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张学良简介有几个夫人(张学良少帅简介)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04 00:51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张学良少帅简介

1930年10月,张学良就任海陆空军副司令,上海兵工厂的陈修和前往南京面见蒋介石,请求参观沈阳兵工厂,蒋介石也对沈阳兵工厂感兴趣,当即同意。陈修和先到达沈阳,由南京政府代表吴铁城向张学良打招呼。张学良得知陈修和是蒋介石亲自派遣,第二天即同他见面。张学良向陈修和详细介绍了沈阳兵工厂的情况,陈修和听罢,觉得张学良对兵工生产似乎颇内行。张学良问陈修和是否还要观看其他地方的兵工厂,陈修和说他还准备去太原、汉阳等地。张学良说:“我曾派人参观过太原兵工厂,机器虽多,制造粗滥,不值得参考。”陈修和在沈阳兵工厂参观调查了三个月,感到该厂许多产品及质量居国内领先地位,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沈阳兵工厂的高级人员多为军人,不熟悉军工生产业务。生产技术几乎全被外籍工程师把持,而这些人根本无心军工生产的完善与提高。像生产七七野炮,根本无须某种钢材,可负责设计制造的奥地利工程师,非要沈阳兵工厂进口他代表的厂家生产的特殊钢材,为其雇主牟利。陈修和在外出参观调查后,给蒋介石写了一份书面报告,除了简要地叙述兵工生产的情况外,对现存的缺陷做了透彻的分析,强调了由于人才的缺乏,结果耗资巨大,购买到当时世界新的设备,可连当时世界上一般水平的武器都生产不出。在书面报告中,陈修和不厌其烦地罗列事实、演绎推理的用意,在于提请蒋介石重视军工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改变国防工业落后的现状。不料蒋介石阅后,反而强化了军事工业落后状况难以改观,自制武器不如购买外国武器的意念。加之孔祥熙、宋子文、陈仪、俞大维等都散布“外国武器既好又便宜,何必花许多钱自己造”,使蒋介石对整顿兵工企业更失兴趣。不久,上海“一·二八”抗战发生,陈修和回上海改进兵工厂的理想又成泡影。战事结束,他深入作战部队,对战时武器应用情况做了一番调查,再次向蒋介石陈述武器装备的问题,重申改革军工的必要。蒋介石在听了陈修和的陈述后,问:“对这些问题,你的意见怎么办?”陈修和回答说:“目前各方面正组织赴外国参观考察团,这对改良兵工,对购买新式武器,都有裨益。”陈修和的建议又一次得到蒋介石的首肯,就在这一年,他被蒋介石送往法国巴黎高等兵工学校留学。1936年,陈修和于巴黎高等兵工学校毕业后归国,兵工署呈请委任他为少将专门委员。1937年初,陈修和建议设立南、北、中三个总厂,将沿海和易受攻击的兵工厂迁往北方的宝鸡、南方的株洲和重庆。同时,他还建议改革兵工教育,由兵工学院收军校毕业生,学成后任兵工各级负责人。这个建议得到蒋介石的重视,他逐条批示,然后指令兵工署办理。在这以后,陈修和相继到香港、昆明等地任兵工署驻当地办事处处长。由于他掌管着军工生产及武器的分发大权,遂成为这些地方驻军将领们欢迎的座上客,当然,许多将领本来就是他黄埔军校的同窗好友。抗战后期,蒋介石在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负责西南各战区诸部队及远征军的统一指挥整训,何应钦任总司令,陈修和代表军政部和兵工署任后勤司令部任军械处长。有一天,陈修和只身前往国民d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家做客。闲谈之间,关麟征突然问道:“你现在还是光杆一人吗?”陈修和回答说:“还是一个人。”若不是关麟征提起,陈修和似乎未曾细想过:他从28岁入黄埔,随后北伐,做蒋介石的侍从副官,投身军工,赴法留学,参加抗战,一晃18年过去了,怎么就不曾为婚姻之事烦恼过?是过于忙碌情趣所钟的事业,还是视野之内从未出现过令他怦然心动的女性?他自己也说不清。关麟征:“那怎么行!哎,我来给你做个媒怎么样?”不等陈修和回话,关麟征告诉陈修和,五十四军军长黄维家中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书先生。关麟征知道陈修和受过高等教育,又曾留学法国,其所在的兵工署官员大多为留德、留法、留日生,通常置身高层文化知识的氛围,因此一位女知识分子同他一定很般配,所以他执意要充当一次月下老人。关麟征替陈修和相中的这位女教书先生名叫董悯,她出身于浙江绍兴的诗书世家,其兄是著名画家董希文。董悯与黄维夫人蔡若曙皆为浙江杭州惠兴女中的同学。董悯于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昆明,在西南联大附中担任教师。初,她一直在昆明女子青年会栖身。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同已是黄维夫人的蔡若曙相逢。蔡若曙非要董悯搬出青年会,住到自己家中。因当时黄维忙于军机,蔡若曙常常独守空房,如能得同窗女友相伴,可排遣许多寂寥。此后黄维家来客,蔡若曙总是拉着董悯一道应酬,久而久之,驻昆明的一些将领便知道黄维家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书先生。关麟征大包大揽后,便亲自去张罗,还动员一些蒋军将领轮番说项,又通过黄维及其夫人蔡若曙做工作。董悯后来回忆这段往事时说:跟这些视命令如山的军人,容不得你温文尔雅地细细思量,结果我同陈先生结为夫妇,被省略掉了花前月下温情缱绻的恋爱阶段。

