钉子”的所在地,是古代著名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魔家四将原形的发源地。与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屈原故里等诸多AAAAA级景区相邻。三峡神门是国内第一个以神话传说命名的旅游景区,是三峡地区独具鬼斧神工特色的自然景观。三峡神门景区依山傍水、山峻水秀、峡谷幽深、风景秀丽。三峡神门的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河——龙潭河。瀑潭相连、仙雾缭绕、溪流潺潺、鱼游枝头,是夏天观水、赏水、亲水、玩水的首选之地。三峡神门的门后,有一座奇特的山,叫大梁山。山梁生石门,山峰现裂缝,山壁出洞穴,山脚水帘洞,人称“看得穿的山,穿得过的山,吹得响的山,摇得动的山”,堪称世界一绝,是四季探奇、康养、休闲的世外桃园。#三峡神门# #宜昌旅行推荐# #漂流#
3、三峡大坝简介库容三峡大坝截流至今已经过20多年了,为何宁愿看着它“淤积20亿吨泥沙”,也不敢把它抽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三峡大坝是我国大的水坝,总投资2000多亿元,在长江防洪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在1994年开始建设的,到2006年完工,创下了多个世界第一,总长度3335米,坝体高185米,其实在1984年的时候坝体定的是150米,但是在1992年打破了这项决定,将其提高为185米,三峡大坝的建设凝聚了中国三代人的努力,它的建成史也是中国从贫弱到富强的历史。在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发表的《建国方略》中提到了在三峡建设大坝的想法,但这一想法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在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提议重新被提上日程,但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年里,我们都没能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所以就算当时三峡大坝建成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它的安全,一旦三峡大坝出现虽然,这就会对下游的百姓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所以它的建设就被拖到了1994年,现在三峡大坝从建成到运营,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的时间,经过将近20年的蓄水,其内部的泥沙淤积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泥沙淤积对于一座大坝来讲是危险的,三门峡水库曾经就因泥沙淤积严重,差点不能正常运转,那三峡会成为下一个三门峡吗?咱们先来说一下这里的淤积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某一河段上游漂过来的泥沙数量,大于本河段的挟沙能力,那么多余的泥沙就会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形成泥沙堆积,使床面升高的现象,就会造成泥沙的淤积。而现在三峡库区的泥沙的淤积量已经有了20亿吨,从2003年到2019年,泥沙堆积量达到了18.42亿吨左右,也就是平均每年淤沙可达1亿多吨。除了这些泥沙,三峡水库的还有一部分区域堆积着很多石块,深度已经达到了10左右,甚至已经改变了河床地形,影响到了正常的航运。当我国在意识到三峡大坝泥沙堆积初期,就有人提出要用抽沙船将堆积的泥沙抽走,但是却遭到了反对,很多人都觉得,将这里的淤积的泥沙抽出来,再用于商业用沙上,这既能解决三峡大坝的困境,还能带来经济效益,这岂不是双赢吗。但是在抽沙船运行的过程中,它需要先用高压水枪将沉在底的沙子激起来,之后再用吸沙泵将其抽走,如果这样的话,水库的水质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抽沙船主要用柴油机提供动力,会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所以这样的操作不仅会影响水库环境,还会影响周围民众的用水安全。上面咱们也说了这里还有大量的石头,如果我们用一般的抽沙船,碰到这种石头不仅不能将其抽出,还会让机器不停地摇摆,导致机器出现故障,有人可能会觉得,那既然这样我们换一台功率大的机器就行了,但是这样也不行,因为这种船本身重量就很大,在调来更大的很有可能会让三峡的桥梁受损,有的甚至根本没办法进入三峡水库。泥沙的淤积对于大坝来说是危险的,而且三峡大坝还是一座重力坝。但它的坚固程度比世界上任意一座大坝都强,所以泥沙的淤积对它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还有极大的可能加固它的稳定程度。按照现在的泥沙堆积速度来看,想要把这里填满得需要200多年的时间,不过我们也不会因为这就对这里的泥沙不管不问,虽然它不会对三峡大坝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它会影响大吨位的船在这里通行,还会导致长江下游河道堵塞,对交通和农牧业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我们会用什么办法来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呢?