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感200字
1、 其实,不只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不快乐,任何人都不会感到快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和温暖,人与人之间要是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不是都会得到好的结果。
2、 英子的童年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的童年也留在了记忆中,但童心可以不老。我试着去关注身边的一切,用爱去发现爱。如果有小孩摔倒在地,我会毫不犹豫的地把他搀扶起来;看见天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我会幻想它们是相约去某个地方自由玩耍。
3、 我们成人总是“干涉”的太多,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什么事情都听从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道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过程和心理,因此我很欣赏书名中的自由两个字,以前我也只是认为自由就是让孩子随心所欲,任其发展,它怎么可能会和纪律以及自律相提并论呢,能让孩子更好的学会控制自己呢?但通过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我身受感触。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一定要改变自己想要左右孩子的想法,同时要把孩子们的行为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的孩子。第要做一个有心的人,去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倾听和交流是好的桥梁,也是拉近我们和孩子距离的好方法。第成人就是孩子的榜样,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镜子映照着成人的言行举止,所以,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很重大。(爱和自由读后感200字)。
4、 这本书,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创始人孙瑞雪老师关于幼儿教育的演讲录。本书共二十四章,分别从多个方面向大众介绍了幼儿的成长教育,影响了千万父母,使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也让更多孩子因此成长为更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卓越创造力的一代新人。有人说,这本书,是一扇窗,推开它,发现孩子,亦发现自己。
5、我们给孩子的到底是“爱”还是“枷锁”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想应该常常都是我们大人以为是满满的“爱”,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剥夺了他的自由。
6、这种人说他(她)自私也好,无情也罢。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与爱好,无关对错的。总结:爱情、生命和自由,只要不违背良心和道德,你认准哪个重要,就选择哪个吧!由你的心决定。
7、还有就是要充分信任孩子身体的智慧,信任他们身体对危险的把握,给孩子足够的身体探索的自由,不要剥夺孩子认识世界的机会。刚开始进入爱格伦时,看到小朋友海盗船上攀爬,其实心里很想去阻止,但是心里还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不要去阻止,只要能安全,让幼儿自由去攀爬。果然,只有评估自己有能力爬上海盗船高处的孩子才会爬上去,那些能力不及的孩子,是不会往上爬的。因此,也几乎没有孩子因此而受伤。
8、在一束柔和、光亮的灯下给孩子读优美的童话故事书,让孩子的心积淀生活的诗意。积淀妈妈爸爸的爱和对童年温馨的回忆。在这种氛围里,儿童发现着,创造着,成长着。
9、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10、“如果你用你的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生命,你关切这个生命,你就会从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生命就会受到尊重。你不能为未来打造一个人,孩子不是一个东西物件。我们只能陪同孩子走过眼下这一步,而且是快乐地走过”很多时候成人自以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则教导孩子,而我们并没有发现是我们有意识的闯入了他们的世界,破坏了儿童世界的法则,还沾沾自喜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作为“异物”闯入幼儿的和谐世界的我们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会的日常规律和相关法律教导幼儿要怎样做,而是要认真了解孩子的世界,读懂他们的内心,当孩子们能够安心放心的敞开心扉接纳你的时候,你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开始发挥你来此世界的引导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这之前,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11、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大、涉及内容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12、爱孩子就给孩子心灵的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的自由比行为的自由更高为重要。孙瑞雪说:“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儿童生活的一切基础和对未来的认识及行为几乎全部归结于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爱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发展的重要的基础。你宁可不给孩子一个好心,也给孩子一个好脸,他肯定成长的好,因为父母的好脸能给儿童提供情绪安全的基础。”所以说孩子自有他成长的内在规律,是快是慢,内向或是外向,敏感或者马虎。成人没必要按自己的意望主宰孩子成长的节奏。一个内心充满自由的人,能够自己作主,听从内心的意志,不必受制于他人,看人脸色。一个经常受训斥和大骂的孩子,其心智发展和正常孩子有极大的差别,压力和恐惧使他们对外在事物过于敏感,过分强化对某
13、初,是人之初,也是认知上的初;后来,是年纪一把,
14、近儿子不再将他的吃的分享给其他人,也会伸手打人,周围人会逗他说他吝啬,是个爱打人的小朋友,他会特别的不高兴转过身把头埋在我肩上。《爱与自由》告诉我,这时应该告诉儿子,你不吝啬,这是你的东西,你可以不给。而他打人时,及时制止就好,不去说教,因为那和成人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尽量不压抑他的自我吧。因为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重要过程。他的未来是不是很强大,是否具备一个强大的能力,首先就来自自我意识形成的敏感期。
15、眼里只有爱情的人,往往也是冷情的。他(她)只会对父母说一句“对不起。”因为他的心里只装着爱情,把爱情看得比什么也重要。
16、亲爱的读者,如果这本书能使您更爱您的孩子,就请您把爱送给每个孩子,在爱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他们肯定会快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拥有这样一个孩子,幸福会像空气一样包围着我们。
17、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应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孙瑞雪爱和自由的读后感800字4从走进爱如是的那一天起,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冲击。有些是来自这个团队彼此间用爱来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精神,但更多的是因为那些可爱的宝贝们!
