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写过两首关于桃花的诗,因为这两首诗让他受到了权贵的迫害,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刘禹锡!刘禹锡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二十二岁时高中进士,后来又顺利地考过博学宏词科考试,当上了朝廷的公务员。经过十年的打拼,刘禹锡晋升为监察御史,相当于高检察院的检察员。因为参加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和刘禹锡等革新干将,被贬到各地担任司马,史称“八司马”。十年后,元和十年(815年)春天,唐宪宗诏刘禹锡回京。刘禹锡听说玄都观里,有人种了桃树,“满观如红霞”,场面壮观,就凑热闹去赏桃花了。在那里他写下了一首诗,叫做《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本来有一些大臣就对这次将刘禹锡调到京城任职就很不高兴,于是就琢磨起了刘禹锡的诗。就说这首诗是讽刺朝廷新提拔的权贵的。结果,皇帝听闻此诗大怒,当年就又将他贬出京城,一贬又是13年。大和二年(828年),刘禹锡再次被调入京城。这一年,刘禹锡已经56岁了。在一个暮春的时节,突然想起了玄都观中的桃花,于是欣赏前往。到了那里之后,发现那个曾经种下桃花的道士已经去世了,这里的桃树因为无人照料,有的被砍掉了,有的枯死了。此情此景之下,想到自身受到权贵的排挤,心中有着无限的愤慨。于是重题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的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朝廷中的权贵听说了这首诗后,认为刘禹锡还是发牢骚呢,于是,刘禹锡再一次被贬出了京城。刘禹锡虽历经坎坷,但他始终坚定的保持初衷。在“桃花诗案”中,展现了诗人坚毅的品格,对权贵的不屑和对真理的不妥协,这些品质和斗争令人深感钦佩。
2、刘禹锡简介及古诗唐朝诗人刘禹锡官位是三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刘禹锡是浙江嘉兴人,少年好学,21岁考中进士及博学宏词科,两年后被吏部授予太子校书,正式入仕。风华盛茂的刘禹锡充任杜佑幕僚掌书记,参与平叛,先后担任渭南县主簿和监察御史。805年唐顺宗主政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永贞革新”,刘禹锡作为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二王刘柳”积极参与针砭时弊的政治革新。在这场短命的变革失利后,口无遮拦的刘禹锡成为权贵豪强的眼中钉,先后被贬为连州刺史、朗州司马、夔州刺史、和州刺史等,先后长达22年。在漫长的贬斥生涯中,刘禹锡的满腔政治豪情被摧残的心灰意冷,,借升迁起伏他饱览了巴山蜀水的壮丽山川,深入了解了劳苦大众的生活境遇,为他从事诗歌创作汲取了大量营养,一批意境优美的诗词名章应运而生。宝历二年,54岁的刘禹锡奉诏回到洛阳,感慨万千的他故友重逢,写下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了作者虽仕途坎坷艰难却痴心不悔的坚强决心,和坦然面对世事变迁,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步入老年的刘禹锡此后担任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六年改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等闲职,官衔悄然升到三品,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与旧友白居易、裴度吟诗唱和、享受人生,直至71岁病逝。#公务员# #诗词##刘禹锡简介#
3、刘禹锡简介陋室铭喜欢的诗人是:刘禹锡(772年-842年),出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有“诗豪”之称。我喜欢刘禹锡是因为他是一个打不死的小强,尽管他的人生经历坎坷,他没有颓废沉沦,乐观积极的生活,成为一名不朽的诗人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写的是大气磅礴,意味深远,我却读出了满目苍凉,沉郁伤感,唯独没有颓废和厌世
4、刘禹锡简介朝代《陋室铭》刘禹锡
5、刘禹锡简介20字左右唐诗诵读:堤上行三首(一)刘禹锡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浆声幽轧满中流。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年)洛阳人。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官至监察御史。他一生仕途不顺,屡遭贬谪。死后被追赠户部尚书。传世作品有《乌衣巷》《竹枝词》《刘梦得文集》等。诗赏:《堤上行》三首大约写于作者任职和州刺史时,即822年。第一首活像一幅江边码头的写生画:前两句为我们展示了江南水乡风俗画的背景。堤头酒旗相望,堤下船只密集,樯橹相连。可以想见这个江边码头是个人烟稠密、估客云集的热闹所在。后两句描绘近景,画出了一幅生动逼真的江边晚渡图。“日幕行人争渡急”中的“争”字,和“急”字,不仅点出了晚渡的特点,而且把江边人们忙于渡江的神情和急切的心理描绘的活灵活现。作者写黄昏渡口场面时,还兼用了音响效果。他不写人声的嘈杂,只用“幽轧”来突出表现划浆声,现显了船只往来之多和船工的紧张有序劳动。这首诗将酒旗、楼台、樯橹、争渡的人群、幽轧的浆声,动和静诗情画意般的糅合在一起,朴素而优美,使读者如有身临其境的之感。#唐诗欣赏# (网图侵删)
6、刘禹锡简介动画《陋室铭》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