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范仲淹简介动画(范仲淹简介代表作品)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7-04 00:4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1、范仲淹简介代表作品

北宋时期,江浙一带爆发大饥荒,灾民都买不起粮食,范仲淹却与当地官员每日享乐,并且还下令:涨米价!如此贪官行为,为何百姓却纷纷叫好?在中国历史上,百姓面对饥荒的方法只能等待官府的救援。在丁戊奇荒中,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无粮救济,导致了灾民大规模的死亡。而在北宋时期,江浙地区也曾发生大饥荒,时任浙西主管的北宋第一名相范仲淹不仅不开仓放粮,反而将粮食的价格大大提高。根据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记》中记载,公元1050年,江浙地区遭遇了极端的天气,旱灾、涝灾层出不穷,尤其在吴州和杭州两地为严重。宋仁宗命浙西主管范仲淹展开救灾行动。然而,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并没有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而是选择提高粮食的价格,这让当地的百姓大为不解。在将一斗粮食从一百二十钱提高到一百八十钱后,范仲淹找来了当地各个寺庙的主持,并且告诫他们说:“灾年的劳动力是为廉价的时候,不如趁此机会来修筑寺庙,并大力兴建土木工程,后用粮食作为报酬就行了”。不仅如此,范仲淹还兴致冲冲地举办起了龙舟大会,并且邀请当地的富有人家前去观赏。而龙舟比赛的胜利者会得到相应的粮食奖励。这一系列的行动,让朝中本就对范仲淹有意见的异己们联合上谏,弹劾范仲淹不体恤民情,不仅每日享乐于龙舟,并且动用灾民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但面对这些反对的声音,范仲淹却十分镇定地做出解答。原来,吴州地区民俗喜好龙舟,并且信仰佛教。在范仲淹实行修建寺庙的计划后,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灾民报名,当完成定量的工作之后,都可以得到能粮食和金钱的补偿,而龙舟计划也是如此,不只是第一名有奖励,凡是参与者皆有粮食补助。范仲淹想借此机会,使得靠劳动为生的灾民们可以依赖官府和民间提供的工作机会,以一种合理的手段来获得救济粮,也不至于背井离乡,饿死荒野。而对于提高粮价的行为,更加展示了范仲淹的高瞻远瞩。在范仲淹宣布粮价上调之后,命人在沿江多地张榜公布,详细地说明了杭州粮食急需的行情以及上升的价格。此消息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各地的粮食商人都不想错过这样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纷纷运粮前往杭州。当各地的粮食都汇聚到一起时,范仲淹突然宣布下调粮价,恢复到原来的价格。原来,由于北宋期间的连年战乱,官府粮仓中的粮食根本不足以解决数以万计的灾民,如果过早地开仓放粮,只会导致后无粮可吃的混乱局面。而范仲淹通过涨粮价的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粮食,等到商船全部聚集在杭州后,再宣布恢复价格,这样一来,不仅百姓有足够的粮食基础,这些商人也能得到一定量的利润。所以,范仲淹以此妙计,帮助江浙地区的灾民平稳度过了灾年。根据沈括的记载,在那一年,只有范仲淹主管的浙西区域没有出现百姓流亡的情况,而其他地区由于官府能力有限,灾民只得流离失所,在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在感叹范仲淹是一个为民利民的好官之余,也不由得感叹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惨况,与辽国的“澶渊之盟”增加了国家的赋税,内部的重文轻武的规则也让北宋王朝的战斗力一落千丈,即使存在范仲淹这样的重臣,也不免得在靖康之耻中走向灭亡的命运。

