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过的名言
1、《孟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3、孟子说:“完全相信书,那还不如没有书。我对于《武成》一篇,所取不过二三页罢了。仁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不仁道的人,怎么会使鲜血流得来可以漂起木棒槌呢?”(孟子说过的名言)。
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6、※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xiè)①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告子上》
10、点评:孟子的这句名言,提出了“君为轻”的思想,这不仅是在古代,乃至现在看来,也是智慧之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11、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到简约述说大义上去。”
12、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13、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孟子则予以进一步的充实与提高,他的着眼点不再是“己所不欲”,而是“己所欲”,提高到“推恩及人”上。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志向操守,并以身作则影响、帮助别人,把恩惠推广到周围的人,这是高尚的行为。
14、(译文)孟子说:“一个贤明的君主,必须恭敬节俭,一切依礼来对待下面。从人民那里索取时,要按规定办事。”
15、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蹊: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③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不断的意思。④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16、孟子说:“自己糟蹋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出言诋毁礼义,就叫做自己糟蹋自己。自认为不能以仁居心,不能由义而行,就叫做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类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类正确的光明大道。把安适的住宅空起来不去住,把正确的大道舍弃在一边不去走.这可真是悲哀啊!”
17、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8、孟子进而说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代的圣贤所以超过一般人,就是善于推行他们的好品行罢了。
19、出自先秦《孟子·告子上》。之,的。官,功能。则,就是。思,思考。得,收获。心的功能就是思考,思考了就会有收获,不思考就不会有收获。这是孟子的话,其意是强调人要勤于思考,这样才会有独立的见解。
20、出自先秦《孟子·万章上》。说,解说、理解。以,因为。文,文字。辞,言辞。害,影响、妨碍。志,思想。意,体会、理解。逆,推测、揣摸。是,这。之,它。解说《诗经》的人不能拘泥于一字之义而影响对整个诗句的理解,也不能拘泥于词句而影响对作者本意的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揣摸作者的本意,这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这是孟子关于如何理解《诗经》的观点,后代成为文学评论的经典之论。
2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22、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3、王知夫苗乎?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24、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①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25、①契: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
26、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7、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8、《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古代“四书”之是孟子一生思想的精髓。在此分享《孟子》书中的五句经典名言,充满哲思,让人获益匪浅!
29、这句话比喻做事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曾说过“凡事都有规矩”。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如果无章可行,会使人疲惫不堪。规矩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也保护着我们。
3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1、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