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树先生#丨#郴州千年文星古樟成微旅游打卡地#】在郴州北湖区燕泉街道三里田村有一棵千年古樟,约27米高,周长约9.5米,需要6位成年人才能环抱。相传在公元805年的时候,唐代韩愈被赦北归途中,在郴州待命长达三个月,期间种下此樟树,韩愈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故此树后人尊称为“文星古樟”,距今约有1200多年历史。如今,千年古樟周边修葺了古色古香的走道和石凳,将其围起来保护着,还有关于古樟的宣传栏介绍。这里成了周边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当地的一个微旅游打卡地。(全媒体见习记者 曾冠霖 实习生 宋科铖 通讯员 谢丽萍)
2、韩愈简介哪个朝代#头条创作挑战赛#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公认的散文名家,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唐宋古文运动的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们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本文将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和散文创作特点。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或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提出“文以载道”的主张,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风气,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创造了一种刚健雄辩、奥衍闳深、曲折奔放、笔力遒劲的独特风格。他在思想上尊儒反佛,确立了中国“道统”观念。他留下了大量论说性和记叙性的散文作品,如《师说》《进学解》《马说》《石鼓歌》《谏太宗十思疏》等。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他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并在实践中发挥了这一理论。他在政治上力争变革,在思想上推崇儒道,在艺术上追求自然清新和情景交融。他在散文创作中涉及多种体裁和题材,如论说、传记、寓言、游记等,并塑造了许多可贵的人物形象。他的代表作有《小石潭记》《江雪》《溪居》《三戒》等。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或六一居士,庐陵人,世称欧阳文忠公或欧阳半山。他是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在学术上创立“荆公新学”,在诗词赋方面也有突出成就。他在散文创作中提倡平实朴素的风格,并注重文章的说理与修辞。他的散文涉及多种体裁和题材,如论说、传记、游记等,并体现了其深厚的儒学功底和强烈的改革精神。他的代表作有《醉翁亭记》《五代史伶官传序》《秋声赋》等。苏洵(1009-1066),字子由,眉州眉山人,世称苏眉州或苏子由。他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宋代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思想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文学上提倡“文以道为本”,并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他与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又有“一门三学士”的美誉。他的散文多为论说性和议论性,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和感情。他的代表作有《三国论》《上昭文富丞相书》《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等。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世称苏东坡或苏仙岳。他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也是政治家、哲学家、书画家等多方面的才能兼备者。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思想上主张“以心为心”,在文学上提倡“文以气为主”,并创造了一种豪放风格的诗词和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论说性和议论性的文章,又有记叙性和描写性的文章,风格清新豪健,富有个性和感染力。他的代表作有《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黠鼠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世称苏颍滨或苏子由。