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节俭的名人名言
1、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有关节俭的名人名言)。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古风二首其二》
4、健康七分饱,点餐宜点少,若想子孙富,光盘传家宝。
5、节约能源生活化,节能推动更落实。形容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篇滴水凑成河,米凑成箩!
6、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7、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8、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
9、晁错是西汉政论家,汉景帝的“智囊”,他主张“重本抑末”,奖励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积贮物力财力,打击商人投机牟利。
10、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11、地球上的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这可不是小麻烦,而是大灾难。
1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3、只有勤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勤勉一毅力又来源于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史密斯
14、奋斗这一件事是自有人类以来天天不息的。——孙中山
15、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名言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勤俭节约美德名人名言(精选50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6、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
17、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18、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拜伦
1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0、如果你过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麽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雪莱
21、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22、 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23、节约节约,积少成多,一滴两滴,汇成江河。——谚语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25、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26、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的瞎忙,却等于乱放空炮。——培根
27、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巴尔扎克
2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9、大意是:粮食是天下百姓生命之所系,是国家之至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我国自古就有珍重粮食的优良传统,这两句至今仍不失为警世箴言。
30、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
31、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32、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形容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篇小处不省钱袋空。
3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
34、做了好事受到指责而仍坚持下去,这才是奋斗者的本色。——巴尔扎克
35、淡水在减少,浪费可不好。如果不节约,后果可不小。
36、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37、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3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9、只有勤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勤勉一毅力又来源于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史密斯
40、侈将以其力毙。——先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41、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
42、俭葬,古人之美节;侈葬,古人之恶名。欧阳修
43、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44、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德
4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7、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48、无论做什麽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4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