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回忆录中国
1、这些任务占据了我接下来五年以上的时间。尽管其中有些做起来相对容易,有些遭遇困难,但所有任务终均告完成。随着改革的推进,在逐步得到更多自由的同时,日本民众与我这个驻日盟军高司令之间还建立起了一种的互信关系。我一直致力于为日本民族争取公正的对待,甚至不惜违背我所代表的那些大国的意志,当日本人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就不再视我为一个征服者,而是开始将我当作日本的保护者看待了。这些人民突然被置于我的掌管之下,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既要在精神上引领他们,又要在现实层面管理好他们。从一开始我就告诫我们的军队,世人将通过他们的所作所为来评议我们的国家,占领工作的成功全然仰仗他们的从容镇定和自律自制。总体而言,他们的表现是无可指摘的。他们以身作则,使这个闭塞岛国的许多古风陈习为之一变,令日本民众心生敬佩,不愧为亲善的使者。
2、 李奇微 著,王宇欣译,《李奇微回忆录》,2013年
3、照理说,日本是二十世纪的文明,但事实上它却更接近于封建社会,尽管封建制度早在四个世纪之前就已被西方国家摒弃。日本人的生活中甚至还存在着某些比封建主义还要古老的东西。虽然经过了三千年的进步,西方世界早已对神权政体弃如敝履,但这一制度却在日本绵延至今。天皇被视为神,普通日本人甚至都不敢拾眼一睹统治者的真容。这位神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的话就是律法。其无上权力的背后是小群特权家族,分别掌控着日本的军队、政府机构和经济命脉。民权乃至人权都是不存在的。只要乐意,统治集团可以对日本百姓私有财产和劳动成果恣意夺取。1937年至1940年期间,超过60000人被秘密警察以“危险思想”的罪名逮捕入狱。实际上从美国的角度来划分,日本更接近古代的斯巴达,而不像其他任何现代国家。
4、首先,将日本原陆军部和海军部,更名为遣散军事人员局,由他们负责遣返军人工作。要知道战后的日本军队仍有约700万人,其中300万人散布在中国东北到太平洋诸岛的广大区域,同时还有300万平民也随之散居在海外。(麦克阿瑟回忆录中国)。
5、“拟从金化至加平线,利用这一大山区,劈开一个缺口,将敌人东西割裂,然后用9兵团和19兵团对西线敌人进行战役两翼迂回,3兵团正面进攻,以各个分割歼灭敌人,力求在‘三八线’以北歼灭敌人几个师,得手后再向敌纵深发展。”
6、为了打破陈规,丰富教学内容,他要求每位教授每年以观察员的身份,到3所高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新入职的教师必须先用一年的时间,学习普通高校教授的课程;同时邀请各行各业的到学校做报告,极大丰富了学员们的视野。
7、十多年前,我读高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军事迷,对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事和将领的故事信手拈来,如数家珍。有一次晚自习,他给我们朗读了一本与二战有关的著作片段。当读到麦克阿瑟在朝鲜战争期间听闻自己被杜鲁门总统解除职务后的反应时,他加重了口吻,拖长了声调,朗读到:“这都是在搞政治”。那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我从此也记下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名字,但直到多年以后读到《麦克阿瑟回忆录》时,我才算完整地了解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五星上将之他创造了美军历史上的很多第一: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多的将军,美国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年轻的陆军参谋长等等。
8、时间一点点流逝,志愿军部队加紧在北部构筑新防线,留给李奇微的时间不多了,若无突破,美军截断铁原、打垮志愿军的目标必将破产。因此,范弗里特急切敦促前线部队,“务必要尽大的可能发动进攻”。
9、就这样,美国接下了同共产主义在朝鲜较量的挑战。苏联或中国有可能参战,我们不仅清楚,而且不屑地接受了这一风险。美国的传统向来是一旦我军投入战斗,国家就会倾尽全力动用一切手段争取胜利——而非僵局或妥协……我做梦也不曾想到这个传统也许会被打破。
10、(雁翎队爬冰卧雪坚持斗争河北省省委d史研究室供图)
11、更让他兴奋的是,根据民意调查显示,65%的民众赞成尽早向日本发起反攻,而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支持率不到25%。这意味着,军方在社会的压力下,会加大对亚洲战场的扶持,而驻守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将有机会反攻菲律宾。
12、在整个战争期间,受到蒙蔽欺骗的日本民众一直都相信己方正在走向胜利。而现在这一切顷刻间如梦方醒,日本人被无法想象的废墟和灾难所吞没。在这苦难的时刻,他们和其他人类一样试图寻求宗教的支持。然而,在这紧要关头连宗教也抛弃了他们。日本传统的神道教和佛教早已被政府渗透控制,成为法西斯统治集团的一部分。
