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文案53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26 15:27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1、“乡愿”出自孔夫子的一句话“乡愿,德之贼也”。孔子在《论语》中批评乡愿之徒,也就是地方上的好好先生,对谁都关系处理得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所有人都说他好;但这种人内心并不是出于道德目的而是别的目的,或是说别有用心。一般野心者、要爬到高位的人往往采取此种方法获得人气。因此,乡愿就是伪善。

2、可见,康徳在回应休漠的挑战时对认识论所作的重要的战略性凋整就在于把现象和自在之物分割开来,我们所认识的只是现象,自在之物不可知。但现象自有现象的规律,只要我们满足于现象的知识,我们就能克服对这些知识的怀疑论而建立起它們在现象界的普遍必然性和客观性(这两者在康徳看来是一回事)。至于自在之物,休漠甚至对它的存在也抱怀疑态度,康徳却主张我们必須设定它,其理由有三:一是为了由我们的感官受它刺激而产生的那些知觉印象所构成的对象具有实在性;二是为了给我们的认识树立一个“到此止步”的界碑,以此为标准,我们就可以对凡是离开感性而直接针对自在之物的断言和描述作出“不可知”的结论,把知识限制在感官世界的范围内,以保征我们的知识都是货真价实的知识而非伪科学;第更重要的是为了给虽然不可知但却应当相信的东西如自由意志、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留下地盘,即他说的:“我不得不悬置知识,以便给信仰腾出位置。”(4)至于我们凭什么能够设定自在之物,康德认为单凭有现象向我们显现出来,就可以断定后面必然有个显现者。当然,在外人看来,这种论断是很难站得住脚的,仍然带有某种“独断论”的残余,所以后来费希特等人批评他不彻底,说他只是“半个批判主义者”。但康德凭借这种假设却从理论理性过渡到了实践理性,建立起了他的一整套道德和宗教的学说。在康德看来,在休谟的怀疑论的摧毁下,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切本体论的预设和证明都站不住脚了,以往的一切形而上学也都已经均垮台了;但由于康德对现象和自在之物的区分,形而上学有希望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这种未来的形而上学有两种,这就是自然的形而上学(现象界)和道德的形而上学(本体界)。

3、其次,必须建立纯粹理性运用的“法规”。纯粹理性在认识领域里是不能成为积极意义上的“法规”的,只是消极意义上的防范和批判,顶多能够以其理念引导人类的认识不断向无限目标前进。但这种知识的前进本身有它的实践利益,这就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求得人类大的幸福,在这方面,纯粹理性倒是可以去寻求其运用的法规。换言之,纯粹理性只是在实践方面,即在人的合目的的自由方面才有自己的法规。康德认为,追求幸福虽然要运用实践理性,但其前提却并非理性的,而是立足于人的感性欲望之上,因而并非纯粹的实践理性法规;真正的纯粹实践理性的法规是自由意志本身的规律即道德律,只有它才能使人“配得幸福”,并通过设定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而使自己成为贯通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的普遍法规。所以纯粹理性的法规就是坚持不懈地对道德目的的追求,并为此而相信来世和上帝,这就是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并且能够一贯持守的法规。所以,纯粹理性的实践运用的法规贯通了人的幸福、道德和宗教,即贯通了这样三个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在后来的《逻辑学讲义》中康德又进一步指出这三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即认识论、伦理学和宗教学终都统属于“人类学”。

4、“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讲“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我一辈子可以终身行之的。康德与孔子是相通的,都强调真正的道德是自由意志的一贯性,有一条普遍实行的法则。康德讲的道德命令,在任何时候除了本人终身行之,别人也终身行之。这种原则不是针对张三李四的原则,而是一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逻辑原则。如逻辑上的同一律,不矛盾律,自由意志要贯彻到底。当然孔子讲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康德还有更深层次不同。(康德的主要哲学观点)。