2、范仲淹简介动画

公元1050年,杭州大旱。范仲淹作为父母官却大摆筵席,大兴土木,甚至抬高粮价,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范仲淹到杭州做知府没多久,就爆发饥荒。老百姓家里没有储存多少粮食,整个杭州陷入恐慌。范仲淹作为父母官,日思夜想应对之策。突然想到了杭州的风俗:百姓们临水而居,喜欢赛龙舟,又对寺庙文化推崇备至。范仲淹顿时计上心来。范仲淹立刻着人张贴布告:官府出钱赞助,鼓励百姓参加划船比赛。范仲淹作为知府,身先士卒,在西湖边摆下酒席。杭州的大户看到知府亲自观看比赛,纷纷报名参赛。这赛龙舟的活动从春天举办到夏天,几乎每天都有比赛。比赛的、做杂事儿还有观看比赛的,络绎不绝,天天的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接着范仲淹又找到寺庙的住持,告诉他们:“现在正值饥荒,劳工便宜,你们可以趁此机会建一些工程了”。官府又做出表率:出面招募劳工来修缮府衙、仓库。这样一来每天去寺庙和府衙做工的人数众多。因为米粮短缺,再加上商户囤积。米价上涨了一倍,老百姓本就苦不堪言,这下子更是雪上加霜。范仲淹却更加荒唐,不但不批评商户要求降低米价,反而张贴告示,把米价抬得更高了。这一系列反常的赈灾措施传播得很快。负责监督的官员很是不满,立刻上书弹劾范仲淹。在朝廷的追问下,范仲淹说出了自己的计划:饥荒之年受灾的大多是贫苦百姓,比如小商贩、出卖劳力的人。富户、僧人大多有粮食储备,反而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范仲淹才决定利用当地的习俗赛龙舟,来促进商业发展;大兴土木也是为贫苦百姓提供挣钱的机会。至于粮价,也很快回落。之前米价抬高的消息很快传播出去,粮商们认为有利可图,用快的速度把米运到杭州。慢慢的粮食没有那么紧缺,价格自然就低了。百姓有饭吃,寺庙官府得到了修缮,富户也玩儿的尽兴,真是一举三得。救灾的方法有很多种,有效的方法,一定是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范仲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利用了杭州当地的风俗特点,打赢了这一仗,也保护了杭州的平安和繁荣。范仲淹的救灾措施,在现在看来应该是刺激消费与以工代赈的结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依然是很好的应对方法,范仲淹真是一个既聪明又心怀百姓的好官。#历史冷知识##历史人物#

3、范仲淹简介和名言

公元1051年,杭州一带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而身为“杭州市市长”的范仲淹却和当地富豪共同享乐,不仅举办龙舟大赛,还抬高一倍的米价,老百姓纷纷竖起大拇指,佩服这个经济头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原来公元1050年,江浙地区遭遇了极端的自然灾害,宋仁宗皇帝得知此事后,当即下令范仲淹展开救灾行动。范仲淹做的第一件事,是将一斗粮食从原来的一百二十钱提高到一百八十钱。命令下属在全国各个地方张贴榜单,详细说明杭州粮食高价上涨,粮食急需的行情。范仲淹做的第二件事是,找来当地各个寺庙的住侍,以肯定的口气告诉他们:“老百姓闹饥荒的时刻正是劳动力廉价的时候,不如趁此机会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以粮食作为回报就可以了”。范仲淹做的第三件事,是举办龙舟大会,极力邀请当地有钱人家前去观赏,参加龙舟比赛获奖的人员和凡事参赛人员一律得到相应的粮食奖励。这三件事一传开,当地百姓纷纷不解,甚至不太喜欢范仲淹的官员联合上书,在皇帝面前弹劾范仲淹。面对百姓疑惑的目光和众臣反对的声音,范仲淹淡定,一句也不解释,只是让下属尽力将消息快速传播,皇帝也百思不得其解。当全国各地的粮食都聚到杭州时,范仲淹突然宣布将米价调回原来的价格。此时,皇帝恍然大悟,范仲淹的救灾行动是从人的思维开始着手,考虑怎么样控制当地的米价,怎么样让其他的粮食商人自愿把粮食运到杭州来?救灾的对应策略是开仓放粮,可光靠当地官员发放粮食只能缓解一时,解救不了灾民的一世,范仲淹想到大兴土木工程,举办龙舟大赛,是变相在给灾民找活干谋生,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以工代赈,好一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抬高当地粮食价格,全球其他粮食商人不愿错失赚钱的好机会,自愿想方设法把自家的粮食运到杭州来卖,范仲淹的方法大大节省了粮食运输的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光看这三件事的表面,范仲淹就像个贪官。细细思考,范仲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灾。范仲淹如果是放在现代,妥妥的经济学家呀。#读书# #头条人物#