13、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14、在美军取得仁川登陆成功并夺占汉城之后,1950年9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麦克阿瑟现在计划在东海岸元山进行另一次两栖攻击,但在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乘船抵达元山之前,它就落入了韩国军队手中。10月,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议上会见了杜鲁门,总统试图效仿罗斯福在夏威夷与麦克阿瑟的战时会晤。总统授予麦克阿瑟第五枚杰出服役勋章。当被问及对中国威胁的短暂质疑时,麦克阿瑟予以否认,称他希望能够在圣诞节前将第八集团军撤回日本,并在第二年一月份派遣一个师去欧洲。他认为苏联干预的可能性是一个更严重的威胁。
15、现分享本书的出版说明,读过此文,你就明白为何这本书会在当下出版。)
16、由于兵站前移,运输线短,战争初期粮食补充尚可勉强支撑。但“三八”线以南地区群众对志愿军不了解,同时这一地区作战频繁,屡受“联合国军”和朝鲜南部军搜刮摧残,人民早已转移,物资十分缺乏,形成了“三百里无粮区”,加之此次战役又是防御作战,缴获的物资少,就地取给十分困难。
17、实际上,这是“联合国军”各方势力博弈和妥协的结果。
18、与此同时,日军不甘心丢掉巴布亚的据点,发动了一系列的渗透行动,但都被麦克阿瑟及时空运来的兵力赶下大海,为了遏制日军进攻势头,对拉包尔基地的打击就显得十分重要,情报也证实了他的判断,日本在向拉包尔不断地输送兵力。
19、*美军的伙食分三个等级,A级是包括牛排在内的西餐,B级是热香肠和其他热食,而差的C级也有罐头和便捷野战食品;
20、《芝加哥论坛报》刊文称:范弗里特说第八军将会赢得战争;
21、此后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美国国内反战舆论日渐高涨,朝鲜战场上的局势明朗起来: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朝鲜战场的大规模运动作战告一段落,侵略者“全面占领朝鲜”的计划终成黄粱一梦。
22、傅崇碧可以暂时缓一口气,想办法破解敌军协同作战与机械化开进的优势。
23、涟川、文岩里、朔宁等防线直接屏护着铁原地区,决定着志愿军大后方的生死存亡,成了整场阻击战役的重中之重。
24、5月23日,美一军就突入中朝军队西部防线,给正在转移的志愿军主力部队带来了致命危险。
25、这让在场所有的领导面色凝重,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仁川登陆。
26、这份电报直接发到了距离“涟川-铁原”一线近的志愿军第63军军部军长傅崇碧手中。
27、1945年,因罗斯福总统突然病逝,副总统杜鲁门接任后,对苏联的态度就强硬起来,尤其是有了原子弹“撑腰”,对其更加排斥。当苏联提出由两国共同处理日本战后问题时,当即遭到了杜鲁门的拒绝。说白了,美国要一家独管。
28、麦克阿瑟的母亲平克尼是一位南方贵族的小姐,家里也是腰缠万贯、大富大贵,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以说是知书达理、多才多艺。俗话说得好“美女爱英雄”,平克尼与阿瑟的结合,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麦克阿瑟是他们的第三个孩子。
29、当然,麦克阿瑟之所以牛皮哄哄、不可一世,就是依靠父亲的威望,让他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是后话,暂且不提。麦克阿瑟即将毕业,作为优秀毕业生,他将第一个走上主席台接过毕业文凭,这对其家族来说,是无上的光荣。
30、然而,与其丰富的人生经历相比,麦克阿瑟好大喜功,但战功平平,也被授予五星上将引起了业界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其争强好胜、桀骜不驯的性格,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然,这些都与麦克阿瑟的出身和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
31、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准备拼死一搏的傅崇碧接到总司令的急电:
32、这一系列的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麦克阿瑟草案”,它实际是美国与英国制度的结合物。其中保留天皇确实顺应了当时日本民众的心理需要,有利于改革的推进。很快,东京各媒体以“主权在民”、“放弃战争”等标题,登载了新宪法草案。
33、更重要的是,彻底销毁兵工厂和大量武器装备。为此,驻守日本的美军第8集团军的重点工作,就是搜遍全日本,炸毁弹药库、炸沉军舰和销毁武器,军工企业、造船厂和各类军事基地,更是干脆夷为平地,盖成公园和临时住宅区。
34、其次,6个月的巴布亚战役,双方在陆地上进行了一场殊死拼搏,麦克阿瑟指挥的美澳联军不仅全歼进犯之敌,而且打通了进攻新几内亚的海上通道,为下步进攻创造了条件。从这点看,麦克阿瑟当初将防线北移2000公里的设想是正确的。
35、4月初,联合国军空军部队对我军后方交通线、物资囤积地、军队集结地进行了空前猛烈的轰炸,各港口遭到联合国军海军部队的炮击、封锁、侵扰,美国安插在日本的国民警卫、步兵团、李承晚伪军也都准备投入朝鲜战场。