5、对于康德而言,休谟重要的理论贡献就在于以怀疑论来对抗一切有关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断言。在休谟看来,我们所能知道的只限于在我们的知觉和印象中呈现出来的东西,至于这些东西后面是否有一个不变的实体在支撑着它们,对此我们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现有知识中所认为的那些规律和法则(如因果性、必然性等等)也都不能够归之于客观的实在,而只能归之于我们主观心理上的习惯性联想,并没有确定不移的客观性。一切企图从经验中或从主观观念中推出客观实体的存在的做法都是无效的。休谟的这一观点严重地威胁到自然科学的哲学根基,整个科学大厦都摇摇欲坠,但又无法反驳,这使康德那充满自然科学信念的头脑受到极大的震撼。休谟的挑战在他看来决不能回避。但沿用近代以来的以独断论为特征的“健全知性”和通常的理性已经不能应付这一科学的危机,的办法是深化理性本身的层次,即在认识之前首先对认识能力本身作一番批判的考察,看看它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以及它的运用范围和界限是什么。因此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序言中他提出:“我们的时代是真正批判的时代,一切都必须经受批判。”(2)对“纯粹理性”的这种“批判”本身当然还是理性,但已不是过去那种现成地拿来就用的工具理性(“工具论”),而是自觉的、自我批判的、能动的理性了。黑格尔曾嘲笑康德的这种做法是“在学会游泳之前,切勿下水”,的确如此。但这并不否认在“下水”之后对游泳的姿势作一番考察的必要性。

6、由此看来,以往的独断论哲学在灵魂学说、宇宙论和神学这三个方面试图建立起形而上学的尝试都失败了。但康德认为,这种尝试是理性的自然本性,这种本性无可非议,只是方法不对。于是在“先验方法论"中,康德致力于阐明未来有可能科学地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的方法。

7、不二听罢自忖道:“擦,这不成盗梦空间了么?莫非我也在梦中与庄、康二子聊天?”

8、先感受他的语言,康德哲学话语有自己鲜明的特征,语言坚定、温和、节制、中道,他摆明自己的观点,解说自己的观点,进一步理清自己的观点,条分缕析,清清楚楚。在理清自己的观点这一步上,康德先罗列出对方的观点,简述对方的思想主旨,然后指出对方的思想缺漏,到此便也是真伪明辨了,论述其间,康德对对方的漏洞无有一语尖利鄙薄,言语平和,意志明确。

9、近代哲学是在经院哲学衰落的背景下产生的。经院哲学试图调和理性与信仰,结果不仅证明不了信仰,也动摇了人们对理性的信任。此后的文艺复兴对经院哲学烦琐的理性推理深恶痛绝,加之对基督教禁欲主义的反动,全面走向了感性的时代,所以这个时期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是文学家艺术家而不是哲学家。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在自然科学飞速发展的鼓舞下,逐渐恢复了对理性的信心,而哲学家思想家们自觉地担负起了鼓吹理性,提倡科学,推进知识,教化大众的历史使命。于是,哲学与科学联手,逐渐以理性取代上帝的,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笛卡尔(包括前批判时期的康德)曾经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就能够创造世界。理性与科学被神话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10、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四组二律背反: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11、实际上这也是尼采要做的工作。不过尼采比康德更彻底。仅此而言,康德是古典哲学的终结,尼采则是现代哲学的开端。

12、19岁起啃康德,现在早过知命,仍然看不懂康德,怪我太愚钝,智力水平很差。但,又特别喜欢康德,如何兆武先生说,现代哲学绕不过康德。可以超越康德,但,绝不可以甩开康德。

13、读康德如果有什么方法的话,那也只能是死读。除此之外,无他法。

14、c.正题:世界上除了自然因果性外,还有一种自由的因果性。

15、自由是不可知也不可把握的。康德道德哲学的主要贡献就是把现象和物自体区分开来。人的自我感觉正如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一样只涉及现象,不涉及人的自由本体,人的本体是自由意志。自由是自发的不可被规定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规定的,即自由只受它自己的规定,不受任何经验的外在事物规定。自由意志如何受自己规定,即自由意志要有一贯性。一贯性对自由意志有束缚,是自我束缚,康德称之为“自律”。自由意志不是一次性的,我今天自由地作了一件事情,明天就受这件事束缚,这就是一次性的。我们经常看到一次性的自由,第一个动作是自由的,第二个动作就不自由了;今天自由的放纵了一次,明天就要承担放纵它的后果。真正的自由意志就是找到规律,从头至尾一贯下来,就是自律。

