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悟人生
1、人生的境界,是心灵的境界。若心乱神迷,无论我们走多远,都是难以捕捉人生的真象,难以领略雅韵的风景。唯有我们心灵的安静,才能铸就人性的优雅。这种安静,是得失后的平和,是诱惑时的淡定,是困苦中的从容,是微笑地面对娑婆世界,慢慢地去看清、看透、看穿、看淡的一个漫长的过程。
2、岁月磕绊才有了华年的容颜,生命坎坷才有了往事的回首,命运偶然才有了当年的不见。
3、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4、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人的成熟不是年龄,而是懂得了放弃,学会了圆融,知道了不争。有些苦衷不言痛,不是没感觉,而是知道说与不说都一样;那些暗伤,不是不在乎,而是懂得了慢慢修复。
5、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佛悟人生)。
6、一些得到,不一定会长久;一些失去,未必不会再拥有。重要的是:让心,在阳光下学会舞蹈;让灵魂,在痛苦中学会微笑。向前走,潇洒心情,收获淡定。人生并不在于获取,更在于放得下。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个惊喜;放下一种偏见,收获一种幸福;放下一种执著,收获一种自在。(佛悟人生)。
7、人生道路虽很曲折,却很美丽。只要你细心观看,就能饱尝沿途美景。
8、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9、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修自己那颗烦躁不安一天七十二变的心,而不是修正别人,专挑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放下那些自以为是的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0、你为什么在娑婆世界受苦受难,在这里搞六道轮回呢?就是你的`爱欲没断,这是六道轮回生死的根本。
11、信念不坚的人,如同墙头草,容易被他人的三言两语,乃至自己的疑虑打倒。
12、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13、十八岁你该读大学了,二十五你得结婚了,三十你得生孩子了,什么时间就该做什么事,难道我八十岁的时候就该死了吗?
14、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5、你如果相信别人会对你好,那你是糊涂,你是迷惑颠倒。
16、如果你是一个蚌,你愿意受尽一生痛苦而凝结一粒珍珠,还是不要珍珠,宁愿舒舒服服的生活着?如果你是一支老鼠,你突然发觉你已被关进捕鼠笼,而你前面有一块香喷喷的蛋糕,这时,你究竟是吃还是不吃呢?
17、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幸福的人。
18、能舍才能得,菩萨因能舍尽一切,施予众生,故能得大成就。
19、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20、执役僧有时把死鸡丢给野狗,没想野狗吃馋了来偷鸡,被防黄鼠狼的夹子夹断了腿,禅师: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念动灾星到。
21、心情是一条河,它的状态取决于它的深度。深水沉静,浅水喧哗。心量太小,小石头也能激起心情的浪花;心量大了,才能容得下暗藏的礁石。心若计较,再少的利益也有争处;心若放开,再大的好处也有让的余地。坏心情,是争出来的;好心情,是让出来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想开,看淡,自然微笑。
22、一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己。
2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24、爱人就像粗布衣,虽然不美丽,可是能遮挡风寒。情人就像时装,感觉很美好,却不能穿出去。
25、吃了就一定要拉,人一定要学会随缘放下,否则就会便秘。
26、佛除了教我们向善外,还教我们怎样获取成动------怎样成佛得道,怎样改变命运。佛说:凡事需坚持,凡事需忍耐,凡事需付出,凡事需尽力------佛不仅是智慧的化身,还是力量的化身。佛心有一种巨大的积极的感召力,指引着我们一路向前。
27、存平常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8、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29、更须自己勤奋。不可依赖他人。阿难尊者以王子佛弟。舍其富贵。出家从佛。希望佛一援手。即得超登果位。讵知仍须自己悟修。不能假借。
30、人心就像一个容器,装的快乐多了,烦恼自然就少;装的简单多了,纠结自然就少;装的满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装的宽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胸襟决定器量,境界决定高下。活着就是一种修行,修行就是修心。修得一颗平常心,无时不是快乐;修得一颗满足心,无处不是幸福。
31、你要试着多爱一些人,你要试着多等一些岁月,你要学会和你的孤独,你的拧巴,你的固执,以及你的懦弱和不好好相处。一个人只有和自己相处好了,才能更好的拥抱这个世界。
32、佛是不是情与爱不要了呢?不是的。你要晓得,他这个“断”实在是转变,把情爱转变成智慧。
33、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34、佛经是佛的言论,禅是佛的心性,二者宗旨是一致的,如果执著于文字,寻言逐句,不知道自心便是佛性,终究不能悟道。
35、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36、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37、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38、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