首先,我们在三峡上游建造了大量用于拦沙的新型大坝,大大减少了进入三峡水库的泥沙量。还建造了大量的绿色植这样可以起到拦截泥沙的作用,这样的办法很大程度的改良了泥沙淤积的问题。自从2014年开始治理后,这里每年的入库泥沙量下降到一亿吨以下,在2020年的之后,每年入库泥沙量大概在0.6亿吨左右,所以现在淤积的泥沙量不会影响它的使用。它作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流量以及下游居民的用水质量,所以我国对它的维护是看重的,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从三峡大坝的发电,到三峡大坝水轮发电机组历史全功率运行,到2020年底,三峡电站的累计发电量已经达到了近14亿千瓦时。当它建成后,附近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良,我们明眼可以看到大体现就是该水库出现了很多淡水鱼,这些淡水鱼不仅数量大,并且重量也大,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而且,据说三峡大坝完全可以使用500年以上,所以说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世纪工程少还能为民众带来500年的好处。
4、三峡大坝简介及景点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完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南斯拉夫之痛吗?”美国记者的话就是在挑衅,但金一南一个聪明的反问,把记者给问住了。众所周知,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上规模大的水电站,而他也不仅仅是发电站,更是解决了长江水患问题,还有这航运的作用。这在世界上而言,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而三峡大坝的工程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当时孙中山先生就提出过三峡大坝的相关建议,并且还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因为战乱以及不可控因素被搁置。可是长江水患一直都是我国的心病,每一年都会因此劳民伤财。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把这项工程提上日程。他们先是总结了前人的发现与研究,又经过实地的考察和勘测,终于在1992年获得批准,正式开始投入建设。而这项工程前后花费了15年的时间去建设,可谓是工程量之大。而且还耗费了两千亿,这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能比得上的。再加上如果三峡大坝不够牢固,那么我们全国都会遭受灭顶之灾,所以还是存在一定的人的反对。还好后,成功的建起了三峡大坝,不仅坚不可摧而且还利国利民。美国之所以敢挑衅的问这个问题,就是知道三峡大坝对于中国的意义。再加上我国一直在外交方面都不够强硬,很多时候还是希望可以有好解决问题,这就让美国人以为我们好欺负。可是金一南将军并不是他们以往采访的那些政务人员,他主要负责的就是国防安全以及国家战略,对三峡的保护他们也早有打算。而美国记者的这一提问,就相当于是在威胁我们国家的安全。于是金一南将军也不甘示弱,反问道你知道南斯拉夫之痛吗?他之所以这样回答就是在警告那些打着三峡大坝主意的人,如果你敢动就试试。我们中国也必然会让你付出惨痛的代价。我们从不做无准备之战,建造三峡大坝之时就想到会有人打它的主意,而我们也早就做好了防御的措施。如今的中国也不是曾经任人宰割的样子了,我们不依附于任何人。不主动去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但是一旦有别人试图挑战我们,我们也可以让他们看看如今中国的实力。南斯拉夫之痛实在一语双关。南斯拉夫瓦解之事美国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参与瓜分,可美国却在动乱时参与了其中。不仅如此,还把炸弹投放进了中国大使馆,我们既是南斯拉夫的盟友,也是那些受难的中国驻南斯拉夫国人们的同胞。在那件事情发生过后,许多中国留学生都会跑到当地大使馆示威,而中国的大学生也会在北约驻中国大使馆讨要说法。我国政府更是要求北约道歉并交出元凶。但北约只用误炸两个字就打发我们。美国的军事一直都较为领先,怎么可能存在误炸呢?这显然就是在推脱责任。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对此都不买账,在舆论的发酵下,美国总统公开对这次事件表示道歉,并进行了赔偿。曾经在中国落后的那几年,美国也和其他的国家一样压迫中国。我们这些年也一直在组建自己的军队和军事设备。这笔账我们永远记得,虽然我们并没有讨要,但是美国如果再得寸进尺,也不要怪中国翻脸不认人。在这次提问之后,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美方的记者收敛了很多。只有自身强大了,别人才会尊重你。我们经过了改革开放的建设后,国家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常说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自古就有着和谈的解决方式,就是为了避免战争伤亡无辜。而美国却是战斗民族,他们总想靠武力解决问题。到了必要的时刻,我们也可以和他们硬碰硬。我们从不畏惧任何强权,只想给自己的人民一方乐土。当年抗美援朝,美方的军事设备领先我国很多,可后还不是败在了我们的志愿军手上。如今我们两国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真的要开战后落荒而逃的是谁显而易见。我们想展现给世界的是大国气度和大国风范,既要让别人觉得友好也要让别人尊敬。#历史开讲#
