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日志网 > 个性资讯 >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朗读【文案45句】

来源:个性网名 发布时间:2023-03-19 07:27 | 编辑:个性资讯 | 热度:59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朗读

1、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2、译: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3、第三段也是举例论证,接受那些优厚的俸禄也要讲“礼仪”,从文中看,这里的讲“礼义”是指为了什么而接受俸禄。文章用了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接着用排比,把“向”和“今”进行对比,斥责了那些“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的人。指出这种做法不停止、制止,那就是失去了本心。此段和第二段从结构上看是并列的,是互为对照的,无论关乎自己生存的东西,还是用来享受和求得名利的东西,都要取之有“义“。(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朗读)。

4、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5、原文: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6、《鱼我所欲也》中,孟子用鱼与熊掌类比,表达自己取舍观的句子是“           ,           。”

7、☞初中语文中考文学常识超全汇总,为孩子收藏!

8、译文: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9、“鱼,我所欲也”中的“与”通“欤”,语气词。



10、原文: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朗读)。

11、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

12、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13、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14、(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语气助词)

15、(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6、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17、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18、☞寒假预习|2020年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汇总(全)

19、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20、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义”,观点明确。

21、译: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2、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3、(1)通“德”,感激  (2)指带来好处 (3)用脚踢

24、☞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25、孟子认为“行道之人”不吃“嗟来之食”是“不失本心”的行为。但也有不赞同“行道之人”的做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26、下午2:10至4:两个多小时,我只写出这几百字的解读材料。无话可说,文本解读如万仞高山立在我的面前,无路可走。这样低效的备课,常常做无用功。如果没有掌握文本解读根本的理论,那一篇篇具体的文章,花费再多的时间,也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这就是专业阅读、读学术著作的重要性。《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第二篇《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就讲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27、观点:舍生取义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8、第二段是举例论证,在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时,也不能忍受羞辱。这也是“义”的范畴。“一箪食,一豆羹”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也是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

29、译文: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0、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

31、   通过对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的论述,阐明了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道理,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告诫人们不能见利忘义。

32、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33、(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4、☞统编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汇总(206整理)

35、译文: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手段不可用的呢?  

36、☞2020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37、目的是熟悉课文。接着,默写注释,翻译难理解的句子。

38、译: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9、原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0、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1、☞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含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分析与总结)

42、原文: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3、A、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44、译文:从前为了礼仪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就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也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上一篇:给对象留言的文案【文案28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