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彻大悟造句30字
1、(解释):彻:明白;悟:领会。形容彻底醒悟。佛教或道教指识破本来面目,从此斩断一切欲念,脱离红尘。
2、北宋神宗年间,某年春节夜晚,有个副宰相王韶的小儿子南陔,跟随大人在街头观灯游玩时,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笔钱财。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车子经过,南陔大声呼救,歹人放下南陔仓皇逃跑。后来,宋神宗得知此事后,就赐予南陔一些金钱,给他压惊,从此"压岁钱"在民间流传开来。
3、圣经《旧约》:挪亚后有个叫亚伯拉罕的闪族人,他99岁得一子。一天,耶和华突然降临,要他杀子以撒献祭。以撒不知自己是祭品,跟随父亲上山,亚伯拉罕准备好一切,正将儿子放上祭坛欲动刀时,天使飞来拉住其手,不准他杀子,告诉他只是耶和华的考验,并改用羊来做为祭品。这就是替罪羊的来历。
4、晦暗:暴雨初停的时候,小屋里总是那样晦暗。
5、(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彻底明白
6、(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7、齐景公疼爱庶子荼,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竟然口里衔根绳子,让荼牵着走。不料,儿子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景公死后,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
8、一个人无我的程度越高,谦虚的程度也就越高。
9、 (出自):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大彻大悟造句30字)。
10、我一听这位大爷说话挺有意思,我就开玩笑的说:大爷,那要是踩一脚就大彻大悟那就好了。
11、(解释):诚:真心实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毫无虚伪。
12、大脑是个很灵动的器官,你一旦思索,它就开启那个齿轮,停不下来,后你以为自己在修行学知识,只不过你在许多知识名相的大网络里深陷。
13、在夏商周之时,姓氏分而为男子称氏,女子称姓。《通志·氏族略》有云:"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氏不同姓可通婚,同姓不同氏不可通婚。秦统一以后,姓氏合二为一。因姓氏还是贵者,所以往往要问"贵姓",而有人问"贵姓",才能回答"免贵姓某"。当然,如果你姓张和姓孔,你就不需要回答免贵了,因为这是老天爷和孔圣人的姓噢。
14、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不退道心,属于大菩萨的境界。如《观无量寿经》谓:“廓然大悟,得无生忍。”清代有位著名的禅师,是临济宗三十六世,即以“彻悟”为号。他主张禅净双修,大弘净土宗。“大彻大悟”与通常所说的“开悟”程度不同。
15、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呢?我以为就是: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环境,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自己独立的公正看法。其次,看透了世间之恶后非但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更不卑颜屈膝。在利益诱惑面前,不盲从,不奉承,不势利,心态平和,从容面对。不被世俗所影响,不被形势所左右。并且,不在恶前屈尊,不在善前豪横。在此基础之上,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我行我素的自主意识,即是大彻大悟。
16、明心见性的人,必须研读教典后,才敢自称大开圆解。大开圆解的人,不必参禅,自然而然就已经明心见性。什么是明心见性?首先,明白自己的心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形象。自己的心和外物是什么关系。
17、他说:一个人苦苦修行,后彻悟,其实恰恰就是认知那个一切无所得。
18、这种精神在他同时创作的《赤壁赋》当中也有反映。
19、所以,哪怕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人,达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但若能洁身自好,在保持正直、善良秉性的同时,尽量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我以为,也应该算是大彻大悟的人了!
20、我也笑着说:您还别说,没准您的扫把还真的有这样的神力。
21、 (近义词):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茅塞顿开, 大梦初醒
22、造句:清·刘鹗《老残游记续编》第四回:“到这时候,我仿佛大彻大悟了不是?”
23、他说:如果非要说大彻大悟的人有什么特征?只能是勉强说说,因为真正大彻大悟的人,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他走在人群里你也看不出来不会注意到他。就好像佛菩萨化现去度人,等他走了,你才会缓过来这可能是来度你帮助你的人。
24、早年间的苏轼遭遇人生的困境,也曾经彷徨失措,也曾经充满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而在被贬密州之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同样表达出内心对尘世功名的追求与渴望。
25、明清文献记载,《百家姓》是宋朝初期,由一位吴越地区的儒家学者先编辑。所以他用了当朝皇帝的姓氏为第一姓;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国王姓"钱";"孙"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李"是后唐皇帝李后主的姓氏。这就是《百家姓》开头四姓"赵钱孙李"次序的由来。
26、 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