2、张学良简介有几个夫人

1991年,张学良被释放后,马上飞往纽约见了一名女子,并在一起生活了3个月,为此不惜撇下陪他多年的赵一荻。那么,这名女子究竟是谁?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故事呢?张学良少帅在年轻时也是有名的美男子,他的风流轶事很多人都有所耳闻。他本人也毫不避讳地说过:“于凤至是好的妻子,赵一荻是患难的妻子,贝太太是爱的女友”。他口中的这位“贝太太”其实就是苏州的蒋四小姐。1912年,蒋士云出生于苏州的一户殷实的商宦家庭。她自幼天生丽质,聪明伶俐,是个标准的美人坯子。1927年夏,在一次宴会中,张学良经中国驻外大使顾维钧介绍,结识了蒋士云的父亲蒋履福。那时候的张学良已经是东北军第三军团的总司令,而蒋士云却还是个15岁的小女孩,在父亲与张交谈时,她便坐在一旁羞怯地看着眼前的这位将军。1930年,张学良来到上海,在接待宴会上,他再次遇到了蒋士云。女大十八变,这时的蒋士云已不再是三年前的小女孩,她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小姐了,姣好的面容犹如一朵刚出水的芙蓉花,甚是好看。两个年轻男女自是一见倾心,此后,张学良多次邀请蒋士云参加宴会和舞会。年轻的蒋士云也很快就被这个帅气的将军深深地迷住了,她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张学良。然而,张学良却不只倾心她一个人……1931年2月,蒋士云亲自来到北京看望张学良,但这一次,她却被现实打击地晕头转向。在张学良的身边不仅有结发妻子于凤至,还有女秘书赵一荻。看着大腹便便的赵一荻,蒋士云深知她与张学良已经彻底不可能在一起了。失恋的蒋士云心情十分沉闷,为了散心,她前往欧洲旅行。在此期间,蒋士云时不时地收到张学良的来信,但她却一次也没回信,这是铁了心地要与张断绝关系。是年9月,蒋士云在游览罗马的途中,遇到了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贻。在交谈中,蒋士云得知贝祖贻的发妻在前不久离世,这让他很是悲痛,于是便来欧洲散心消愁。相同的心情使二人产生了共鸣,在日复一日地相处中,他们之间也渐渐擦出了爱的火花。1932年春,蒋士云和贝祖贻在上海踏入了婚姻的殿堂。就在蒋士云被浪漫和幸福所包围时,张学良却因在九一八事变后毫不抵抗就撤出东北的行为,而遭到世人的唾骂。可他听说蒋士云结婚的消息后,仍派人送去了新婚贺礼。1936年,蒋介石在西安事变后,摆脱了“不抵抗将军”的恶名,但也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蒋士云感慨张学良心中的家国大义,也渐渐放下了曾经的恩恩怨怨。在往后的50多年里,二人偶有书信往来,但都只是浅浅的问候平安,并没有情人之间的甜言蜜语。或许是因为得不到的永远都骚动,张学良在重获自由后,想做的事情就是前往纽约去看看曾经的这位女友。张学良这样想了,也确实这样做了,1991年3月,他在妻子赵一荻的陪伴下来到了蒋士云的家中。此时蒋士云已经是个孤寡老人,丈夫离世多年,儿女也只是偶尔去陪陪她。因此当她看到年迈的张学良前来看望她时,心中充满了感激。赵一荻将张学良送到后,便先飞回了洛杉矶儿子家中。时过境迁,当两人再次见面时就是亲密的朋友了。张学良在蒋士云家住了3个月,他每天的日程和活动也都是由蒋士云代为安排。其中就包括了他与吕正操的会面,接受《世界日报》《美国之音》的采访,和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生们的交谈,还有自己的90大寿宴会。除此之外,二人还一同出游,一同下棋,那段时间是他们相处快乐的日子。3个月后,赵一荻将张学良接走,此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