他是宋代散文家、理学家、政治家。他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合称“三苏”。他在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思想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文学上提倡“文以道为本”,并注重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他的散文多为论说性和议论性,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和感情。他的代表作有《黄州快哉亭记》《怀渑池寄子瞻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等。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或半山先生,临川人,世称王临川或王介甫。他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变革,在思想上创立“荆公新学”,在诗词赋方面也有突出成就。他在散文创作中提倡平实朴素的风格,并注重文章的说理与修辞。他的散文涉及多种体裁和题材,如论说、传记、游记等,并体现了其深厚的儒学功底和强烈的改革精神。他的代表作有《泊船瓜州》《游褒禅山记》《登飞来峰》等。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风格和主题,展现了散文这一文学形式的无穷魅力。他们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创造了新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他们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反映了他们对社会政治、人生道理、自然风景等方面的见解和感悟。他们的散文作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贵瑰宝,值得我们反复阅读和学习。#韩愈简介#
3、韩愈简介30字左右如今,中国富豪榜上的作家越来越多,让人羡慕的同时却感到生不逢时。因为在距今1400年的唐朝,普通作者也能获得“天价稿费”,堪称字字千金!先说说韩愈,人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不仅文章写得好,官也做得大,当时就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韩愈的文章可是老值钱了!嫉妒他的人在背地里嘀咕他赚死人钱,没办法呀!这个钱你一般人真的是挣不到。唐代是一个丧葬文化盛行的时代,重视给去世的人立碑撰志,碑志铭文大为盛行。而且,不管是皇帝还是文官都愿意给别人撰写墓志,唐太宗李世民就在他的卓越功臣去世后,亲自撰写碑文,以示纪念和表彰。帝王有这样的癖好,下行到地方和民间就争先效仿。唐代的文人、书法家、书刻家高手辈出,使这一行业的价格迅速飞涨。没有人不愿意找一个大作家、大书法家给自己撰文、书碑的,那些官位高、文笔好、书法好的士人普遍受到欢迎。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学者,随便一篇文章都是文采奕奕、思想性颇高,请他写文的人简直是络绎不绝!写得好,当然收费也高。韩愈被人称道的是给大将韩弘写的碑文《平淮西碑》。韩弘这个人能打仗,还为人豪气,出手大方。韩愈摸准了他的心思,在文章中好好把他夸了一下。韩弘很是高兴,出手就给了韩愈500匹绢。你可不要小看了这500匹绢布,按照当时的物价换算,一匹绢帛价值200文,一斗米价值13文,这500匹绢相当于7690斗米。按照《中国度量衡考》一书中对唐朝量器的介绍,可以知道一斗米大约有13斤,这么多斗的大米可以够100个人吃一年.一斤普通大米按2元钱计算,买下来需要199940元。韩愈老人家一篇文章就挣了20万元稿费。而且这篇文章除去标点符号只有1505个字。平均每个字价值132元!看到韩愈的稿费,很多人会不会嫉妒得睡不着觉?我们如今的稿费是以千字论标准,和人家比简直是打脸好不好!韩愈这么有钱,当然会引起很多读书人的眼红。据《韩愈传》记载,韩愈有个徒弟叫刘叉,不地道,偷偷顺走了韩愈的不少黄金。他还大言不惭地对别人说,这些钱都是韩愈从死人墓里拿的。喂!有本事你也去拿好吗!你这种拿钱的方式才真的是丢脸啊!在唐朝,做一名文字工作者地位极高,替人写文的“润笔费”还可以自己协商。比如,与韩愈同时代有个写手叫皇甫湜,名气并不大,可人家敢于“抢活”、敢于“抬高身价”。宰相裴度受命去翻修福先佛寺,寺庙竣工后,想找白居易来帮忙写个碑文。皇甫湜知道了,在旁边主动自荐,说可以由他来执笔。裴度一想,自己和皇甫湜是熟人啊,那就把这个差事交给他吧!皇甫湜很快就完成了,洋洋洒洒3000字,裴度很满意,按照每个字3匹绢的标准支付他。没想到,老朋友皇甫湜竟然不高兴了!他对裴度说:你一个堂堂宰相,就给这么低的报酬吗!常言道,熟人面前不好杀价,可皇甫湜却不管那么多!裴度面子薄,谁让自己身份高,位居宰相之位,不宰你宰谁呢!他咬咬牙,将每个字的价格提升到6匹绢!皇甫湜的这篇文章,稿费标准竟然达到一个字2340元!呜呼哀哉!写到这里小编简直是眼冒金光、痛彻心脾啊!同为码字工,千年之隔,差距怎么能这样大!恨不得能化身穿越到唐朝,给韩愈大人做个书童,每日抚纸研磨,过上几天自在洒脱的好日子!作者:默默书影编辑:唐肆的唐#历史##文化#
