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1、至于写一首诗硬性规定要多少个字、多少句、多少韵,那只是应试、应赛的规则,而不是诗歌的必然形式。现代人若写“调寄满江红”之类,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它真正的外在形式——曲调,而只是按古人某首歌词的表面形式来填词而已。而古人按曲调作歌词时,早有增字、减字、变调的做法,或索性自己作曲作词。
2、(小品散文)小品散文一般指的是散文中短小隽永而偏重于记叙、抒情、述感一类的文章,以即兴抒写作者日常观感、情思为其主要特色。小品散文一词早出现在胡适1922年月写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一文中。小品散文在20 世纪20 年代盛极一时,出现了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冰心等一批著名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写得漂亮、缜密、雍容、雅致,显示了白话散文的实绩。30 年代小品散文分化拓展,抒情小品诗化倾向明显,闲适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等旁支曼衍。抗战以后小品散文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在大后方、华北沦陷区等地仍有所发展。
3、①从1920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写作《银灰色的死》到1922年回国;
4、(鸳鸯蝴蝶派)鸳鸯蝴蝶派发端于20 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代表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等,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小说的主要题材是言情,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学革命对其进行批判,其中以文学研究会的批判为激烈。鸳鸯蝴蝶派重视文学的娱乐作用有其合理性,但把游戏消遣作为文学的目的则有失偏颇。
5、② 重视考试中素材(多文本、文言文、诗歌、散文)
6、朱自清“美文”的创作特色:①真挚深厚的情感;②情思交融的意境刻画;③缜密精巧的构思;④清幽细密的语言。朱自清是一位丰富了现代白话文学语言表现力的大师,他对现代散文的发展、成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7、尤其《ErstarbausLiebe》(德语,意为:爱情如死之坚强)系列,尽管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拉斐尔前派的作品,但是其中的超现实主义成分还是很明显的。
8、仔细读这三条目标我读出了“表达”与“倾听”这两个核心词汇。可见在口语交际中“表达”与“倾听”是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然而人教版的教材中,显然对“表达”的训练更加到位,对倾听的落实着实有些草率。(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9、(2)新月派在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诗理论,并在创作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验,应当说新诗艺术的真正建立是自新月派开始的,尤其是“三美理论”是在充分研究和尊重诗歌艺术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的新诗的美学标准,是对新诗发展问题的早的、系统的、科学的认识。
10、香港歌词作家黄霑的粤语歌《上海滩》是按曲填词的。他从中间的音乐旋律“1161”开始写词,理由是:全世界流行曲都是讲爱的,一看“11”就想到“爱你”,“61”自然就是“恨你”,两样都有了。
11、古今中外的诗歌形式都可借鉴、运用。但试贴诗时代已经过去,谁也无法再创公认的诗词格律,谁也无法规范自由诗。诗体重建的趋势,不是増多诗体,而是诗体不受任何制约,自由发展。
12、①推荐思路:A是什么,B是什么,A与B的关联,B与A的关联(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13、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14、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新月派为梁实秋、胡适等人所左右,到了1933年6月1日,《新月》出至四卷七期而停刊,随后,它也便销声匿迹了。
15、徐志摩的散文感情炽烈、想象丰富、飘逸浪漫。《我所知道的康桥》、《想飞》、《巴黎鳞爪》等优美温馨,极有情致。
16、难得的是:换得毫无痕迹。读起来流畅,一点也感觉不到换韵。其偷梁换柱的方法是:使用句中韵、句头韵,以及顶针、同异等修辞方法。如后六句:
17、答:鲁迅小说独特的艺术创造和贡献具体表现在:
18、精神分析注重对梦境、幻想和幻觉的分析,并把白日梦作为一种可能的艺术创作方法加以引导。