36、对美国的过分举动,苏联表示强烈的反对,并提出由美、苏、中、英四国成立对日管制委员会,遭到美国拒绝。忍无可忍的苏方代表,向麦克阿瑟再次提出占领北海道的要求,并愤怒地说道:“不管美国同意与否,苏军都将开进北海道”。
37、麦克阿瑟成为西点军校校长,在当时是个大新闻,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有的赞美,有的贬损。作为他的“粉丝”和其父亲的老部下,都认为是“实至名归”、“英雄的儿子是好汉”,但多数同龄军官,都为其靠裙带关系,捞取好处的行为所不齿。
38、稍后是日本政府和军部的代表登舰,以内阁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为首的11人陆续到达签字桌前。上午9点整,麦克阿瑟和尼米兹走出休息室,甲板上除盟国和日本代表外,还分两排站立着美国陆海军各50名将军,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仪式首先由麦克阿瑟发表讲话,他的后一句话宣布:我现在请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
39、其中有些问题的根源之深远是我们在1945年夏天全面停火时无法想象的。
40、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麦克阿瑟在各地的支持率并不是很高,就连在他的家乡,都没有获得的票数,屈居第二位。这样的惨状,对极爱面子的麦克阿瑟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曾被舆论界不看好的杜鲁门,再次当选总统。
41、这位二战时的知名指挥官随身携带手榴弹,被美军称作“铁人”,对他也不陌生。1951年初,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攻占汉城时,两人便有过一次未曾谋面的交锋——时任美第八集团军司令的李奇微,慌忙撤离汉城指挥部之时亲手在自己办公桌上布下一纸战书:
42、美军反攻规模很大,第一线就派上了14个师、2个旅,还另有3个师和2个旅作为预备队。
43、眼下如果八连要想要突围,必须由从东侧山头的1连2排作掩护;一旦8连撤出,美军必定马上包围1连2排。以1连2排十几个人的兵力,要想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44、只是,这位如此牛气哄哄的五星上将,竟然在朝鲜战场上“折戟”,被我志愿军打得狼狈不堪,后连“联合国军”总司令职位都被出离愤怒的杜鲁门给撤掉了。那也难怪,因为他遇到了无往而不胜、建国后就从未打过败仗的人民解放军,以及率领他们的、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
45、西点军校的淘汰率高达15%,尤其是在美西战争时期,全校学员也不过500名。所以,留下来的学员都是“百里挑一”的精英,个个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本事。要想在学霸中拔尖,可谓是难上加难,但麦克阿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46、一战时期的西点军校,远没有过去的名声好,为了多输送军官,压缩学制;学员提前毕业,成了不折不扣的“短训班”;学员的选拨标准也降低了不少,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屡见不鲜,教职工对此十分不满选择辞职,西点军校到了要“关张”的境地。
47、在中国的兵营,他看到满清政府为了训练现代化的新军,竟然请日本军人当中国军队的教官,觉得不可思议。
48、首先,战功卓著,是个优秀的军人。这一点,在一战中是有目共睹的,就连麦克阿瑟的“死对头”潘兴,也不得不赞美“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人”。在马奇看来,西点军校的“迂腐、落后”,需要一位经验丰富,而且有一定威望的人去整治。
49、“在副排长李炳群率领下,将敌放至二十米处,冲锋枪步枪一起开动,连续打退了敌人两次进攻,敌人不甘心用炮火猛烈攻击,并把坦克开到了我阵地前行直瞄射击。八名战士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越战越勇,直至弹药用尽,突围已不可能,八人高喊‘胜利属于我们!祖国万岁!’便纵身跳下了悬崖,后有三人被崖下树枝拖住,带伤穿越敌人封锁,一步步爬回了自己的部队,剩余五人壮烈牺牲。”
50、他说:“我即将结束我52年的服役生涯。当我参军时,甚至在世纪之交之前,那是我所有孩子气的希望和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平原上宣誓以来,世界已经翻天覆地,希望和梦想早已烟消云散,但我仍然记得那首当时流行的军营民谣中自豪地宣告“老兵不死,只是消逝”。就像那首民谣中的老兵一样,我现在结束了我的军事生涯,然后就消失了,一个老战士,他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上帝给了他光明,让他看到了责任。再见。”
51、为此,563团团长马兆民急命1连2排12人和8连50人,分别驻守主峰前的两个高地,没有命令不得后撤。