3、张学良临终遗言简介

1933年,张学良到上海拜访杜月笙,二人见面后,杜月笙竟直接将他捆了起来。事后,张学良非但不生气,反而对杜月笙一脸感激道:“多亏有你!”东北沦陷后,张学良成为国人讨伐的对象,不得以引咎辞职。辞职之后,张学良心灰意冷,竟染上了D品,一开始抽大烟,后来嫌不过瘾,又开始注射吗啡。一段时间后,张学良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糜烂下去,于是在于凤至的陪同下,来到上海散心。杜月笙得知消息后,有意想结识他。因此在张学良来到上海后,亲自为他安排住处。对此,张学良十分感激,于是找了个时间,对杜月笙登门拜访。此时的张学良,已经被D品折磨得不成样子,面如枯槁、身材消瘦,整个人看上去就如同丢了魂一样。且D瘾奇大,每隔15—20分钟就要注射一次D品,因为注射太过频繁,导致他身上的部分肌肉僵硬如铁,甚至到了无法弯曲的地步。杜月笙见状,有心想帮助他,于是便给张学良介绍了一个医生。这个医生名叫米勒,虽然是美国人,却是个“中国通”,且医术精湛,杜月笙的大烟瘾就是他给治好的。张学良闻言,颇为心动,宋子文、吴铁城这些和他交好的同僚也在一旁劝他。张学良干脆一咬牙,对杜月笙拜托道:“那戒D的事,就拜托先生了,如果我犯病,杜先生不用客气,直接将我捆起来就好!”不一会,张学良的D瘾又犯了,杜月笙二话不说,直接将张学良捆了个结实。此时他心中百爪挠心,身上好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过了好长时间,才重新冷静下来。杜月笙见状,面色浓重,他总算知道张学良的D瘾有多厉害了,当即联系了米勒,第二天便安排张学良住了院。入院的第一天,米勒给张学良灌了肠,又给他打了针麻醉剂,让他沉沉睡去。第二天张学良醒来,精神相当不错,身上并没有不适的感觉,这让杜月笙感到十分奇怪。作为过来人,他知道戒D有多难,张学良的D瘾比自己还厉害,怎么可能一点不适感都没有?他当即让米勒医生给张学良换了张病床,揭开床单一看,发现床板的缝隙处,密密麻麻都是药片、针管。原来,张学良的私人医生在临走时,偷偷给张学良塞了很多D品,让他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拿出来救急。私人医生的心是好的,可惜好心办坏事,这样做,无疑是害了张学良。给张学良换了病床之后,宋子文又颁布命令:“以后谁敢给张学良送D品,一旦发现,立即枪毙!”从这之后,张学良戒D才算是正式开始,这个过程毫无疑问是辛苦的。一次,米勒医生去看张学良,二人见面后,张学良两眼通红,大叫着向米勒医生扑了过去,一拳便将他打倒在地。对此,米勒医生并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这是每个戒D之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为了帮助张学良尽快戒D成功,在杜月笙的建议下,米勒医生不再给张学良注射镇定剂、麻醉剂。终于,在众人的帮助下,一个月后,张学良终于戒D成功,容光焕发地走出了戒D所。戒D成功后,张学良举办了盛大的宴会,为表示对米勒医生的感谢,还给了他50000大洋作为酬劳。由此可见,D品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连一个意志力强大的军人,想戒掉都要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应该远离它们,如若不然,只会害人害己。#头条创作挑战赛# #历史#