16、不过,康德对“目的论证明”还有另一番解释,表明他认为这个证明虽然终依赖于本体论证明,因而在理论上是错误的,但由于目的论证明后面其实隐藏的是人的道德情感上的需要,即我们人类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用合乎目的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因而总要把人自身及其道德素质看作宇宙目的链条中的高目的,这就迫使我们推出一个安排整个自然界趋向于人的道德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来。所以目的论证明底下所隐藏的其实是对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而这是可 能的对上帝的证明,由此便有可能建立起一种“道德神学”。但这一证明并不表明上帝在客观上存在,甚至不表明上帝存在于我们的道德中,而只表明我们出于道德的原因而相信上帝存在。但是,这种道德证明在目的论的形式下还披着感性经验的外衣,容易引起混乱,因此必须为它另外寻找先验的根据,即实践理性的根据。由此康德便开始向“实践理性批判”过渡了。但在此之前,还必须解决未来形而上学的方法问题。

17、不过,莱布尼茨派的自然神论的世界观也并未完全退出康德的思想,他在这本书中也极力想把对自然界的科学解释与神学教条结合起来。他认为,上帝虽然并未用物质的手段创造和推动世界,但上帝仍然是宇宙的“原始的原因”,而自然界的必然规律则终体现了“上帝的意志”,是上帝使自然界变得协调有序,而产生出有理性的人来则是上帝的目的。上帝把人的肉体构造得能够认识自然规律,但有机体的法则与自然规律并不完全一样。他说:“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字宙来!这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形成的”;但另一方面,“ 难道人们敢说,在微小的植物或昆虫身上也能找出它们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吗?难道人们能够说,给我物质,我将向你们指出,幼虫是怎样产生的吗?”(1)在康德看来,上帝按照两套完全不同的规律来设计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它们之间有“无限的距离”,前者是可以通过力学的手段制造出来的,后者却涉及一些“尚未展开的概念”,即涉及永恒、不朽、超越物质世界的某种精神性质。康德思想中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和自然神论两种因素的交织正是当时西欧各国哲学中自然和人、科学和道德、牛顿的影响和卢梭的影响相互冲突的反映。也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康德还在唯物主义的独断论和唯心主义的独断论之间动摇,直到休谟出来打断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为止。

18、人要做到真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人通常把善看作起点,西方人认为善是终点,一个人后面对上帝的审判,才可以断定一辈子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才可以把你所做的罪过扬弃掉。好人只有在上帝面前后才可以确认他成为好人。而在现实当中往往有一个倾向不断诱惑他犯罪,这是西方人的观点。

19、外在的任何手段都不足以表示自己是赤诚的,也不能用外在手段去评价一个人,任何人也不能用外在手段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无私心杂念。人心隔肚皮,中国人在数千年来的人际交往中很老练了,中国是有城府的民族。中国人的人心比道心更加微妙,随时可以以道心作为人心的面具,还可以有几层面具。儒家伦理、道德这一套很可能成为谋私利的手段,甚至是不自觉的手段。如果一个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才能无所不通、左右逢源,于是他也能做一个好人,搞好邻里关系、同事关系,给所有人一些小恩小惠,后自己则是吃小亏占大便宜,这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一个什么事都占人家便宜的人在世上是站不住脚的。中国人在人际关系当中很有一套东西,在几千年的积淀中间有大量的箴言、教训,如《增广贤文》等。

20、(2)这里的“信仰”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宗教信仰,理解为道德信念可能更合适。

21、我们要承认人的内心是分层次的。你的自我感觉只是到了某个层次。要承认自己的内心不管怎么纯还是有不纯的层次在,并且预先为可能做的事情忏悔,这是自己内心的忏悔,不是向别人的忏悔。这样,人才能扬弃乡愿、超越乡愿,而越来越变得真诚。

22、2004年,康德去世200年,尼采去世104年。康德和尼采之后的我们,面临的仍然是同样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哲学没有“进步”,而是说真正的哲学问题是普遍而永恒的,而且在康德和尼采或许可以称之为“预见”,而在我们则是“现实”。西方哲学自尼采之后对传统的理性主义和形而上学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思批判,尤其是深入到了对启蒙主义的批判反思,可见康德(包括尼采)的问题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愈演愈烈,而他对问题的解答方式至今仍然有其意义。

