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是什么意思
1、 小编的奶奶就是这句话的忠实捍卫者,小时候为这句话挨过不少训斥,摇腿晃胳膊的时候,这句话就传到耳朵里;摇头耸肩膀的时候,这句话也响起来了;吃饭胡乱扒拉的时候,也少不了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民谚是什么意思)。
2、现在,在川沙一带平时多用本句民谚的下半句,即“苍蝇头浪剥猪油”,用以讽刺、嘲笑那些极为小气、吝啬、抠门、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和过于强求蝇头小利的行为和做法。
3、 “穷要读书,富要看猪”,它还充满了哲学的、辩证法的思想,通过读书,获得知识,穷有可能变富;而忘记根本,得过且过,富有可能不长久。“穷要读书”,不仅告诉我们穷的根源是因为缺少知识,而且还告诉我们富并不是永远的,不能忘记了根本。
4、为了使农历与阳历在季节上能够合拍,时令也能一致,我们的祖先就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调整余缺”,于是2023年出现了双春年闰二月。
5、十五元宵节灯会,要三天时间,所以,十四日这天灯会叫头灯,也就是在这一天掌灯之后,如果天气晴好,并且也没有风的话(因为过去农村是点油灯的,风大会吹灭灯的),就预示着这一年收芝麻;十六日亦如此。
6、其实,民谚“腊月初一雪,来年旱三月”是有出处的;比如在古籍《占十二月节侯丰稔歌》中就有“腊月初一若逢大雪旱年来”的记载;那个时候民间即有了观天象占卜来年旱涝和收成的本领;民间之所以存在“腊月初一雪,来年旱三月”的观点,除了与占卜的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与事实概率有关。(民谚是什么意思)。
7、“双春年”又叫两头春,并不是说一年两头有两个春天,而是在春节前后,年头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节气。出现这样的年份,是我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
8、说到这句民谚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文革”中极为流传的一首歌,其中的一段歌词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其虽与本句民谚的意思有所接近,但当时的“唯成份论”和“唯遗传论”显然是错误的。
9、初七日天好,人们在一年当中会有好运,百病不侵,无疾无殃人气旺。
10、初二好天,就代表犬类动物一年之中不会有恙,并且会繁殖很快。
11、川沙俚语“饭瓜”即为南瓜,因过去生活艰难,在青黄不接时川沙人常以南瓜充当主食而得其俗名。长在甏里的饭瓜多只能长到像甏一样大小,由此借以喻指一个人处处事事时时受到外部条件的掣制和束缚、难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境况和窘迫。
12、字面意思是,一个男人经常抖腿晃胳膊的话,那么就容易受穷。老人们认为,男人是一家的主心骨,所以要踏实稳重,男人“抖”会被认为不肯吃苦,钱财也会在抖的过程中流失。放在大户人家那是游手好闲的公子爷,平民小户家那就是不务正业的败家子。
13、每一个人由于成长、生活阅历、经历和环境不同,会养成各自不同的爱好、偏好、嗜好,这就像有人喜欢吃青菜、有人喜欢吃萝卜一样难以强求。由此,当对某事或某物出现不同的爱好和意见、甚至遭遇对立时,人们常用此民谚来表达各有各爱、不必苛求一致的意思。
14、 再穷也不能不读书,再富也还要养猪。这是其表面的意思,但往深处想,往细处想,我们自然明白,读书能获得受益无穷的知识,而知识能够改变命运的;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也必须勤劳,即使已经富甲一方,仍然还要勤奋劳动,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长久地富裕。
15、在浦西(上海)滩语中,“猫”念成(mao),与普通话基本接近,而与其仅一江之隔的原川沙县,大部分本土乡人都说(màn)。真可谓隔江不同音。以猫头上抓抓、狗头上抓抓来贬讽那种说话、做事不分主次、不辨重点、胡拉乱扯的行为。
16、字面意思,吃饭的时候手不扶碗的话,那么会到霉三代。老人们认为,吃饭的时候手不扶碗,一来是不符合“吃有吃相”的要求,二来是饭粒容易丢失。吃饭老丢饭粒,这么不节俭,怎能不受穷,一旦受穷子孙后代也要跟着倒霉。
17、本地话“污”即屎。本句直意为:一粪坑屎,却有半粪坑是放的屁。其多用来讽刺一些人做事、讲话、待人不真诚、不实在,虚头巴脑、言过其实、冒功邀赏、说得多而干得少、口气比力气大的现象。有时,其还用来贬斥那些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商业欺诈行为。