4、范仲淹简介和故事100字

公元1037年,47岁的范仲淹被贬鄱阳湖,心情郁闷,就闲逛到一家妓院,并说道:“安排个人来聊聊天”。老鸨让一个女子出来作陪,谁知这一聊便一发不可收拾。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其实还有另一重身份,那便是政治家。对于许多事件,范仲淹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也是因为如此,在官场之中的范仲淹难免与其他人意见不合,发起争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争执也变成了一些难以解开的矛盾。话说,范仲淹和丞相吕夷简的矛盾由来已久。吕夷简也是重要的朝廷命官,官位甚至比范仲淹还要更高一级。话说,在景佑三年的时候,范仲淹准备了一大堆的资料,要求朝廷弹劾吕夷简的职务。可是让范仲淹没想到的是,朝廷不仅没有弹劾吕夷简,自己反而遭到了贬谪。当时,范仲淹声称吕夷简滥用职权,多次受贿。面对范仲淹的言论,吕夷简拒不承认。但是由于缺少实际的证据,朝廷终没有对“嫌疑人”吕夷简做出处置。原本,这件事情就让范仲淹感到十分恼火,同时更是无奈。紧接着,范仲淹便遭到了来自吕夷简的反击。吕夷简的官职比范仲淹要高,所以,在朝廷上,大部分的人也更倾向于与吕夷简站在一起。就这样,范仲淹终是寡不敌众,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终,范仲淹被赶出了朝廷,去往鄱阳湖任知州。这件事情对范仲淹的打击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几乎都是郁郁寡欢。而这样堕落下去显然也不是一个办法,心中的郁闷还是得说出来好。当时的范仲淹有一个妻子,原本他可以适当地与妻子吐吐苦水。可是当时范仲淹的妻子已经病重,整日卧床不起,所以范仲淹也不愿意让本就身体不好的妻子更加担心自己,免得病情加重。就这样,无可奈何之后,范仲淹只好来到了一处妓院。自从被贬谪之后,范仲淹就再也没有注重过自己的外在打扮。所以当他来到妓院之后,妓院之中的老鸨只以为他是一个穷苦的书生。眼看着在他的身上也捞不出什么钱,这位老鸨就随便给范仲淹找了个姑娘。而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老鸨这随便的一个决定,还真的让范仲淹找到了知己。这位姑娘名叫甄金莲,当时的甄金莲年仅14岁。和老鸨一样,甄金莲也觉得范仲淹只是一个穷苦的书生。就这样,范仲淹和甄金莲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原本,范仲淹也只是来这里碰碰运气,没想着能找到一个理解自己的人。而聊着聊着,这两个人竟然就聊上了头。别看甄金莲年纪小,但是她似乎十分能懂范仲淹的心情。而范仲淹看甄金莲也不像假装理解自己,很快便打开了话匣子。总而言之,两个人聊得可谓是相当投机。在交谈的过程中,范仲淹发现身为妓女的甄金莲并不简单。无论是言行举止,还是谈吐作风,都不像是一个沉沦的风尘女子。后来,范仲淹了解到原来甄金莲是一位出身世家的小姐。只不过家道中落,迫于现实的无奈,才会沦为了一名妓女。范仲淹表示十分同情甄金莲的遭遇,与此同时,还与她约定来日后再次相见。甄金莲也觉得与范仲淹聊得来,很爽快地便答应了范仲淹的邀约。这次“妓院之谈”之后,范仲淹原本郁闷的心情也似乎有所缓解。后来,只要一抽空,范仲淹便会去找甄金莲闲聊。而意外的是,一直以来,甄金莲都不知道范仲淹的真实身份,以为他只是一个穷书生。直到有一天,范仲淹派手下来妓院借甄金莲,老鸨觉得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死活不肯放人。无奈之下,手下只好亮出范仲淹的身份。也是直到这个时候,甄金莲才知道原来范仲淹的来头这么大。日积月累的相处,也让范仲淹和甄金莲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是当时的范仲淹是有妻子的,尽管她生命垂危,可是范仲淹还是不想辜负她。更重要的是,当时朝廷明令禁止,朝廷命官不得娶青楼女子。所以,一直以来,范仲淹和甄金莲只能以知己的身份交往。而后来,范仲淹的妻子去世了,范仲淹也发现自己似乎早已经离不开甄金莲。可是与此同时,范仲淹顾及到朝廷的法令,依旧没有选择迎娶甄金莲。可是范仲淹的几位知心好友看不下去了,瞒着范仲淹替甄金莲赎了身。就这样,范仲淹后找了个借口就将甄金莲留在了自己的身边。参考资料:《宋史》#历史开讲##范仲淹简介#