23、康德认为,这种经验性的道德把德性的动因与罪恶的动因等量齐观,并且教唆人以良好的计算来抹煞两者的区别,教唆人算计以达到功利的效果。儒家体制性的伪善从客观上导致人们以深藏的机心,使罪恶披上道德的外衣。在儒家,道德既然只是政治的手段之那么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可以用道德手段,当然也可用不道德的手段,甚至令人发指的罪恶手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成王以后,所有不道德的手段都可以变为道德的,都可以为尊者讳,歪曲和掩盖历史,把不道德的手段从史书中抹掉,我们要“向前看”。“向前看”就是政治的前途,政治稳定,天下太平固然好,但道德观念就完全破产。所以儒家政治伦理具有很大包容性,没有任何道德底线。传统政治就是儒表法里。康德揭示出人心根本是伪善的。康德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去为圣人,而是要揭示人性中有一种根本恶。康德在他的宗教哲学中讲到人性中的根本恶,何谓根本恶?罪恶的意念,杀人、抢劫、强暴等,康德认为这些不是根本恶。这些都是派生出来的。人是感性的动物,但感性的动机不是恶,追求舒适生活幸福都不是恶,康德不是禁欲主义者。根本恶在于摆不正感性动机和道德理性动机的位置。

24、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康德哲学基本概念康德哲学框架分析命题是主语包含谓词的命题;综合命题是主词不包含谓词的命题分析命题都是先验命题;综合命题多是后验命题;但存在先验综合命题,这论证了数学的可能康德认为这可以推演到形而上学领域,即在物自体和现象界存在这样的调和性概念:也就是他所谓的纯粹理性将之类推在实践中则是实践理性。将之类推在审美中则为批判力。

25、对康德哲学虽然说没有大成,但,一点点体会还是有的。

26、我总感觉尼采用铁锤思考的方式比较适合于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则需要康德。

27、深切的感受还有,阅读康德哲学急不得,慢工出细活,要身心浸润,要咬文嚼字,要自源头起始,一路优游其汩汩水流,直至汇流入海,要完整而精深地通读。

28、对康德影响比较深的人有洛克,休谟,笛卡尔,卢梭,哥白尼。

29、人有理性使人有道德观念,但人也有感性,这两者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根本恶在于不是使感性服从理性,相反是使道德理性成为感性动机的借口。不管人做什么,终的动机都是感性的,哪怕道德动机是为了自己的道德情感,自己舒服些。看到叫花子给点钱,心里就舒服了。这还不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如果自以为这就是道德的了,那就是伪善。人们只能从感性的动机出发,这就是人心中的根本恶。一个人做坏事时都有原谅自己的借口,虽然知道是不可原谅的,但他总要找个原因。根本恶在于人心固有的自欺和伪善。做了坏事还自以为清白:我的动机是好的;做了很大的坏事,还说问心无愧。有时做了很多坏事的人,后来检查里都是这么说的,觉得自己动机是好的,尽管效果不好。这就是根本恶。

30、如此比较看来,儒家“诛心”之论,通过控制和惩罚“思想犯罪”来清除思想上的敌人,它使一切人逃不出道德政治的罗网,成为典型的物,人变成了物。康德则把人心保护在不可知的自在之物里面。自在之物是个黑箱,人心是不可知的,不能相信人的自我标榜。康德的不可知论有一种保护作用,也就是人心你不要去断言它。只有上帝才是知人心者,凡人是不可能知人心的,包括自己的人心都不知道。你怎么能标榜自己呢?把人心保护在一个不可知的黑箱里面,禁止其他人去检验、翻看,不能侵犯人的隐私权。这样,人就不因他本性的恶劣而丧失他人格的自由和独立。人心是恶的,至少从目前和历史上看是这样的,当然以后可以变得越来越善,不会因为根本恶而丧失人格的自由和独立。有自由和独立就可以发展道德,自由意志成为道德的源头活水。把人心当成物造成一个道德的世界,这个道德是很可怕的,把人心收藏起来对道德就有一种可持续发展性。

31、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

32、进入部分论证,康德的学理思想十分清晰,“康德的论述有层次感”(邓晓芒语)。如“先验感性论”部分论证中。第一步,先总论,在总论中解析细分概念。

33、加进一句,每一位哲学家在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所涉概念和独创概念都有自己基本专属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自己的话语体系里说话,也就是概念都是自己体系化语境内的概念。康德不例外。

