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6字格言
1、读懂曾国藩16字座右铭,一句话教你不再犹豫纠结!
2、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16字格言)。
4、成功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5、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6、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曾国藩
7、有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8、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10、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11、勤于学习、勤于工作、勤于开拓。人的才能、技能都是“用进废退”。越是勤于练习,技能越纯熟。
12、前些年来一句:且行且珍惜道出了多少人们的苦涩心声,年轻时容易好高骛远,心急赶路,等到时间匆匆流逝,到头来我们又喜欢回头看过去发生的点点滴滴。殊不知在这一前一后中,我们却丢掉了为珍贵的当下。脚踏实地的我们才有资格仰望星空,去追求自己的所爱的事情。
13、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曾国藩
14、第一部分:既往不恋。意思就是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我们不要再留恋,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哪怕整日沉浸在其中,过去的事情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15、静则生明,动则多咎,自然之理也。译:(安静可以使人明智,好动就会引发很多过失,这是明显易见的道理。)
16、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7、世间所有的事情,大抵都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计划,第二步是实施。
18、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曾文正公全集家书》)妄念是天上的云,是水中的浪,其存在是必然。凡人谁也做不到妄念不生。然而,同是心生妄念,却有圣患之分。根源在于对妄念的处理方式不同。妄念一生,随声应承,沆瀣一气这就会导致愚妄。其实,妄念只是你的一个孩子,一个顽皮的孩子,而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你的导师,当然,也不是你的敌人。妄念出来捣乱,要如慈父一般包容他,原谅他,但千万不要纵容他。对其顽劣的一面,以慈父的爱心加以引导、规范,必要时也要痛加呵斥。这样,妄念就不会伤害你,也许还会变为正念。
19、 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20、概天下无无瑕之才、无隙之交。大过改之,微瑕涵之,则可。译:(大抵天下没有完全无缺的人才,也没有完全无缝隙的交情。只要能将大的缺点改正,小的缺点包涵,也就可以了。)
21、 曾国藩还敦促家人每日坚持学习,并多次为全家拟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工)、细(工)四字缺一不可。”
22、当时不杂是指做一件事的时候,需全神贯注去做,万万不可分神,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这件事的同时,又在想另一件事,那么你会两件事都做不好。
23、书法名家王清然先生曾国藩物来顺应名言手书真迹书法作品
24、 勤于治学。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25、越是勤于工作,就会越幸运。通常人们认为,运气就是靠碰的。其实不然。运气,顾名思义就是要运动起来,也就是勤奋才能产生运气。勤奋得人自然能养运气。
26、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致祸。
27、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
28、曾国藩当总督时,三弟曾国荃也当了巡抚,家中客人、子弟增多,房子不够住。其九弟便新建一屋,花了三千串钱。曾国藩知道后,写信责备九弟:“新屋搬进容易搬出难,吾此生誓不住新屋!”此后,终其一生未入新屋一步。
2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30、与其在年老时后悔不已,不如趁年轻早点醒悟。唯有学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唯有认知觉醒,才能发现你的身体里隐藏的潜能,看见认知以外的世界。人生遇到瓶颈,感觉没有提升的空间,多半还是想得多,学得少。当你用学习为自己赋能,专注于精进自己,与烂人破事划清界限,就没有得不到的东西。
31、 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32、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33、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34、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隆盛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曾文正公全集杂著》)往往,贪图美食的,后美食丰盛而不能下咽;沉溺美色的,后美色绕膝而无福消受。将物欲作为追求目标的人,得之反被其害,不得则不堪其忧。美食美色,并非不可享受,但它们只是路边的一道风景,绝不是发愿追寻的家园。世上能够带来恒久快乐的,是心灵的提升,和利世利他的事业。在心灵的层次上,我们给予得愈多,收获得愈多。随之增长的,是消费快乐的能力。
35、过去重要吗?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一个人的经历,如果它让你成长,让你变得成熟强大,那么它对于你来说就是珍贵的回忆。
36、生活充满了未知,好事发生,我们自然会欣喜,若是运气不好,也无须怨天尤人,坦然面对即可。既然无法改变事情的发生,那么好的方式就去主动顺应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优解。
37、曾国藩曰“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38、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3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40、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译:(人生在世,单个人是无法做成任何事的。凡想做成大事者,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关系网络,学会如何借别人的力来成就自己的事业。)
41、物来顺应是指事情来临时,就要勇敢的去面对,而不是犹犹豫豫不知所措,你不管是逃避,还是拖延,都不是好的解决方法。
42、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希望同事们都能功成名就,曾的立身处世之道由此可以览见。
43、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英)狄更斯
44、曾国藩以此为家训,经常要求自己和家人,以俭持家,勤于治学。
45、人以气为主,于内为精神,于外为气色。译:(气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主宰,在人体之内表现为精神,在人体之外表现为气色。)
46、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47、有志、有识(既博且专)、有恒,治学之三要素。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48、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4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50、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曾国藩
51、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带领子女住在乡下老家,门外不许挂“相府”、“侯府”的匾。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以俭持家,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余钱,亲自下厨、纺织。
52、晚清吏治腐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曾国藩却能出淤泥而不染。他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
53、军事两手之际,物议指摘之时,惟有数事宜把持得定:一日待民不可骚扰,二曰禀报不可讳饰,三曰调度不可散乱。譬如舟行,遇大风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则成败虽未可知,要胜于他舟慌乱者数倍。(《曾文正公全集杂著》)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为事之帅,心为我之帅。任何事情,到了任何时候,都未必不可把握。只要我手中有令箭可发、有将士可用,就不能说是失败。只要我手中有剑、一息尚存,谁也不能认定大势已去。待手中一无可用,只要我心未死,也是卷土重来未可知。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10)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10)(不可随声附和)
5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55、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56、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曾国藩
57、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 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曾国藩
58、无论大小与轻重,担起你应该承担的,你就担起了整个春天。
59、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60、京师子弟之坏,无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曾国藩家书》
61、爱是一种奇怪的心灵营养,越用越生。爱家人,却以邻为壑,把他人当成地狱,爱泉便似滴水,只能滋养褊狭;推己及人,视众生为弟兄,以国为家,爱泉才会源远流长,惠己惠人。
62、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曾国藩留给子孙的十六字家训,这十六个字强调的是勤与俭的结合。也是曾国藩留给后人兴家、旺家的不二法门。
63、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