4、韩愈简介幽默穿越千年不经意就到杜甫李商隐家去“做客”5月13日一大早,跟随“穿越千年寻觅唐诗之魂触摸传统文化”活动的各界人士,来到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畔,去寻觅一千二百多年前唐朝诗人居住、作诗的足迹。初夏的少陵原,满目葱郁,麦穗轻摇,油菜结满圆鼓鼓的荚角,让人心旷神怡。参加此次活动的多为文化界人士,车子首先来到长安区杜曲街道夏侯村,这里地处樊川腹地,南靠潏河,北依少陵原。我们要去的是村上的“杜甫文化艺术馆”。诗圣杜甫还被称为杜工部、杜少陵、杜拾遗,在这里,一下找到了诗人为何又称杜少陵,自号少陵野老,他就曾经住在这少陵原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诗句是杜甫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的佳作,让世代后人为之耕读传家,报效祖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听着文化学者、杜甫研究会副会长王浩若的介绍,让我们仿佛一下感觉到了杜甫当年苦读窗下的艰辛,和云游大自然的豪迈情怀。艺术馆里洒脱飘逸的书法,均来自杜甫的诗抄,在这里,艺术的熏陶平添了文化的根脉。看着一帧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的这首诗,平仄工整,读来让人心慰帖。沿着少陵原继续向东,就到了长安区王莽街道办后沟村李商隐樊南文化艺术馆。为何这里就突兀地冒出这个艺术馆来。原来,这里是唐朝大诗人李商隐曾经居住过4年多的地方。据艺术馆负责人介绍,当年李商隐来京都长安赶考,就居住在樊川少陵原下后沟一带的窑洞村落里,因年代久远,具体是哪座窑洞已无从考证,但从那一时期李商隐的诗作中,从多处有地名、自然景物的描述记载中,找到了佐证。李商隐在京城长安赶考的几年间,还有一个故事。有一年,30多名书生卷试,大家都上了榜,唯独李商隐落榜,也因此有了诗人这首狂放的诗作来。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看着后院少陵原下几处已经废弃的窑洞,当年的李商隐怀才不遇的感叹,从拾级而上的台阶转身后望,夏日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映衬出不远处逶迤秦岭的秀色来,山依旧,水长流,沧桑千秋,诗人的梦想早已如愿了吧。在李商隐樊南文化艺术馆里举办的“穿越千年寻觅唐诗之魂触摸传统文化”座谈会上,我省著名作家、长安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古长安樊川少陵塬唐诗之旅课题组组长王渊平介绍说,长安是文化之乡,诗书之乡,唐朝时期的长安作为都城,诗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绝唱和佳作,孕育出雄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沿着曲江、少陵原、樊川、辋川、南五台、终南山等轴线,可以串联起以唐诗历史人物为主的文旅线路,像杜甫、李白、王维、杜牧、柳完元、韩愈、刘禹锡、孟浩然、韦应物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可以地理、历史为经纬,打造七条文旅线路,让文化赋能,厚植起文化自信的土壤。长安区政协委员、李商隐艺术馆馆长姚莲叶,还为大家深情讲述了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诗意人生。站在位于少陵原半坡上的艺术馆,近看原上一垄垄生机盎然的麦田、油菜,在和风下,送来一阵阵绿野的青香;眺望夏日里的秦岭,绿意厚重,这是充沛的雨水、阳光和勤劳的人们的恩赐。自古长安多文人,这话不假。来路上路过处于樊川腹地的桃溪堡村,车子稍停,组织者留意让大家看了一处几近荒废的园子,名曰:桃溪园,原来,这园子是为一位唐朝诗人崔护的一首很著名的诗《题都城南庄》而建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进园已看不出这跟唐朝的崔护有什么关系,而园子里几株桃树上,结满了指头弹大小的桃子,似乎在诉说着:此桃已不是当年的桃子了吧。活动结束回来的路上,在杜曲街道上,看到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着“诗圣故里花园杜曲”八个大字,就一下想到了一句唐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来。诗的故乡,唐诗文化的宝库就在这里。文明溯源、文化溯源,这不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么。今天,“唐诗之旅”文化项目发起者王渊平、王浩若等一批文化使者,他们正不遗余力做着这件事情,只为唤醒历史的记忆,守护唐诗,留下乡愁,厚植新时代的文化自信。(陕西广播电视台资深记者赵文彬供稿)
5、韩愈简介拼音真的不想吐槽了,这是某个学校的文化墙内容!本意是想向学生介绍唐宋八大家的事迹。可是历史人物年代错乱,柳宗元成为宋朝人!曾巩和自己的老师欧阳修成为了唐朝人!另外还发现一个大秘密——公元768--824年,韩愈、欧阳修和曾巩,作为不同时代的人,竟然完成了同年生,同年死的浪漫!希望以后的教育部门,在工作中更严谨一些,不要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