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陶行知的生平事迹简介【文案35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4-03 12:41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陶行知的生平事迹简介

1、经过几个月的查找,到1988年10月已经发现约50篇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全集》未收入的文稿,中陶会方明、张建、戴自俺、陆静山、陶晓光、苏辛涛和我、王超英等人经过多次开会研究,后在万寿路的中组部招待所开会决定编辑出版新版《陶行知全集》,并打算在1991年陶行知诞辰100周年时公开出版。

2、陶行知原名陶文濬,父亲四岁开始教他认字、读书。歙县旸村蒙馆塾师方庶咸秀才因其聪明好学,免费为其开蒙,进入当地私塾。八岁时外祖父母喜爱其聪慧,可以培养,将其转学到体宁县万安街吴尔宽经馆读书,直至十二岁辍学回家务农。这一段时间陶行知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

3、先生倡导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通力合作、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先生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先生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先生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陶行知的生平事迹简介)。

4、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5、  看到学生做错事情,他也没有骂他,也没有教训他,完全用德行去感化,让学生自动忏悔,自动承认做错事情。校长奖励学生,学生真的回头,真的改过,这个力量太大了。如果校长发一顿脾气教训他、惩罚他,怨恨在心,严重的那生生世世都不会忘掉,这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那麻烦可大了。校长有智慧,不骂他,不责备他,他承认有过失,马上奖励他,送一块糖给他吃。短短的十几分钟当中,学生四种表现的态度,四次的奖励,没事情了,让学生回去,没有一句责备的话,这叫教育。现在谁懂得这个教育?中国古时候读书人没有不懂得的,厚德载物。真正把一个普通人教导成为圣人、贤人,这是教育的成功。所以打骂、责罚,那是失败的教育,真正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6、  我国现代作家张恨水,原名张心远。有一次他读了李煜《乌夜啼》末句诗“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后,醒悟到时间如流水,切不可让它在叹息中白白流逝。于是改名张恨水,作为对自己一生的鞭策。

7、曾祖父对人民对教育是一种真爱。在当时育才办学困难的情况下,有人建议他不要抱着“石舀”游泳,他毅然说出“我不是抱着石舀游泳,我是抱着我的爱人游泳啊!”在自己的学生在创办新安小学,困难的时候,曾祖父挥笔写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教育的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面对今天的教育环境,我们依然需要一种大爱的精神去呵护学生的健康身心,为学生一生的健康与幸福而把“爱满天下”的精神发扬光大。

8、狄考文进入大学和神学院读书时,在当时美国席卷全国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感召下,他确定自己要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到异教国度去撒播基督之爱。几经周折,他选定并终达成了到中国的心愿,临行前,他向国内的同行们郑重宣告:“我已决定把一生献给中国;我期望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葬在那里。”狄考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9、|1999年原中国教育工会主席、中国陶研会会长方明(右二)来校讲学



10、储朝晖大学学的是物理,怎么对研究陶行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呢?“接触陶行知改变了我的人生”,储朝晖向记者讲起了他和陶行知的渊源——

11、从陈列馆出来,导游带我们来到旁边的古圣寺。(陶行知的生平事迹简介)。

12、从个人层面来看,陶行知是个人修养的一个难得的参考与导引,学陶行知,可以促进一个人朝着“完人”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入门,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门槛。

13、很多年前,我去过南京的陶馆,参观过晓庄师范。那个时候,先生的思想和事迹对我触动不大,今天,当我对教育,对教育者有了自己粗浅的理解后,当我也为了心中的梦想一直奔波在路上的时候,面对先生,我热泪盈眶,有太多的感慨涌上心头。

14、在古圣寺办学期间,陶行知先进就居住在“逸少斋”里。当年的“逸少斋”,却不是现在的青瓦房,而是一幢土墙茅盖的三间茅草房,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15、在注重实验的同时,我从未放松对陶行知乃至整个教育的理论研究。根据文献统计,截至2000年底,在所有以陶行知为题的研究文章中,作者发文频次依从高到低的次序为:胡晓风,76篇;斋藤秋男,50篇;戴自俺,36篇;周洪宇,34篇;方明,33篇;方与严,31篇;胡国枢与我用储朝晖和笔名“晓陶”所发的文章均为30篇。虽然不同文章有深浅长短之别,这个数据还是能显示2000年前我在理论研究与宣传上处于陶行知研究的前沿。由于具有理科的基础,我的研究范围涉及很广,包含了陶行知与郭沫若等人的关系、陶行知与图书馆建设、陶行知与印度、陶行知与内蒙古教育、陶行知与基督教关系、陶行知的文章学思想、陶行知与戏剧、陶行知的人口思想等多方面内容。在当时的陶研学人还在关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时候,我便从跨学科的角度梳理陶行知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被同行认为研究思路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前瞻性、跨学科性,走在了陶行知研究的前列。

16、   朱老师,您是一座不朽的师魂丰碑,我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的荣幸、我的骄傲。您优秀的品德、高贵的情操、认真严谨的精神是我永远的典范;您珍贵的教育思想和学术著作将永远泽披后人!您是我永远的老师。

17、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基督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18、储朝晖从1981年开始学习陶行知,研读陶行知,践行陶行知思想,曾任《陶行知全集》(川教版)专职编辑,其间15年专职从事陶行知研究,迄今36年。陶行知先生所著文章,他都看过五遍以上,其中一部分文章储朝晖也看过不下几百遍。储朝晖强调,他所说的“几百遍”的阅读次数,并不是机械地、纯粹地一遍遍阅读,而是在教育研究、教育实践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再有针对性地翻阅、思考。

