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三字经朗诵
1、bǎiérqiānqiānérwàn百而千,千而万。(人之初三字经朗诵)。
2、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3、 èrshíchuánsānbǎizǎi
4、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5、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6、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7、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8、 guāngwǔxīngwéidōnghàn
9、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10、(解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11、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12、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13、 zhìyuánxīngjīnxùxiē
1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汉书二。
15、(解释)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16、 wèirénzǐfāngshàoshí
17、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18、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9、人不学来不知义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20、(解释)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21、 chuánèrshìchǔhànzhēng
22、善是指人性的光辉点,人心的美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3、(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24、 chúsuíluànchuàngguójī
25、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6、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27、从这几句一直到“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直是告诉我们应好好学习,亲近老师和同学并且要不耻下问。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做人的基础。
28、(译文)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29、 bābǎizǎizuìchángjiǔ
30、dòuyānshānyǒuyìfāng窦燕山,有义方。jiàowǔzǐmíngjùyáng教五子,名俱扬。
31、(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32、(解释)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33、有连山,有归藏,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书之奥。
34、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35、 qiānběijīngyǒnglèsì
36、 yuēguófēngyuēyǎsòng
37、夏有禹,尚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啦啦啦啦,夏传子,啦啦啦啦,家天下,
38、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39、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40、(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41、(解释)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哀,害怕叫作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作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42、 zhōuwǔwángshǐzhūzhòu
43、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44、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45、有古文,大小篆zhuàn。隶草继,不可乱。
46、 zuòtàxuénǎizēngzǐ
47、这一系列对古代的经典著作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启迪孩子的智慧,帮助养成良好的品德。朗朗上口的诵读,有趣的故事,使古老经典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给孩子们带来丰富的国学经典盛宴。
48、(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49、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50、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51、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52、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汉书二。
53、(解释)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54、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55、(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
56、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57、啦啦啦啦,唐有虞,啦啦啦啦,号二帝,啦啦啦啦,相揖逊,称呀称盛世,
58、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59、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60、(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61、(解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62、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64、(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65、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
66、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67、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68、(解释)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他自己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