18、这是一句民间农谚,讲得是种小麦的佳时节。白露、寒露、秋分都是节气,白露 9月7-9日交节,秋分9月22-24日交节,寒露 10月8-9日交节,白露和寒露是在秋分前后的两个节气。
19、(农历四月初八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远近游客、善男信女至圣水寺朝拜。 )
20、初三好天,就预示着猫类动物(农村过去把家兔叫猫)会有好运。
21、榕树是广东农村的村头树属于风水树,相当于北方的槐树。传统讲法就是曾经有某村的人为村种植榕树总是不成活,而树成活了人就意外身亡。引申出“容树不容人”的讲法,之后没人敢种怕出意外,这样如果要种榕树一般请老人家种并要付高额报酬。但这个说法经实线也不成立,绿化工每天都在种各种树木,其中榕树也不少而且也成活,也未见他们忌讳拒种榕树。
22、川沙人对咸菜有着特别的偏好。那时候,每当青菜价便宜时,城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腌制咸菜。备好一口大缸,置入一层青菜撒上一层盐,然后大人小孩站入缸里用脚踩,以此往复。在川沙民间有传,脚越臭的人甚至有脚癣的人,踩出的咸菜越香。
23、民谚“腊月初一雪,来年旱三月”的意思是,如果在腊月初一这一天发生降雪现象,预示来年春季有旱情发生,旱情会持续到来年三月才会得以缓解;这句民谚所指的初一和三月,都是指农历的日期和月份;腊月初一很好理解,就是农历的十二月初一;旱三月是指农历的三月,如果按照阳历算法,农历的三月正好处于阳历的四月份,也会是清明至谷雨时节前后;而清明或谷雨之前,都属于春耕生产的关键阶段;如果在春耕生产的关键阶段土壤干旱,会造成土地无法翻耕或无法下种播种,不仅会影响春耕生产的进度,还会因干旱影响春播生产的质量;由此可见,造成来年旱三月的腊月初一雪,并不是民间待见的天气。
24、从这两句民谚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腊月初一晴的年份里,是有利于来年春耕生产和农作物生长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因为春天多风,不利于积雨云层的形成和累积;即使有积雨云层形成,春季多风也常将刚刚形成的积雨云吹散;所以,春季干旱少雨的天气居多,民谚也有“旱天雨难下”的说法;而腊月初一晴的年份里,往往预示来年春季雨水多,降雨比较频繁;春季雨水多降雨频繁,也就说明土壤含水量丰富,利于春耕春播生产,也有利于田间农作物安全生长和形成高产;由此可见,“腊月初一晴,来年阴湿到清明”是民间乐见的气候现象。
25、榕树不容人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迷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榕树树冠大,气根发达,所以榕树的呼吸是强大的。榕树白天受阳光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这时榕树对人类是起有益的作用。但是,到了夜晚,榕树的呼吸就反过来了,它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特别是大榕树,覆盖范围大,所吸的氧和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量也相当大。如果人一整晚都处在榕树的呼吸范围内,则人会因为长时间吸不到新鲜的氧气而出现肺部和脑部的毛病。家宅近大榕树的人家,一家人都会闹长咳不休的病症,长久以往,还会出现死人的情况。所以,农村自古有榕树不容人的说法,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晚上远离大榕树!
26、我国的历法就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一年大约365天;阴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一年大约354天。这样在阴历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大约11天的偏差,于是在阴历中出现了“闰月”,来解决阴阳历中出现的时间差问题。
27、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一棵树,如果把皮全剥了,树还能活吗?一个人,如果把脸面全剥了,还能面对世人吗?有时候,尊严就是生命,甚至比生命更可贵!
28、 应该说,“穷要读书,富要看猪”是胜利人乃至大别山人的文化认识和生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细细品味,这两句话不仅浓缩了胜利地方文化,甚至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