5、三峡大坝简介的内容前几天远观三峡大坝,今天近距离看三峡大坝,其实它远比我们想像的震撼,三峡旅游区是五A级景区,旅游区以世界上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了起来,景区分:坛子岭,185平台,截流纪念园三个部分,每部分都是独立的,有接驳车相连,坛子岭顾名思义就是像个泡菜坛子而得名[偷笑],图四喷泉后面的建筑就是坛子岭观景平台,你看像不像泡菜坛子呢,登上坛子岭高点,能鸟瞰三 峡工程全貌,更能体会到“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话说巫山云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在坛子岭遇上了大雨,到下一个景点,185平台时,雨停了,阳光还挺刺眼,但是有雾气,所以我们今天在185平台看见的大坝,别有一番韵味(图一),只能看见升船机,电站,泄洪坝,另外一边的电站则隐藏在飘渺的雾里面,很特别,也很美。这次的宜昌之行,,今晚就要逆流而上,出发下一站白帝城。
6、三峡大坝简介及历史三峡大坝历经17年竣工于2010年,投资2000亿,年发电1000亿度,算算赚多少了?[呲牙]
7、三峡大坝简介图片大全长江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境内!国家五A级景区!是三峡水电站主体工程!也是三峡大坝景区核心景观!景色壮观秀丽!与大家分享!
8、三峡大坝简介全集三峡大坝淤泥累计18亿吨,严重影响使用寿命!放空水库即可清理干净,为何国家没有这么做呢?提起中国大的水利设施,就不得不提位居长江上游的三峡大坝,巨大的储水量以及供应数个省市的发电量,使其声名远播。运行几十年来,三峡大坝堆积的淤泥已经到了恐怖的数量级,据测算可能超过了18亿吨!水坝淤泥会造成坝体结构老化,微生物也会增加,进而形成新的生态体系。举个简单的例子,淤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逐渐的“替代”一部分坝体,让坚固的部分变得越来越脆弱,使用寿命将被严重缩减。淤泥处理工作每年都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效率一言难尽,旱季每天处理量也只有几十吨,相对而言杯水车薪。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一次性处理掉这些淤泥呢?当然有!那就是开闸放水,把水库里的水和泥一次性放掉!是不是看起来天方夜谭?其实在2022年夏天,还真有这个机会!当时全国遭遇60年难遇的大旱,长江流域全面缺水,很多河道都干涸枯竭。长江中下游更为严重,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遍地“鱼干”的惨状。长江水位也是下降到了平均值11米的历史低点,八百里洞庭“瘦身”成功,只剩下20年前的五分之一!于是全国人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三峡大坝上,作为长江中下游水位的调节器,这位大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呢?结果一直等到7月底,三峡大坝终于出手了,放水15亿立方米!等等,为啥只放这么少?相对于平均储水量达到3000亿立方米以上的巨型水坝,15亿立方米实在不够看啊!是不是三峡大坝“太抠了”?其实还真不是这样!因为三峡大坝本身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啦!特大旱灾来袭,三峡大坝也同样受到了冲击,持续高温蒸发了大量水库“积蓄”,库存仅仅剩余170亿立方!常人看来很健康的水量,在统筹方面却成了大问题,因为三峡大坝调节下游旱涝只是众多功能中的一个,重要的是发电啊!水力发电需要足够的水压,水库储水量不足就难以发挥其作用,把库存全部放给下游使用,确实可以解决下游部分干旱问题,也能清理掉淤泥,但是电机也会停止工作。一分钟上百万损失,再加上附近省份的供电不足,相信造成的混乱难以想象!所以三峡大坝的淤泥清理只能按部就班,有计划的小规模清理。不过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新技术替代如今的“土方法”,让大坝的寿命得到延长!大家对2022年的旱灾还有印象吗?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作者:旧时梦话#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头条创作挑战赛##我在头条做科普##在头条看见彼此##我要上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