52、陆军参谋长马奇选择麦克阿瑟去当校长,就是因为他有能力、有魄力,更富有理想,是个“主义者”,总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不墨守成规。更因为他很年轻只有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西点军校的未来需要这样的人。
53、更难得的是,成为父亲的随从参谋,游历亚太地区。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美国为了获取双方的第一手资料,特任命麦克阿瑟的父亲为驻东京军事观察员,而他和母亲也有幸一起到日本,一家人公事、私事一起办,游历了整个亚太地区。
54、更有甚者,美韩军队在朝鲜接连失利,已退守方圆一万平方公里的“釜山防御圈”。为了投入更多的部队,在未通报杜鲁门和艾奇逊的情况下,麦克阿瑟率领由16人组成的盟军代表团前往台湾,商讨出兵事宜,立刻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55、“如果可以的话,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我们可以威胁,甚至是夺取铁三角地带。那里有从东北过来的铁路,还是多条公路的枢纽地带,这一切使得铁三角地区成为了敌人供应补给的心脏。”(摘自《李奇微回忆录》)
56、几轮轰炸后,美军轰炸机开始向内外加山阵地上投掷燃烧弹和凝固汽油弹。据美军空军的作战日记,6月10日,空军出动飞机707架次,向铁三角地区投下200枚500磅破片弹和凝固汽油弹。
57、据美国国防部统计,他在反击作战中使用的弹药量是美军作战规定允许限额的5倍以上!“范弗里特弹药量”成为人们常用的专有名词,用于形容不计成本、火力制胜的疯狂打法。
58、在这种情况下靠携行给养作战,严重地妨碍了作战进程。如第二十军在县里围歼战胜利后,因等待补给停止进攻三天,失去了向纵深发展的战机。
59、正是这层关系,对麦克阿瑟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战中,年纪轻轻就成为准将;还是西点军校年轻的校长。这些都与其父亲部下的帮忙分不开。其母亲更是利用这层关系,为儿子办成了一个个在常人看来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60、(以下内容摘自《麦克阿瑟回忆录》(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著陈宇飞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61、8架战斗机、2个炮兵群,共40多门重炮,持续轰炸了半个小时。
62、李奇微对自己的独门秘技“磁性纺线”信心满满。在志愿军突破临津江之后的第二天,他胜券在握地发密电给第八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共军越大规模的进攻,第八集团军在海空军支持下的破坏力也就更大,因此,“不要对第八集团军的胜利有一丝怀疑!”
63、要想扼制美第一机动部队的快速穿插,摆在铁原前的后一道防线只剩下87号公路上坐落的一座不足300米高的孤山,即内外加山。
64、然而,麦克阿瑟被替换,并不意味着我方危机解除。
65、*后方供应已基本形成四条固定供应线和“连点成线”的部署,并实行了“分段包运”制度,改良了物资供应状况;
66、6月3日清晨,当马兆民率领战士们冒着大雨赶往高台山时,全团上下只剩约1/2的兵力,战士们已经七天七夜没有得到任何粮食和弹药补给。
67、要知道,同时期的马歇尔、巴顿上校回到国内,都降回了少校军衔,艾森豪威尔更是恢复到原来的上尉军衔。众人的“不忿之情”可想而知,以至于对麦克阿瑟的贬损,盖过了他在西点军校进行的改革,以及影响美国军事发展的成绩。大刀阔斧地对西点军校进行改革。一战时期的西点军校,远没有过去的名声好,为了多输送军官,压缩学制;学员提前毕业,成了不折不扣的“短训班”;学员的选拨标准也降低了不少,打架斗殴、酗酒闹事屡见不鲜,教职工对此十分不满选择辞职,西点军校到了要“关张”的境地。
68、按照西点军校传统,会邀请部分学员家长参加毕业典礼,作为当时美国的“英雄”,麦克阿瑟的父亲自然是学校极力邀请的一位。这一天,他自豪地坐在主席台上,看着自己的儿子一表人才,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内心是无比的宽慰。
69、在李奇微的指挥下,第八集团军在一月份再次向北发动进攻。1951年3月,在军事形势改良的情况下,杜鲁门又看到了提供谈判和平的机会,但3月24日,麦克阿瑟呼吁中国承认被击败,他的这一声明同时挑战了中国人和自己的上级杜鲁门总统,杜鲁门的提议因此被搁置。
70、“多个心眼”的麦克阿瑟,为了不引起尼米兹的反对,将提前发起的进攻,对外宣称是“大规模的战术侦察”。3天后,他亲自登上战舰指挥部队,向格罗内格罗斯岛的日军发起了突然袭击,2个小时就占领了全岛,并控制住岛上的机场。
71、于是,在开赴涟川一线的初3天内,美军陷入了不断“拔钉子”的状态,虽然火力兵力优势依旧,但却不可避免地放慢了前进的节奏。
72、这让一向感觉良好的麦克阿瑟大为光火。深知其脾气的马歇尔决定亲自前往前线,一是安慰被激怒的麦克阿瑟,二是借机视察西南太平洋战区,鼓舞士气。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麦克阿瑟居然不亲自接机,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这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