5、范仲淹简介是哪个朝代

公元1033年,苏州发大水,持续大暴雨,造成严重洪水泛滥。大片农田被淹,灾民更是超过10万。一时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直到第2年6月,这个地方才迎来了它的救星——一代名臣范仲淹。那年,46岁的范仲淹被贬睦洲,只待了两个月,又被派去往苏州。可此时的苏州,才刚刚在一年前经历过洪水的冲刷。灾难后的人们,过得依旧艰辛。范仲淹感怀于人们的不易,才刚一上任,就决心对水患问题进行调查。他遍寻德高望重的农民,经常到田间地头查访横七竖八的水道,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水患频发的关键所在。在一年多的任期里,他将入海入江的大支流挖深,拓宽,疏浚,通过低洼地区,排入东海或长江。不但如此,他还在疏通了这些支流后,在入海入江处设置水闸,可随时启闭。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遇到大旱时节,还可以引水灌溉保农保收成。也可以极好地防止海浪掀起时,将海中淤泥带入支流河道,从而造成阻塞,遇到暴雨时节难以很好泄洪。经过范仲淹的努力,苏州水患得以大大排解。此举,可谓无形中挽救了,无数人的家园与生命。后人说他有才,年纪轻轻,高中进士金榜题名;说他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就是乐而乐;说他有智,一举三得治水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关于他的政绩与贡献,还不止于此。感兴趣的您,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仅需一分钱即可购买范仲淹的有书精品课!还在犹豫什么?赶紧点击下方横条,和我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位北宋第一人的生平与光彩吧!作者:沐希#范仲淹##历史上那些心胸广阔的名人##范仲淹简介#

6、范仲淹简介及古诗

《诗话名人名家》范仲淹!(4)王坚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王坚有诗曰:寡母孤儿不服输,胸怀大志绘蓝图。学能致用求真识,心以平和得坦途。日暧园林花易赏,雪寒官府酒难沽。执教治堰忧天下,亮节高风誉五湖。

