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高适燕歌行【文案29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30 15:03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高适燕歌行

1、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高适燕歌行)。

2、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3、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4、shānchuānxiāotiáojíbiāntǔ,húqípínglíngzáfēngyǔ。

5、艺术特点:伏笔、铺垫、衬托、对比;对比与排偶。

6、高適是唐代文人中“学而优则仕”的成功典范,但属于大器晚成一类。后虽然得以封侯,但因为“负气敢言”而仕途多舛。高適写作此诗时40岁左右,还未飞黄腾达。直到755年(高適55岁)安史之乱爆发,高適因为向唐肃宗献平叛之策而被重用,率军平永王李璘之乱,且秉公将好友李白送进大牢。高適陪李白在山东游历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东鲁诸公”当中应该有杜甫和高適。高適毁掉了和李白的通信,但对杜甫异常关心,据说草堂就是他帮杜甫修建的。由此可见,高適是一个能文能武、敢爱敢恨的人。

7、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8、   死生之地,都是在搏命,哪里会还有要功勋的想法。

9、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中书令兼修国史张)九龄奏劾曰:"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教战,亦斩宫嫔。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



10、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1、字词典故  “穷秋”:(就是秋天的尽头,深秋。)“草腓fei2”:(草木枯萎。)  

12、(历史赏析按顺序包括:李商隐82首,杜牧43首,李贺67首,贾岛8首,韩愈21首,柳宗元14首,刘禹锡60首,元稹40首,白居易50首,杜甫204首,岑参15首,高适1首。。。)

13、(李)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14、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15、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16、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17、今天挑战一首长诗,跟大家分享高适的《燕歌行》:

18、这首诗从这里开始,像《燕歌行》了,写思妇的哀怨,但其背景、地点与一般的《燕歌行》不同,它有一个更大的现实背景和精神背景,可称之为“大背景叙事法”或“大背景思维法”,因为有了这个大背景,此时思妇的哀怨就显得更深沉有力了。

19、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20、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21、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22、赏析 高适说,将士们身上担当的是皇上的知遇之恩,常常藐视敌人,临危不惧。然而,在那重重关山中,竭尽全力了,却依然未能解除胡人的包围。

23、赏析  高适说,想那边庭所在,四处狂风飘飖,哪里可以度得过去。绝域之地,除了一片苍茫,还能有什么更多的东西?!

24、那么战争究竟会怎么打呢?看第二部分,还是八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八句在讲什么呀?讲兵败被围。可是将军那么自信,为什么会战败呢?先看前两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这是在讲自然环境的险恶呀,出征到极北边之地,山川萧条,草木零落,一片肃杀之中,敌军卷地而来,伴随他们的还有狂风暴雨。险恶的环境、不利的天气已经给了远道而来的战士们当头一棒。更糟糕的还在后头,“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面对敌人,战士们白刃相搏,伤亡惨重,这时候将军在哪里?将军正在远离战场的营帐之中,看着美人儿唱歌跳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个如此不协调的场景,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将军求功心切,却又如此腐败荒唐,战争怎么可能不失败呢?所以紧接着真正的失败场面就出现了,“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景象的荒凉正映衬着兵败的凄凉。一天的战斗下来,战士们死的死、伤的伤,到了日落时分,还能作战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这两句诗的情感何等复杂呀!有对将军轻敌的不满,有对战士厮杀的敬重,更有对他们身陷重围的深深怜悯。

25、平卢军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统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平卢军节度使治,在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管兵万七千五百人,马五千五百匹。平卢军,在营州城内,管兵万六千人,马四千二百疋。卢龙军,在平州城(今卢龙县城)内,管兵万人,马三百匹。榆关守捉(在今抚宁区榆关镇榆关街里),在营州城西四百八十里,管兵三百人,马百匹。

26、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27、  biān tíng piāo yáo nǎ kě dù , jué yù cāng máng gèng hé yǒu 。

28、✦腓(féi)(一作衰):指枯萎。隋虞世基《陇头吟》:“穷求塞草腓,塞外胡尘飞”✦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上一篇:经典电影台词500句【文案49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