34、我们一般以为自由是很好的东西,其实自由是两面的。自由就是有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西方人把自由理解为更倾向于犯罪。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犯罪。如果他不摘苹果,他不会犯罪,但也没有自由意志,他是上帝决定的动物。我们提出追求自由不是在善的意义上,而是要把人从动物的层次提升上来,赋予人以高贵性,把人当作有尊严的生物。有尊严,可善可恶。恶棍也可能是高贵的,因为他是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坚持一贯,敢作敢当,他也可以保持人格上的高贵;当然我们在道德上要谴责他。

35、康德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转变。他说,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甚至认为,我们其实根本不可能认识到事物的真性,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康德的著名论断就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这一论断与现代量子力学有着共同之处:事物的特性与观察者有关。

36、实际,读康德是没有人能提供什么方法,提供捷径的。

37、PS:明晚8:00-9:00,继续我们的哲学微课堂,主要内容为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思想进路。

38、《实践理性批判》是康德的前一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的归宿和目的。所谓"实践理性",是指实践主体的意志,对于实践理性的"批判",就是要考察那规定道德行为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循的原则。全书包括"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两大部分。该书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把人的主体性问题突出出来,强调了人格的尊严与崇高,表现了强烈的人本主义精神。

39、略略就读康德,说了一下个人看法,有请方家内行人士指正和批评。

40、动物看上去好像也是有的,我们看到一只狗,它要走这边就走这边,它要走那边就走那边,他好像也是自由的。但是动物性的任意,是病理学上的一种刺激行为,比如说巴普洛夫对狗的反应的研究,狗为什么听见铃铛就会跑过去吃饭,这是一种病理学上的刺激反应。只有人的任意,才能够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行为的能力。比如说,我现在实际上肚子很饿,但我口袋里没有钱,我不能冲到食堂去拿着刀胁迫人说,给我饭吃要不然我宰了你。你会懂得,把自己从这种本能的感性的冲动中独立出来,就是独立于这种感性的冲动,这是我们人的自由的特点。

41、哲学家康德把人的知识分为现象界和物自身,把认识的能力分为理性,知性和感性。感性即感官能力,例如视,听,嗅,味,触等。知性是运用概念的一种能力,类似于智力。理性是一种把握无限的能力,例如自由,宇宙,灵魂,上帝,也是一种把握本体的智性。在康德看来,我们对现象世界的知识,包括整个自然的科学,主要都是依靠上述三种认识能力中的“知性”。

42、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43、在实践理性方面的上述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能够认识的,而只是应当去做和可以希望的,就是说,我们能够认识并且能够在实践中产生确定效果的并不一定是我们应当做的(如科学技术助长人类的侈省和虚荣) ,而我们应当做的却不能认识,也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效果。所以在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康德晚年力图在这两者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认为虽然两者不可通约,但人类却有一种象征或指引,使我们能够从此岸展望彼岸,这就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和对自然整体的终目的的追寻。这个桥梁或中介康德称之为“反思性的判断力”,它本质上诉之于人的情感能力。自此,康德的包含“三大批判"在内的批判哲学体系才终得到了完成,它们分别探讨了人的认识能力、意志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先天原则。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考察他的哲学体系的这三个部分。

44、不过,康德又指出,由于范畴和感性直观毕竟来自于不同的认识能力,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范畴要能够运用于感官对象,还必须有一个中介,这就是“判断力”。判断力的原理就在于必须找到一个中间环节,它既具有先天的性质,又具有感性直观的性质,才能把先验范畴和经验直观双方牢固地结合起来。由于时间正好具有这样双重的性质,所以这个中间环节就是想象力对时间作种种先验规定而形成的“图型”(Schema)。如时间的“系列”是量的图型,时间的“内容”是质的图型,时间的“秩序”是关系的图型,时间的“包容性”是模态的图型等等。总之,知性的范畴不可能离开图型而有任何先验的运用,而只能通过图型运用于经验对象上。凡是企图超出感性经验的范围而把如单一性、实体性、因果性等等先验范畴作“先验的运用”,即运用于思想中的对象之上的做法(如理性派所做的) ,都是不合法的,是混淆了自在之物和现象。

45、无论我们要遭遇怎样的一种行为的束缚,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我们仍然是有自由的,因为至少你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可以不做那件事的。正如孔子所说:“吾欲仁,斯仁至矣”。既然说你本可以不这么做,本不应该这么做,也就意味着你本来是拥有自由的。实际上,康德认为我们的任何行为都起码可以是个多项选择的可能,就说它不是必然如此的,必然要这么做。