4、张学良孙子后人现状

1938年,张学良被囚禁在凤凰山,他闲来无事钓起鱼,还把钓到的鱼给了一个军官。警卫队长刘乙光知道后吓得不轻,赶紧请示蒋介石加强警戒,谁知蒋介石却说:“他只想找点乐子,让他多钓点鱼吧!”张学良为了促成国共合作,勇敢地扣押了蒋介石,震惊了中外。这场事变也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他开始了长达54年的幽禁岁月,终日以愁闷为伴。张学良被软禁的地方有很多,其中不长的一段时间是在沅陵县的凤凰山。这里有一个偏僻的山村,周围是连绵的山峦和茂密的树林,村里只有几十户人家。张学良就住在附近的凤凰寺里。在这差不多20个月时间里,张学良除了看书写字,的娱乐就是垂钓。他跟蒋介石要了几根鱼竿,有英国朋友送他的一根美国制的车钓,可以钓起几斤重的大鱼;也有于凤至夫人从美国寄来的套筒钓竿。他还自己制作了一些鱼饵和鱼钩,用各种材料做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鱼钩。张学良钓鱼的地方主要是附近的河边。这条河水清澈见底,河里有各种各样的鱼类。他喜欢在河边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架起钓竿,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用他自己话说,他喜欢钓鱼,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为了享受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张学良钓到的鱼很少会自己吃,大部分会送给村民或者警卫。他钓鱼的时候,并不总是孤身一人。有时候会有一些村民或者警卫陪着他聊天或者帮忙。他们对张学良都很尊敬和同情,称他为 “张将军”。张学良也对他们很友好和亲切,经常给他们讲一些历史故事或者军事知识,有小孩过来了,他还会教他们一些英语单词或者数学公式。有一次,张学良钓到了一条很大的草鱼,重达十多斤。他高兴地把鱼拎起来,想要拍照留念。正巧有一个军官路过河边,看到了这一幕。他认出了张学良,惊讶地走过来问候。原来这个军官以前是张学良东北炮兵队的,听过张学良的训话。他马上对张学良行了一个军礼,大喊一声:“张副司令好!”张学良见到旧部下很高兴,拉着他坐下聊天。他问他近况如何,还给他介绍了自己的钓具和技巧。那个军官也很激动和感动,说:“副司令您还记得我啊,真是太感动了!您在这里受苦受难,我们都很心疼您!放心吧,我们都会听您的话,坚持抗战到底!”张学良听了很感动,说:“我没事儿,你们都是好样的,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胜利,要好好保重身体。”说完,他把那条大草鱼送给了那个军官,并让警卫帮忙拍了一张合影。这件事后来被警卫队长刘乙光知道了,吓得不轻。因为按照规定,张学良需要外出散步、上街赶场或下河钓鱼时都必须由刘乙光、队附熊仲卿带特务跟随,并且不得与外界接触。刘乙光怕被上级追究责任,赶紧向蒋介石报告,并请求加强警卫力量。蒋介石收到报告后,并没有责怪刘乙光或者加重对张学良的管制。相反,他还对刘乙光说:“你不用太紧张。张先生只是想找点乐子罢了。你就让他多钓点鱼吧!”刘乙光听了很惊讶,并不理解。不过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张学良被转移了囚禁地,只是换了个地方,张学良依然钓鱼。后来刘乙光才知道,原来蒋介石对张学良并没有什么恶意或敌意。他只是觉得张学良太滑头,在政治上不好控制而已。所以他就把张学良软禁起来,并给予一定程度的自由和尊重。蒋介石还曾经说过:“我对他没有什么怨恨或仇视。我只是觉得他这样太可惜,如果他能用笔代枪,在文化上做出贡献就好了!”事实上,在凤凰山期间,张学良确实用笔代枪参与了抗日战争。他利用自己广泛的国际关系和影响力,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发表文章、演讲、呼吁等方式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为争取国际舆论和援助做出了贡献。他通过私人渠道,向抗日根据地捐款捐物,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大学的教育事业他也积极参与,为培养新一代的爱国人才尽了力。张学良在凤凰山的那段日子,是他一生中艰难也宝贵的时光。他在这里经历了孤独和忧郁,但也收获了平静和超脱。后来他被转移到南京、台湾等地继续被软禁,直到1990年才重获自由,并移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因病去世,享年101岁。张学良虽然离开了凤凰山,但凤凰山却永远留下了张学良的足迹和精神,放眼望去,仿佛还能看到那位少帅风采依旧,坐在河边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的身影。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张学良简介#