19、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 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20、第依靠什么教学?人教版的教材每个单元之间呈现着一种主题式的教学,单元主题明确,导语优美,但是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究竟是什么?无论是学者、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仔细揣摩,有时难免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感。故而教材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在教材中体现出来。
21、押韵与节奏有密切关系,押韵本身也是一种节奏。押韵能加强诗节奏,不但让诗动听,还将各诗行粘合成和谐、紧凑的整体,易诵易记。
22、2018文学考研人合理的备考策略!(值得收藏)
23、在说本质中,推荐“三环递推结构”,有里到表,由下到上论述。(详见范文)
24、此诗并非只是简单的爱情诗,它更包含对人生的感叹。云与水相距,偶尔云倩影投影在波心上,可在转瞬间却又消失了踪影。航行在海上的舟在黑夜里相逢,然而各有各的方向,偶然相遇,却又匆匆离别。人生正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既定不变的人生轨迹,相遇是偶然,但人生的彼岸却是必然。人生的旅途有许多的偶然,转角遇到的爱,相逢结下的缘,可这偶然的爱与缘都只是昙花一现,匆匆而来,匆匆而去,随后各自再度回归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上继续前行。对于这些偶然的爱与缘,人们无须欢喜,也好忘掉因为每个人都有各的方向,人们既无法改变人生,那就忘掉,忘掉交会是互放的光亮。这是人生的无可奈何,但也是人生好的选择,心中无所牵挂才能继续前行,前路还有更多的偶然,若每一个偶然的相遇,都驻足相伴,心的牵挂,那人生将偏离轨迹,亦无法到达必然的彼岸。
25、刘禹君的这些作品无疑属于第一种风格类型,然而却与西方超现实主义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规定性。作为西方现代艺术一部分的超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社会的产物,表面上专注于个体的梦境和潜意识,其实本质上表征的是人在现代工业文明重压下的某种逃离和反叛。
26、人辰辙:en、in、uen(un)、ün。
27、外国诗也是极讲究语言音乐性的,押韵居多。只是有的由于翻译原因,为照顾意思而牺牲音乐性,使读者误以为外国诗歌不押韵。
28、 噢,原来这是志摩常常说的一句话啊。说给谁呢?朋友,还是自己?都是吧。难怪编选《中国新诗库》的周良沛先生说,“他的诗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以概括他的一生。”(《新诗一束品赏》)
29、 首先,就是的抒情问题,这是当今女诗人写作中一个大的问题,眼泪,伤感,想念,情愁,还是女诗人写作的大题材,文贵于情,死于理。我一直这样认为,但情不是在文字中表述出来的,而是恰好,自然的呈现。小情感不是不可写,关键是怎么写,真情,巧妙,新奇,并不是鲜艳的伤感,过分的语言,意象密集,庞大的文字上的形容。内敛,留白,把自我抛掷在诗歌之外冷静的呈现好。要善于抓住一瞬间敏感的灵心一动,这是诗人该有的触觉。多读,深品,自悟,慢慢触觉就会灵敏。越是修饰越肤浅,唯有简洁才有深刻的可能。并不是主张非要高大上的内容,生活的细节都可入诗,好诗都是朴素的。尤其那种过度消费“乡愁,人生,哲学”的题材只会让人觉得无病呻吟。即使是面对生命,人类归属的大题材也是历练生活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和朋友们也探讨过关于诗歌的宏大抒情的问题,我们不必过分追求宏大,疼痛感,这和每个人的经历,生活环境,每个人的思维气质都有很大关系,找到合适的呈现方式好,不用刻意追求某个方面。而且,我们不必拘泥一种风格,某种题材,率性而为就好。或辽阔深情,或清新空灵,或唯美古典,或朴素宁静。丰富多元应该是诗歌的本质。
30、回复“真题”,可下载各大高校文学考研历年真题;
31、一是汉语每个音节有声调,且靠声调辨别意义。字音的声调必须与旋律音配合,否则就会被误听。有时为准确表达声调,需在旋律中加入装饰音,以滑行方式连接起来。这就是宋词平仄声调变化多端、元曲衬字很多的根本原因。
32、至于作品中重影想探寻的此在统一性的不可能,在这组作品中我也有了一点新的想法:如果真的可能有统一性的话,那也一定不在我们的灵魂中,我们的情感、意愿、思维总是有着更丰富的愿望,真实世界虽因此对我们避而不见,但理智也同时为我们把世界逻辑化,让我们有勇气继续去探索,可能正是这两者造就了我们,我想这也是乐观的。
33、从上可看到,填词只能依据音乐旋律,而非平仄声调,也不必句句整齐。
34、 若是从纯粹的抒情诗角度看,这首诗更有它的审美价值。这样的诗超越现实世界的摹写,也超越理念的阐释,它追求词与词关系间产生的情感共鸣,终以一个独立的艺术与美学的秩序呈现。这种抒写感情波澜的诗歌,可能更迫近诗歌的本质,推进中国新诗诗美的进展。
35、 此外还有一个老问题要提出,就是读诗的人为什么少,不是人们不需要诗歌,而是我们没有创造出读者喜欢的诗歌,当然我们不能只为了迎合大众,诗首先是自己的,但我们应该创作有一定审美品位的读者能读懂的诗歌。让小众诗歌大化,诗歌不是真正的小众化。明白,朴素,真诚是诗的基本要素。而不是那些过于晦涩,过于口水,过于跳跃的所谓诗歌。
36、一起看看同是以“诗歌”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如何操作的。
37、这些形象与郭沫若笔下的天狗、炉中煤是诗人自己的象征形象不同,与诗人主体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但也有部分直抒胸臆的作品,如《发现》等,同时,他的诗歌也十分讲究比喻的使用。由于他的想象丰富神奇,所以,他诗中的许多比喻常常出人意料又十分贴切,很有艺术感染力。
38、中国古诗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一是节奏既有整齐的,也有参差的;二是必须押韵。