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少年好学的成语有哪些【文案36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5 16:09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少年好学的成语有哪些

1、从此以后,他刻苦读书,历代诗词歌赋、诸子百家,他见到就读,终于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

2、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少年好学的成语有哪些)。

3、(释义)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4、秦军众将领都认为要坚守淝水,待后续大军抵达,即可彻底击溃晋军。但是苻坚求胜心切,不同意众将领的意见,说:“我军只要稍稍后退,等晋军一半过河,一半还在渡河时,用精锐的骑兵冲杀上去,我军肯定能大获全胜!”

5、他还跑到当时的都城洛阳,向有学问的人请教。认识他的人都说:“这个少年将来一定会是国家的栋梁。”祖逖二十四岁的时候,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但他觉得自己的学问还不够,就没有答应,而是继续努力读书。

6、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7、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8、成语出自《晋书·谢安》:“坚众奔溃,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9、孙康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灯油。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10、(拼音): gōng fu bù fù yǒu xīn rén

11、(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12、匡衡,是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家里世代都是务农的穷苦农户,没有一个读书人。由于家境贫寒,匡衡年少时不得不给人家帮工换取读书所需的费用。虽然生活困苦,但匡衡学习却异常勤奋,想尽办法找书来读。匡衡家所在的乡里有个大富户,家里很有钱,也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请求做帮工。但是匡衡却不要工钱,只求能借阅富户家的藏书。富户家的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匡衡回答说:“我家里贫穷买不起书,我希望能把您家的所有藏书都读一遍。”

13、匡衡所写的奏章很长,总结起来就是兴教化、重风俗、张仁义、弘道德,然后大化可成。

14、准备开战前,项羽先让士兵们都饱饱地吃了一顿饭,还命令每个士兵只需带够三天吃的干粮,其余的全部扔掉。然后,项羽又传下命令,把部队渡河时所乘坐的船只,全部凿穿了沉入河里;再把部队做饭、烧水用的锅,全部砸个粉碎,一个也不留。后,他还让人把部队里所有的帐篷也全部烧毁了,一个不留。这就叫破釜沉舟。

15、  寝:睡觉;餐:吃饭。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16、祖逖有个好朋友叫刘琨,他和祖逖一样,都希望早日平定战乱,让国家强大起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两个人每次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都会不知不觉谈到很晚,就在一张床上休息。第二天早上,他们又会一起练剑习武,为将来报效祖国做好准备。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鸡叫声,便爬起来对刘琨说:“公鸡在叫我们起床,现在就去练剑怎么样?”刘琨欣然同意了。从此以后,祖逖和刘琨约定,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冬,从来没有间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后来都为国家做了很多贡献。

17、成语意思是看见敌军阵容严整,误将敌方山上的草木也都当成士兵,表现出主帅临阵心虚、过敏、疑忌、惊恐的心理。

18、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19、东晋谢石曾向晋孝武帝倡议开建学校,以培养世家子弟,虽然未达到全面发展成熟境地,也可谓是“爱礼存羊”。

20、那一定不要错过今天我们分享的《少儿成语》小程序,它是一款适合5-12岁孩子的成语填字游戏,通过成语与游戏的结合,让孩子轻轻松松就掌握成语,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

21、成语用填字的游戏方式贯穿在一起,极大的减轻了学习语文的压抑,促进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对语文的学习会有不少的帮助。

22、祖逖小时候不爱读书也懒得习武,整天只喜欢到处游玩。但是随着一年年长大,少年时代的祖逖看到国家衰落,连年战乱,老百姓无衣无食,生活困苦,内心受到巨大的触动。他想为国家和百姓做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于是祖逖开始发奋读书,每天从书中汲取丰富的知识。

23、谢超宗曾担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常侍,王府中的文告函件都出自他的手笔。新安王的母亲殷淑仪出世后,谢超宗为她写了一篇悼念死者的诔文,精采,晋孝武帝读后大加赞扬,对谢庄等人说:“谢超宗真是独有凤毛,此文竟象谢灵运复生所作!”当时右卫将军刘道隆也在座,他听孝武帝夸谢超宗有凤毛,误以为他真有凤凰的羽毛,就跑到谢家,央求说:“听说你有稀奇物件,快让我看看!”谢超宗不明来意,反问道:“我这个贫寒之家,你说能有什么稀罕之物?!”

24、(出处)战国列子《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5、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6、南朝宋康乐侯谢灵运喜游名山大川,穿带齿木鞋。为了上下山方便,他把鞋齿作些改进,将死齿改为活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可以省却许多力气,身体也更容易保持平衡。

27、(出处)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8、学风浓郁xué fēng nóng yù 、

29、(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30、越王勾践回国后拒绝一切享乐,他和妻子每天吃粗糙的食物,穿和老百姓一样的粗布衣服,睡在很不舒服的硬床上。他决心和越国人民一起奋发图强,增强越国的国力,争取早日打败吴国,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还在床前吊一颗苦胆,每天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

31、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苻坚,率领九十六万兵马,南下伐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北府精兵迎战。

32、相传古时候有位老人,名叫愚公。他家的大门朝南,正面对着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这两座山正堵在愚公家门口,愚公家里的人如果要到豫州去,就得绕许多路才行。

33、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34、牛渚怀谢亭、祠和亭,采石镇谢公祠、赏咏亭,此古今四座建筑均为纪念谢尚于牛渚采石之时发现并赏识了当时并不为人所知的寒士袁宏而建。李白有诗《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就是将自己比作袁宏,而叹息当世无如谢尚那样的名士能发现并赏识自己。

35、《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上一篇: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诗句【文案46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