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屈原
1、(《离骚》)长叹息以掩泪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2、这首诗写于1962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
3、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子祠屈原碑林关于屈原的诗句屈原名句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译文: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七绝屈原)。
6、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7、屈原《离骚》(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8、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9、你想,我们的巫女们是那么美好善良,她们飞起她们的舞袖,像翠鸟举起它们的翅膀。展开我们的诗歌来唱吧,我们全都起来舞蹈,应和着旋律和节奏东君啊,群神随着你降临,日光都给挡住了。
10、喜欢屈原的才华和他的战斗勇气,所以诗句以咏屈子起兴,称屈原手中握有杀人刀。既用它书写和捍卫自己的爱国思想、强国抱负、忧民感情和高尚人格,还用它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
11、屈原《九歌》(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3、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14、《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15、一江千古属斯人。(汨罗江屈原祠清·李次青)
16、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⒂四海兮焉穷。
17、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18、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
19、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涛。这是对屈原所处的环境的描述,抨击了贵族统治的黑暗与腐朽,并且对屈原以死抗争的不屈精神给以肯定。
20、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21、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22、《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23、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24、诗人在怀念屈原的同时,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楚怀王的恨,滚滚江水埋没了忠魂,实在可悲可叹!
25、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26、怀沙沉此地,二千年后,唯有滩声似旧时。(汨罗江屈原祠)
2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28、体现了始终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维护世界和平。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高尊敬。
29、诗人生前特别爱读《离骚》,曾多次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收集各种版本的《楚辞》和屈原著作。
30、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长沙岳麓山的三闾大夫祠)
31、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词的开山鼻祖。屈原的爱国精神千百年来鼓舞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仁人志士。
32、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龙船掠过水面轻盈迅捷。
33、屈原当时写下离骚,手中没有刀却发挥了战斗作用。
34、楚骚:指的是《楚辞·离骚》,开了我国浪漫主义诗词的先河。赋: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
35、四面烽烟都扫尽,到此安排樽酒,好携来洞庭秋月,衡岳春云。(湖南长沙屈贾祠)
36、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37、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38、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国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39、这首诗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版《诗词集》。屈原是喜爱的诗人之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也是终身爱读的书籍之一。这首诗是他1961年读完《楚辞》时所作。
40、屈子:指屈原。屈原(前234——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是爱国主义诗人。曾辅佐楚怀王,官至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因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晚年投汨罗江而死。
41、我抓住马的辔头向另一个高空驰聘飞翔,我潜行着运行到东方,从暗黑暗黑的地方。屈原的经典诗句(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2、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43、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长沙“屈贾祠”楹联)
44、屈原《离骚》(1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楚辞》(13)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
45、历代文人歌颂屈原的文艺作品,大量的诗词之外,小说、戏剧、美术作品都有,以沈亚之《屈原外传》,睢景臣《屈原投江》,陈洪绶《屈子行吟图》,萧云从《离骚图》,门应兆《补绘离骚图》较有影响。当代歌颂屈原的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以郭沫若哈姆雷特式史剧《屈原》为有名,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公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投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战争。关于“屈原”的诗句有哪些现代《七绝·屈原》: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涛。
46、在此诗中高度赞扬屈原的爱国精神,把屈原的才华、当时的世情、以及屈原在悲愤、绝望中的心境精炼和巧妙地作了艺术再现。全诗语言精练简洁,笔锋犀利,比喻浅显明白,诗意深邃。
47、五言律诗同属于近体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因此,综上所述,作为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是不可能写出七言绝句或五言律诗的。
48、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屈原有名的诗句有哪些九歌·礼魂先秦:屈原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49、(《九歌·湘夫人》)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九歌·大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50、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
51、在很多外交场合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如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当场吟诵了屈原《九歌·少司命》里“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
52、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涛。这是对屈原所处的环境的描述,抨击了贵族统治的黑暗与腐朽,并且对屈原以死抗争的不屈精神给以肯定。艾萧,即艾蒿,臭草,出自《离骚》。这里比喻奸佞小人。椒兰,申椒和兰草,皆为芳香植物,出自《离骚》。这里比喻贤德之士。一跃冲向涛:指屈原在悲愤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