19、在第一个十年里,我学习、调查,装进一脑子问题。研读陶行知,更重要的是践行陶行知思想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因为工作需要,陶行知先生所著文章,我都看过五遍以上,其中一部分文章看过几百遍,但并不是机械重复地一遍遍阅读,而是在教育研究、教育实践中遇到具体的问题时再有针对性地查阅、思考。

20、   朱老师热爱学生,充分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他把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我们全班同学对朱老师都敬重。所以,我们班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真挚。记得有一次我和同学发生了一点矛盾,朱老师知道后,及时找我们谈话,态度和蔼可亲,循循善诱,民主平等,没有严厉的批评,更没有半点的训斥,我和同学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了自我批评,握手言和,从此成为好朋友。因为在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里,大家心情舒畅、情绪乐观,感到学习、生活是一种乐趣,从而培养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性格倾向,如热情、诚恳、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认真负责、不怕困难等。这一年,给我们全班同学一生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1、 拜访草街居民,了解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再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深深入了解关于先生的事迹,及其在这一路留下的影响。

2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23、陶行知一直生活在中国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从童年时代起就对民间的疾苦有深切的感受,曾经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24、在徒步途中,同学们看到了现今的高铁,还有小道上的老铁轨,所行之路俨然不及先生曾经走过的坎坷,路旁有了更多的砖瓦房、还有绿色新鲜的果蔬,行于其中身心或更舒展。但同学们也渐渐明白,在出行生活条件大幅改良的今天,更能体会到今日生活不易,学习实乃幸福之事;在专业老师讲解桥梁之后,同学们在铁路桥下利用有限的材料、发挥创意,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桥梁。

25、  学生做错事情,为什么做错?把这原因找出来。

26、唐进贤是英籍耶稣教会牧师,英文名吉布斯,中文名字叫唐进贤。1900年在歙县小北街创办崇一学堂,是当时徽州高的学府之一。陶行知跨入了崇一学堂,这是他人生关键的一步。在《我的学历及终身志愿》一文中,陶行知写道“十四岁始入一中华耶稣内地会学堂,受教于唐进贤师(Mr.Gibbs),彼当时为仅有之西学教员也。”

27、来到陈列馆前,庄严的门匾上,前国务院总理亲笔题写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纪念馆门前的右边木拄上镌刻着“为一大事来”,左边木柱上镌刻着“做一大事去”。纪念馆的大门两边是我们熟悉的陶行知先生手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驻足纪念馆前,内心极不平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正是先生的写照吗!深深地三鞠躬,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

28、|2008年朱子善老校长在高三10班与学生谈读书

29、曾祖父之所以如此地受人爱戴,在于他所办的是真教育。他在办教育的过程中向行家学、向平民学、向学生学。曾祖父在他的《创造年献诗》中道出了教育之真谛:“行以求知知更行,不知直认为不知。遍览已知求未知,以知与人己愈知。以为武断靠不住,存在从来决意识。解剖内体寻条理,追踪外缘找联系。贯通证据悬断语,屡试屡验验还试。矛盾相克复相生,数量满盈能变质。相推而进正反合,顺沿发展觅定律。文化钥匙开发天人大神秘。愿将真理化大利,润泽众生真仁义。日日月月积成千,努力创造新天地。”作为行知的后人,我要向曾祖父曾祖父学习,不仅崇尚真知、追求真理,还要不断自我反思、自我颠覆,与时俱进。

30、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教育家,评价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泰戈尔称他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教育家”,斋藤秋男称道“他的遗产不仅是世界的,更是全世界人民的”。

31、7月8日在中陶会办公室开了一个小会,研究如何开展工作,陶晓光、徐春轩吩咐办公室在生活等方面协助我。接着我先后到戴自俺、陆静山、楼化蓬、徐明清、吴瀚、苏辛涛以及与陶行知相关的人家中收集可能有陶行知文稿的线索,然后到各家图书馆大海捞针地查找。

32、接下来成立了编辑工作班子,新版《陶行知全集》编辑委员会组成。张劲夫、钱伟长、孙起孟担任顾问,方明担任主任委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郭笙、南京大学的孙传华、育才中学老校友苏辛涛负责理论部分三卷的编辑,张邦民负责书信部分的编辑,聂大朋负责诗歌部分的编辑,后来又加上庞曾漱负责日记部分的编辑,温致义负责英文部分编辑,戴自俺负责教材部分的编辑。大家一致推戴自俺先生任主编,陶晓光负责全面协调,王超英协助陶晓光工作,给我的工作就是负责到全国各图书馆查找佚文、相关资料和对外联络等。

33、这周的衢州一中的校史故事已经分享完了,期待下一周的精彩~浙小粉也可以通过留言评论或者投稿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34、今年是建d100周年,也是曾祖父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曾祖父是一位人民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他为中华民族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疾呼和奋斗,直至生命的后一刻,他的思想光照千秋,堪称楷模。曾祖父有着一颗伟大的心,一种伟大的爱,他爱真理、爱民主、爱科学、爱孩子、爱青年、爱朋友、爱人民、爱一切新的创造,“爱满天下”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上一篇:每当就造句子怎么造【文案29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