5、张学良简介简历

【94年前,东北大学的井盖长这样】今年是东北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昨日,记者获悉,张学良旧居珍藏了一件东北大学使用过的下水井盖。据介绍,它是1994年沈阳市民柳文捐赠的,现为国家三级文物。张学良旧居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井盖呈圆形,直径70厘米,厚5厘米,铁制。正面图案主要为小方格形成的圆形,一圈圈逐渐向外辐射,外圈为菱形圆圈图案。圆心中间刻有“东北大学”四个大字,上部刻有“基瑞公司监制”,下部刻有“1929”字样。由此可知,该井盖为1929年由基瑞公司监制的供东北大学使用的井盖。据介绍,1928年,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他提出了“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的办学宗旨,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发展新时期。1929年2月,张学良决定结束东北大学南北分校的局面,捐资150万银元在北陵南侧开始兴建现代化的建筑群作为东大校址。为配合整个城市的市政建设工作,东大新校在设计时考虑了下水管道与外部连接等问题,并设计了统一的下水井盖样式图案。由此可见,此井盖不仅是张学良力主东北新建设、重视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扩建东北大学的历史见证,还是沈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实物见证。(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怀烨)#沈阳头条##东北大学#

6、张学良的五个子女简介

1931年半夜,一个女人偷偷爬上了张学良的床,解开了张学良的衣服,搂着张学良痛哭地说道:“汉卿,我错了,求求你再宠幸我一次吧!”“学良,你怎么样,伤口还痛不痛?”1923年的冬天,张学良在一次剿匪时不慎被对方所伤,一枪射中了胸口,离心脏只有几厘米,昏迷了整整3天。当他醒过来时,旁边的女子喜极而泣,拉着张学良的手不肯松开,这位女子名叫谷瑞玉。谷瑞玉出生在天津的一个大户人家,她和姐姐们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还会弹钢琴、跳舞。1922年,谷瑞玉的二姐与张学良手下的一名将领结婚,谷瑞玉18岁时就成了姐姐的伴娘。宴席上,谷瑞玉被一位英俊潇洒的男人所吸引,只觉得他才是自己真正的白马王子。谷瑞玉找上了二姐,想要知道这个气度不凡的男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二姐明白自己的妹妹这是情窦初开了,告诉谷瑞玉:“他是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儿子,我可以介绍你们认识一下。”说着,就拉着谷瑞玉的手走到了张学良旁边,谷瑞玉十分落落大方的对张学良进行了自我介绍,她出挑的气质让张学良也牢牢记住了这个自信的小姑娘。两人的缘分还在继续,他们在一所学校里再次相遇,两个人的身份变成了校友,一起都在学校学习英语。他们一边走在学校的小路上,一边用英语对话,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两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一来二去,直接的谷瑞玉憋不住了,她主动向张学良表明了自己的爱意,张学良大吃一惊,虽然他也喜欢谷瑞玉,谷瑞玉让他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可他早在7年前就已经结婚了。