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用纯说的勤俭节约的名言
1、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朱用纯说的勤俭节约的名言)。
2、增产不节约,好似无底锅,节约不增产,太阳底下水一碗。民谚
3、 (注释):未雨而绸缪(chóumóu):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作好准备。
4、●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处)朱柏庐《治家格言》。
6、出处:《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
7、意思说: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想来处不容易;半根丝半根线,要常常想到得到这些东西很艰难。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穿衣吃饭是极平常的事情,一粥一饭一丝一缕,更言其小,区区小数,所值几何?一般人往往不加珍惜,随意糟蹋。
8、文采是一校魔杖,它可以点石成金。(英国史学家)史密斯
9、本文以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照应,意在强化作者对父母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感激、愧疚等复杂的情绪。结尾照应文章开头的“我刚刚梦醒”,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
10、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1、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12、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13、《治家格言》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治家格言》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14、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19《父爱之舟》课文讲解
15、(2)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16、 (译文):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
17、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申论名言警句做人做事名言警句树立志向的名言警句申论名言官气正则民风清。
1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9、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污秽盗贼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也不是家庭的幸福。
20、写文章和写戏都怕冗长的独白。(中国作家)丁玲
21、(出处)《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大意)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
22、视频: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学习勤俭节约的名言
23、(参考答案)参考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现在一些人浪费粮食的现象比较严重,可以此教育其珍惜粮食。
24、(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辛劳的母亲
25、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26、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27、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28、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29、空间低矮、四壁潮湿、光线阴暗、酷热难耐、空气污浊、噪音震耳。母亲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极差、劳动高度紧张,说明母亲挣钱十分不容易。在这种情况下给钱买书,更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是无条件的。
30、注释: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俭。
31、(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拓展延伸能力。
32、主要的是: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是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十一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33、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34、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35、不是地位使人增光,而是人使地位生色。苏联谚语
36、(卑宫菲食):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3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大意:节俭就会昌盛,淫佚享乐就会败亡。
3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旺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39、结语:《治家格言》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40、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关于节俭的古诗悯农作者:李绅(唐)
41、 (解读):这两句格言一句写听话,一句写做事。一个人决不能急燥,不能轻信,不能意气用事,而应冷静分析,深思、三思。两句充满了辨证的思想。
42、父亲的不忍心与我的不忍心相互映衬突出了父亲因家境不好,没有让儿子吃上一顿好的而感到自责、愧疚,父爱又一次凸显。
43、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提高,浪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一些饭店、家庭、学校等浪费现象随处可见。而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要消耗比以往更多的能源,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节能减排迫在眉睫。那我们该如何做呢?
44、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视频+一课一练,可打印
4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46、文中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体现了“慈母情深”,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爱。
47、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48、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爱默生
49、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国学的学**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
50、(大意)有计划地索取,有节制地消费,就会常保富足。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51、翻译: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52、四年级上册语文 四年级上册数学
53、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么,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林斯基
54、出自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对于一碗粥,一碗饭,都应当思考得到它们是多么的不容易;一丝一线应该常常想到,这些东西的生产是多么的艰难。
55、出自明、清时期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
56、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57、注释:①本篇题为“咏史”,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②《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③沈约《宋书》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干里,岂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诗校:“一作待珍。”⑤青海马: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
58、出自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家中和气顺达,虽然贫穷吃不饱饭,也能使人感到很快乐。钱财和需要要纳税的捐物品,应当尽早缴纳,即便钱袋中所剩的钱财不多,也会感到十分快乐。
59、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丵吾丵尔族)
60、 (解读):这里不是三姑六婆,而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象水浒里面的王婆。
61、在书法作品的创作上,古人认为,形式必须服从、服务于内容,因此,家训之类的文章,一般都用楷书写出,以体现书写者恭敬、认真、虔诚甚至是诚惶诚恐的态度。如果用龙飞凤舞、迂回曲折的草书和篆书写出,则会影响和破坏阅读者的情趣,(因《治家格言》的接受者通常是儿童)而只剩下了它的保存和传世价值。
6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6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64、李绅出生于浙江湖州他父亲任职的乌程县署,但幼年时就随家人定居在江苏无锡,在这里求学成长,奠定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李绅曾在惠山寺读书十几年,几次科举失利和官场受挫后,他都回到惠山,闭门苦读。他对惠山充满了感情,亲切地将这里称为“家山”,晚年时,他写了《忆题惠山寺书堂》,深情回忆故乡无锡:“故山一别光阴改,秋露清风岁月多。松下壮心年少去,池边衰影老人过。白云生灭依岩岫,青桂荣枯托薜萝。惟有此身长是客,又驱旌旆寄烟波。”元代王仁辅《无锡县志》载,惠山曾有李绅读书遗迹“李相书堂”,“小径萦纡,有堂三楹,中绘唐相李绅像。绅未遇时,尝读书是山,堂即绅读书之所”,可惜的是,“李相书堂”早已湮没。
65、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66、(俭者心常富):俭:节俭;富:富足。节俭的人常常觉得很富足。
67、(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宴请客人时也不要铺张浪费,接连不断。
68、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6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70、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
7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72、(羔羊素丝):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7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4、·合理的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