46、如此我们对苹果本身是什么永不可知,我们只能认识到苹果有如此这般的现象。当然苹果自身必须存在,否则我们的那些主观感觉材料就沒有了来源与原因。

47、从《纯粹理性批判》开始阅读康德,磕磕巴巴,读到了“先验逻辑”部分,关于康德哲学思想的主旨脉络和缜密论证,更多的是含混和不解,但有一丝罅隙,这罅隙是对于康德在每一概念和每一部分的论证展开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中,似乎摸着了一点门道。

48、(1)参见拙著:《康德的道德世界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49、现实生活中,人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在康德看来人人皆乡愿,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基督教讲人都有原罪,刚出生的小孩子,只要他开始有自由意志了,也就有犯罪的可能、犯罪的念头。不能靠自己内心白璧无瑕就自己不干坏事。每个人不是不想做到真诚,而是事实上做不到。自以为真诚是不可靠的,甚至正好就是不真诚的标志。由此看来自欺是不可避免的。中国人认为这种看法太极端,很不习惯,把我们一切生活信心都摧毁了。如果认为自己不能成为好人,那我们活着还有什么目标?其实康德的理论表达西方精神基督教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立足点,就是人是自由的。为好人难,但自由是可以做到的。每个人都可以犯错误,因为人是自由的。无自由也就无对错。动物凭本能活动,动物会犯什么错呢?基督教对自由意志没有强调,它强调的是信仰、灵魂不灭,一切终由上帝决定。但康德把它颠倒过来,上帝也是人假设的,根本的力量是人的自由意志。

50、先验感性论的关键性概念是先验、感性、直观、时间、空间,对此,康德从认识主体开始,从主体认识结构层次逐级展开,解析对象、刺激、接受能力、表象能力、感觉、感知,直观,一个个概念解析完毕,再进行必要的廓清。如先天和先验的区分,经验和经验性的区分,现象中质料和形式分解等。后进行概念之间的勾连,使其建立关系,关系之间嵌入论证素材,犹如高屋建瓴,砖瓦先行。

51、真诚不是容易做到的,不是以为自己真诚就真诚了。要做到真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真诚要有知识上的前提,你要认识很多东西,你要经历很多东西,获得生活经验以后才可能慢慢地一点点认识自己,但是不可能全部把握。奥古斯丁讲人心是无底的深渊,你要认识自己必须进入到这个深渊才能把握自己,人心难测。小孩说我知道自己不会做坏事,当小孩这样说时我们大人觉得他很幼稚,难道大人就可以这样说吗?

52、康德在这本书中所提出的认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所谓“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他看来,一切认识都基于判断,因为单个的表象或概念是无所谓真假的,只有把两个表象或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判断(如“这朵花是红的”),才有真假问题,才构成知识。但判断本身有三种类型:(1)先天分析判断,如“物体是有广延的” ,这种判断的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中,只是在判断中被明确说出来,分析出来了而已;(2)后天综合判断,如“物体是有重量的”,这种判断的谓词并不包含在主词中(因物体在太空中可以无重量),是在判断中被加到主词上去的,一切偶然经验性的判断都属于此列;(3)先天综合判断,如“一切发生的事都是有原因的”,谓词“有原因的”并没有包含在主词“一切发生的事”中,但这一判断却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先天的必然性。在上述三种判断中,先天分析判断虽然有必然性,因而理性派喜欢把知识的可靠根据建立在它之上,但它却不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或获得新知,而只能将已有的知识作更为清晰的表述;后天综合判断虽然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因而经验派喜欢由它去获取知识,但它却不能够我们的知识有普遍必然性,而只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或然性;惟有先天综合判断,既能够扩展我们的知识,又具有普遍必然性,它才是终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可靠的科学知识的根据。康德认为,我们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中实际上到处都是以这种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基础的。如数学中的7 +5 = 12,在康德看来就并不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是先天分析命题,而是一个先天综合命题,因为12的概念并没有包含在“7与5的和”这一概念中。又如自然科学中的物质不灭定理:“在物质的一切变化中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也是先天综合命题,因为“不变”的概念并不包含在“物质的量"的概念里。再看形而上学。过去的形而上学虽然都失败了,但凡有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之处,也都在致力于先天综合命题的寻求,如证明“世界有一个开端”等等;显然,未来有可能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也必然要以某种先天综合判断为基础。

上一篇:幼儿教师教育理念【文案64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