18、“你或许你拥无限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拥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19、 英子带着担忧与困惑进入了另一段生活,她随父母搬入了新家——新帘子胡同。上了小学的英子喜欢学校的生活,喜欢教唱歌跳舞的韩老师。在新的生活中,英子又与一个陌生男子成了朋友,虽然这个大朋友的话她似懂非懂,但在她的眼中,男子是性情随和的老实人,也是慈爱的哥哥,孝顺的儿子。大街上人群兴奋地叫喊着:“贼被捉住了,贼被捉住了。”当得知正是因为自己无意中的话,男子才被警察抓走了时,英子的心里充满了愧疚,她再一次感到了困惑,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她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分不清海和天一样。这残酷的世界是充满矛盾的。
20、“儿童成长到哪个阶段,就对哪些语言敏感,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当幼儿发现语言可以变成一种力量时,在成人看来就成了骂人的话。这时候,与其说是儿童对于丑的语言的敏感期,不如说是成人自己对儿童的这类语言敏感。”大班孩子对于网络词汇敏感,经常可以听到他们模仿,对于一些丑语言,成人会及时纠正,但是效果往往不明显。这是因为孩子发现这些语言的“力量性”,骂人语言被儿童使用,成人反应强烈。如果成人没有反应,儿童就不感兴趣了。
21、实施教育公平,不仅要靠政府主导,教育行政主管,更要靠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体现教育公平呢?我从《随娃:村干部要“一碗水端平”》这个故事中得到启示。说,“一碗水端平,首先是个做人问题。人有私心,一碗水怎么端也端不平,群众也不会信任你。一碗水端平,还要有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要让大家都能接受才行。”读到这儿,我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22、11儿童整个发展的遗憾可能就在这儿。一方面就是他在感觉的时候,我们破坏了他的感觉;另一方面就是当儿童感觉到的时候,我们没有把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上对。配对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23、所以,这三个阶段也可以表述为:原以为……才发现……终于明白。
24、总之,需充分观察和了解孩子的特性,来寻找相应的教育策略,持之以恒,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有足够的洞察本事,在每个孩子身上看到不一样的闪光点,我们也将更加具备了爱的本事。
25、凡伦黛和爱德华很难得见面,只有深夜相互藉电话诉情。分秒必争闪电幽会,而这种感情让他们二人对彼此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并决定住在一起。但不料电话掀起大风波,在迷惘之际,爱德华曾在电话中向朋友说过他与凡伦黛不适合的话,这让凡伦黛十分痛心,并决定与他分手。而这段时间,爱德华却发现自己对凡伦黛有着放不开的情愫,她才是可以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
26、 孩子们有了自由,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长时间的让孩子们去尝试,去探索,能形成孩子们的专注力。当孩子在专心地做一件事时,我们能做地就是安静地陪伴,不打扰。否则,孩子的专注力得不到培养,实在是一种遗憾。
27、看完《爱和自由》还有一个地方感触很深,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个客观的世界,不是来自谁的教育,而是来自他的内心,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我们上课时尽量简洁,不要说太多,说太多反而会扰乱幼儿的思路。儿童感兴趣的事总会深入其中,由此我想到班上有个小朋友,每天总会选择重复的工作,每次完成时,脸上洋溢着的自信是平时见不到的。
28、 近,我一直在读一本书,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我,通过她童年时的故事,我仿佛也想到了我六七岁时在以前的家时玩耍的情景,我多么想再过以前玩耍的生活啊!可是现在我上四年级,课紧了,没有时间玩耍。当然,这本《城南旧事》,就是写的林海音童年时发生的事情。
29、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30、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31、 真正的爱,应该是无私的,包容的,而爱的前提就是这个孩子必须拥有了自由。
32、 我想如果人只有一个大脑而没有感官,让大脑为这个世界服务,使它成为工具,我们的痛苦可能会少很多,但我们还有感觉、心理、精神和心灵,我们必须寻找到我们自己,才不会痛苦。
33、 人的发展、人的精神必须从感觉中发展并由感觉伴随着。
34、 因此,你不能要求孩子像老人一样的状态。孩子出生后有一个自然法则,就是不断地、不停止地发展生命,孩子没有一秒钟会放弃这种发展,所以活动中的孩子是正常的孩子。
35、当孩子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时候,要理解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在孩子面前反复强调他的种种不是,而是能够采取转移注意力,弱化他的错误行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否能够不断发挥和扩充自我原有的优势,改良不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案。
36、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转长篇小说,以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林海的代表作。它写二十世纪,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馨和气的一家。它用主角英子稚气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翻出人世复杂的情感。
37、其实,何止是儿童,在充满指责、冷漠、抱怨的环境里,任何人都不会感觉到欢乐,也不能好好工作。相反,如果周围的环境充满了爱、自由与温情,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家庭是不是就能和睦,工作是不是就会欢乐、有效率的多
38、蒙台梭利说过:“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都应该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在实际的生活和活动过程中让他们的“精神胚胎”(敏感期)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们一定会成为人才的。的确,零到6岁甚至到12岁,儿童都处在很弱小的状态,必须有成人来帮助他成长,但并不是成人自以为是的“灌输”,而是需要条件准备,儿童自己会吸收。儿童内在有一个自然、有序的发展过程,它只需要我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书中还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让我们成人会“爱”孩子而不是“教”孩子。在整本书中没有看到具体的教法和技巧,更多的是用饱含激情的话语让我们体会到蒙氏教育的核心——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39、 那样,温厚淳和,那样地纯净淡泊,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心。
40、这是“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孩子爱问“为什么”,孩子喜欢把手放进嘴里,孩子有段时间很“固执”。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里收录了200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过教育家孙瑞雪的点评让我感受颇深。我们要学着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尊重孩子眼里的世界。
41、记得曾经有位姐姐带着自己正上幼儿园的女儿来玩,小女孩活泼可爱,新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年轻的妈妈告诉女儿:这位阿姨是老师!老师。听到这两个字,小女孩顿时害怕地躲到了妈妈身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而我却笑不出来,小女孩的老师到底对她做了什么,以至她竟然如此害怕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