他把这件事跟谷瑞玉说了一下,谷瑞玉却毫不在乎,一把搂着张学良说道:“我不在乎什么身份,给你当小妾都行,只要能跟在你身边,我什么都不在乎。”可是张学良一言不发,一把将谷瑞玉给推到了一边,转身就走,只剩下谷瑞玉在后面哭泣。从那之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可谷瑞玉仍旧对张学良念念不忘,她拒绝了许多优秀男人的邀约,一心想等张学良回来找自己。1923年的冬天,谷瑞玉得知张学良在前线负伤,性命堪忧,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连夜坐车赶往了前线,衣不解带的照顾着张学良。醒来后的张学良十分感动,他没想到谷瑞玉一个女孩子会有这样的胆量,敢冒着敌人的炮火来到前线,他不想再掩藏内心的谷瑞玉的喜欢,搂住了面前的女孩,靠在她的耳边情深说道:“瑞玉,我想娶你。”张学良能起床之后,就将谷瑞玉带到了父亲张作霖的面前,告诉父亲他要娶谷瑞玉。张作霖虽然心里很不赞同,但他知道儿子张学良做了决定的事情,他这个父亲也干涉不了,只能答应下来。张学良对谷瑞玉情有独钟,不过碍于于凤之的面子,并没有把谷瑞玉接到沈阳,只是给谷瑞玉在天津购置了一栋小楼。刚结婚的两人恩爱,无论张学良要去哪里打仗,谷瑞玉都会跟随着他,不怕苦不喊累,照顾着张学良的生活起居,张学良觉得自己能娶到谷瑞玉为妻的幸运,部队的战士们还给谷瑞玉起了个“随军夫人”的称号。可时间久了之后,谷瑞玉开始怀念起了曾经的大小姐生活,每天只需要逛逛街看看戏,还有下人照顾着。渐渐地,张学良上前线谷瑞玉也不愿意跟着了,她开始频繁地出入各种私人聚会,每天都约着自己的姐妹们打麻将看戏,甚至还邀请了名角来家里专门给自己唱戏。张学良虽然心里对谷瑞玉的行为有些不满,但从来没有指责过谷瑞玉,他知道谷瑞玉曾经也是被谷家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如今跟了自己,自己常年在外打仗很少着家,谷瑞玉找一些事情来消磨时间也在情理之中。矛盾的爆发是在1928年,当时张作霖所乘列车在运行过程中,遭到日本人埋伏,炸弹将货车炸毁。张作霖所在的那辆车距离爆炸中心近,好几个车上的人都被炸断了手脚,张作霖更是身受重伤,被送到沈阳救治,却因为伤势太重,当场死亡。张学良在接到父亲受伤的消息后,立马赶回了沈阳,他担心日军知道父亲去世后会有所行动,所以隐瞒了张作霖身亡的事,向外界宣称,张作霖被炸伤,现在正在积极接受调节。可谷瑞玉从张学良的秘书那知道张作霖离世的消息后,没有和张学良商量,就离开天津赶回沈阳。日军早就在暗中观察谷瑞玉的行动,在发现谷瑞玉要返回沈阳时,猜到张作霖一定是离世了,谷瑞玉是回去出席葬礼的。为此,张学良和谷瑞玉大吵了一架,张学良说谷瑞玉不动脑子,行事冲动。谷瑞玉满不在乎,还说现在张作霖都已经死了,就算自己干涉政事也没人能管得了了。张学良对谷瑞玉彻底死心,他向谷瑞玉提出了离婚,并派人将谷瑞玉送回了天津。1931年,张学良再次找到谷瑞玉商谈结婚的事,并且承诺会给谷瑞玉10万元,还将天津的房子给了谷瑞玉。谷瑞玉拼命挽留,并在半夜爬上了张学良的床,却被张学良赶到了房间外。谷瑞玉终于死心了,她和张学良离了婚。1946年,谷瑞玉因病去世,孤苦伶仃。谷瑞玉爱张学良的心是真的,可她却不知道张学良爱她的地方是她的聪明和自信,可谷瑞玉并没有保持住这些优点,终被张学良厌弃,只能落得孤单一人的结局。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