7、范仲淹简介资料

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8、范仲淹简介20字以内

公元1037年,47岁的范仲淹被贬鄱阳湖,心情郁闷,就闲逛到一家青楼,说:“找个姑娘来陪我聊聊天”。老鸨让一个女子出来作陪,谁知这一聊便一发不可收拾。景佑二年,范仲淹目睹了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在官场上放权,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景佑三年,范仲淹收集了一大堆弹劾吕夷简的证据,并根据搜集来的证据画了一幅“百官图”,送到仁宗陛下面前,严厉抨击了大臣的任用体制。然而,范仲淹此举遭到了吕夷简狠狠地回击,吕夷简嘲讽范仲淹为人过于死板,不明是非。范仲淹连续四次呈上指责吕夷简的诡计多端,而吕夷简甚至当着皇上的面,竭力污蔑范仲淹私通同僚,挑拨国君之间的矛盾。范仲淹与吕夷简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两人明争暗斗也很多年了,朝中很多大臣都是了然于心。只不过,吕夷简作为当朝宰相,其实力还是要远超范仲淹一头,吕夷简很会利用人心,终范仲淹被逐出朝堂,去了鄱阳做知州。公元1037年,也就是范仲淹被贬到鄱阳的第二年,这一天,心情烦闷的范仲淹到街上闲逛。走着走着,范仲淹看到一家青楼,便想着进去找个人聊聊天,喝喝酒,舒缓一下心中的不满,不然整天想这些糟心事迟早要压抑死。范仲淹平时生活比较朴素,也不搞排场,平时出门也是一身素衣,而青楼的老鸨以为范仲淹只是一个穷酸书生,便随便找了个姑娘陪他聊天。姑娘名为甄金莲,年仅十四岁,一老一少就这样聊了起来,甚至还聊得不可开交。在交谈中,范仲淹觉得甄金莲的谈吐落落大方,颇有气势,完全就不像是一个青楼女子的做派。范仲淹便询问甄金莲的身世,这才得知原来甄金莲出身富贵世家,但后来家道中落,她也因此流落青楼。听到这里,范仲淹也想起了自己悲惨的遭遇,自己满怀为国效力的抱负,可惜奸臣当道,为患朝纲,后致使自己被贬鄱阳。想到这,范仲淹不禁再次伤感起来,而一旁的甄金莲也一直在安慰范仲淹,一老一少聊得十分投机。就这样,两人从白天聊到了晚上,范仲淹还写了一首诗送给甄金莲。见天色已晚,范仲淹明日还有要事要处理,只能先行离开。离别前范仲淹还有些舍不得这个知己,还和甄金莲约定以后还会再见面的。此时甄金莲并不是知道范仲淹是鄱阳的知州,只当是一个怀才不遇的老书生来青楼里发牢骚,不过老书生讲话还颇为有趣。没多久,范仲淹终于处理了手头上的事情,想起了当日与甄金莲的“约定”,便让衙役去青楼请甄金莲来府上叙旧。于是,衙役就照着范仲淹的指示,来到了青楼请甄金莲,青楼的老鸨本来还不让甄金莲离开,甚至还恐吓衙役。由于是行私事,衙役并未身着官服,见老鸨咄咄逼人,也只能亮出身份。老鸨见是官家来请人,顿时就没了声音,还好声好气地送衙役离开。此时,老鸨和甄金莲这才明白当日那个看似穷酸的老书生,其实身份不简单。很快,甄金莲就随着衙役来到了鄱阳湖上,此时甄金莲才知道原来范仲淹是鄱阳的知州,吓得跪倒在地。范仲淹连忙扶起甄金莲:“都是苦命人,也不用那么讲规矩。”从那以后,范仲淹总会时不时地请甄金莲来这鄱阳湖上聊天,两人相谈甚欢,甄金莲的存在为范仲淹那苦闷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春风。时间一长,两人也渐生情愫,但范仲淹家中还有一个患病在床的妻子,范仲淹是个顾家的男人,只能将感情放在心里。三年后,范仲淹的妻子因病去世,范仲淹成为了孤家寡人。此时范仲淹的一位老友不忍心见其孤苦伶仃,就擅自主张为甄金莲赎了身,还命人八抬大轿地送到范仲淹的府上。既然老友一番心意,范仲淹也没有推脱,就接了甄金莲入府。只不过,当时朝廷有规矩,朝廷官员不得娶青楼女子为妻,即便范仲淹和甄金莲两人郎有情,妾有意,但规矩就是规矩。终,范仲淹只能将甄金莲纳为小妾,不过平时范仲淹都称呼甄金莲为“如夫人”,意思是和夫人一般,体现甄金莲的地位。之后,夫妻二人过上了恩爱的生活,而甄金莲的善解人意给范仲淹那苦逼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安慰,让范仲淹的日子过得也不会太憋屈。在甄金莲的陪伴下,范仲淹经常游山玩水,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参考素材:《范仲淹》作者:Pluto编辑:一一#故事##头条创作挑战赛#

上一篇:香格里拉对话(香格里拉市简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